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立项项目申请书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申请书编写提纲

附件2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建议书
(格式)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所属专项
指南方向
项目类型□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执行周期年经费概算总概算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经费万元
项目首席科学家
姓名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证件号码所在单位
职称职务
主要
学术
骨干
姓名单位职称证件号码
联系人
姓名电子邮箱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申报单位推荐单位
申报单位意见以上信息已核实无误。
(单位签章)
年月日
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500字)
围绕指南方向提出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凝练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提出预期目标,科学目标及技术指标应明确、可考核。
三、主要研究内容(1000字)
围绕科学问题的内涵和关键技术的难点,阐述项目研究重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
四、创新点(500字)
五、研究工作基础(300字)
六、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背景(500字)
包括工作简历、主要学术业绩,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
2011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清单

2012CB933000
基于扫描探针技术的纳米表征新方法研究
白雪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100
高频磁性纳米材料的电磁性能调控及其在磁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薛德胜
兰州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3200
高效节能微纳结构材料体系研究
杨振忠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3300
中国科学院
2012CB911100
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于晓方
吉林大学
教育部
2012CB911200
端粒相关蛋白对人类重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刘俊平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921300
极端条件下量子输运的研究和调控
牛谦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921400
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量子现象及调控
光功能导向的硅纳米结构高效、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的基础研究
张晓宏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12CB932500
肝癌治疗的新型纳米药物研究
杨祥良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2012CB932600
纳米界面生物分子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前列腺癌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樊春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
2012CB910300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性发现其底物、发掘新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
秦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910400
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

项目名称: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首席科学家:刘强中山大学起止年限:2012.1至2016.8依托部门:教育部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
本项目将围绕“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造血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为切入点,通过体内外功能实验及临床标本验证“干性”及转移潜能调控中的关键基因,明确肿瘤干细胞演进的分子机制、关键调控分子和信号通路,探索靶向肿瘤干细胞演进过程的干预方法和手段,阐明肿瘤干细胞的演进过程及靶向干预肿瘤细胞动态演进过程的干预新模式。
本研究将为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及创新性靶标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充实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为攻克肿瘤开创新的突破口。
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 肿瘤干细胞的起始与动态演进机制:本课题组将运用TEL-AML1及PML-RARα白血病相关模型,探索白血病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白血病起源细胞→白血病前癌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1)TEL-AML1 相关白血病起始和发展过程中起源细胞、Pre-LSC和LSC的鉴定,以及这些干细胞动态演进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2)PML-RARα相关白血病起始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干细胞鉴定和动态演进机制。
另一方面,本课题组还将探讨肝癌干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原发、复发及转移)中的动态演进过程。
2. 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分子调控及临床意义:(1)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全基因组、全外显子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代谢组等变化,绘制造血和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异质性相关基因序列谱、表达谱和表观遗传学图谱,分析肿瘤干细胞“干性”相关的调控分子及关键信号通路;(2)运用小鼠模型等体内外功能实验对候选分子在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鉴定,并通过临床标本检验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模型的临床意义;(3)结合本课题组已有工作基础,展开肿瘤干细胞细胞周期、非对称分裂等分子调控方面的细致研究。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结
题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2.06.12
•【文号】国科发基[2012]728号
•【施行日期】2012.06.1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
正文
科学技术部关于发布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结题项目
验收结果的通知
(国科发基〔2012〕728号)
上海市科委、山东省科技厅,教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室)、总后勤部卫生部:
按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2011年9-12月,科技部对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4个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44个结题项目进行了验收。
根据专家组评审情况,项目验收结果分为优秀、良好2个等次。
现将验收情况通知如下。
一、验收结果
1. 44个项目自立项实施以来,总体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全部通过验收;
2.“蛋白质复合物动态变化的分子机制与功能”等20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
3.“具有重大意义的蛋白质及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和功能研究”等24个项目验收结果为“良好”;
4. 各项目验收结果及排序见附件。
二、请各项目首席科学家、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依托部门针对验收专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认真总结经验,在组织开展后续研究工作中加以改进和落实。
附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和排序
科学技术部
二O一二年六月十二日附件:。
科学技术部关于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1.07.26•【文号】•【施行日期】2011.07.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2011年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安排的通知各项目依托部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7年立项的42个项目(项目清单见附件1)于今年实施期满。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应进行结题验收。
结题验收工作分为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织,应于9-10月进行;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组织,拟于11月下旬进行。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的重点是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实施效果、项目首席科学家作用、研究队伍创新能力、优秀人才培养情况以及项目组织管理等。
请各项目按照“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附件2)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于10月30日前完成课题验收,11月10日前完成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网上提交和纸质材料报送工作(具体要求见附件3)。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电子版可以在科技部门户网站()“通知通告”专栏下载。
各项目应在课题验收前两周将课题验收工作安排及验收专家组建议名单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审核。
项目验收时间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联系人:谢崇波闫金定崔春宇电话:************58881073 58881540传真:58881077电子信箱:*************.com************附件:1.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结题验收项目清单2.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3.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材料报送要求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附件1:附件2: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方案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结题验收有关要求如下:一、课题验收1. 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同项目依托部门对项目及各课题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
2011科研立项申报书(内容部分)

