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验报告模板

土壤学实验报告模板
土壤学实验报告模板

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学生实验指导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20-- 20学年第学期

目录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

附表: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2)

实验一土壤及农作物(玉米)元素测定 (3)

实验二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5)

水利水电学院学生课程实验成绩 (9)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学院各专业实验课程。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附: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水电学院

附表:实验考核参考内容及标准

实验一: 土壤及农作物(玉米)元素测定

1、实验目的和意义

通过测定土壤元素的含量,可以得知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土壤养分的运移分布状况。

土壤中的各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的多少,会导致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各种中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作物出现不同的病症,因此,利用土壤养分仪测土壤氮、磷、钾的含量是不可不做的工作。

2、实验原理

J200激光光谱元素分析仪源自美国加州大学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30年激光光谱技术的研究成果。系统将高能激光打在样品上,在样品的表面形成激光光斑使样品激发发光,这些光经过光谱系统和监测系统进行分析,进而得到样品的元素组分和含量。

3、实验仪器

干式研磨机;0.1mm筛子;台式粉末压片机;J200激光光谱元素分析仪。

4、实验步骤

(1)研磨土样:将田间取回的土样自然风干后,使用干式研磨机将不同处理的土样研磨成粉。

(2)过筛:使用0.1mm的筛子将研磨后的土过筛,筛选出粒径小于等于0.1mm的土样。

(3)打样:使用台式粉末压片机,将筛选出的土样压成片状。一般使用2-5g土,使用漏斗将土样装填在特定的磨具内,使用机器压制成片。压制成的土片要求表面平整无裂缝。

(4)激光打样:①打开激光水冷系统的开关,预热系统10分钟左右。②打开电脑,运行Axiom软件,启动系统,等待初始化完成之后,点击“Load Sample”加载待测样品,工作台到位后,放入压制好的土片,关上窗门。③选择“Micro Camera”,切换镜头,之后选择自动对焦“Auto Focus”,找到样品。④样品扫描,获得预览图像。将主屏幕移动到样品的左上角,点开“Image stitching”按钮,开始扫描预览图。⑤在预览图上选择打样的区域,选择激光采样模式,本实验采用划线法采样模式。⑥进行必要的参数设定,一般图形或路径的打击次数(Array Passes)设为2;激光在单点的打击次数(#of Shots)设为5;平台移动速度(Velocity)设为8mm/s。⑦选择“Fire Laser”开始打样,等待打样完成。⑧打样完成后,激光器会自动停止工作,用户保存光谱谱线数据。⑧实验结束后,点击Axiom 软件里右下角的的“Exit”,关闭系统操作软件;关闭激光水冷系统。

5、数据分析

(1)打开数据分析软件Aurora,选择 Multivariate Analysis 窗卡,加载标准曲线。

(2)选择Multivariate Unknowns 窗卡,点击Load加载待测土样的光谱谱线数据进行元素的自动计算。

(3)点击Save Option 处的小箭头,选择Statistics,然后点击保存按钮进行数据保存。(4)关闭软件Aurora。

6、数据记录

将实验测定记录到表1-1、表1-2中。

表1-1 土壤N、P、K测定记录表

表1-2作物Se、Sr、Fe、Zn、Mn测定记录表

7、注意事项

(1)J200激光光谱元素分析仪有自锁功能,加入样品必须关上门方可进行实验。(2)J200激光光谱元素分析仪激光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请勿直接观看。

(3)J200激光光谱元素分析仪系统由软件控制开机和关机,请勿直接关闭电源。(4)使用前请拧松注油孔处的螺钉。

(5)此型号压片机油缸最大升程为20毫米,请在范围内使用,否则将损坏机件。(6)每次使用完,油缸复位后请拧紧放油阀,以免油缸内的压力油流失,造成升压速度减慢。

实验二: 土壤机械组成测定

1、实验目的和意义

通过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可以知道土壤质地的粗细。土壤质地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肥力状况,同时它还是土壤分类的重要依据,所以在研究土壤的形成、分布、分类及肥力状况时一定要先测定土壤的机械组成。测定土壤机械组成(粒度分析)的方法有好几种。在野外因仪器、药品携带不方便,所以常用于测法(揉条法)。在室内则采用吸管法或比重计法。比重计法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容易也比较准确。吸管法一般多用于科研等更精确的分析,因我们课时有限,所以我们实验是采用比重计法。

