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周边环境问题osoft Word 文档 (2)

合集下载

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

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

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我国周边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比较满意,但是仍然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周边国家都惧怕中国强大起来后对他们构成威胁。

由于是邻国,难免有些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有各自的诉求。

另外,曾经对中国造成伤害的国家比如日本,肯定惧怕中国强大起来后会要报复它。

除此之外,西方一些国家也长期敌视我国,也借机煽动反华情绪。

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因为周边安全环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一.我国周边地区环境概况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与周边的缅甸、尼泊尔、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和朝鲜等国纷纷签署边界条约和协议,划定了双方的边界,掀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波边界划分高潮。

但中国与苏联、越南和印度的边界问题无法解决苏联解体后,中国迎来了边界划分的第二个高潮。

与北方新独立的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分别签署了边界协议,划定了边界。

中俄边界谈判也开始不断推进。

2008年10月,中俄举行了黑瞎子岛的界桩揭幕仪式,至此,中俄从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算起,历时300多年,终于解决了边界纷争。

在与原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各国划定边界同时,在南边,中越两国启动了边界谈判。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谈判,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越同时宣布完成陆地边界勘界立碑工作,彻底解决了两国陆上边界和北部湾海上划界。

中国与东南亚各邻国边界问题的全部解决,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不断攀升,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也将建立。

此外,图们江和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经贸合作都在蓬勃发展现在,除了印度外,中国与其它邻国都成功解决了陆上边界问题。

那么,中国与其它邻国解决陆上边界问题的成功经验能否为中印解决边界问题带来启示和示范作用呢?目前还很难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中国虽然与邻国的陆上边界基本都解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领海争端。

中日围绕东海问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围绕南海问题,甚至中韩围绕黄海问题的争议都浮出水面。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概述引言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状况和威胁。

由于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大国,其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对于国家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进行概述,包括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以及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

主要的安全挑战和威胁领土争议在我国周边地区,存在着一些领土争议问题,如东海、南海等海洋争端,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等。

这些领土争端对于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海洋争端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包括与日本在钓鱼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议,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在南海的争议等。

这些争端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

中印边界问题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中印两国在边界地区存在着边界争议,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尽管中印两国一直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但边界问题依然对两国关系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威胁。

非传统安全威胁在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着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威胁。

其中包括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海盗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恐怖主义是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恐怖组织在周边地区活动,给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带来了威胁。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跨国犯罪也是一个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贩毒、人口走私、网络犯罪等问题在我国周边地区广泛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对地区的安全产生了影响,还对中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执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外部干预除了上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外部干预的问题。

一些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我国周边地区的事务,干涉和破坏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这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地区安全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浅谈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问题摘要:在现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使周边地区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我们坚决维护我国领土的主权,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军队内部的团结,他指出“一切妨害团结的现象,都在必须克服之列”。

○1本次论文我对中国周边的概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安全环境特点,面临的挑战,国际形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中国周边的概况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新变化面临挑战一中国周边概况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

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对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反作用。

认识周边安全环境,首先要认识我们的“周边”是指什么,“周边”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1.1小周边与大周边中国外交上把周边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小周边,指的是与中国有着直接领土或领水接壤的邻国,也叫“接壤型”周边;第二个层次指的是中国外交重点经营的周边四片区域,也就是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亚四片;第三个层次指的是将这四片连为一体,并且向东西两线推进。

向西扩展到里海与波斯湾一线,包括了中亚与中东的有关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向东南延伸到大洋洲,包括了澳大利亚与南太平洋岛国。

面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在军事反面,我国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构成的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

○21.2中国周边的特点1.2.1范围不断拓展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多,国家实力的增强、影响的扩大和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周边一直在不断延伸。

目前,我们所说的周边地区不仅限于那些与中国有共同的陆上和海上边界的国家,还包括在地理上靠近中国并与中国有着密切关系的国家,如与中国没有共同边界的东南亚和中亚的其他国家。

浅析我国周边环境及对策

浅析我国周边环境及对策

浅析中国的周边环境极其对策摘要: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也日见凸显出来。

发展到现阶段,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溶入了国际社会,更是在政治上与国际政治形成了互动。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而大周边环境变化对中国发展以及战略定位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周边环境对策正文: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并不容乐观,中国所处的亚洲地区正是世界热点汇聚之地。

亚洲成为当今世界热点的高发地区,亚洲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在明显增加。

中国作为一个后兴大国,在和平崛起道路上势必面临重重困难与障碍,在此情况下,中国应当考虑如何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塑造一个有利的大周边国际发展环境。

一、中国周边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一)、中国与邻国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大周边环境现状处在历史最好水平。

中国与近邻的关系总体上来说处在一个和睦共处的好的历史水平。

自2004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就边界上的黑瞎子岛和阿巴该图洲诸地段边界线走向达成正式协定,显示出两个大国加强睦邻友好、维护边境安宁的坚定信念和决心;2005年中印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标志着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美关系经历了“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和“中国南海撞机”事件时期的低谷,自“9.11”恐怖事件后,美国改变了对中国采取敌对政策,发展为战略竞争伙伴关系,恢复到正常友好关系。

胡锦涛主席也先后成功实现了对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各国的互访,建立了良好互动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未来大周边环境不容过分乐观,发展趋势向正反两个方向延伸。

世界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经济走向全球化、信息交流网络化这样一个文明、繁荣的社会。

然而透过这繁荣的表象,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战争的阴影,恐怖活动四处横行。

由于摆脱不了冷战思维的影响,国际上一些国家总是以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看待和应对中国目前的快速发展,他们视中国的强大为最大的潜在威胁,于是又通过各种方式和政策进行遏止。

