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文)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辽宁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7110901151

辽宁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2017110901151

辽宁省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0分。

)1.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A 甲烷B 乙烯C 苯乙烯D苯2.某烷烃含200个氢原子,则该烃的分子式是( )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3.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ᐲ 3 ᐲĭ 2 ᐲᐲᐲᐲᐲᐲᐲ2 ᐲ3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2ᐲ2 ᐲᐲᐲᐲᐲᐲᐲ3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ᐲ2 ᐲᐲIJᐲȳ命名该化合物时,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A.9 B.11 C.12 D.134. 下列物质中最难电离出H+的是()A CH3CH2OHB .CH3COOH C.H2O D. HCl5.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下列事实()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C.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对二溴苯只有一种6. 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6 D.C6H67. 使1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的物质的量是()A.3mol B.4mol C.5mol D.6mol8. 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分子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含C原子个数最多为()A、4B、5C、6D、7- 1 -9. 下列烷烃中,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是()A (CH3)2CHCH2CH2CH3B (CH3CH2)2CHCH3C (CH3)2CHCH(CH3)2D (CH3)3CCH2CH310. 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1种B.2种C.3种D.4种11.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聚乙烯B.乙烷C.乙醇D.乙酸12. 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0.1mol,完全燃烧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B.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烯D.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CH≡CH)13. 现有○1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2甲醇和乙醇○3溴化钠和溴水三组混合物,分离它们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C H3CH CHCOOH14. 巴豆酸的结构简为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酸性KMnO4, ⑤2-丁醇,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组合是()A. 只有②④⑤B.只有①③④C.只有①②③D.都可以15.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25H46O,有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32H50O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A. C6H13COOHB. C6H5COOHC. C7H15COOHD. C6H5CH2COOH16.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乙醇和乙酸B.乙酸乙酯和乙醇C.苯和四氯化碳D.苯和溴苯17.一种气态烷烃X和一种气态烯烃Y组成的混合物10g,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12.5倍,该混合气体通过溴水,使溴水增重8.4g,则X、Y可能是()- 2 -A .甲烷和丙烯B .乙烷和乙烯C .甲烷和乙烯D .乙烯和丙烯18.经测定由 C 3H 7OH 和 C 6H 12 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 8%,则此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 是 ()A .14%B . 78%C .22%D .13%19.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 L 该混合烃与9 L 氧气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体积仍是10 L 。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文科反向)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文科反向)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答案化学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H—1 C—12 N—14 O—16)2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A.液态氧、烧碱、氯化钠 B.白磷、生石灰、碱石灰C.铁、干冰、盐酸 D.氮气、胆矾、空气27.已知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并有氢气生成。

装运金属钠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28.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C.人体内含有约2/3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的水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30.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A.食盐 B.苯甲酸钠 C.柠檬黄 D.味精3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Cl-、CO32- B.H+、Fe2+、NO3-、Cl-C.K+、Na+、OH-、Cl- D.Cu2+、Ba2+、Cl-、SO42-3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Cu2++ H2OB.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2H+=Mg2++ 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 Cu2++ AgD.稀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 Ca2++ H2CO333.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 (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D.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34.所含分子数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1g H2和1g N2 B.1mol H2O和1g H2OC.3.2g O2和2.24L的空气(标准状况下) D.44g CO2和6.02×1022个O235.将30ml 0.5mol/L 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 mol/L B.0.03mol/L C.0.05mol/L D.0. 04mol/L 36.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是一种介稳体系 B.胶体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37.某同学胃酸过多,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药品治疗()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麻黄素 D.胃舒平38.下列同学饮食习惯科学的是()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B.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C.为防止变胖,炒菜时不放油D.合理摄入糖类.油脂等,注意膳食平衡39.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 +2H2O = NaBO2 + 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4中B元素为+3价)()A.NaBH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B.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四、化学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56.(4分)对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常采用的方法有: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萃取 E.加热分解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采用什么方法?(要求:填字母)(1)提取碘水中的碘,用的方法。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下列有机物的结构表示不正确的是()A.CH4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B.乙醇的结构式为C.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D.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 2.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A.过滤B.重结晶C.蒸馏D.萃取3.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命名该化合物时,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A.10 B.11 C.12 D.94.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8B.C4H10C.C4H8D.C2H4Cl25.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

