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毕业论文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增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现状,之后从我国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贸易壁垒这四方面陈述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等对策。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目录1前言 1 2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1 2.1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 1 2.2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12.3农产品出口贸易区域分布 23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面临的问题 3 3.1较低的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制约农产品出口 3 3.2出口农产品竞争力弱 3 3.2.1出口农产品比较优势下滑3 3.2.2农产品出口加工程度低,缺乏品牌优势4 3.3农产品出口企业抗风险能力差4 3.3.1农产品企业融资难4 3.3.2农产品企业规模小5 3.4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农产品出口难度大5 3.4.1关税壁垒和农业补贴 5 3.4.2绿色壁垒6 3.4.3技术壁垒 6 3.4.4反倾销的滥用 6 4推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7 4. 1积极推广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产品贸易信息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74. 2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7 4.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支持,提高农产品企业贸易竞争力7 4. 4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实施全程安全质量管理,早日与国际同歩85结论8参考文献10 致谢111前言中国加入WTO以来,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农业,当然我们不容置否,由于其他国家的地方保护政策,我国农产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技术壁垒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问题研究

科就•餐济•市協经济研究中国蔬菜出口贸易问题研究王启梅(河南省潢川县环境监测站,河南 信阳465150)摘 要:近年来,中国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出口贸易一直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
本文分别从出口规模、结构和地理方向三个方 面介绍了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指出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的目的地集中化、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等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 解决对策,以促进蔬菜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中国;蔬菜;出口贸易1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1.1出口贸易规模近年来,蔬菜类产品的出口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根据2015—2019年中国蔬菜对外贸易具体数 据分析,蔬菜类产品出口总值和进出口差额均呈“倒 V ”型变化趋势(见表1)。
出口总值从2015年的90.24亿 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03.28亿美元。
5年间,蔬菜类产品出口金额增长了 14.45%, 2015—2017年出口总值不断增加,2017年出口超110亿美元,2018—2019年有所下降,但仍保持高于100亿美元的出口额。
长期以 来,我国蔬菜产品对外贸易一直保持贸易顺差状态。
近5年内,顺差从2015年的64.03亿美元上涨至2019 年的87.62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36.84%。
与出口总值的变化情况相同,“倒V ”型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波动幅 度较大,但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预计在未来我 国蔬菜类产品的贸易顺差将保持并进一步扩大。
表1 2015—2019年中国蔬菜对外贸易状况(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总值进口总值进出口总值进出口差额2015 年90.2426.21116.4564.032016 年105.4618.64124.1086.822017 年111.6420.16131.8091.482018 年105.1820.38125.5684.802019 年103.2815.66118.9487.621.2蔬菜出口品种中国主要出口鲜或冷藏蔬菜、冷冻蔬菜、干蔬菜 和加工蔬菜四种蔬菜类产品o 据海关数据显示,鲜或 冷藏蔬菜的出口量位于四种出口蔬菜品类首位,从2015年的566万吨不断上升至2019年的651万吨, 占中国蔬菜出口总量的66.55%(见表2)。
我国出口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1、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实施。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品牌的力量不可忽视。我们必须注重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提高我国蔬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 时,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通过精准的定位、创新的营销手段和多元化的销 售渠道,提高我国蔬菜的市场占有率。
21、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实施。
3、出口结构优化
3、出口结构优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蔬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出 口方面,高附加值的深加工蔬菜逐渐成为主流,如脱水蔬菜、冷冻蔬菜、蔬菜汁 等。这些深加工蔬菜不仅延长了保质期,提高了附加值,还有利于满足国外市场 的多样化需求。
三、我国蔬菜出口存在的问题
1、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一、引言
一、引言
作为全球最大的蔬菜生产国之一,我国蔬菜出口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我国蔬菜出口 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探讨我国蔬菜出口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蔬菜出口现状