我国周边安全隐患

我国周边安全隐患

我国周边安全隐患一.我国周边地理环境我国地处亚太地区中心位置,陆地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北亚相连,海上濒临西太平洋。

陆地总面积大概有104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00平方千米。

陆地与14国接壤,其顺序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海上与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越南等8个国家相邻。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jiao权端势力、民族fen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形热点线”,呈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V型线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中海之争等.二.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然向海洋型经济方向发展,中国的海洋权益日益重要,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

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三.各邻国与中国安全九一一事件后,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固然中美关系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础与合作领域,合作气氛渐浓;固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日益凸显,或者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周边安全环境这里是指国家周边有无危险和受到威胁的情况及条件。

是一个国家对其周边国家或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对自己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是否构成威胁、有无军事人侵、渗透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是制定国防战略的首要依据。

一、我国周边概况我国地处亚洲东方,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公里,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

我国陆地与15个国家相接壤,与8个国家的大陆架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相连接,还与美国等许多国家隔海(洋)相望。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陆海相连,总面积达1260万平方公里,疆域辽阔,美丽富饶。

二、缓和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进人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霸权主义进一步抬头;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尽管世界形势动荡不安,有些地区的局势还相当紧张,但在我国周边却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局面,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

三、我国与其它相邻国家的关系我国周边地区是世界大国较集中的地区,俄罗斯是拥有大量尖端技术、先进武器和核武器的大国;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印度是人口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且在东南亚地位举足轻重;印度尼西亚在东南亚的地位不断上升,不容小看……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和平外交时,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内15个邻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并乘机解决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的边界问题。

四、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亚太地区形势相对稳定,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外敌大规模人侵我国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国内形势稳定,我国周边安全环境获得重大改善。

但是,周边地区一些固有的矛盾没有完全解决,影响和平安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面临不同对象和不同程度的威胁。

对我国周边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审慎对待。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2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2

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我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因此,我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我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

我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我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我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我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我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我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我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我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这一冲击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心理的层面。

从物质层面上说,我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

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事。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我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我国影响力的上升。

如何解决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必然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而大国的崛起更加的困难,因为它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国内的经济,社会等问题,而外部因素概括起来即为我国周边环境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稳定的发展之中,而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亟待解决。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部,毗邻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及东南亚等国家,因而所处环境极其复杂,所面临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海问题,此问题涉及到中日韩俄四方利益,而其中以中日之间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划分问题为主,中国一直依照国际法来划分海域与岛屿,但日本觊觎东海的富饶资源提出中间线原则,另外日本还妄想非法占有钓鱼岛,钓鱼岛可以从古代文献中得以证明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因此日本这种行为是无理取闹,妄图制造争端。

二,南海问题,最近黄岩岛事件让南海局势紧张起来,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妄图占有南海渚岛从而获得丰富的海洋资源,而甚至美国日本等国也对此区域虎视眈眈。

三、中印边境的划分问题,由于当年与印度之间的边境没有明确划定而遗留下来的问题。

四、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是我国周边环境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因涉及到美国等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因此在美国的插手下显得非常棘手。

而面临如此多的安全问题,我国因如何解决,我有以下几个个人观点,一、我国的社会状况不同于建国初期,即我国国力比那时强盛很多,经济也处于高速发展之中,因此对于周边国家的挑衅问题不能义气用事,处理问题时因全盘考虑,妥善处理。

二、坚持睦邻友好原则,在不触及领土等主权问题时,都能和气谈判。

三、在主权问题上不能示弱,但也尽量不使问题扩大化,我并不赞成采取非常强硬的态度,因为我国周边环境非常复杂,战争有可能一触即发并且迅速扩大,现阶段的我国还是更应该韬光养晦,加快发展,战争是无奈之下的选择。

四、阻止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亚太地区的插手,因为那样将问题扩大化,歪曲化并不利于我国的周边局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对一个国家来说,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好的安全的环境,特别是一个好的周边安全环境,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关心我们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那么全环境。

周边安全环境对我国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建一个和平的外交环境,首先是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这句话讲的周边安全环境是什么呢?周边安全环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

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

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对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反作用。

那么我们的国家的周边安全环境究竟到底处于一种什么状况呢?
虽然我国目前的安全形势总体上来说还是令人比较满意,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因为周边安全环境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

下面从四个方面分析一下:
1.1我国周边地理环境概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地带和太平洋西岸,背依欧亚大陆,面向浩瀚的太平洋,是连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的核心枢纽,也是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即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和海洋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和世界地缘政治中心欧亚大陆大棋盘的重要板块之一。

中国及周边是世界人口最密集、大国最集中的地区。

世界人口逾亿的10个国家有7个聚集在这里。

这里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
区,朝鲜半岛、千叶群岛、台湾海峡、南沙群岛、克什米尔等都位于这一地区。

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中心,除欧洲外,其它美、中、俄、日均交汇于此。

世界核俱乐部的主要成员,事实上的有核国家和核门槛国家在中国周边构成世界最密集的核分布圈。

而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地缘战略区和欧亚大陆地缘战略区的结合部,历来是各种战略力量的必争之地。

边缘战略学派以这里为夺取心脏地带的战略依托,海洋战略学派以这里为向陆地进军的桥头堡,大战略学派以这里为雄踞欧亚的战略枢纽。

冷战时期,这里曾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东方前哨”,而冷战结束,特别是步入新世纪后,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升高,世界主要战略力量又开始在这里摆兵布阵,展开较量。

中国在世界地缘战略结构中所处的这种独特位置,使中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各大战略力量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角逐的态势与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