其方法是让极少量的(10-9g)化合物通过质谱仪的离子化室使样品分子大量离子化,少量分子碎裂成更小的离子。

如C2H6离子化后可得到C2H6+、C2H5+、C2H4+……,然后测定其质荷比。

某有机物样品的质荷比如下图所示(假设离子均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信号强度与该离子的多少有关),则该有机物可能是()A.甲醇B.甲烷C.丙烷D.乙烯6.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A.乙烷和氯气取代反应B.乙烯和氯气加成反应C.乙烯和HCl加成反应D.乙烷和HCl作用7.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A.均为芳香烃B.互为同素异形体C.互为同系物D.互为同分异构体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②③④D.①②③④9.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A.三种B.四种C.五种D.六种10.下列有机物命名及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正确的是()5.6g,424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A.1:2 B.2:1 C.3:2 D.2:312.分子式为C8H8的两种同分异构体X和Y。

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高二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高二下·盐城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燃料电池化学能100%转化为电能B . 酶催化发生的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 . 为减缓浸入海水中的钢铁水闸的腐蚀,可在其表面镶上铜锭D . 向0.1mol/L氨水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增大2.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月考)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弱电解质的一组物质是()A . NH3、SO2、H2O、HIB . HF、H2O、NH3•H2O、H2SO3C . BaSO4、Cl2、HClO、H2SD . NaHSO3、H2O、CO2、H2CO33. (2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脂B . 硝酸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不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C .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铝制器皿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D . H2与Cl2光照发生爆炸,工业上不能用H2与Cl2做原料生产HCl4. (2分) (2018高三上·西安开学考) 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 和 2 mol B 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 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 . 此时,B 的平衡转化率是40%C .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 . 增加 B,B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5. (2分)(2018·石嘴山模拟) 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A .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FeS) >Ksp(CuS)B . 图乙表示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C . 图丙用0.1000 mol·L-lNaOH溶液滴定25.00 mL盐酸的滴定曲线,则c(HCl)=0.0800 mol ·L-1D . 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 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6. (2分) (2018高二下·洛阳期末) 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0.20平衡浓度/mol·L-10.050.05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 . 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 . 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7. (2分) (2019高二下·嘉兴期末)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0.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Cl2(g) COCl2(g),其中容器Ⅰ中反应在5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化学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化学10月阶段性测试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性测试高二化学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溶液一定显碱性的是()A、pH = 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B、c(OH- )>1×10-7mol/L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2、下列有关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D、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pH < 4B、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C、100℃时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以导致纯水呈酸性D、25℃时,pH =5的盐酸与pH = 9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74、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 w不变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 (H+)增大,K w不变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 (H+)降低,K w不变D、将溶液加热到90℃,K 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5、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 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6、下列溶液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①AlCl3 ②Fe2(SO4)3③Ca(HCO3)2 ④Na2CO3A、仅①④B、仅②④C、仅①②D、全部7、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其pH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①NaHCO3溶液②NaHSO4溶液③NaCl溶液④AlCl3溶液⑤NaClO溶液A、① < ② < ③ <④ < ⑤B、④ < ② < ⑤< ③ < ①C、② < ④ < ③ < ① < ⑤D、② < ④ < ③ <⑤<①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B、NH4HSO4C、CH3COONH4D、NH3·H2O9、25℃时,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 L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Na+、K+、SO42-、NO3-C、Fe3+、Cu2+、SO42-、Cl-D、Cl-、K+、HCO3-、Al3+10、25℃时,向10mLpH =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mLpH =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则此碱一定是( )A 、弱碱B 、一元强碱C 、多元强碱D 、任何强碱11、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 、NaY 、NaZ 溶液,其pH 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X 、HY 、HZ 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Z >HY >HXB 、HX 是强酸,HY 、HZ 是弱酸,且酸HY 强于酸HZC 、X -、Y -、Z -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 ->Y ->X -D 、三种盐溶液中X -、Y -、Z -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 -)>c(Y -)>c(X -)1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Ksp 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 、在一定温度下,向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时,Ksp 值变大C 、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Ag +)和C (Cl -)的乘积是一个常数D 、由于Ksp (FeS )>Ksp (CuS ),所以FeS 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uS 沉淀13、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两溶液HA 、BOH ,HA 溶液的pH>1,BOH 溶液中c(OH -)/c(H +)=10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取等体积的HA 、BOH 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pH 变化较大的是HAB 、H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 、若两溶液混合时:V(BOH)≥V(HA),则混合液中必有c(B +)>c(A -)D 、若两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7,则混合液中必有c(B +)=c(HA)+c(A -)14、下面是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结合数据分析下列有关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1 mol•L -1的溶液中,pH(NaCN)>pH(Na 2CO 3)>pH(CH 3COONa)B 、升高温度,HCN 溶液中H +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电离平衡常数增大C 、向稀醋酸中逐滴加水,或加入少量冰醋酸,CH 3COOH 的电离平衡都正向移动D 、向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固体,平衡正向移动15、25 ℃时,a mol •L -1一元酸HA 与b mol •L -1NaOH 等体积混合后,pH 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 、a =bB 、a>bC 、c(A -)=c(Na +)D 、c(A -)<c(Na +) 16、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 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水电离出的OH ―浓度:10c(OH ―)甲≤c(OH ―)乙B 、溶液的体积10V 甲≤V 乙C 、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 :甲≤乙D 、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 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 :甲≥乙17、0.1 mol•L —1 KHS 溶液中pH=11,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A.、c(K +)+c(H +)= c(OH —)+ c(HS —)+2 c(S 2—)B 、c(K +)> c(HS —) >c(OH —) > c(H +)> c(S 2—)C 、c(HS —)+ c(S 2-)+ c(H 2S)= 0.1 mol•L -1D 、c(OH —) = 2c(H 2S)+ c(H +)+ c(HS —)弱酸化学式 CH 3COOH HCN H 2CO 3 电离平衡常数(25 ℃ ) 1.8×10-5 4.9×10-10 K 1=4.3×10-7 K 2=5.6×10-1118、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10mL0.5mol/L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盐酸混合c(Clˉ) > c(Na+)> c(OHˉ) > c(H+)B、10mL0.1mol/LNH4 Cl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 c(Clˉ)> c(OHˉ) > c(H+)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NaOH溶液混合c(Na+)= c(CH3COOˉ)> c(OHˉ) > c(H+)D、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c(Clˉ) > c(NH4+)> c(OHˉ) > c(H+)19、常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醋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含解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有机物的结构表示不正确的是( )A。