2、测定原理

测定土壤机械组成也就是测定土壤质地。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土粒组合在一起所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就称作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分析原理,就是把土粒按其粒径大小分成若干级,并定出各级的量,从而得出土壤的机械组成。对于粒径>0.25mm砂粒,一般用过筛法,将砂砾逐级过筛称重。对于粒径小的土粒,则用分散剂法将其充分分散,再使分散后的土粒在一定容积的悬液中自由沉降,根据土粒沉降的速度,分别测定不同粒级含量的多少。这一过程依据物理学Stokes定律:

式中:,v—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cm/s);g-重力加速度(980cm/s2);r—颗粒半径;d-颗粒比重(土粒平均比重为2.65g/cm3);d1—介质比重(g/cm3);η—介质的黏滞系数(g/cm.s)在特定条件下,d,d1,η均为可知数,可得

土粒下降的速度与其粒径的平方成正比,土粒愈大沉降速度愈快,再根据量筒的高度H,利用H=vt,就可计算出开始下降后的不同时刻当时仍悬浮的土粒粒径。

所用土样是过2mm筛的土样,用比重计法测定。在测定以前还要根据土壤pH值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分散剂。我们的分析土样pH值是酸性的,所以用0.5mol比NaOH溶液做为分散料这是化学分散法为了使其充分分散,还必须研磨,这是物理分散法。比重计测量的是仍悬浮的土粒含量。比重计所排开的悬液重量等于其自身重量时,它就悬浮在某一深度上,据此可换算出悬液中土粒的浓度。专门设计的甲种比重计直接在比重计标尺上读取悬液中的土粒重量。由于悬液的温度会影响黏滞系数,而甲种比重计的刻度是以20℃夜温为标准制作的,因此每次测量后根据实际液温比重计读数进行校正。

3、仪器与试剂

(1)试剂

0.5mol·L-1六偏磷酸钠溶液

(2)仪器设备

天平,50ml量筒,玻璃棒,烧杯,1000ml量筒,2mm孔径土壤筛,温度计,土壤甲种比重计,秒表,搅拌棒,土壤筛2mm、1mm、0.5mm。

4、实验步骤

(1)称样:称取通过2mm筛孔的10g(精确至0.001g)风干土样放置于50ml烧杯中,放入烘箱,在105℃烘干6h,冷却后称至恒量,计算土壤水分换算系数。用天平准确称取过2mm

筛的风干土壤样品50g,置500ml锥形瓶中。

(2)样品分散

根据土壤pH值,在锥形瓶中加入50mL 0.5mol/L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酸性土壤)、50mL 0.5mol/L六偏磷酸钠溶液(碱性土壤)或者50mL 0.5mol/L草酸钠溶液(中性土壤),然后加水使悬浮液体积达到250m L左右,充分摇匀。静置一天,使充分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

(2)制备悬浊液

在1000ml量筒上放一大漏斗,将孔径0.25mm洗筛放在大漏斗内,充分摇动锥形瓶中的悬浮液,通过洗筛,用水洗入量筒中。留在锥形瓶内的土粒,用水全部洗入洗筛中,洗筛内的土粒用橡皮头玻璃棒轻轻洗擦和用水冲洗,直至到滤下的水不再混浊为止。最后用蒸馏水定容为1000ml。将留在洗筛内的砂粒(0.25mm-2mm)用水洗入50mL烧杯中,烧杯置于低电热板上蒸去大部分水分,放入烘箱,于105℃烘干6h,冷却后称至恒量。再将0.25mm以上的砂粒,通过0.5mm 及1.0mm孔径筛筛分,分别称出其烘干质量。

(3)测定悬浮液温度

取温度计悬挂在盛有1000mL水的量筒中,并将量筒与待测悬浮液量筒放在一起,记录水温,即代表悬浮液的温度。

(4)测定悬液比重

用搅拌器搅拌悬液1min(上下30次),从停止搅拌开始记时,并测定悬液温度,温度、时间和粒径关系(见表1),选定测定比重读数的时间,提前30s将比重计轻轻插入到悬液中,到了选定时间马上读数,并在此测定悬液温度,而此温差不超过0.5℃。按照上述步骤分别测出0.05,0.01,0.005,0.001mm等各级粒径的比重计读数。

5、数据记录

表1-2 颗粒大小分析(比重计)实验记录

6、结果分析

(1)根据风干土样重和吸湿含水量换算成烘干土重。

(2)分散剂校正值(g/L)=加入的分散剂的毫升数×分散剂摩尔浓度×分散剂的摩尔质量

(3)比重计校正数=原读数+比重计的温度校正值-分散剂校正值

(4)小于某级粒径土粒的含量%=校正后读数×100%/烘干土样重

(5)1.0-2.0mm、0.5-1.0mm、0.25-0.5mm粒级含量按下列式计算:

