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合集下载

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推动作用

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推动作用

论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推动作用【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和技术的输入,还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得以优化,竞争力得以提升,技术水平不断升级,并且市场拓展也得到了加快。

外商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不可忽视,其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未来在出口贸易中,应进一步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并充分发挥其推动作用,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外商直接投资助力我国走向全球化市场,打造更加有活力的出口贸易体系。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推动作用、影响、结构、竞争力、技术升级、市场拓展、积极影响、不可或缺性、发展、加强、未来1. 引言1.1 概述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直接在另一个国家的企业中进行投资。

这种投资形式通常包括股权投资、合资、独资等方式,而非简单的证券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促进投资国的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知识的转移。

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对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投资者双方都有利。

对于投资国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和技术转移,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也可以提升投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其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资源优势,拓展其业务范围,实现更大的利润。

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1.2 我国出口贸易现状2000字内容输出如下:我国出口贸易是指中国企业将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国外市场的活动,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压力。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

浅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30余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获得巨大发展,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fdi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从而得出在积极吸引并利用外商投资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此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并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贸易条件;影响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逐年增长,我国每年吸引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从1990年34.87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900.37亿美元左右,fdi在中国经济中日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现实是从净贸易条件来看,我国的贸易条件却在逐步恶化,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并没有带来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因此有必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我国fdi的流向情况从流向结构看,fdi要素密集度特征没有根本改变。

1995年以前,fdi主要投资于服装、衣着附件、鞋类、玩具、家具等劳动力密集型出口行业,这一时期三资企业出口的大宗商品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商品上。

1995年的全国三资企业普查结果表明,三资企业中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征的行业所占比重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2001,王岳平)。

根据王岳平(2001)的计算,1995年具有劳动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①在1以上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三资企业的56.78%,具有一般资本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在0.5到1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占三资企业的23.29%,具有高度资本密集特征的行业(即wpav21小于0.5的行业)的销售收入只占三资企业的8.77%。

520个三资企业参与的小类制造业中,三资企业在全部工业产出中具有专门化特征的行业206个,其中属于高度劳动力密集型的部门51个,占24.76%,属于一般劳动力密集型部门的93个,占45.15%,二者合计即具有劳动力密集性特征的部门共占69.91%。

浅析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浅析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丝路视野6作者简介:聂晓丽(1995—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商务。

本文首先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以及贸易出口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旨在更好地引导FDI的流向和流量,高效优质地利用FDI,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一、我国FDI与出口贸易问题分析FDI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简称,指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早在2003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流入国;在2018年,我国对外投资额达到1044亿美元。

大量的FDI流入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我国对外投资主体出现非常不均匀的现象,根据我国商务部对我国对外投资活动的相关统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相差悬殊,中央企业与地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布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其次,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量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在2016年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与第一名的美国有明显的差距。

与此同时,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也存在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这些现象均说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

最后,根据我国商务部发布的报告,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技术导向型占比较少,其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制造业。

我国的出口贸易问题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世界经济下行带来的外界压力以及我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国内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2012年次贷危机爆发使全球经济的经济主调呈现一片低迷疲软的态势。

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走向两极分化,逆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升温,我国经济遭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及成因外商直接投资指跨国公司在海外直接购买或参股当地企业,进而掌控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权和资产所有权的行为。

外商直接投资的成因主要在于享受海外资源、获得新的市场、树立品牌形象及降低成本等方面。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1.促进了中国经济开放和劳动就业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本土产业的国际化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并带来了大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

2.大力促进了中国的国际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大大推动了中外贸易的纵深发展,加快了国际商业活动的发展,并推动了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3.增强了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外商直接投资加大了我国的进出口量,增加了外汇收入,改善了贸易平衡,增加了国际储备,同时也扩大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助力了居民消费之间的优化升级。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挑战1.产业链重复和同质化问题部分海外跨国企业重复涉足国内同质化市场,给国内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市场调整造成一定阻碍,并引起了组织管理上的重叠及新欧灰色利益网络的形成。

2.国际资本热钱涌入问题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仍有一部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这些热钱过多的投入到市场中可能带来麻烦,例如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等。