CH4的球棍模型示意图为B。

乙醇的结构式为C. 葡萄糖的最简式为CH2O D。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均为(C6H10O5)n【答案】A【解析】A.为甲烷的比例模型示意图,故A错误;B.结构式是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乙醇的结构式为,故B正确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最简式为:CH2O,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6H10O5)n,但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A。

2.要对热稳定的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 )A。

过滤B。

重结晶C。

蒸馏 D. 萃取【答案】C【解析】A、过滤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物质间的分离,不能对沸点不一样的物质进行分离,选项A错误;B、重结晶是利用溶解度的不同进行的分离,不能对沸点不一样的物质进行分离,选项B错误;C、高沸点液态有机物和低沸点的杂质的混合物进行提纯一般使用的方法是蒸馏,选项C正确;D、萃取是利用物质在萃取剂中容积度的不同进行的分离,不能对沸点不一样的物质进行分离,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注意每一种物质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3。

一种烃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命名该化合物时, 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A. 10B. 11C. 12D。

9【答案】C【解析】有如图所示的2条链含有的碳原子数最多,每条碳链含有12个碳原子,,答案选C。

4.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3H8B。

C4H10 C. C4H8 D. C2H4Cl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C4H10、C4H8、C2H4Cl2三者均存在同分异构体,只有C3H8不存在同分异构体,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5.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的质谱法。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综合(文科)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理科综合(文科)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0月月考理综学科(文科)高二年级一.生物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为正确答案)1.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2.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3.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了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粘有农药的叶子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个体4.下列符合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内容的是()A.物种是神创的B.物种是不变的C.种群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原因5.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A.地理隔离的结果B.生殖隔离的结果C.生存斗争的结果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B.生物适应性的原因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生物遗传变异的本质7.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A.基因突变和重组B.共同进化C.自然选择D.地理隔离8.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A.表现型 B.基因型C.不利基因 D.肽链结构9.由于天气寒冷,同学们将门窗紧闭,在这密闭的教室里,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