1.0-

2.0mm粒级含量(%)= m2/m×100%

0.5-1.0mm粒级含量(%)= m3/m×100%

0.25-0.5mm粒级含量(%)= m4/m×100%

式中:m2为1.0-2.0mm粒级烘干土质量,g;m3为0.5-1.0mm粒级烘干土质量,g;m4为0.25-0.5mm 粒级烘干土质量,g;m为烘干土质量,g。

温度校正值见表2

比重计法允许平行误差<3%,将相邻两粒径的土粒百分数相减即为两粒范围内的粒级百分含量。

根据各粒级含量的百分数在中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中查出土壤样品的质地类型。

7、注意事项

(1)沉降筒应放在昼夜温差小处,避免阳光直射影响土里自由沉降。

(2)搅拌悬液时上下速度均匀,向下触及沉降筒底部,向上有孔金属片不漏出液面,一般到液面下3—5cm高度即可。

(3)测定时比重计轻取轻放,尽可能避免摇摆与震动,应放在沉降筒中心,浮泡不能与四周接触。

(4)比重计也能够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放入悬液,一般提前0—15s,读数后立即取出比重计,放入蒸馏水中冲洗,以备下个读数所用。

(5)温度计放入沉降筒中部,准确到0.1℃。

(6)比重计读数以弯液面上缘为准。

水利水电学院学生课程实验成绩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

土壤学实验报告 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15级 班级:15级土管一班

学号:1512040006 姓名:蒲家庆 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一) 填写日期:201604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日期 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学生班级:15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1512040006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全磷含量的分析测定,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流程,领会控制测定精度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三、仪器与药品 仪器: 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 小土铲:任何情况下都可应用,但比较费工,多点混合采样,往往嫌它费工而不用它。 管形土钻:下部系一圆形开口钢管,上部系柄架,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管形土钻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取。但它不太是用于沙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粘重土壤。 普通土钻:普通土钻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但它一般只是用于湿润土壤,不适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杂,亦系其缺点。

6、植物学实验报告2

华南农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班次11农学1班组别201130010110 题目植物生长区域的测定姓名梁志雄日期2012-11-10 一、实验原理 植物或其各器官的生长常只局限于某些区域,通过对植物生长区域的观察,可以加深对植物生长大周期这个植物生长基本规律的认识,本实验用画线法来测定植物生长区域。 二、实验材料与实验器材 发芽的绿豆种子、培养箱、滤纸、毛笔、绘图墨水、直尺 三、实验试剂 1/22mol/L的草酸溶液、0.1mol/L氢氧化钡溶液、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 1 、选择根系生长较好的发芽种子两粒(根长度为1.5~2.0cm适宜)。用滤纸将根上水分吸干,然后从根尖起,用绘图墨水画线十道,彼此间隔1mm。画线时小心不要使幼根受伤。 2 、待墨水干后,把种子放人铺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盖上盖,写上标笠,放入恒温箱中培养,1~2天后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3 、绘图表示培养前后根的差别,量出各道线间的距离,列表记录,说明根的生长区域在幼根的哪一部分 五、数据记录记录 培养后各段根的长度 幼根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3 1. 2 1. 3 1.7 1.6 1.8 1.7 1.1 1.1 2 0.9 1.2 1.2 1. 3 1.6 1.7 1.7 1.6 1.2 1.2 3 1 1.2 1.3 1.2 1.8 1.7 1.7 1.8 1.2 1.1 平均值 1.0 1.2 1.2 1.3 1.7 1.7 1.7 1.7 1.2 1.1 六、实验总结

由实验数据可以知道,5、6、7、8段生长最快,故根据已有资料可以判定该段位伸长区、而2、3、4生长次之,估计为分生区、9、10段有明显的根毛,为根毛区,可以看到第一段没有生长,故为成熟区。

测量学实验报告_1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

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3)成果检核。计算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先进行计算校核,若非计算问题,则应进行返工重测。 实习过程中控制点的选取很重要,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保存和安置水准仪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应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边长约60米至100米左右。我觉得我们组测量时就有一个点的通视不是很好,有树叶遮挡,但是那也没办法,因为那个地方的环境所致,幸好我们可以解决.还

