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高二文科班历史月考考试试卷

高二文科班历史月考考试试卷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下列有关古代“仁”学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仁”字是由孔子发明的 B.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C.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D.具有古典人道主义色彩2、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其仁政的表现,不包括A.重民思想 B.民贵君轻 C.天命是人们意志的表现 D.君民平等3、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A.春秋时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的儒学B.战国时荀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发展了孔子学说C.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使其处于统治地位D.宋代时朱熹集理学发展之大成,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4、史料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5、“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6、儒学被确定为正统思想是在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7、隋唐时期儒学家针对当时的发展形势,提出A.天人感应学说 B.重农抑商思想 C.经世致用主张 D.“三教合一”8、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人心是万物的本原B.格物致知 C.知行合一 D.天理是万物的本原9、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西汉B.隋唐C.北宋D.南宋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事物的发展规律1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明朝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12、鸦片战争前后,有识之士为了扭转学问与现实脱节、空谈义理的风气,积极提倡A.求富求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经世致用 D.工商皆本13、以下关于顾炎武提出的“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尔矣!”主张的评论,正确的是①削弱了清初的君主专制统治②表明中国民主启蒙思想的滋生③鼓舞志士仁人为国家民族奋斗④影响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1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C. 造纸术经波斯传入欧洲 D.中国古代的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15、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2014-2015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高二年级月测试卷历史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下列方框里)1、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2、在我国古代,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主要标志是()A.董仲舒倡导儒学 B.汉武帝创建太学C.汉武帝罢黜百家D.太学清议的兴起3、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
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
”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4.“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礼教 C.提出“致良知” D.注重实学5.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 A.建立民主共和国B.建立君主立宪制度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D.挽救民族危亡6.有论者称“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符合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是在()A. 戊戌变法以后B. 五四运动以后C. 十月革命以后D. 辛亥革命以后8.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①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枚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④杂交水稻问世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④D.②③④9、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最大功绩是()A. 使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B. 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C.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浪潮D. 批判了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10、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的新三民主义。
广西南宁市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10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
……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 B.C.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2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26.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者的根本着眼点都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律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27.“以其对策,开创了儒家伦理政治理论步入政治殿堂的历史。
”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A.孟子“仁政”学说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C.董仲舒新儒学 D.程朱理学28.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9.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
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 )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30.在古希腊,每逢盛大的体育运动,青年常脱光衣服,显露出健美的曲线来赢得更多的喝彩和人们的青睐。
这种现象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追求是()A.男女平等 B.推崇神灵 C.人民主权 D.歌颂人性31.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
广西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广西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三上·深圳月考)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称:“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据此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下列诸侯之间可以通婚的组合是()①秦宋②鲁宋③燕鲁④齐鲁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2分) (2020高三上·湖北月考) 2020年1月,201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在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上揭晓,湖北随州曾国贵族墓地入选。
其中,曾公求编钟(M190编钟组合如图)有铭文“(周)昭王南行,豫命于曾,威成我诰,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及“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
据此可知()A . 分封制度受到了一定冲击B . 西周完成了政治中心南移C . 南方曾国认同周王的权威D . 西周实现了对边疆的控制3. (2分) (2020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天圆地方”、“上下四方”的空间概念,《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
根据材料可知()A . 中国古代早期政权具有神秘色彩B . 分封制下周天子实现了对领土的直接控制C . 中国古代大一统的观念由来已久D . 中国古代文化中包含“君权神授”的思想4. (2分) (2020高一上·成都月考) 1975年在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啬夫(古代官吏名)被调任其他官府,不准把原任官府的佐、吏任用到新任官府。
这一规定旨在()A . 强调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B . 提升基层官吏的责任意识C .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和管理D . 允许地方官大胆任用亲信5. (2分)(2020·广东模拟) 西汉时期太尉一职长期空缺,只在遇到重大征伐事件时才授予某人。
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一)历史(选修)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
这种做法旨在()A. 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C. 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D. 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2.《仪礼•丧服传》指出:“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不得称(祭祀)先君;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不得祖(祭祀)诸侯,此自卑别于尊也。
若公子之子有封为国君者,则世世祖是人也,不祖公子,此自尊别于卑也。
”这反映的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禅让制D. 郡县制3.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这反映出()A. 诸侯兼并战争的破坏性B. 战国时期时局的混乱性C. 建立专制集权的必要性D. 秦统一全国具有可能性4.先秦时期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其祭祀的对象。
”这实质上表明()A. 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 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 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 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 皇帝制度B. 世袭制度C. 大一统制度D. 郡县制度6.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百河—武鸣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级“贵百河—武鸣高中”10月高二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
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
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
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
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
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
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
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
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
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
高二 历史 10月月考试卷试卷

都梁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检测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朱丹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韩非子》B.《墨子》C.《老子》D.《论语》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B.“民贵君轻”,实行“仁政”C.“无为而治”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4.右图《一团和气图》乍一看好似一位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而细观之弥勒佛左耳处有一道冠老者,右耳处有一方巾儒士,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
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认识你自己D.求知是人类的本性6.“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致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A.卢梭B.康德C.伏尔泰D.马丁·路德7.一位思想家说:“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
自我受制是一种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