关于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低血糖使脑细胞葡萄糖供应不足B.脑部缺氧C.线粒体不能产生足量的ATP D.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10.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在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的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静止状态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12.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A.HCO3- B.HPO42- C.K+和Ca2+D.Na+和Cl13.研究表明当番茄叶片受到害虫损伤后,番茄细胞中会迅速产生蛋白酶抑制剂,使害虫因不能消化蛋白质而死亡,从而保护了番茄自身。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文(含解析)

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文)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 B.天然气C.煤气 D.坑道气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 B.溴水C.氮气 D.酸性KMnO4溶液3.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 B.淀粉 C.碳酸镁D.蔗糖4.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6.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可燃性气体点燃时都要先检验纯度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为甲烷C.沼气、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D.甲烷和氢气一样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气体燃料8.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9.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D.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1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1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C.C2H6与C3H8D.O2与O312.科学家对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数据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关于甲烷和碳氢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B.所有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均符合C n H2n+2的通式C.碳氢化合物均不溶于水D.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和是同一种物质14.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15.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A.有4种B.有3种C.有2种D.只有1种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 B.2─乙基戊烷C.3,4─二甲基戊烷 D.3─甲基己烷1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C.有机物除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D.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18.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9.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CH3Cl B.CH2Cl2C.CCl4D.HCl20.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 B.CH4C.H2D.CO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分)21.(10分)(2015秋•辽宁校级月考)(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燃烧11.2L(标准状况)甲烷,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水的物质的量是.2015-2016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 B.天然气C.煤气 D.坑道气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天然气、沼气、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氢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错误;C.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C正确;D.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以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 B.溴水C.氮气 D.酸性KMnO4溶液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可以和卤素单质之间发生取代反应,据此回答.解答:解:A、甲烷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烷和溴水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C、甲烷和氮气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C错误;D、甲烷不能倍高锰酸钾氧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甲烷的化学性质,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3.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 B.淀粉 C.碳酸镁D.蔗糖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氰化物,氰酸盐虽含碳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淀粉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碳酸盐虽含碳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属于无机物,故C正确;D.蔗糖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分析:碳原子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形成烃类物质时与其他原子可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即形成C﹣C键或C﹣H键,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或成环等解答:解:碳原子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形成烃类物质时与其他原子可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中C元素的成键特点,C可以形成单双键和三键,还可以成环,这也是有机物繁多的原因,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的空间构型;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为结构式;D.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极性共价键,故A 错误;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C.甲烷的结构式为,故C错误;D.CH4含有H﹣C极性键,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对称且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涉及化学键、空间结构、化学用语等,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6.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反应.分析:中学化学中,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有:氯气与氢气、氯气与甲烷、次氯酸分解、硝酸分解以及卤化银的分解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氯气与氢气、氯气与甲烷、次氯酸分解都可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而氧气和甲烷的反应需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甲烷等物质的性质,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学习中注意积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可燃性气体点燃时都要先检验纯度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为甲烷C.沼气、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D.甲烷和氢气一样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气体燃料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题;C.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氢气;D.氢气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为防止发生爆炸,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故A正确;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该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这种可燃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该可燃物;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不一定为甲烷,故B错误;C.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氢气,故C错误;D.氢气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甲烷不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烷的性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守恒等,难度不大,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8.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A、甲烷是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甲烷难溶于水;D、四氯化碳可以通过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来获得.解答:解:A、甲烷是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远古时代的植物体经发酵而来,故A 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故B正确;C、甲烷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C错误;D、四氯化碳可以通过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来获得,不能燃烧,是一种灭火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应根据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来理解其物理性质.9.