3.技术壁垒和依存度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上的占领了中国的科技、研发和制造等核心能力,这导致我国不得不增加斥资以期习得与实施新的制造技术,增强自身生产制造的竞争力,规避风险。

四、解决外商直接投资的问题,激发其积极影响1.完善制度和规定国家应指导和管理外商直接投资,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内部管理机制,坚决反对任何不规范、不合法的行为和投资指向,及时发现和制止任何造成危害的问题。

2.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监管,控制热钱的流入和对本土市场的重复押注等行为。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3期 20 0 6年 3月
辽 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n lo io n u ain lAd nsrto n tue o r a fL anigEd c t a miitain Isi t o t
V0.3 No3 1 2 .
Ma O 6 r2 0
外 国直接投 资对我 国出 口贸易影 响的分析

【 摘
进 , 刘
璐 2
10 1) 302
( 吉林大学 , 吉林 长春
要1 随着经济全球化 日益深化 , 国际直接投资和 国际 贸易的联 系 来越 密切 。 越 从现 有的理论 和实证研 究文献来看, 者 二
之 间既 可能存在 着替代 关系, 可能存在 着互补关 系。在综合前人对 国际 贸易和 国际直接投资 的理论 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 中 也 对
【 中图分类号1 文章编号】 1 7 — 0 2 2 0 )3 0 2 - 2 6 2 6 2 ( 0 6 0 - 0 1 0

外 商直接投 资与我 国出口贸易情况
为 了对外 国直接投资对 于我国出 口贸易 的影响进行 定量
自17 年颁布 《 99 中外合 资经 营企业法 》 以来 , 国在吸引 分 析 , 我 可以借鉴相 关理论模 型 , 合我 国的相关数 据 , 外 国 结 对
外 商直接投 资方面取得 了举世 瞩 目的成 就 。截 至20 年 1 0 5 月 直接投 资的贸易效应进行 回归分析。 底 , 国累计批准设立 外商投资企业5 2 0 个 。 同外资金额 全 15 4 合 首先 , 将我国每年出 口贸易额 ( x) 为因变量 , E 作 根据有关 贸易与投 资理论 , 当年世 界 的出 口贸易 总额 ( 将 Wx)外 国直 、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摘要】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出口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对外直接投资带动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

投资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投资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带动了中国经济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

投资还帮助中国拓展了更多的市场渠道,提升了出口的多样化性和灵活性。

最终,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加强了与全球市场的连接。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动力。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中国,出口贸易,影响,规模,质量,产业结构,市场渠道,竞争力,积极影响1. 引言1.1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企业在境外投资、控股或参股,以获取管理权限的行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对外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有着积极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带动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工厂或办公室,增加了生产和销售的规模,进而带动了对外贸易的增加。

外资企业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会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从而带动整个外贸经济的发展。

对外直接投资还能提升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

外资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市场渠道,对中国企业进行引导和帮助,提高了产品质量、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这也使得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赢得了更多的订单和客户。

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带动了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这也使得中国出口产品更加高端化、智能化,逐步跻身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拓展中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渠道。

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分销中心、仓储中心等,能够更有效地推广中国产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增加出口贸易的渠道和覆盖面。

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

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

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实证分析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在境外买进国内的资产,并直接在投资国开展经营活动。

FDI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从贸易理论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这种影响。

首先,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可通过外向型产业布局的变化来体现。

FDI往往会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企业的竞争力。

这种技术与经验的传递有助于我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为出口贸易提供了竞争优势。

例如,外资企业在我国的电子和汽车制造业中的投资,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出口质量,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加有竞争力。

其次,FDI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结构产生影响。

外资企业的进入会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改变我国出口产品的构成。

一方面,外资的引入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使我国出口产品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另一方面,外资的进入也可能导致一些本土产业的萎缩,从而减少相关产品的出口。

因此,FDI的引入对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从而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模式。

此外,FDI还通过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来影响我国出口贸易。

一个国家的出口质量和价格对其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我国企业不仅能够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以获得大规模生产和准入国际市场的机会。

这些因素有助于我国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例如,外资的引入促使我国纺织业从低级别产品向高级别产品转型,提高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使用实证分析来证实以上观点,研究者可以通过多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可以收集我国FDI流入和出口贸易数据,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