观察土壤实验报告

观察土壤实验报告 篇一:三年级观察土壤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学科科学实验名称观察土壤 任课教师李素丽实验教师李素丽 篇二:土壤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10级草业科学班级:一班 学号:XX5890 姓名:秦鲁瑶土壤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在初步掌握了土壤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的野外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土壤调查 的理论和技术,了解调查区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土壤性状和林木生长关系,为今后学习 专业课打下基础。通过学习了土壤学这门课,我们对土壤有了大概的认识。这次实习的目的 是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培养结合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具体的说,主要是为 了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技术,了解各类土壤的剖面特征,学会观测分析土壤剖面的方法,熟 悉挖土壤剖面的过程及土壤的采集,掌握土壤各项指标

的测定方法和计算分析。再之,就是 认识主要的土壤类型,了解土壤类型分化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实习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实习,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和 掌握。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土壤调查野外工作的方法、步骤,掌握野外调查的技能。 (2)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概况、鉴定常见的岩石。 (3)学会使用几种野外工作需要的仪器、调查观测土壤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土壤属性。 (4)简单了解岩溶地貌形成原因,以及有关沂源溶洞的简介。 (5)掌握土壤剖面挖掘观测技术。 三、实习内容 (一)概述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 资料。在人类的历史上,由于土壤质量衰退曾给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留下了惨痛的教训。但 是,长期以来居住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人们,对土壤在维持地球上多种生命的生息繁衍,保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野外实习的内容及要求 野外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实习,它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植物世界的一项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还必须注意雌雄是否异株,雌雄异株的必须两种都要采。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

土壤学实验--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教学文稿

实验一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3课时)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选择原则: 1、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通常要求小地形平坦和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剖面具有代表性。 2、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附近、粪坑附近等受人为扰动很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土壤剖面一般是在野外选择典型地段挖掘,剖面大小自然土壤要求长2米、宽1米、深2米(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一般耕种土壤长1.5米,宽0.8米,深1米。 挖掘剖面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剖面的观察面要垂直并向阳,便于观察。 (2)挖掘的表土和底土应分别堆在土坑的两侧,不允许混乱,以便看完土壤以后分层填回,不致打乱土层影响肥力,特别是农田更要注意。 (3)观察面的上方不应堆土或走动,以免破坏表层结构,影响剖面的研究。 (4)在垄作田要使剖面垂直垄作方向,使剖面能同时看到垄背和垄沟部位表层的变化。 (5)春耕季节在稻田挖填土坑一定要把土坑下层土踏实,以免拖拉机下陷和折断牛脚。 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土壤剖面由不同的发生学土层组成,称土体构型,土体构型的排列入其厚度是鉴别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划分土层时首先用剖面刀挑出自然结构面,然后根据土壤颜色、湿度、质地、结构、松紧度、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系等形态特征划分层次,并用尺量出每个土层的厚度,分别连续记载各层的形态特征。一般土壤类型根据发育程度,可分为A、B、C三个基本发生学层次,有时还可见母岩层(D),当剖面挖好以后,首先根据形态特征,分出A、B、C层,然后在各层中分别进一步细分和描述。 土层细分时,要根据土层的过渡情况确定和命名过渡层: (1)根据土层过渡的明显程度,可分为明显过度和逐渐过度。 (2)过渡层的命名,A层B层的逐渐过程可根据主次划分为A B或B A层。 (3)土层颜色不匀,呈舌状过渡,看不出主次,可用AB表示。 (4)反映淀积物质,如腐殖质淀积B h,粘粒淀积B t,铁质淀积B ir等。 四、土壤剖面描述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实验报告 2018-09-06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按以上程序依选定的水准路线方向继续施测,直至回到起始水准点bm1为止,完成最后一个测站的观测记录。

【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 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 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 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 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目的意义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可靠性。土壤是一个不均一体,受自然因素(包括地形高度、坡度、母质等)和人为因素(耕作、施肥等)影响,土壤养分分布不均匀。正确的采样方法是保证少量分析样品正确反映一定范围内土壤的真实情况的前提条件。 土壤样品的采集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代表性的土壤,避免一切主观因素的干扰,根据采样目的及分析项目确定采样方法。土壤形成与土体发生研究,按土壤发生层次采样;土壤物理性质研究,需采原状土样品:农业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研究,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 采集到的土样,应当场记好标签,带回室内后要逐袋进行登记,立即进行风干处理。处理样品的目的是:(1)使分析样品可较长期地保存,以防止微生物作用引起土壤生化性状发生变化;(2)挑去非去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身组成;(3)将样品适当磨细和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取的称样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的误差;(4)将样品磨细,增大土粒的表面积。使制备待试溶液时分解样品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 二、仪器设备 (1)土样采集使用工具 铁锹、小铁铲、小钢卷尺、剖面刀、样品袋(布袋、纸袋或塑料袋)、标签、铅笔。 (2)土样制备使用工具 牛皮纸、硬木板、木棒、台称、镊子、玛瑙研钵、广口瓶(或纸袋)、标签、土壤筛(孔径2mm、1mm 和0.25mm)等。 三、实验步骤 (一)土壤形成发育与土壤分类研究(土壤剖面样的采取) 1.采样点确定 在野外首先确定区域地形部位,及具体剖面位置,除在调查范围的草图上注明采集位置外,并在样