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D.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四种氯代烷中,除了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余都为液体,据此解答.解答:解:A.生成的氯化氢为无机物,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氯化氢易溶于水,故B错误;C.氯化氢、一氯甲烷都是气态,故C错误;D.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只有氯化氢为无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产物是解题关键,注意氯代烷的物理性质.1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考点: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解答:解:由题意“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1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C.C2H6与C3H8D.O2与O3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解答:解:A、CH4属于烷烃,C2H4属于烯烃,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不符合;B、与CH3﹣CH2﹣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为碳链异构,故B不符合;C、C2H6与C3H8都属于烷烃,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符合;D、O2与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考查化学“五同”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2.科学家对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数据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关于甲烷和碳氢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B.所有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均符合C n H2n+2的通式C.碳氢化合物均不溶于水D.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考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根据碳的四价结构,可知1个碳原子最多与4个H原子结合.B、只有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符合C n H2n+2.C、烃都不溶于水.D、烃分子中一定存在C﹣H,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大于1时,会存在碳碳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会存在非极性键.解答:解:A、根据碳的四价结构,可知1个碳原子最多与4个H原子结合,所以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故A正确;B、只有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符合C n H2n+2,烯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 n H2n+2,炔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 n H2n ﹣2,故B错误;C、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故C正确;D、烃分子中一定存在C﹣H,为极性键,烃分子存在碳碳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会存在非极性键,如乙烯中碳碳双键,乙炔中碳碳三键,故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烃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 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和是同一种物质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称同分异构体;C、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基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D、根据物质的结构判断,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为同一物质.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必须是元素不是单质,H2和D2是单质,所以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是四面体结构,其没有同分异构体,所以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所以是同一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14.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C、干燥的冷烧杯可以检验水的生成,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反应.解答:解:A、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均无现象,故A错误;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但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均有二氧化碳产生,无法鉴别,故B错误;C、干燥的冷烧杯中出现水珠的是甲烷和氢气,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现象各不一样,故C正确;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均能使其变浑浊,通入溴水,均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15.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A.有4种B.有3种C.有2种D.只有1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二氟甲烷是甲烷四个氢原子中的两个被氯原子代替的产物,甲烷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解答: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即甲烷的二氟代物只有一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以及二氯代物的种数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 B.2─乙基戊烷C.3,4─二甲基戊烷 D.3─甲基己烷考点:烷烃及其命名.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解答:解:A、主链6个碳原子,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得到名称不符合命名方法,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A错误;B、主链选错,无2﹣乙基,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B错误;C、编号起点选错,正确的名称为1,2─二甲基戊烷,故C错误;D、符合命名方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烷烃系统命名的方法应用,注意命名原则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C.有机物除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D.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解答:解:碳原子能与多种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和碳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可以是单键,可以是叁键),且碳原子之间相互成键可以成碳链,可以成碳环,此外含碳的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些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18.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分异构体具有以下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同类化学性质相似,不同类时化学性质不同,多为有机物;解答:解:A、同分异构体可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也可能不相似,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C、正丁烷与异丁烷的空间结构不同,故C错误;D、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属于碳链异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比较基础,难度不大,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与性质的区别.19.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CH3Cl B.CH2Cl2C.CCl4D.HCl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烷第一步取代生成等量的HCl和一氯甲烷,在后续的取代中氯代甲烷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而HCl不断增多,因此其物质的量在生成物中最大.解答:解:甲烷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除了生成有机物之外,还有氯化氢生成,且有几个氢原子,就生成几分子氯化氢,所以氯化氢的量最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20.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 B.CH4C.H2D.CO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水、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水、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A、硫化氢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正确;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故B正确;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C错误;D、CO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燃烧产物的判断,本题容易出错的是选项A,硫化氢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度不大.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分)21.(10分)(2015秋•辽宁校级月考)(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文)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 B.天然气C.煤气 D.坑道气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 B.溴水C.氮气 D.酸性KMnO4溶液3.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 B.淀粉 C.碳酸镁D.蔗糖4.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6.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可燃性气体点燃时都要先检验纯度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为甲烷C.