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1、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3、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应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可以通过推广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还可以通过发展规模化、专业化 的农业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
谢谢观看
21、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策略制定实施。
2111、培养专业人才和技术团队。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技 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引导和支持企业引进和用好人才。同时,加大对科研院所和 高校的支持力度,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科技水平和创新 能力。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提要] 近年来,我国蔬菜对外出口量急速增加,已经成为第一大蔬菜出口国,而在国际市场上,蔬菜生产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日趋激烈,导致更多的农产品被拒之门外,而我国蔬菜出口正由于质量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在出口贸易中也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蔬菜出口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我国必须通过利用FDI,吸收先进技术与经验,提高蔬菜出口质量水平,增加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充分利用WTO贸易规则,突破贸易壁垒,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蔬菜出口;问题;对策近年来,蔬菜出口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蔬菜贸易量不断增加,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呈现出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发展势头良好,出口市场日益扩大,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这为我国蔬菜出口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我国蔬菜出口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作为蔬菜出口大国,要做到生产专业化、现代化、商品化,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蔬菜产业。
一、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我国近几年蔬菜出口量逐年增加,占据农产品出口较大比重,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2005年至2007年我国蔬菜出口量增长幅度比较大,而2008年出口量增长幅度较小,到2009年我国蔬菜出口量有所降低,呈现负值,比2008年增长-2.0%,但出口额却增加5.4%;直到2010年、2011年我国蔬菜出口量有大幅度上升,并且呈持续大幅度上升趋势,无论是出口量还是出口额都有较大突破。
总的来看,我国蔬菜出口量除2009年下降外,都处于稳步增长的趋势,而出口额也有大幅度提高。
(表1)目前,我国蔬菜出口主要流向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其中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韩国、中国香港、东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占我国蔬菜总出口量的65%。
可以看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市场范围广、出口量大,但也因此我国蔬菜出口贸易面临许多问题。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走势挑战及策略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走势挑战及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是我国农业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蔬菜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重视,也逐渐逐出口市场。
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也面临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安全问题频发、贸易摩擦增多等问题制约了蔬菜出口的持续发展。
研究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走势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蔬菜出口贸易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蔬菜出口贸易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贸易摩擦增多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国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兴市场、加强贸易保护,以更好地发展蔬菜出口贸易。
研究意义在于深入分析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应对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农产品出口政策、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国际化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蔬菜出口贸易的走势和挑战,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发展建议,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分析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在近年来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农业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蔬菜种类繁多,产量大,品质优良,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蔬菜出口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出口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扩大,出口市场多样化。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主要产品包括青菜、茄子、西红柿、黄瓜等,其中青菜和番茄是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包括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和北美国家,其中东南亚地区是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市场。
