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合集下载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提要该文探讨了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大面积分布的白垩系红层、丹霞地貌发育的构造岩性和外营力作用,以及独特的丹霞景观和成因。

并论述了丹霞地貌背景下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生态环境。

丹崖绿海成为保护区自然风光的鲜明特色,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开发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文章还对习水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出初步构想。

关键词丹霞地貌生态旅游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1 前言习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黔北习水县的西北部,与四川江津、合江、古蔺及贵州赤水市交界。

经纬度位置为:105°50′E~106°23′E,28°07′N~28°34′N。

政区上包括大坡、三岔河、程寨、东皇、土城及同明等六个乡镇的部份地区,总面积48666ha,划分为三岔河、大白塘、长嵌及小坝四个片区(图1)。

图1 习水自然保护区分布图习水自然保护区广泛分布的白垩系中上统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的红色岩系,在流水作用下形成坡陡谷深的中山峡谷地貌,在相应的水热条件下,森林覆盖率达89.16%,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

1991—1992年省林业厅组织了对该地区的综合考察,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崖赤峰林海是习水保护区最鲜明的特色和自然生态景观,它不仅有保存完好的众多的生物种群,是十分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和自然遗产,也是人们回归大自然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本文着重研究保护区丹霞地貌的发育和特点,以及生态旅游的开发,以期对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2地质背景习水自然保护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地台的两个不同构造单元,即黔北台隆与四川台坳的交接处。

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使黔北台隆大幅度褶皱上升,但受到四川台坳硬性地块的影响,使之围绕盆地的构造呈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S形弯曲,东南侧相继有习水背斜和桑木场背斜,出露三迭系至震旦系各时代地层(缺失D,C),四川台坳以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系嘉定群南缘为界与黔北台隆分开。

丹霞地貌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丹霞地貌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丹霞地貌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徐德静;王鹏鹏;何跃军;郭能彬;张仁波;吴长榜;穆军;李崇清【摘要】为了解丹霞地貌植物区系地域分异特征和森林植物群系特性,揭示古地理环境与植被性质之间的密切关系,为习水植物区系的深入研究积累理论资料,同时为“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对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习水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共有103科307属910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4属19种;被子植物95科292属890种,含双子叶植物92科280属853种,单子叶植物3科12属37种;蕨类植物1科1属1种.少种科和少种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植物区系组成中最大科是蔷薇科,最大属是悬钩子属;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科数的57.47%和39.o8%;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属数的51.67%和44.33%.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具有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区系中包含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木本植物15种,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1)010【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木本植物;植物区系;丹霞地貌;习水自然保护区【作者】徐德静;王鹏鹏;何跃军;郭能彬;张仁波;吴长榜;穆军;李崇清【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赤水564703;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遵义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贵阳550025;习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习水564600;习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习水564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丹霞地貌是第三纪红色岩系发育的一种类似岩溶地貌的地质形态,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生物、地理结构,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自然栖息地,也是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区,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林业科技》杂志2011年总目次

《林业科技》杂志2011年总目次
第 3卷 第6 6 期 2 1年 1 月 1 0 1
林 业 科 技 F ORE TRY S I S C ENC r EC 垦 T H LOG
V J3 NO 6 0. 6 .
N0 . 2O 1 1 v
《林业科技 》杂志 2 1 年总 目次 0 1
… … … … … … … … ・
杂交榛抗寒变异愈伤组织的选择
刘世伟等( ) 1
… … … … … … … …

闯 沈庆木


李秀霞 李修平等( ) 8
药用半枫荷基因组 总 D A提取及 IS — C N S R P R反应
在不 同光照条件下三种葡萄地被植物 的生理响应
第1 期
生长 素对楸树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影响的研究
… … … … … … … …
蓝果 树 和 喜树 的茎 、 解 剖特 征 分 析 叶
… … … … … … … …
陈模 舜
柯世 省 章婷婷等( ) 1
王 军辉
吴丽华

娟 ’1 ()
秋 季低 温 胁 迫 对杨 树 叶绿 素 荧 光 的影 响
苏润 洲 张 翔 字
孙 尤优 (3 2)
大兴安岭森林 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探索
… … … … … … … ・
绿香 、 香玲 、 元林核桃落花落果及果实 的生 长发育
李 丹等(4 3)
… … … … … … …
孟庆峰
郭爱雪
孙永泉
高 玉娜
侯 立群 等 ( 7 2)
滇产黄毛青冈木材干燥特性的研究
提高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后森林 经营管理水平
的探讨 … … … … … … … … … ・ 陈 杰 李桂 芹( 9 5)