沼气、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D.甲烷和氢气一样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气体燃料8.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9.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D.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1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1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C.C2H6与C3H8D.O2与O312.科学家对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数据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关于甲烷和碳氢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B.所有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均符合C n H2n+2的通式C.碳氢化合物均不溶于水D.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和是同一种物质14.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15.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A.有4种B.有3种C.有2种D.只有1种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B.2─乙基戊烷C.3,4─二甲基戊烷D.3─甲基己烷1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C.有机物除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D.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18.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9.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CH3Cl B.CH2Cl2C.CCl4 D.HCl20.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 B.CH4C.H2D.CO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分)21.(10分)(2018秋•辽宁校级月考)(1)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燃烧11.2L(标准状况)甲烷,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水的物质的量是.2017-2018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沼气 B.天然气C.煤气 D.坑道气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天然气、沼气、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而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氢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A错误;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B错误;C.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C正确;D.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以及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气 B.溴水C.氮气 D.酸性KMnO4溶液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反应.分析:甲烷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可以和卤素单质之间发生取代反应,据此回答.解答:解:A、甲烷可以和氯气之间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烷和溴水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B错误;C、甲烷和氮气之间不会发生反应,故C错误;D、甲烷不能倍高锰酸钾氧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甲烷的化学性质,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3.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 B.淀粉 C.碳酸镁D.蔗糖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氰化物,氰酸盐虽含碳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B.淀粉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C.碳酸盐虽含碳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属于无机物,故C正确;D.蔗糖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概念,难度不大,掌握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概念、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分析:碳原子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形成烃类物质时与其他原子可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即形成C﹣C键或C﹣H键,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或成环等解答:解:碳原子原子核外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在形成烃类物质时与其他原子可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化合物中C元素的成键特点,C可以形成单双键和三键,还可以成环,这也是有机物繁多的原因,难度不大.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分子中C、H间是非极性键B.甲烷分子是空间三角锥结构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D.甲烷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根据由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甲烷的空间构型;C.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化合物(或单质)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为结构式;D.非极性分子:从整个分子看,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正负电荷中心能重合)的分子.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极性共价键,故A 错误;B.甲烷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杂化轨道全部用于成键,甲烷分子是空间正四面体结构,故B错误;C.甲烷的结构式为,故C错误;D.CH4含有H﹣C极性键,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对称且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涉及化学键、空间结构、化学用语等,难度不大,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6.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C.氧气与甲烷的反应D.次氯酸的分解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反应.分析:中学化学中,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的有:氯气与氢气、氯气与甲烷、次氯酸分解、硝酸分解以及卤化银的分解等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氯气与氢气、氯气与甲烷、次氯酸分解都可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而氧气和甲烷的反应需在点燃条件下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甲烷等物质的性质,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为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条件,学习中注意积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可燃性气体点燃时都要先检验纯度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物质一定为甲烷C.沼气、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D.甲烷和氢气一样也是一种最理想的气体燃料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题;C.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氢气;D.氢气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为防止发生爆炸,都要先检验气体纯度,故A正确;B.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是该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这种可燃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部分来自于氧气,另一部分则来自于该可燃物;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不一定为甲烷,故B错误;C.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都是甲烷,煤气的主要成份是CO和氢气,故C错误;D.氢气是最理想的气体燃料,甲烷不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甲烷的性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元素种类守恒等,难度不大,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8.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A、甲烷是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之一;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甲烷难溶于水;D、四氯化碳可以通过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来获得.解答:解:A、甲烷是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远古时代的植物体经发酵而来,故A 正确;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是一种清洁的燃料,故B正确;C、甲烷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C错误;D、四氯化碳可以通过甲烷和氯气的取代反应来获得,不能燃烧,是一种灭火剂,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难度不大,应根据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来理解其物理性质.9.下列关于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都是液体D.有一种是无机物其余都是有机物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甲烷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四种氯代烷中,除了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余都为液体,据此解答.