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7.8-2018.8期间内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方式分成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40.56±10.36岁)和观察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9.21.56±8.65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观察组使用品管圈的方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常规护理
1.出血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穿刺点出血情况,若出血较多医护人员要及时进行包扎止血不再出血后进行换药。
2.日常护理。在患者平时活动中要注意患者穿刺处使用过度,穿脱衣服时都要以穿刺侧为先。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要加强对免疫力低下患者的观察护理。在患者进行检查时应避免从置管处开始引起的导管破裂。
3.冲洗导管。医护人员要保持7天一次进行导管冲洗,在静脉注射或输血及血制品之后。用肝素帽连接进行生理盐水注入清洗(肝素帽使用前后都要进行消毒)。
1.22品管圈
1.成立小组。由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推举一名圈长进行护理安排和统筹。由小组人员确定目标为降低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制定详细护理计划于分工。详细分析每种并发症发生因素制定针对性对策。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8-2018.8期间内收治的100例置管患者,按照降低并发症方法分成观察组(50例,使用品管圈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50例,使用非品管圈的方式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护理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的降低果,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品管圈活动对胸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胸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品管圈活动对胸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胸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管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择医院胸部肿瘤科收治的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4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PICC堵管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堵管率为2.9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7.3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胸部肿瘤患者PICC堵管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胸部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255-0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并将导管尖端固定于锁骨下静脉或上腔静脉的置管方式[1]。

由于胸部肿瘤患者大多需要进行化疗,化疗药物治疗周期长,且刺激下强,反复穿刺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PICC在胸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选择合适的PICC置管管理方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管圈活动秉承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解决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改进,旨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本研究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胸部肿瘤需行PICC置管患者,现将相关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胸部肿瘤科收治的需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47例,置管部位均为肘上,排除有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治疗前出现的并发症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其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4.43±12.06)岁;肺癌21例,乳腺癌34例,食管癌13例。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临床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临床效果分析

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6年2月—9月本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34例为对照组,另择2017年2月—9月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血液病PICC置管患者34例为实验组。

分析两组PICC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

结果:实验组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比对照组的47.06%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PICC并发症的几率,提高预后效果,确保临床治疗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血液病;PICC并发症;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42-02目前,PICC,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我国临床上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具有安全性高以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是血液病化疗者比较常用的一种用药途径[1]。

研究发现,在PICC置管期间,向患者提供系统性、全面性以及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其发生PICC并发症的风险,改善预后[2]。

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中的应用对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照组纳入2016年2月—9月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血液病PICC置管病患34例,包含男性11例,女性23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4.8±5.6)岁;病程为1~24个月,平均(10.2±2.3)个月。

实验组纳入2017年2月—9月本院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接诊的血液病PICC置管病患34例,包含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为11~70岁,平均(45.3±5.2)岁,病程为1~24个月,平均(10.0±2.2)个月。

患者的病历资料齐全,依从性良好。

x品管圈在降低PICC留置期间的并发症PPT

x品管圈在降低PICC留置期间的并发症PPT
改进后
通过实施X品管圈活动,PICC留 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降至10%, 其中导管堵塞和感染的发生率明 显降低。
成果分享与交流
分享X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方法 及经验教训,为其他医疗团队提供借 鉴和参考。
交流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预防和护 理经验,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下一步计划与展望
继续监测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 的发生情况,确保改进成果的可
培训医护人员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对PICC置管技术和并发症预防
的认识。
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PICC置管操作流程和标准 ,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加强患者宣教
向患者详细介绍PICC置管的目 的、注意事项和自我护理方法 ,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和依从性 。
定期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PICC导管进行检查和维 护,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持续性。
探索更多降低PICC留置期间并 发症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患者的
舒适度和满意度。
将X品管圈活动推广至其他医疗 领域,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作者
张三、李四、王五
出版时间
XXXX年X月
刊物名称
《护理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X品管圈在降低PICC 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X品管圈的介绍 • PICC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原因分析 • X品管圈在降低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实践 • 成果展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过X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留置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 意度和医疗质量。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