黔东南不同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差异

黔东南不同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含量差异
E-mail:zhangjiachun198806@163.com * 通 讯 作 者 :黄 丽 华 (1980-),女 ,贵 州 铜 仁 人 ,副 研 究 员 ,硕 士 ,主 要 从 事 资 源 植 物 学 方 面 的 研 究 。
E-mail:hlh128@163.com
50
河南农业科学
第 43 卷
森 林 生 态 系 统 中 ,土 壤 作 为 最 主 要 的 水 分 、养 分 资 源 的 提 供 者 ,通 过 调 节 土 壤 水 、肥 、气 、热 等 资 源 的 供给和分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组成和群落 动态 。 [1-2] 同时,植 被 与 土 壤 是 相 互 作 用、协 调 发 展 的 统 一 体 ,土 壤 性 状 差 异 导 致 植 被 变 化 ,植 被 的 演 替 伴随着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变 。 [3-4] 因此,关于 植 被 类 型与土壤性状之间 关 系 的 研 究,一 直 是 国 内 外 科 研 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土壤理化性质是评价 土 壤 肥 力 水 平 的 重 要 指 标 ,目 前 已 有 学 者 研 究 表 明 , 不同林地植被中土壤 理 化 性 状 差 异 较 大 。 [5-12] 黔 东 南州森林资源是贵州省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 在 人 为 干 扰 下 ,黔 东 南 州 森 林 面 积 逐 渐 减 小 ,生 物 多 样 性 减 少 ,植 被 覆 盖 率 明 显 下 降 ,生 态 系 统 对 外 界 干 扰 显 得 脆 弱 和 敏 感 ,系 统 的 抗 逆 能 力 、稳 定 性 和 自 我恢复能 力 明 显 降 低 。 [13] 该 严 峻 形 势 已 引 起 不 少 学者的高度关注,但 对 黔 东 南 州 不 同 林 地 土 壤 性 状 特征变化的研究 尚 未 见 报 道。 为 此,选 取 黔 东 南 州 黎平县东风林场和 黄 平 县 旧 州 镇 的 常 绿 阔 叶 林、针 阔 混 交 林 、针 叶 林 3 种 林 地 类 型 土 壤 为 研 究 对 象 ,对 比分析了3种林地类型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 差异,以期为黔东南 州 森 林 植 被 恢 复 及 促 进 森 林 生 态系统的良好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罗玉竹
【期刊名称】《南方农业》
【年(卷),期】2017(011)011
【摘要】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保护区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对习水自然保护区提出战略指导意见.
【总页数】3页(P111-113)
【作者】罗玉竹
【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
【相关文献】
1.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穗花杉的种群资源现状特征分析
2.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3.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衣型真菌初报
4.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来豪猪活动节律及其气象影响因素初探
5.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记——蛇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习水红层森林

习水红层森林

习⽔红层森林2019-03-31习⽔保护区境内的⼆洞沟发源于⾚⽔河左岸的中⼭台地,经过⼏处断崖后,河流的⾼度从海拔1300⽶陡降到海拔400多⽶,之后汇⼊⾚⽔河的⽀流翁溪河,如果以⾚⽔河在⼟城段的海拔计算,落差超过了1000⽶。

保护区内类似的次级⽀流遍布每⼀条峡⾕,⼀道道银练般的瀑布让保护区的景⾊充满了动感。

习⽔保护区的望乡台⽯窟寺和袁锦道祠是贵州省最⼤的⽯窟,利⽤悬⾕的天然构造开凿⽽成,分西北、东南两窟,寺祠合⼀,⼈神共奉,被称为“贵州第⼀⽯窟”。

贵州省境内⾯积最⼤的⾃然保护区―贵州习⽔国家级⾃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习⽔县,总⾯积51911公顷。

保护区内最⾼点海拔1756⽶,最低点海拔420⽶,相对⾼差1336⽶,森林覆盖率⾼达96.66%,其中⼤部分是原⽣性很强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积居全国同类森林之冠。

习⽔县地处贵州省北缘,地势险峻,沟壑纵横,⼭⾼林密,在过去较长时间都处于交通不便、信息封闭、社会经济⽋发达的状态。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然社会状况客观上避免了⼈类经济活动对⾃然环境的⼤规模⼲扰和破坏。