测量学实验报告文档

测量学实验报告文档 Survey experiment report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测量学实验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一、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和 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 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步骤简要: 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起始点,记 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测路线。然后 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步测),读数 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录 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 记入高差栏中。然后将仪器迁至第二站,第一站的前视尺不动变为第二站的后视尺,第一站的后视尺移到转点2上,变为第二站的前视尺,按与第一站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记录、计算。

土壤学实验报告3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谢晓梅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金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七、讨论、心得 八、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土壤有机质测定对于农业生产的意义; 2、 掌握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用稀释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2、实验原理: ①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以含碳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巨大,它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生态环境中有机污染及全球碳平衡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分析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包括部分分解很少的动植物残体、动植物残体的半分解产物及微生物代谢物和腐殖质类物质。并且不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差异很大,低的不足0.5%,高的可达20-30%。其中,>20%称有机质土壤,<20%称矿质土壤。一般的,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5%。 ②稀释热法是利用浓重铬酸钾迅速混合所产生的热来氧化有机质,剩余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但由于热量较低,对有机质的氧化程度较低,只有77%。 氧化过程: K 2Cr 2O 7 + C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CO 2 + H 2O 橙色 绿色 滴定过程: K 2Cr 2O 7 + FeSO 4 + H 2SO 4→K 2SO 4 + Cr 2(SO 4)3 + Fe 2(SO 4)3 + H 2O 橙色 浅绿色 绿色 浅黄色 实验使用邻啡啰啉试剂作为指示剂,显示氧化还原状态。邻啡啰啉试剂与不同价态的铁形成不同颜色的络合物。 [(C 2H 8N 2)3Fe]3+?[(C 2H 8N 2)3Fe]2+ 淡蓝色 红色 滴定开始时以重铬酸钾的橙色为主,滴定过程中渐现Cr 3+的绿色,快到终点时变为灰绿色,如果标准亚铁溶液过量半滴,即变成红色,说明终点已到。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植物学实验守则

植物学实验室守则 1.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静,实验要严肃认真,专心观察,不得高声喧哗,切忌任意谈笑,原则上得穿实验服。爱护环境卫生,在实验室内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及乱扔纸屑。 2.爱护一切仪器及设备,节约水、电和一切消耗物品。遵守操作规程,不听从老师指导和不按实验室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按学校有关规定赔偿,视其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3.学生实验时要服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不遵守规章制度者,应 给予批评教育。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取消其做实验资格。 4.学生做实验必须准时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之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将写好的预习报告放在 相应的位置上以备指导教师检查。 5.熟悉和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实验中做好实验记录, 不得抄袭,按时上交实验报告。 6.实验过程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独立操作,仔细观察,随时作好记录。遇到问题,应积极思考,分析原因,排除障碍。对于经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请指导教师或其他同学帮助。 7.实验完毕,按照已安排好的值日小组将实验室的卫生打扫干净;清查各种仪器、用具并擦拭干净。将实验用具摆放整齐,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8.实验时同学要带上实验指导书、课堂笔记、教科书、实验报告册、绘图铅笔,橡皮、直尺等。 实验报告书写内容说明 (一)实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植物学实验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通过植物学实验课程实践操作,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植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去研究植物个体发育中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与结构;认识和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及与功能间的关系;植物系统演化及类群多样性概况。 (二)实验报告的内容 1.实验名称 用简练而精确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实验目的 植物学实验要求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自己动手亲身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实验内容 观察切片标本时注意切面与整体的关系,通过显微镜下一块组织一个薄片建立立体结构的概念。观察制片标本时要注意结合观察植物体的外形,了解取材部位,联系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运用对比法对比各种结构的异同、特点,达到深入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课堂自己动手操作,掌握必要的植物系统分类学直观及实践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生物学的后继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4.实验材料及用品 根据各个实验内容的不同写明所需用的实验工具及药品。 5.实验步骤 详细的书写各个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用流程图来表示,不可照