“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

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立“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活动课题,对活动前后2组共27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PICC 导管留置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做好PICC护理质量管理。

结果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1.8%下降到2.9%,非计划性拔管10例降为3例。

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中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PICC导管留置;并发症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护理新技术,因为其具有操作简捷、安全性高、维护简单、易推广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化疗患者的治疗。

如何长期有效地维护导管,预防PICC导管留置期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长期有效使用至关重要。

品管圈(quality circles,QCC)全称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以全员参与的形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1]。

本院于2011年09月开始将QCC活动运用于PICC导管日常维护工作中,明显降低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率,保证导管在有效期内有效的使用。

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肿瘤科行PICC置管全程化疗的住院患者共272例,男154例,女118例,年龄37~75岁,其中胃癌89例,大肠癌74例,食管癌8例,肺癌31例,淋巴瘤17例,乳腺癌38例,卵巢癌15例,将2011年9月以前置管者归为观察组,将201109后PICC置管者归为对照组。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方法:针对我科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93例进行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针对常规组46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47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品管圈干预,对比两组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PICC置管患者护理后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改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针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品管圈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现象,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品管圈;PICC置管并发症;效果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属于临床护理过程中一种新型的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维护便利、操作简单及推广力度大等特点[1],主要应用于肿瘤化疗的治疗过程中,在实施PICC置管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极易出现并发症现象,不利于患者预后,在PICC置管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手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促进患者预后。

为了分析品管圈对于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的疗效,我科针对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进行了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针对我科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93例进行对比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常规组46例PICC置管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1例,年龄38至79岁,均值为(55.10±3.56)岁;观察组47例PICC置管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0例,年龄37至80岁,均值为(55.32±3.59)岁。

两组的护理人员各20名。

两组PICC置管患者之间对比的临床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本次观察均在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本次观察均已排除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1.2方法针对常规组46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47例PICC置管患者实施品管圈干预,具体如下: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小组此次品管圈主题为降低置管并发症,选择科室经验丰富及专业技能较高的护理人员作为小组成员,针对以往护理过程中导致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并发症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继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及预防对策;在资料数据库内搜集相关的材料制定PICC置管评估量表,制定相应的品管圈干预目标,针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记录,并组织相应的护理会议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及预防方式,针对患者实施穿刺点重点护理、消毒、穿刺点维护、针对护理过程中的导管进行固定、冲洗等操作,及时更换及观察患者输液接头,在患者出院后指导患者相应的自我维护方式及出院后随访,及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品管圈在降低PICC维护时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品管圈在降低PICC维护时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品管圈在降低PICC维护时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PICC维护时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主题为“降低PICC维护时并发症发生率”,对发生并发症发生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针对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

结果:PICC并发症预防措施的落实率由59%提高至98%。

本科护理人员对PICC并发症维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由59%提高至100%,目标达成率=108.88%。

结论:品管圈的运用降低了PICC维护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内涵和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品管圈;PICC;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058-01随着 PICC 留置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增加【1】。

尤其是患者出院后维护不及时,出现问题时处理不当、相关知识缺乏等更容易引起并发症,这些均可直接导致 PICC 的终止使用,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调查结果显示,在相关并发症方面,患者最关心的是导管堵( 79.6%) 和导管断裂( 76.3%) ; 日常生活护理方面,自我观察方面,患者关心的是如何测量患肢臂围及观察患肢有无血栓发生( 77.4%) 、异常情况观察如: 穿刺点及导管有无回血、敷料有无潮湿等( 78.5%) ; 导管维护方面,患者最关注的是导管如何妥善固定( 82.5%) 和返院换药时( 69.2%) 【2】。

我科于2015年3月至2015年7月跟踪调查统计了148名PICC带管患者,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管道维护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开展品管圈前2015年3月至7月期间PICC带管患者148例,发生并发症共29例,查检数据表明,感染、导管脱出、皮疹、堵管等是PICC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原因,根据80/20法则,最主要原因是感染、导管脱出、皮疹、堵管,因此本圈将改善重点定为如何降低“感染、导管脱出、皮疹、堵管”。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率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在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率中的应用效果