解答:解:A.生成的氯化氢为无机物,故A错误;B.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得生成物氯化氢易溶于水,故B错误;C.氯化氢、一氯甲烷都是气态,故C错误;D.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只有氯化氢为无机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原理和产物是解题关键,注意氯代烷的物理性质.10.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考点: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解答:解:由题意“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11.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A.CH4与C2H4B.与CH3﹣CH2﹣CH2﹣CH3C.C2H6与C3H8D.O2与O3考点: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解答:解:A、CH4属于烷烃,C2H4属于烯烃,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A不符合;B、与CH3﹣CH2﹣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为碳链异构,故B不符合;C、C2H6与C3H8都属于烷烃,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符合;D、O2与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考查化学“五同”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12.科学家对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的探测数据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关于甲烷和碳氢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B.所有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组成均符合C n H2n+2的通式C.碳氢化合物均不溶于水D.碳氢化合物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有极性键,也可能有非极性键考点: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A、根据碳的四价结构,可知1个碳原子最多与4个H原子结合.B、只有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符合C n H2n+2.C、烃都不溶于水.D、烃分子中一定存在C﹣H,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大于1时,会存在碳碳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会存在非极性键.解答:解:A、根据碳的四价结构,可知1个碳原子最多与4个H原子结合,所以甲烷是含碳量最低的碳氢化合物,故A正确;B、只有烷烃的分子组成通式符合C n H2n+2,烯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 n H2n+2,炔烃分子组成通式为C n H2n﹣2,故B错误;C、所有的烃都不溶于水,故C正确;D、烃分子中一定存在C﹣H,为极性键,烃分子存在碳碳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会存在非极性键,如乙烯中碳碳双键,乙炔中碳碳三键,故D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烃的结构与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 D.和是同一种物质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称同分异构体;C、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基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D、根据物质的结构判断,分子式相同,结构也相同为同一物质.解答:解: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必须是元素不是单质,H2和D2是单质,所以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B、是四面体结构,其没有同分异构体,所以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D、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所以是同一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是解本题的关键14.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C、干燥的冷烧杯可以检验水的生成,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D、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反应.解答:解:A、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澄清的石灰水发生反应,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均无现象,故A错误;B、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但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均有二氧化碳产生,无法鉴别,故B错误;C、干燥的冷烧杯中出现水珠的是甲烷和氢气,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现象各不一样,故C正确;D、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均能使其变浑浊,通入溴水,均无明显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的方法和技巧处理实验问题.15.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里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等中的制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A.有4种B.有3种C.有2种D.只有1种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分析:二氟甲烷是甲烷四个氢原子中的两个被氯原子代替的产物,甲烷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解答: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是完全等效的,即甲烷的二氟代物只有一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结构以及二氯代物的种数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1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戊烷B.2─乙基戊烷C.3,4─二甲基戊烷D.3─甲基己烷考点:烷烃及其命名.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解答:解:A、主链6个碳原子,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得到名称不符合命名方法,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A错误;B、主链选错,无2﹣乙基,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己烷,故B错误;C、编号起点选错,正确的名称为1,2─二甲基戊烷,故C错误;D、符合命名方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烷烃系统命名的方法应用,注意命名原则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1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大量的有机物B.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成键C.有机物除碳元素外,还含有其他多种元素D.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十分复杂考点: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专题: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分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多样性和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解答:解:碳原子能与多种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和碳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可以是单键,可以是叁键),且碳原子之间相互成键可以成碳链,可以成碳环,此外含碳的有机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这些是自然界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课本所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18.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同分异构体具有以下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同类化学性质相似,不同类时化学性质不同,多为有机物;解答:解:A、同分异构体可能具有相似化学性质,也可能不相似,故A错误;B、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故B错误;C、正丁烷与异丁烷的空间结构不同,故C错误;D、正丁烷与异丁烷分子式相同,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顺序不同,属于碳链异构,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比较基础,难度不大,注意同分异构体的定义与性质的区别.19.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A.CH3Cl B.CH2Cl2C.CCl4 D.HCl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烷第一步取代生成等量的HCl和一氯甲烷,在后续的取代中氯代甲烷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而HCl不断增多,因此其物质的量在生成物中最大.解答:解:甲烷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除了生成有机物之外,还有氯化氢生成,且有几个氢原子,就生成几分子氯化氢,所以氯化氢的量最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20.下列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其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H2S B.CH4C.H2D.CO考点:甲烷的化学性质.分析: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水、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产物既可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又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水、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A、硫化氢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正确;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故B正确;C、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C错误;D、CO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