《土壤学》实验指导

《土壤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资环系

目录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 实验二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室内烘干法 (5) 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丘林法 (7) 实验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测定 (10) 实验五土壤多种理化性状分析 (11)

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分析工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由于耕地土壤、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作物的不均一性,很容易造成采样误差,而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即使室内分析结果再准确,也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因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则是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同一地块上这一点和那一点土壤有差异,垂直剖面上不同土层之间也有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地形、母质、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等等。对于农业土壤来说,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不同的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等)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尤为显著。因此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远比未耕种土壤大。要使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就必须有代表性、均匀性和典型性。 1、划分采样区 为使土壤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采样前首先需要了解全区土壤类型、地型部位、作物布局、耕作施肥、历年产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土壤的差异划分若干采样区,每一个采样区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在每一个采样区内取一个混合土样。采样区的面积,视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确度而定。试验区采样,每一个试验小区为一个采样区。生产田一个采样区面积可为10ha。 2、采样 土壤农化分析一般只采耕层(0~20cm)土样。传统农业采样时,通常采取蛇形线或对角线等距离布置样点,精准农业通常采用网格法采样。采样点应避开特殊的地点,如粪底盘、地边、沟边等。采样点数根据采样区的面积而定,一般为15~20个。 采样方法随采样工具而不同。常用的采样工具有小土铲和土钻。用土铲取土时是在采样点上根据采土深度斜向采取上下一致的薄片。用土钻取土则是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各样点样品集中混匀,一个混合样品量为0.5~1kg。若土量太多,可将土样放在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用四分法取出一部分,装入样品袋,内外附上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前茬或施肥情况、采样人和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C实验 指导书 班级: 学号: 组别: 姓名:

实验须知 实验是配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的一个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必须注意下列事项: 1、实验之前,希望同学们要预习实验指导书,了解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和要求: 2、严格按操作步骤认真操作,实验报告要客观、详细记录实验步骤,实验成果等。 3、爱护实验仪器,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或虽是本次实验所用的仪器,但在老师没有讲解之前都不得随便乱动,以免损坏仪器; 4、实验中不慎损坏仪器或丢失仪器中的附件,均应主动地告诉老师,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目录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 实验二经纬仪的使用 (5) 实验三碎部测量 (12)

实验一水准仪的使用 (1)水准仪的使用 一、目的 1、了解DS3级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基本操作 3、练习水准尺读数 二、要求 实验学时安排为2学时,每人安置2~3次水准仪,读尺4~5次。 三、仪器及工具 每组:水准仪一台、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块。 四、预习内容 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五、实验步骤 1、安置水准仪:测量仪器所安置的地点称为测站。打开三脚架,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牢固地架设在地面上。然后打开仪器箱(记清仪器各部件位置,以便装箱时按原来位置放置),双手握基座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固连在三脚架上。用手推一下仪器,检查仪器是否真正连接牢固。 2、熟悉仪器:认识水准仪构造及各部分的名称、作用。 3、粗略整平: (1)置圆气泡于两脚螺旋之间(或于一脚螺旋上方),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在这两脚螺旋方向居中(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大姆指旋转方向一致)。 (2)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反复练习几次。 4、瞄准对光: (1)将望远镜对向明亮的背景(白墙或白纸),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看得非常清晰。 (2)松开制动螺旋,用镜筒上的准星瞄准水准尺(立水准尺在离水准仪约30米处),拧紧制动螺旋。 (3)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像十分清晰,然后眼睛在目镜上下作微小移动,观察水准尺与十字丝面是否有相对移动。若有,则存在视差,为此,可反复调节对光螺旋,直到视差消除为止。 (4)旋转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象靠近十字丝的纵丝。

土壤学实验报告(总共)

) 总共(土壤学实验报告 土壤学实验报告

2 1512040006 蒲家庆土壤学实验 学院:农业科学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年级:15级 班级:15级土管一班