通过分析FD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波动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出FDI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其次,可以选择代表性行业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引入外资前后该行业的出口贸易情况。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二)对出口的影响1.促进商品出口。

外商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促进从外资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与中国外贸出口增长相关性中可以得到证明。

比如从1988年到1996年9年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了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54.5%;同期全国出口贸易增长了2.2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6.4%。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出口贸易增长,因此到90年代中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贸易额已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40%以上,全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87%来自外商投资企业。

1998年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创汇25亿美元,比1987年翻一番,出现了一批年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

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收外商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我国外贸出口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1998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三资企业已达到54家。

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也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全球贸易增长速度。

2.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具体表现为,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品成为第一项出口商品。

外资企业在我国主要机电产品出口中,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机电产品超过了纺织品成为第一项出口商品。

外资企业在我国主要机电产品出口上所占份额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电子工业,外资企业出口已占绝对优势。

199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上升到34.6%,崦同期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所占比重降为23.6%。

这主要是因为90年代以来,在国家机关政策的鼓励下,外商对华投资猛增,与此同时,外商投资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使机电产品出口迅速增长,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

3.由于出口替代作用,对国内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许多港台和东南亚的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生产的多是以与内资企业竞争的产品,当进口国按原产地原则对进口商品实行配额等限制时,这些三资企业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使用配额的减少,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对内地企业的出口增加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使用配额的减少,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的出口对内地企业的出口具有相当的替代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潘冬冬[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极大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出口贸易量的飞速增长。

根据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理论,二者之间主要存在着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两个方面。

本文从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理论出发,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替代效应;互补效应[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07)08-0039-03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顺应全球化和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必要举措。

2005年,我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三大FDI流入国。

1983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6.36亿美元,到2006年底,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已翻数倍达到694.68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令人瞩目的是我国的出口贸易飞速发展。

1983年我国年出口额仅为436.2亿美元,而2006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已达17606.9亿美元,23年左右的时间贸易额增长近40倍。

同样高速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的对外贸易二者之间是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种联系又是一种怎样的联系呢?本文着重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出口贸易增长方面展开分析。

一、理论综述关于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大致为以下3类:1.贸易替代理论罗伯特 蒙代尔(Robert A.Mundell,1957)最先提出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他的分析以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指出当一种商品可以通过贸易或投资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市场,一定的贸易障碍会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或直接投资,此时投资对贸易就有着替代的作用。

这样会减少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量。

尤其当两个国家之间资源禀赋技术水平都十分接近时,这种替代效应就会十分明显。

Belderbos和Sleu wagen(1996)利用gonsi层面的数据发现,在目标市场存在着贸易保护的情况下,投资与贸易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约翰逊认为(Johnson,1967)FDI由关税引致,而且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发展,就会减少贸易量。

2.贸易互补理论贸易互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K.Kojima)教授。

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提出国际直接投资和贸易之间存在互补的效应。

他的理论从比较优势出发,以日本的对外投资模式为研究对象。

指出国际直接投资不单是资本的流动,而且还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技能经验等在内的综合流入。

当投资流入不是由于贸易壁垒引起的而是遵循着比较优势流入东道国出口部门时,就会促进东道国生产技术的提高,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从而投资与贸易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冼国明等(2003)依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分析得出FDI与中国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王洪亮、徐霞(2003)研究日本对华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发现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日贸易间存在长期的互补关系。

3.帕特瑞投资动机分类论美国经济学家帕特瑞根据投资动机的不同将国际直接投资分为三类,并认为不同的投资动机对贸易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帕特瑞认为FDI根据投资动机可分为:(1)392007年第8期 总第158期黑龙江对外经贸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TradeNo.8,2007Serial No.158市场导向型(M arket-Oriented FDI):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或者为了占领当地市场对东道国进行的直接投资,适应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要求,以实现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2)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Production-orien ted FDI):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考虑,通过在那些拥有一种或多种廉价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土地这些国际流动性比较差的生产要素的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

(3)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Trade-facilitating FDI):贸易促进型是出于更好地配合母公司或者合作伙伴的出口贸易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而进行的直接投资。

研究表明,这三种形式的直接投资中,只有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

目前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以市场导向型和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为主。