河北省蔬菜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河北省蔬菜出口现状1.出口规模由下表可知,河北省在2016年-2018年蔬菜出口量为30.6万吨、35.1万吨、37.4万吨,同比增长3.98%、4.51%、6.55%。
河北省蔬菜出口规模这三年来每年都在增长,由此可见,到2020年,河北省蔬菜出口数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表河北省2016年-2018年蔬菜出口量2.出口结构鲜或冷藏蔬菜、冷冻蔬菜、暂时保藏菜和干的食用菌类构成了河北蔬菜出口结构。
根据下图可知,以2018年为例,冷冻蔬菜出口量在四种出口结构中居于首位。
而萝卜及胡萝卜、大蒜、马铃薯、洋葱及青葱、干的食用菌和姜则是冷冻蔬菜主要类型,叶菜类的蔬菜产品相对较少,基本不见大白菜、鲜生菜等叶菜类产品。
主要是因叶菜类的蔬菜产品保质期比较短,在运输期间容易发生腐烂。
河北省2018年蔬菜出口结构图3.出口地区河北省蔬菜出口对象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美国等。
以2018年为例,日本、韩国、新加坡蔬菜出口量占总体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24.85%、22.92%、18.96%,总占比为73.21%。
俄罗斯、美国、其他国家蔬菜出口量占总体出口量的比例分别为10.37%、7.83%、8.59%,总占比为26.79%。
由此可见,河北省蔬菜出口的亚洲地区出口数量与出口比例高于欧洲、北美洲等其他国家及地区。
由于不同国家对蔬菜需求以及出口现状存在差异,河北省针对性地出口蔬菜产品。
向欧洲和美洲主要出口脱水蔬菜、蔬菜汁,而亚洲地区则主要出口保鲜菜和速冻菜。
二、河北省蔬菜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1.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从目前现状来看,亚洲地区河北省蔬菜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三个国家,约占总出口量的73.21%。
由于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河北省蔬菜出口事业缺乏发展活力。
造成出口目标市场相对集中的原因包括,我国与东亚、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相对较近,饮食习惯存在相似之处,所以出口的蔬菜更能够受这些地区的国家青睐。
这些地区的国家国土面积相对较小,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单靠自身种植蔬菜难以满足本国人民需求。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走势挑战及策略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走势挑战及策略【摘要】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本文围绕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提升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策略。
对国际市场蔬菜贸易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内蔬菜生产与质量提升的情况,提出了发展方向及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蔬菜出口贸易提供参考,以推动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高蔬菜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蔬菜出口贸易,挑战,策略,国际市场,质量提升,发展方向1. 引言1.1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重要性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我国的蔬菜产量逐渐增加,为了满足国内需求以及促进农民增收,蔬菜出口贸易成为了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蔬菜出口贸易可以带动农业发展。
通过出口贸易,可以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农产品出口额,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对一些农产品丰产地区,出口贸易可以有效地缓解农产品市场的供需矛盾,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蔬菜出口贸易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
为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提升国内农产品整体形象,促进国内农产品行业的升级。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
随着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蔬菜出口贸易将会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本文研究的背景是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质量标准、市场竞争等问题。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国蔬菜出口贸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规模和水平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同时也需要保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深入研究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挑战和发展策略,对于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现状、障碍和对策

2 深 加 工 程 度 低 , 加 值 低 。我 国 目前 蔬 菜 出 1 . 附 3
( ) 1 价 格 有 所 下 降 。1 9 - 19 二 出3 9 7 9 9年 问 我 国蔬 “ 级产 品 主导 型” 格局 , 响 蔬 菜保 鲜 结藏 能力 及 产 初 的 影
菜 出 1 平 均 价 分 别 为 0 8 ¥/ 、 .7 3 S/ 、 品 竞 争 力 的提 高 , 致 出 1 货 值 低 , 大 限 制 了 我 国蔬 3 .8 5 0 3 Kg 导 3 极
二 、 国蔬菜 出口贸 பைடு நூலகம்面 临 的障碍 我
虽 然 我 国 蔬 菜 出 1整 体 呈 上 升 趋 势 。 也 存 在 一 些 3 但
影 如 问题 。 亦不容 忽 视 , 如何 及 时 , 有效 解 决 存在 的 问题 对蔬 不 容 忽 视 的问 题 , 响蔬 菜 出 口贸 易 继 续 扩 大 , 出 口
菜 产 业 充 分 利 用 国 际 比 较 优 势 、 住 难 得 的 发 展 机 遇 具 均 价 下 降 、 抓 因质 量 、 装 不 达 标 而 被 拒 入 关 , 遭 进 口 国 包 屡 有重 要的 现实 意 义 。
一
反倾 销诉讼 等 。分 析其 深 层 次 的 原 因 , 以概 括 为 主 客 可
万 t2 0 。0 0年 蔬 菜 出 口 总 量 达 2 9 9万 t蔬 菜 出 口 总 额 档 次 高 的 产 品 较 少 。 化 肥 、 药 等 有 害 物 质 残 留 量 超 6. , 农