学号:1512040006 姓名:蒲家庆 土壤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填写日期:201604 教师评分教师签名 日期 实验课名称:土壤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学生班级:15级土地资源管理一班学生姓名:蒲家庆学号:1512040006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全磷含量的分析测定,了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实验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的一般流 3 1512040006 蒲家庆土壤学实验 程,领会控制测定精度的措施。 二、实验原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和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由于土壤特别是农业土壤的差异很大,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此外,应根据分析目的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和处理方法。 三、仪器与药品 仪器:土钻、小土铲、米尺、布袋(盐碱土需用油布袋)、标签、铅笔、土筛、广口瓶、天平、胶塞(或圆木棍)、木板(或胶板)等。小土铲:任何情况下都可应用,但比较费工,多点混合采样,往往嫌它费工而不用它。管形土钻:下部系一圆形开口钢管,上部系柄架,根据工作需要可用不同管径的管形土钻。将土钻钻入土中,在一定土层深度处,取出一均匀土柱。管形土钻取土速度快,又少混杂,特别适用于大面积多点混合样品的采取。但它不太是用于沙性大的土壤,或干硬的粘重土壤。普通土钻:普通土钻使用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但它一般只是用于湿润土壤,不适于很干的土壤,同样也不适用于砂土。另外普通土钻容易混

基础植物学实验报告

植物营养器官叶结构比较的自主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 实验日期:评阅教师:评分: 摘要:本次观察材料采用黑松、油茶以及革命草的营养器官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并与模式图进行比较。自主实验一般能够观察到叶的基础结构,例如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但对于部分特征结构的观察效果一般,如束鞘、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等。 关键词: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结构;比较 0引言:为更好地掌握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特征,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对选取观察材料进行处理并制片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的能力以及提升组织材料、归纳、总结和写实验论文的能力。 1材料方法 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以及采集时间及地点:2015年5月15日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选取自主材料的营养器官叶,并采取徒手切片法进行临时制片、观察、记录、拍摄照片以及进行自主实验材料和永久切片的比较。 2结果 自主观察结果与模式图的比较 黑松叶横切面如图三所示,其中表皮、下皮层、叶肉、树脂道、内皮层、木质部及韧皮部较为清晰可见,而厚壁组织鞘、上皮细胞、副卫细胞、蛋白细胞、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以及保卫细胞较为模糊而尚未标注。 图一黑松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1.表皮 2.下皮层 3.叶肉 4.树脂道 5.内皮层 6.管胞状细胞 7.木质部 8.韧皮部

图二黑松叶横切面模式图 油茶叶过中脉横切面的结构观察如图一,观察到上下表皮、角质层、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其中气孔、厚角组织、薄壁组织、束鞘的观察不够明显。 图三油茶叶横切面自主观察图

实验报告---被子植物果实的结构观察

实验 4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 14级生物科学1班李明 320140926541 2014.4.27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百合子房横切面的观察,认识胚囊的发育过程; (2)通过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观察垂柳幼胚、荠菜胚或其他植物,了解植物发育过程中各时期胚的形状变化及种子的形成。 (3)通过对典型果实类型的观察,对分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好基础。 二、实验材料 (1)百合子房横切片(几个不同时期)。 (2)垂柳幼嫩果序、荠菜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角果。 (3)番茄、柑桔、梨、桃、向日葵、花生、香蕉、草莓、菠萝等各类新鲜或贮存的果实标本。 三、用具及试剂 显微镜、解剖镜、凹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 爱氏苏木精、5%KOH、50%乙醇、无水乙醇、蒸馏水、香柏油 四、实验内容 (1)百合子房横切面的永久切片观察。 略 (2)荠菜的整体透明法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普通载玻片上。 透明:每个果实有20—30个胚珠,滴上1-2滴5%KOH溶液,10分钟左右以后胚珠和珠心组织变得松软易碎,而胚则完好。 清洗:用吸水纸吸取KOH溶液,再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观察: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芥菜的胚。 (3)垂柳的整体染色与透明 分离:从果序中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在解剖镜下(可以不用,直接用肉眼)用解剖针把受精后的胚珠从果实中解剖出来,放在凹玻片上。(因为垂柳的胚珠太大,发在普通载玻片上就无法盖盖玻片) 浅染:滴加稀释后的苏爱氏木精,染色5-20min,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脱色:冲洗后,加上1-3滴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呆乙醇挥发至胚珠周围几乎没有液体时,再次添加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约重复3-5次。 透明:在凹槽内滴上数滴香柏油对受精后的胚珠进行透明。 封片:透明后放置一会或不经放置,盖上盖玻片。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