项目内容简介(项目来源、研究意义、设计思想、解决问题、应用范围)一、项目来源当人类文明进入到后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小康已经不再是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随之相伴的是人们对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渴望。
追求民主与正义,渴望权力和公平。
审视当今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正在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又一“中华盛世”的宏图伟业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是,我么我们不难看出,在物质文明极大丰富的今天,一些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屡次发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政府怎么了?人民政府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政府,是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政府。
华南虎假照时间的发生,使人们产生了对政府的质疑;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奶制品行业的信用危机,石首的全体性事件再次引发了对政府的质疑。
政府的公信力正受到全所未有的挑战,因诚信失范造成的交易成本的持续增加,每年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马超,2010)。
因此,必须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改进政府行政行为,建设人民满意的诚信政府。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方面,其中政府信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核心基石,在社会信用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示范性作用。
可以说,没有政府信用就不可能有社会信用,要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必须要打造一个诚信的政府。
目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不讲诚信的现象层出不穷,已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甚至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所以,打造诚信政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意义当代中国呼唤诚信,政府行政需要诚信。
政府诚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必须大力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说明

20.86% 11.07%
/ 19.31% 16.41% 18.57% 13.26%
/ 41.72% 17.82%
所占申请量 比例 7.83% 8.86% 15.22% 7.55% 16.87% 11.69% 5.24% 26.35% 0.39% 100%
第14页,共36页。
受理情况
第26页,共36页。
修订要点—青年基金项目
 ̄1. ̄关于 ̄项 ̄目定 ̄位 ̄ ̄ ̄ ̄ ̄
在面上项目定位的基础上,删除了促进学科发展 的功能,突出了青年基金项目培养基础研究后备力 量的特点,将青年基金项目定位为“支持青年科学技
术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 础研究工作,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独立主持科研项目、 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
说明函
指南的理解有问题
依托单位、合作单位未盖章或盖章不符合要求;合 作研究单位超过规定数量
数量较大
不具备申请资格(如青年基金申请人超龄,中级职 称申请重点、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
有一定数量
申请书内容不完整或不规范;电子版与纸质版内容 数量不多,但要引
不一致等
起注意
申请经费超出基金资助能力或主体内容不符合基金 很少量,对基金的
第19页,共36页。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情况
 ̄ ̄ ̄ ̄ ̄ ̄ ̄ ̄ ̄ ̄
科学部
申请人数 其中外籍、港、台 建议推荐
数理 化学 生命 地球 工程与材料 信息 管理 医学 合计
249
外籍3
28
299
外籍2、港1
29
244
外籍7、港1
30
196
20
372
外籍1
36
249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名单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ZD083 中国孟学史 11&ZD084 中国经济伦理思想通史研究 11&ZD085 当代中国哲学史(1949-2009) 11&ZD086 出土简帛文献与古代中国哲学新发现综 合研究
梁
涛 中国人民大学
王小锡 南京师范大学 陈卫平 上海师范大学 王中江 北京大学 严佐之 华东师范大学 黄华新 浙江大学 胡大平 南京大学 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 吴松弟 复旦大学 吴佩林 西华师范大学 周晓光 安徽师范大学 朱玉麒 北京大学 张应强 中山大学 张新民 贵州大学 徐晓光 凯里学院 艾 冲 陕西师范大学
黄蓉生 西南大学 张康之 南京大学 宋 俭 武汉大学
薛进文 南开大学 石 磊 复旦大学
苏长和 复旦大学 荆学民 中国传媒大学 吴汉东 中南财经政法 大学
黄文艺 吉林大学 胡亚敏 华中师范大学 李良明 华中师范大学 晏可佳 上海社科院 何勤华 华东政法大学 张玉安 北京大学
11&ZD081 法律文明史 11&ZD082 东方文化史 1
彭兆荣 厦门大学 王佑夫 新疆师范大学 张美兰 清华大学 黄德宽 安徽大学 曹广顺 中国社科院 邢福义 华中师范大学 喻遂生 西南大学
阿不都热 西提•亚 中央民族大学 库甫
张家骅 黑龙江大学 华 徐 涛 南京大学 蓝 首都师范大学
11&ZD134 《俄国通史》(六卷本) 11&ZD135 后冷战世界的民族冲突与治理特点研究 11&ZD136 百年来欧美文学中国化进程研究 11&ZD137 战后世界进程与外国文学进程研究 11&ZD138 境外中国现代人物传记资料整理与研究 11&ZD139 11&ZD140 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 新结合问题研究 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 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首席科学家:刘强中山大学起止年限:2012.1至2016.8依托部门:教育部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
本项目将围绕“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研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选择造血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以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为切入点,通过体内外功能实验及临床标本验证“干性”及转移潜能调控中的关键基因,明确肿瘤干细胞演进的分子机制、关键调控分子和信号通路,探索靶向肿瘤干细胞演进过程的干预方法和手段,阐明肿瘤干细胞的演进过程及靶向干预肿瘤细胞动态演进过程的干预新模式。
本研究将为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及创新性靶标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充实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为攻克肿瘤开创新的突破口。