情 ,严 重者 nr 及牛命 。 如f【IJ有 效地预 防相关性 l0l俭是临 床护 理 幔需 解 决 的 问 题 =、品 僻 罔 (Quality Control Cir(-le,QCC)就 是 由 相 同 、相 近 或 互 补 之 l】 作 场 所 的 人 仃J FI动 f{发 组 成 数 人一
当代护十 2018年 4月第 25卷第 12期 (下旬 )
·l79·
品 管 圈 在 降 低 乳 腺 癌 患 者 PICC置 管 术 后 血 栓 形 成 率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王媛 媛
摘 要 目的 探 讨 品 管 圈 活 动 在 降 低 乳 腺 癌 患者 })lCC置 管 术 后 血 栓 形 成 率 中 的 应 用 效 果 方 法 成 立 品 管 圈 小 组 .确 立 “降低 乳
旨 规范 PICC置管和维护流 程 ,保 证导管 的有效 使用 ,降低 血 栓 形 成 发 生 率 ,提 高 护 的各 项 隐 性 能 力 。 现报 告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资 料 PICC导 管 均 为 美 同 巴德 公 司 产 的 向 瓣 膜 4Fr 导 管 ,活 动 Iji『后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比较 尤统 计学 意 义 (P>0.05)、 1.2 品 管 的组 成 品 管 圈 小 组 成 员 F}=i本 科 室 7名 护 十 自发 组 成 ,罔 长 f{t科 室 护 理 骨 I:(带 教 老 师 )担 任 ,辅 导 员 护 ’卜长 担 仟 。罔 员 绕 主题 各 抒 己 见 ,充 分 发 挥 想 象 力 ,采 用 民主 投 票 方 式 确 定 阁 名 为 “粉 红 丝 带 罔 ”,设 汁 罔 徽 。活 动 时 间 为 2015 年 3月 1日至 2015年 9月 30 Lt 、每 周 J于一 次 罔 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表 2 成 立 输 注 中心 前 后 护 理 满 意 度 比较 例 次 (% )
患 ,采 取有效应 对措施 ,落实 健康教育 ,告 知患者 可能 出现 的不
[1]丘丽红 ,钟就娣 ,李传珍 .赫 赛汀剩余 药液在 临床应 用 中的 新 实施方 法[J].护士进修 杂志 ,2015,30(1):123—124.
『21刘 宝琼 ,廖 昆仑.赫赛 汀在乳腺 癌 病人 治疗 中的 观察 及护 理 『J].护理研 究,2009,23(1):229—230.
护理人 员的 团队协作 意识 ,充分发挥护理人 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
关键词 :品管 圈;PICC;乳腺 癌 ;并发症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73
文献 标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6—6411(2018)13—0086—04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 的恶性肿 瘤 ,近年来 我 国乳腺 癌每年 新 发病例 约 16.9万 ,且发 病年 龄呈 年轻 化趋 势 ,严 重 危 害了居 民 的生命 健康 …。经外周静 脉置 人 中心 静脉导 管 (Peripherally In— 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 管对 血管 损 伤较 小 ,操 作简 单 , 为乳腺癌患者化 疗用 药 提供 了一 条安 全 、简便 的输 液 途径 J。 但 在 PICC的实际应用过程 中会 出现 多种 并发症 ,相关研究 表明 肿瘤 患者 PICC导 管相 关并 发症 总发 生率 为 30%一40%L3j。Le— royer等 在对 267例 PICC置 管患者进行为 时 7个月 的前 瞻性
2015年 7 ̄ ̄2016年 12月本科 室的乳腺癌 PICC置管患者 160例为研 究对象。将 2015年 7 ̄p2016年 6月收治的 80例 患者为 实施