土壤学实验指导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华中农业大学

目录

实验一土壤质地的测定 土壤质地是土壤的重要特性,是影响土壤肥力高低、耕性好坏、生产性能优劣的基本因素之一。测定质地的方法有简易手测鉴定法、比重计法和吸管法。本实验介绍比重计法,要求掌握比重计法测定土壤质地的原理,技能和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并确定土壤质地类别的方法。 一、司笃克斯定律在土壤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土壤颗粒分析的吸管法和比重计法是以司笃克斯定律为基础的,根据司笃克斯(Stokes,1845)定律,球体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与球体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与介质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关系式为: V:半径为r的颗粒在介质中沉降的速度(厘米/秒); g:物体自由落体时的重力加速度,为981厘米/秒2; r:沉降颗粒的半径(厘米); dl:沉降颗粒的比重(克/厘米3); d2:介质的比重(克/厘米3); η:介质的粘滞系数(克/厘米.秒)。 这是由于小球在广大粘滞液体中作匀速的缓慢运动时,小球所受阻力(摩擦力): (π为圆周率),而球体在介质中作自由落体沉降运动时的重力(F)是由本身重量(P)与介质浮力即阿基米德力(FA)之差: Fˊ=P-FA= 333 1212 444 () 333 r gd r gd r g d d πππ -=- 当球体在介质中作匀速运动时,球体的重力(Fˊ)等于它所受到的介质粘滞阻 力(F),即 3 12 4 () 3 r g d d π- =6r v πη 又球体作匀速沉降时S=vt(S-距离,厘米;V-速度,厘米/秒;t一时间.秒)。由上式,可求出不同温度下,不同直径的土壤颗粒在水中沉降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二、方法原理: 将经化学物理处理而充分分散成单粒状的土粒在悬液中自由沉降,经过不同时间,用甲种比重计<即鲍氏比重计)测定悬液的比重变化,比重计上的读数直

测量学实验报告范本

测量学实验报告 Record the situati on and less ons lear ned, find out the exist ing p 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 termeasures. 名: 位: 间:

编号:FS-DY-20114 测量学实验报告 i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记录基本情况、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发现存在的问题 I I i以及形成今后的应对措施。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实验报告 测量学(又名测地学)涉及人类生存空间,及通过把空 间区域列入统计(列入卡片索引),测设定线和监控来对此进行测定。它的任务从地形和地球万有引力场确定到卫土地测量学(不动产土地),土地财产证明,土地空间新规定和城市发展。 、实验目的;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 测量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掌握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习目的与要求是熟练掌握常用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的使用,认识并了解现代测量仪器的用途与功能。在该实验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测量实习是测量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后的一门独 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目的在于: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理解 和掌握,并使之系统化、整体化; 2、通过实习的全过程,提高使用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 测量计算能力.掌握测量基本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步骤; 3.在各个实践性环节培养应用测量基本理论综合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实验内容 步骤简要:1)拟定施测路线。选一已知水准点作为高程 起始点,记为a,选择有一定长度、一定高差的路线作为施 测路线。然后开始施测第一站。以已知高程点a作后视,在其上立尺,在施测路线的前进方向上选择适当位置为第一个立尺点(转点1)作为前视点,在转点1处放置尺垫,立尺 (前视尺)。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位置(常用 步测),读数a1,记录;再转动望远镜瞄前尺读数b1,并记2)计算高差。h1=后视读数一前视读数=a1-b1,将结果记

土壤学实验报告第一组

土壤学实验 —河南理工大学土壤质量调查报告小组成员:刘宏伟、姜艳敏、江开晶、何炳衫、徐庭良、张春华、王恒、王鹏 摘要: 土壤学实习是土壤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次实习通过对河南理工 大学测绘学院周围的土地进行取样、测定,分别得出其容重、PH值、有机质含量、凋萎系数、体积含水量、总孔隙度、最大吸湿量,再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所测 量土地的现状,从而为学校有关部门对校园土地进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通过 本次实习,从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掌握对野外土壤的观察研究方法,也能更好 的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除此之外,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内成员 互帮互助,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也加我们的强团队协作能力。总之,本次实习 不仅帮助我们获取相应的知识,还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Abstract: 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is a significant part of soil science teaching.In this practice,our group was decide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land which is surrounding 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And then we got a lot of data about soil volume-weight,PH,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volumetric water content,total soil porosity and maximum hygroscopicity.From the data we can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quo of land resources and help our school manage and plan the land.Besides, we put the theory and reality together in this practice,which help us grasp the method to make a survey about the soil and these experiences give us the chance to practice what we learn in the school in real business.In addition to this,the members of our group always help each other in this practice.Then it promotes friendship and strengthens teamwork ability between us.In a word,this practice not only helps us acquire knowledge,but also helps us strengthen operational ability and teamwork ability. 关键词: Key words: 土壤学实习The practice of soil science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the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土地现 状the status quo of land 容重(soil)volume-weight 有机质含量content of soil organic matter 凋萎系数wilting coefficient of soi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