也 具 相 当 规 模 , 9 9年 蔬 菜 出 口 总 额 为 I .7亿 美 元 , 标 、 品 风 味不 佳 、 观 参 差 不 齐 等 问 题 大 大 降 低 我 国 19 47 产 外 20 0 0年 为 【 .4亿 美 元 。 19 54 9 8年 , 菜 出 1额 占农 产 品 出 1蔬 菜 的 品 质 , 消 其 原 有 的 成 本 优 势 。 另 一 方 面 , 蔬 3 3 抵 出 1总 额 的 1 . % , 次 于 畜 产 品 、 产 品 、 食 类 农 产 我 国蔬菜 的产 后处 理 、 装 、 工始 终是 薄弱 环 节 。 国 3 01 仅 水 粮 包 加 同 品 , 居 第 四 。 目前 蔬 菜 已 成 为 我 国 主 要 的 出 口 创 汇 农 外 同 类 技 术 问 有 相 当 差 距 。 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蔬菜出口迅猛增长的背景下,我国蔬菜出口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限制。
分析了食品安全限制以及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促进我国蔬菜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蔬菜出口;SPS协议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变的越来越重要。
世界各国对农产品进口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检疫标准和食品安全标准,尤其是生鲜产品。
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相对于大宗农产品而言,呈现急剧增长势头(陈永福,2001)。
在蔬菜出口数量迅速增加的背后,也遭遇了进口国食品安全管制的影响,贸易摩擦增多。
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和不断涌现的新标准对我国蔬菜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威胁。
加入WTO以后,我国蔬菜产业应根据《卫生及动植物检疫协定》(SPS协议)和WTO争端解决机制,适应进口国食品安全标准,并利用自身条件改善和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满足进口国政府和消费者需要,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
1中国蔬菜出口现状近年来,我国蔬菜出口量逐年增加,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比重也越来越大,2003年我国蔬菜出口达485万吨,出口产值达21.8亿美元,占农产品总出口产值的约20%。
2004年我国蔬菜出口496万吨,比2003年增长2.3%,出口金额为25.37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6.4%(见表1)。
总量上看,从2000年到2004年我国蔬菜出口数量增幅逐年降低,2004年同2003年相比绝对数量量上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幅远远低于其它年份,增长仅2.3%。
我国蔬菜出口主要流向亚洲和欧洲,其中日本、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美国、俄罗斯、荷兰和德国等国家是我国蔬菜的重要流向地,占到我国蔬菜总出口量的70%以上。
总之,我国蔬菜出口总量近几年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出口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加工产品出口有所增加。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出口数量增幅减缓;出口流向地比较单一,主要为日本、东盟和美国等地区,贸易依存度较高,一旦这些国家提高进口标准,将会严重阻碍我国蔬菜出口;出口结构仍然是以初级的生鲜和冷冻产品为主,附加值低,保险难度大,受食品安全标准影响深;同时出口数量增长幅度下降,金额增长幅度波动较为明显;此外我国蔬菜的平均出口单价也呈现下降趋势。
2食品安全问题对中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为保持和提高消费者健康,维护生存环境,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日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已成为食品贸易的潜在障碍,而食品安全问题在蔬菜产品贸易中比其它农产品贸易(如大宗农产品贸易)更受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对我国蔬菜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口国不断升级的食品安全标准内容限制了我国蔬菜出口。
2002年初,日本以我国蔬菜农药残留超标为借口,大大提高进口蔬菜的技术标准,将蔬菜安全卫生指标由6项增加到40多项。
并且日本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在不断增加,涉及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对我国蔬菜对日出口贸易带来很大影响。
2001年以前我国对日本蔬菜出口数量和金额呈现较快增长速度,2002年我国对日蔬菜出口大幅度下降。
美国对蔬菜进口的农药残留也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且还时常发生变化。
下表2是2005年5月到12月,我国蔬菜及其制品对美出口,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拒绝的情况。
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被拒绝蔬菜及其蔬菜产品的出口最多。
从2005年5月到2005年12月,被美国FDA拒绝的案例记录有183例,其中因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被拒绝的出口案例为117例,占总数约64%,另外由于产品不干净(flith)的缘故,被拒绝的出口案例为33例,也超过因其它原因(如不符合标签规定,无厂家地址等)被拒绝的。
因农药残留超标和不干净的原因被拒绝的出口案例总共有150,占总数的82%,而因其它原因被拒绝的仅占18%。
这一方面说明我国蔬菜生产及加工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非常严格,已成为限制我国蔬菜及其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2)国内蔬菜质量安全检验技术和手段以及检测体系、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无法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从而限制蔬菜出口产品出口。
首先,在蔬菜安全检测技术方面,安全检测技术落后。
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呈现出快速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精确化特征。
如美国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中农药,德国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可检测251种农药;而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检测机构拥有一次进行上百种药物的多残留检测分析技术。
出口检验过程中,落后的检验方法和手段,可能无法达到进口国的检验要求,而导致出口受阻。
其次,国内蔬菜安全控制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要求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和管理,HACCP、良好农业规范(GAP)等质量控制体系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目前我国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无法建立有效的安全控制体系,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影响出口。
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等对进口的蔬菜加工品要求经HACCP控制,而我国很多蔬菜企业都没有获得HACCP认证。