钱曾玉、赵曙东(2003)在外商投资企业密集的苏南地区的调查显示,有实力的外国跨国公司投资是市场导向型的FDI。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具有垄断性,投资动机主要是保持和扩展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二、对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贸易量关系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应该是正反两个方面的,既有大力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一面,又有对我国出口贸易不利的一面。

尤其是从长期来看,这种不利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影响。

具体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量:(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贸易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总体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就贸易方面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贸易总量的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主要以 绿地投资 为主,大部分企业以生产导向型为主,存在明显的 两头在外 的模式。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额为8317.2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48%。

全年累计实现贸易顺差高达566.94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额的55.65%。

2.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加工制造业,从而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出口贸易结构。

表1 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总额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金额占总量比例金额占总量比例1980181.291.150.3%90.149.7% 1985273.5138.150.6%135.449.5% 1990620.9158.925.6%461.874.4% 19951487.8214.914.4%1272.785.6% 20002492.1254.610.2%2237.589.8% 20045933.7405.5 6.8%5528.293.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从表1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1980~1985年间我国的贸易结构基本没有变化,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后我国的贸易结构才发生明显的改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外商成为出口机电产品的主要货源提供者。

表中显示工业制成品由最初占比重的不足一半上升到占出口贸易总额的93.2%。

同时农、矿等初级产品的比重急剧下降,由过半下降到占出口总额的6.8%。

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3171.85亿美元,占其出口的71.4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1919.64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182.48亿美元)的87.96%。

事实证明外商直接投资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技术含量,优化了我国的出口结构。

3.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国际直接投资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就在于它不仅是资本的跨国转移,还包括各种其他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包括生产技术、组织管理技术和经验、先进的机器设备等。

外商到我国进行投资的同时,会与我国的相关企业如原料供应商、机器配件供应商、装配组合商等产生前向或后向的联系。

在这些商业生产联系中,拥有先进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的外资技术管理人员会对我国的企业进行适当必要的技术指导,或符合国际规定的标准进行零部件供应。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各大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地区级的研发中心,注重宣传公司经营理念等,这些都加大了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在我国的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企业就会享受到技术溢出效应带来的好处,并会仿效外资企业的生产运作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效率。

从而提高我国自身生产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1.对我国同类产品出口的替代效应外资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进行生产。

促进我国贸易总量增加的同时,也会对我国同类企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技术管理落后,往往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尤其是当国家为鼓励外资企业进入而给予外资企业大量优惠时,内资企业更是和外资企业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赛,这样势必会影响我国同类企业的发展。

2.出口贸易结构单一化目前外资在我国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尤其以机电类所占比重最大。

这种畸形的贸易出口结构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合理工业布局。

3.投资导向的转变导致贸易量的下降根据帕特瑞的理论,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是以利用东道国资源为目的,有利于东道国出口贸易的增加;而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是为了绕过东道国严厉的贸易壁垒或者是为了占领当地市场的需要,对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40适应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要求,以实现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

因此是对贸易产生替代效应的。

我国外商投资目前仍然是以生产导向型为主的,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增强,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及我国总体经济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提升,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将以抢占我国市场为目的而对我国进行直接投资。

另一方面,对于外资集聚的我国东部地区,廉价劳动力优势愈来愈弱, 民工荒 警报一次又一次拉响,因此,可以说生产导向型的投资将会出现下降趋势,而市场导向型投资将会逐渐上升。

这将会影响我国贸易出口量的增加。

三、政策建议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应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使外商直接投资朝着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方向发展。

1.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给外商投资以总体的导向,促进第二产业内部各工业部门的合理布局并由此带动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2.制定合理的区域政策,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贸易出口额的增加。

但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正面临丧失廉价劳动力优势的情况下,应该制定适当的区域政策,引导外商投资的区域分布,继续发挥我国中西部的劳动力优势。

3.对不同导向的投资给予不同的政策优惠。

对于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生产导向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应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促进其发展;而鉴于市场导向型外商直接投资以抢占我国市场、扩大在我国国内的销售为动机,则应予其与我国同类企业的同等待遇,实现内外资的公平发展。

4.提高我国企业的综合素质,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在我国的影响力。

事实证明,当两国的技术水平越是相近时,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的作用就越明显。

因此要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素质,使前后相联系的链条更加紧密才能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充分享受到技术溢出的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