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省专门就⾃然保护区建设做了全⾯安排。

此后⼗余年时间⾥,贵州省林业厅密集主持了以建⽴⾃然保护区为⽬的多学科综合科学考察,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相继建⽴了⼀批重要的类型丰富的⾃然保护区。

习⽔保护区就是在1990年⾚⽔、习⽔天然林区综合科学考察之后,于1992年3⽉建⽴的,当时是县级⾃然保护区。

1992年9⽉,贵州省林业厅⼜对习⽔保护区进⾏了分学科的单项调查,并⽴即着⼿解决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在1994年组建了直属省林业厅领导的省级⾃然保护区。

1997年12⽉,习⽔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然保护区。

2000年3⽉,更名为贵州习⽔国家级⾃然保护区,2005年10⽉加⼊中国⼈与⽣物圈⽹络。

到⽬前为⽌,在习⽔保护区开展的⼤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有5次之多,虽然远远不能穷尽其深藏的奥秘,但是基本掌握了本底信息。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区系初报
维普资讯
2O T 1 O 2a (
动 物学 杂志
C i s Ju a o ol y hn e o r l f o g e n Z o
4 5

致谢 刘 焕金 先 生 审 修 文 稿 , 红 忠 等 同志 参 加 野 外 薛



】 谭耀匡. ] 中国的特产鸟娄 野生动物 , ( : 一 1 I H l 2.  ̄S B
Xih iNa o a t r s r e i ih u s u t n lNa u eRe e v Gu z o i n
R NJgc A i. n n
( 0 ‘ Ⅱ
LOYn。 LO}喈z蛆 LUWeFn ̄ U .ag U 【 h 0 I leg WA G“ ag — N - I。 l
Amo g te tee ae 7 p c e a a eo g gt 5 fmie ,8 od r ;1 4 br sb ln i gt 3 mi e ,1 n m r r 4 s e ism mm l b ln i 2 a l s r e s 4 i eo g 6 f l s 6 h h s n o i d n o a i od r ; 4  ̄pi s ln igt 0fmi e , r e s 3 mp iin e ln i t 9f l s r es 5/ s e t l r e s 3 e te b o gn o1 a l s 3 od r ; 1a hba sb o n o i i ,2o d r ; " f h o1 l e i g g md e i s
L o 580 ; G ituFm t 一 Ⅱ Gieg 5 00 ; / 540 ② u o o r b . d y占 uya 50 1 M Xs ̄ i h 54. ,C i ) 6f 0 hn 0 a @ Ⅱ i u N tnl m Xs i ai a 岫 h o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研究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生态位研究
中图分 类号 :S 1. ,S7 99 785 5 . 文献 标 识 码 :A
生态位 是指 物 种在 群 落 或生 境 中 与其他 物种 相 关 的位 置 ,能 反 映生 态 学单 元 在其 所 处 的特 定 生态 系统 中的综合位 置关 系 . 。生态位 的研究 在 2 J
种 间关系 、生 物多 样 性 、群 落结 构 及 功 能 和种 群 进化 等研究 中有 着 广 泛应 用 ,成 为解 释 自然 群 落
保 护区主 要保 护对 象 为 中亚 热带 常 绿 阔 叶林 ,是

中物种共存 与竞 争 机 制 的基 本理 论 ,而 生态 位 理 论研究 的基本 内容 之一 是 生态 位 宽度 与 生态 位 重
种 以中亚热 带地 带 性 植被 常 绿 阔 叶林 为 主要 生
活 型的森林 生态 系统 。
重 值: 垒 盟 董 逖 要 廑 粤 廑塑
第 2期

磊 等:贵州习水 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主要优 势种 的生态位研 究
表 1 主 要 乔木 树种
1 3
相对 多度 = 相对 频度 =
× O 0 × 0 O
相显度 籍 对著 :
2 2 2 生 态位 宽 度 与 生 态 位 重 叠 ..
保护 区森林群 落的优势树种。保护 区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 高,但 它们之 间的竞争 为利 用性 竞争 ,从 而形成保 护
区较 稳 定 的 森林 群 落 。 建议 保 护 区根 据植 物 生 态住 的特 点 ,采 用 相 应 的 方 法促 进 天然 林 树 种 的恢 复 与 发 展 。 关 键 词 :习水 国 家级 自然保 护 区 ;生 态位 宽度 ;生 态位 重 叠
1 研 究地 自然 条 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ta t Ac odn o h itiuin o o et v g tt n a d t e c rep n ig ee a o ,3 s mpe sr c : c rig t te dsr t ffrs e eai n h ors o dn lv t n 1 a l b o o i pos wee sti o eto s u tr sre i ih u p o ic ,n sa e e p ) ia n h m- lt r e n frs fXih iNau e Re ev n Guz o rvn e a d a sy d t h c la d c e h s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00 ) 505