再次,国外发达国家产品溯源体系完善,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很快能查明其来源,识别责任。
而我国溯源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我国蔬菜生产的分散性和小规模性,溯源的难度较大。
(3)进口国设置的食品安全标准增加了我国出口蔬菜的生产成本,降低了出口蔬菜的竞争力。
蔬菜生产和低附加值加工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这恰好可以利用我国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而且我国蔬菜在肥料、农药、农机、水利、电、热等方面的成本都较低,从而使我国蔬菜获得价格上优势(王立鹤,2002)。
以我国大葱为例,我国大葱的生产成本在考虑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比日本低8.6元/公斤;在不考虑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比日本低3.1元/公斤。
而随着食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和增加,农户和企业不得不增加额外的成本(或产出减少)来保障蔬菜质量安全,以符合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有时,这种增加的额外成本非常高,有可能导致零出口(吴秀敏,林坚,2004)。
根据张涛的计算受到食品安全标准影响后,我国蔬菜的生产成本增加(见表),从预测结果来看,食品安全标准限制增加了我国蔬菜产品的生产成本,西红柿、黄瓜、马铃薯、菜椒、茄子等五种蔬菜的国内资源成本系数都上升了,上升比较大为黄瓜和菜椒,可见我国蔬菜产品的成本优势下降。
3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影响实证分析WTO框架下动植物卫生检疫协议(简称SPS协议),允许世界各国为对进口产品制定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国民身体健康、以及保护动植物安全。
理论上,SPS标准通过减少交易成本,保证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降低因衡量食品质量而导致的成本而促进贸易发展(Prema-ChandraAthukorala&SisiraJayasuriya,2003)。
并且接受SPS标准,使得出口商容易获得进口国的信任,减少贸易摩擦;此外SPS标准能够增加买卖双方的信息对称(Sykes,1995;Kindleberger,1983)。
实际上,SPS措施在保护公众健康以及动植物生命安全时,发展成为一种新贸易壁垒,限制贸易发展和贸易自由化。
为了明确SPS协议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
董银果等(2005)通过BOX-COX函数测算了SPS对我国猪肉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SPS协议正式实施以后,对我国猪肉出口造成了负的影响。
此外,许咏梅等(2006)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利用SPS协议使我国茶叶出口受限。
由于蔬菜品种繁多,各品种之间的价格差异很大,并且出口到各个国家的蔬菜品种也不一样,因此很难构建一个统一的模型来衡量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但从发达国家提高农产品进口安全标准以来,蔬菜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变化也能看出SPS协议对我国蔬菜出口的影响。
以欧盟为例,SPS协议于1995年正式实施,从下图蔬菜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增长曲线来看,波动较大。
特别是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WTO,蔬菜出口数量和金额的增长速度下降很快,2003年金额增长为负。
由此可见,SPS措施已成为发达国家限制我国蔬菜出口的主要贸易壁垒。
首先我国蔬菜企业为达到进口国设定的SPS标准,而增加蔬菜生产和贮运等相关成本,降低了我国蔬菜出口的竞争力;或者因为根本无法达到设定的SPS标准,而停止出口。
其次,当进口国对我国应用SPS措施时,也会因在制度遵守方面的成本差异,从而阻碍我国蔬菜出口。
总之,目前滥用SPS措施达到限制进口限制进口的目的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蔬菜等农产品贸易中。
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SPS 标准和协议还存在诸多有歧义地方,实施SPS协议更具灵活性,这就有利于通过SPS协议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
SPS协议一方面规定对进口蔬菜的检疫措施必须以国际标准为基础,但另一方面又允许在某些条件下实施比国际标准更高的SPS保护水平。
4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保障蔬菜产品安全是促进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蔬菜生产而言和低附加值的蔬菜加工产业而言,对从蔬菜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监测,代价非常昂贵。
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蔬菜贸易发展应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着手。
4.1政府方面(1)加强蔬菜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
我国蔬菜等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如标准制订部门较为分散,分工不明确,难以统一协调;标准的实用性较低,不符合市场需求;标准复审和修订不及时,时效性差;与国际标准体系和发达国家标准体系存在较大的差距。
今后要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标准化、系统化的标准体系,缩小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差距,促进我国蔬菜出口,减少因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导致的贸易摩擦。
(2)改进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检验技术和手段。
我国蔬菜检测检验技术和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老化,检测速度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出口贸易中无法有效、及时地对蔬菜及其产品进行检验。
政府应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加强蔬菜检验技术和手段的研究,突出高精、快速检测能力和技术标准研制能力的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检测人员,加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和制定力度。
(3)加强蔬菜生产和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蔬菜生产和加工过程对蔬菜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政府应积极加强蔬菜生产和加工技术的研究,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以及有机蔬菜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引导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加工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