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1.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2.《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4.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
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主张心外无理5.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A.都是反面的B.其局限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C.都是进步的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6.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时,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7.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8.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6·北京)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 . 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 .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 . 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 . 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2. (2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期中) 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汉代的是()A . 私营丝织业兴起B . 水排的出现C . 曲辕梨开始使用D . 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3. (2分)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
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
”材料体现了()A .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B . 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C . 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D . 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4. (2分) (2017高三上·曲靖月考)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A . 保护佃农利益B . 增加政府收入C . 维护地主特权D . 规范租佃关系5. (2分)(2020·湖南模拟) 叶圣陶在《昆曲》中提到“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
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作者意在强调()A . 戏词追求典雅深奥B . 内容应贴近百姓生活C . 用现代的方式演绎D . 昆曲为士大夫服务6. (2分) (2019高二下·泰州月考) 明清小说的作品中有颂扬农民斗争、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批判科举制、抨击官场腐败等内容。
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A .B .C .D .7. (2分) (2016高三上·扬州期末)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
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 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B . 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C . 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D . 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8. (2分) (2020高二上·四川开学考)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指出:“理想的报刊应当承负起‘广译五洲近事’的职责,好让读者可以知晓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故’。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报刊应()A . 唤起国人的危机意识B . 传播西方先进思想C . 提高民众的文化水平D . 启发民智以图自强9. (2分)(2020·合肥模拟) 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
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
这一主张()A . 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B . 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C . 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D . 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10. (2分) (2019高二上·肥东期中)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这首民谣最早可能出现在()。
A . 洋务运动时期B . 戊戌变法时期C . 辛亥革命时期D . 新文化运动时期11. (2分) (2019高一上·芜湖月考) 1927年4月5日,汪精卫与陈独秀在武汉会谈,并发表《联合宣言》,称国共“如同兄弟般亲密”。
《联合宣言》的发表()A . 减缓了北伐胜利步伐B .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C . 完成了革命遗留任务D . 导致了中共放松警惕12. (2分)(2017·丰台模拟) 毛泽东的下列著作撰写于大革命时期的是()A .B .C .D .13. (2分)(2020·模拟) 1985年以来,形成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指导性价和市场价所占比重占到70%以上,在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比重达到52%,工业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占到37%左右。
据此可知()A . 对外开放不断步伐加快B .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C .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D .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14. (2分)(2019·新疆模拟) 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提到,在我国原有学制中,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和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
这一认识()A . 借鉴苏联经验发展入民教育B . 将极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C . 为完善学校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D . 脱离中国国情制约了教育发展15. (2分)(2019·湖南模拟) 如图是1952〜1977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图(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该图()A . 揭示了新中国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B . 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总体上升趋势C . 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十分落后D . 说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16. (2分) (2017高三上·海淀期末) 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
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的研制出A . 原子弹和导弹B . 喷气式战斗机C . 人造地球卫星D . 神州载人飞船17. (2分)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顺序是()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③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④“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技术成功A . ②①③④B . ①②③④C . ②①④③D . ③①②④18. (2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古希腊智者学派否认绝对权威,尖锐批判传统,敢于创新,这种思想与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哪家主张相似()A . “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B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 .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D .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19. (2分) (2020高一下·枣庄月考)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
“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反映了()A . 新航路的开辟B . 教会势力的强大C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D .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0. (2分)下列宗教改革的内容,属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所共有的是①信仰得救②因信称义③简化宗教仪式④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D . ②④21. (2分)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道:“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行动起来。
大脑可能陷于麻痹,但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
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他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都会死掉。
”在此,卢梭突出强调的是()A . 立法权与行政权都非常重要B . 立法权与行政权应相互配合C . 议会是权力之源泉D . 议会至上22. (2分)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文中的“这个原理”是()A . 进化论B . 相对论C . 量子论D . 万有引力定律23. (2分)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
”文中的“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A . 日心说B . 进化论C . 经典力学D . 相对论24. (2分)(2016·银川模拟)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思想和文化的一个根本局限性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所独特具有的非理性的生命与本能。
因此他呼吁:“你要成为你自己!”和“重估一切价值”。
与尼采的这种思想相吻合的作品是()A . 《父亲》B . 《收获的十月》C . 《薄雾上的徘徊者》D . 《长胡子的蒙娜丽莎》25. (2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 . 《唐璜》B . 《人间喜剧》C . 《英雄交响曲》D . 《日出·印象》二、材料分析题。
(共4题;共80分)26. (20分)(2019·重庆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姓名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既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又是一定历史文化、社会意识的反映。
试从上表中提取相关信息,总结两条关于中人命名的特点,并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27. (20分) (2016高二下·临沂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巩固和完善其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主管理制度:如普选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监督制度、公务员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它们有的是出于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而制定的,有的是按照“主权在民”的原则制定的,还有的反映了公开、公正、竞争等原则。
此外,西方民主政治,按照程序运作,形成了一套十分复杂而又精致的运行机制,包括参与机制、竞争机制、制衡机制、监督机制、法治机制等。
虽然民众无法对国家权力实现真正控制,但它在训练公民参政议政素质、形成社会政治生活的规范和秩序、提高国家管理的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陈松林《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借鉴与超越》材料二:民国初年的西式民主实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特定环境下罕有之个案,为后人留下了非常值得研究总结之遗产。
此次实验虽有其重要意义,如普及了民主观念,实践了民主操作,但最后的结局并不成功。
--摘编自汪朝光《辛亥革命开启共和时代:民主政治实验需实力支撑》(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西式民主实验”的具体表现并谈谈你对民主制度建设的认识。
28. (20分) (2019高二上·三明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