要:在贵州习水 国家级 自 然保护 区内,根据不 同的森林植被分布状况及相应海拔高度设置 了 1 个具有 3
代表性 的标准 调查 样地 ,分别 采集土壤测定 其理化性状 ,结果 表明 : () 自然保 护 区森林 土壤容重为 1 7 1 . — 0 2 6c' . g m ;土壤总孔隙度为 3. 一 3 %; 0/ 4 % 8. 森林土壤的最大蓄水量为 17. ・ - 5 1. ・m2 9 4 49 0t m2 57 0t - 0 h — 0 h ;土壤 的平
土壤 的全 P含量为 03 s g . / ;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1 0—8.2 g g 间波动 ,平均含量为 8 2 g g 3k . 1 4 m/ 之 9 k . m / ;土壤 的全 K 0 k
和有效 K含量分别为 1. g g 6. m / 。 ( 1 1/ 和 4 7 g g 3 8 k 3 k )习水 自 然保护区所分 布的森林植被类 型在改 良其森林土壤 的 物理 特性 , 提高土壤 的贮水能力 , 富土壤有机质及其 N 、K的含量 , 强和维护土壤肥力 等方 面都具有较 丰 、P 增
p v ie /r .2 59 ;Ora i t r c ne t wee 7 .3 / gT tlnto e o tn n a il v i H nu svee 37 - .7 g nc mat o tn r 4 8 gk ; a i g n c ne t a d rpdy a al e s o r —
i lpoe y o tesi T es a eu r a fl s1 h 0 u esi e . — .  ̄ m; c r r f h o . h t y r l a s oo :) e si bl dnie w r 1 7 2 6 ' 3 a pt l r s t e lw ( T s l k ts e O 0 c
均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分别为 9 5 m・i 和 3 2 m・i - ( 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p . m rn 0 a . m wn。 2 3 - ) H
值在 3 2 5 7 间变动 ;土壤有机质 的含量 为 7. g g . —. 之 7 9 4 3/ ;土壤全 N和 有效 N分别为 2 1/ 和 25 9 g g 8 k . gs 0 k 1. m / ; 0 k
Re e v n Gu z o r v n e s r e i ih u p o i c
Wu Pn , Z ujn hnJn, J nXa eg h u ,C e u i gi a
( u hu A a e yo 0 G i o cd m ff z 】 G i gG i o 50 5 u a u hu500) y n z
w r .3 /g a d .0 8 .2 /g oa i o e oa s m n a il v i l o si m r I .1/ ee 03 gk n 11 - 4 9 mgk ;T t nt g n p t i a d rp dy a al e p t s l r s u b a a u wee I8 g
显著 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 森林土壤; 理化性状
中国分类号:s 1. 74 2 文献标识码 :B
P y ia n e c lP o e t f Fo et S i o s u C r h sc l a d Ch mia r p ry o r s ol f Xih iNa e
T eiia pnt tn rt n tbepnt tn rt w r .5 m mi~ ad 3 2 m mn1 )h ol h ntl eeai aead s l ee ao ae ee 9 m・ n n . m・ i-2Te si i r o a ri 0 3 , (
a l e ne t ee .l /g n d 1 .9 / gT tl i o e p op ou a d a il a al l p op ou be o tn w r 2O gk a 2 50 mgk ; a nt g n h s h r s n rpdy v i e h s h r s o r b a
S i tt oo ie r 49 8 .% ; xmu w tr soa e c p ct r 1 7 .0 t h 2 5 1 .0 th 2 ol 0a p rst s wee 3 .- 34 Ma i m ae trg a a i wee 4 90 ・ m- 5 7O ・ m- l i y _ ;
第3 9卷 第 3 期
2 1 年 8月 01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Gaz o o et/S in ea dTe h oo y ih uF r s r ce c n c n lg
V0 .9,N . 1 3 o3
Au . 01 g,2 1
贵州习水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