前组 ,2016年 7-12月收 治的 80例 患者 为实施后 组。实施前组给 予常规 护理 干预措 施 ,实施后 组给 予品管 圈护理模 式。分析 两组
良反应 ,建 立完善的工作流程 ,可以使患者更好地 配合 护理人员
完成治疗 J。患者对于本 区赫赛 汀剩余药 液 的管 理满意度 达到
99% ,得 到了患者及 家属 的极 大 肯定 ,同时也 提 高 了患 者依 从
性 ,减 少 了患 者 心 理 和 生 理 上 的 痛 苦 。
参 考 文 献
[3] 张 卓 ,王 磷琳 ,栗 东 雪.赫 赛 汀 治 疗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护 理 方 法 研 究[J].临床合理 用药 ,2013,6(11C):84-85.
拔 管率 7.5%低于 实施前组 的 21.3% ,实施 前 组的 留置 时 间(112.6±24.3)d短 于 实施后 组 的 (176.7±35.8)d,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P<0.05)。结论 品 管圈活动在 乳腺 癌 PICC置 管管理 中的应用 ,可减 少并发症 的发 生,提 高护理人 员置管技 术水平 、护理质 量和
· 86 ·
AY NURSE May,2018,Vo1.25 PICC置管并发症 的临床 研究
罗 艳 陈勇莲 廖光晶 夏晓红 胡 嵘 来丽霞
摘 要 目的 探讨 品管圈活动对 减 少乳腺 癌 患者经 外周 穿刺 置入 中心静 脉导 管 (PICC)置 管后 并发 症发 生 的效果 。方 法 选择
患者 PICC置管术后 的并发 症情 况 ,对 比品 管圈活动对降低乳腺癌 PICC并发症的效果 、非计划拔 管率及 留置 时间。结果 实施前组
出现 PICC并发症 的例 数为 4O例 ,发生率为 50.0% ;实施后组 出现 PICC并发 症的例数为 10例 ,发生率为 12.5% ;实施后组的非计 划
工作单位 :341000 赣州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肿瘤科 罗艳 :女 ,本科 ,主管护 师 基金项 目:江西省卫 生计 生委科技计 划项 目(20175394) 收 稿 日期 :2017—10—09
研究 中发现其并发症 主要为导 管相关 血流 感染 、导管 堵塞 和静 脉血栓等 。这些并发症在延长 患者 康复时间 的同时也 给患 者的 生命造成 了威胁 。因此 ,为预防乳腺癌患 者 PICC置管并发症的 发生 ,建立 一套有效的护理操作是必 需的 。品管圈 (quality con— trol circle,QCC)活动 是一项 旨在 提高 工作 效率 ,让所 有 参 与 的 人分工合作 ,出谋划策 ,共 同解决 面临的 问题 的活动 。本 研究 旨在探讨 品管 圈活动对 降低乳腺 癌患者 PICC置管后 并发 症发 生 的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 资料 选 取本 院 2015年 7月一2016年 12月 收治 的 160例乳腺 癌 PICC置管 患者 为 研究 对 象 ,均 为女 性 患者 。将 2015年 7月~2016年 6月收治 的 80例患者为实施前组 ,2016年 7~12月收治 的 80例患者为实施后组 。实施后组 患者 年龄 22 ̄
药液可多次重复使用 ,根 据医嘱 ,大 多数患者单 次治疗不 能用完 整支药 。输注中心赫赛汀余液 的集 中管理 、滚动使 用可降低在运 输 和保存过程 中风险 的发 生。患者 在进入输 注中心输注 前患者 或多或少都存在药液浪费 现象 ,而 自从成 立输注 中心 ,通 过对赫 赛汀剩余药液 实施规 范化 、制度 化 、信 息化 、人性 化管 理 1年 多 来 ,无药物浪费和与药物保存不 当致 有关 的不 良反应发 生 ,能及 时 、安全 、有效地将药品用到患者 身上 ,且不影 响药物 的疗 效 ,保 证了临床用药 的安全 。输注中心成立 以来 ,无与药品有关 的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