围绕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 肿瘤干细胞的起始与动态演进机制:本课题组将运用TEL-AML1及PML-RARα白血病相关模型,探索白血病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白血病起源细胞→白血病前癌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1)TEL-AML1 相关白血病起始和发展过程中起源细胞、Pre-LSC和LSC的鉴定,以及这些干细胞动态演进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机制;(2)PML-RARα相关白血病起始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干细胞鉴定和动态演进机制。
另一方面,本课题组还将探讨肝癌干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原发、复发及转移)中的动态演进过程。
2. 肿瘤干细胞“干性”的分子调控及临床意义:(1)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分析全基因组、全外显子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代谢组等变化,绘制造血和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异质性相关基因序列谱、表达谱和表观遗传学图谱,分析肿瘤干细胞“干性”相关的调控分子及关键信号通路;(2)运用小鼠模型等体内外功能实验对候选分子在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鉴定,并通过临床标本检验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模型的临床意义;(3)结合本课题组已有工作基础,展开肿瘤干细胞细胞周期、非对称分裂等分子调控方面的细致研究。
3. 肿瘤干细胞转移潜能获得的分子机制:肿瘤干细胞的“干性”决定着其转移潜能,EMT作为肿瘤转移的重要机制,与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紧密关联,剖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为寻找肿瘤发生及转移的靶点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1)利用肝癌转移动物模型,研究具有转移潜能的肿瘤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谱;(2)研究本课题初期筛选到的调节肿瘤干细胞“干性”相关基因促进EMT过程的可能性及机制;(3)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探索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调节EMT及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4)结合临床标本研究EMT相关基因在转移性肝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相关性。
4. 肿瘤干细胞的特异性干预靶点研究:针对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以及与“干性”、转移潜能相关的关键调控分子为靶点,建立特异性的干预手段:(1)结合本研究前期工作进展,针对肿瘤干细胞演化过程中关键分子和通路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学改变,寻找可干预的靶点,设计特异性抑制分子;(2)深入探讨AKT抑制剂、XIAP抑制剂等在体内外对肿瘤干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的诱导作用,及相关下游信号通路的抗肿瘤分子机制;(3)研究肿瘤干细胞对细胞凋亡抵抗的新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筛选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具有更高促凋亡作用的靶向性凋亡诱导剂和增敏剂,研发新的抗肿瘤药物;(4)针对肿瘤干细胞的代谢调控机制,建立肿瘤干细胞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开发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代谢靶向新药。
二、预期目标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肿瘤干细胞作为肿瘤组织存在的根源,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将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肿瘤资源,发挥各合作单位的高水平人才和完善的实验平台,探索“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及干预”。
本研究以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血液和消化系统肿瘤为研究目标,在前期成功分离鉴定血液和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系统研究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过程及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变化,成功筛选“干性”与转移潜能调控通路中的关键分子,通过体内外功能学实验的鉴定及临床标本的验证,进一步探讨其作为特异性干预靶点的潜在意义,开发系列药物来靶向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制定以肿瘤干细胞为靶标的分子干预策略,引领肿瘤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沿。
具体预期目标如下:1. 阐明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发展前期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干细胞在白血病及肝癌中的起始和演化过程,阐明并完善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肿瘤起源细胞→前体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及致瘤和非致瘤性肿瘤干细胞之间的互相演变,明确其重要调控机制,将引领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国际前沿。
2.完善全基因组水平肿瘤干细胞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分析平台: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精确的获取全基因组水平的基因信息,包括突变和表达量变化等,目前该技术已经成熟地运用于检测肿瘤基因组体细胞突变和表达图谱。
本项目力争建立并完善该分析平台,将其应用到血液和消化系统肿瘤干细胞的全基因组信息分析中。
3.明确肿瘤干细胞“干性”相关分子并验证其临床意义: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等“干性”特征是肿瘤干细胞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基础。
结合前期工作基础和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肿瘤干细胞“干性”、转移潜能调控通路的关键分子,运用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等体内外实验及临床标本,进行功能鉴定,并明确其临床意义,为阐明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提供详细分子机制,为寻找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开创特异性靶向干预手段而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基础。
4.明确肿瘤干细胞的转移潜能及其调控机制:结合初期研究基础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到的肿瘤干细胞“干性”、转移潜能关键调控分子、肝癌转移动物模型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等重要信息,开展系列体内外实验,探讨这些候选分子在肿瘤干细胞动态演进模型中促进转移/EMT的生物学行为作用机制,评估肿瘤干细胞与EMT过程中的可干预性靶点,为开发靶向干预药物提供依据。
5.寻找肿瘤干细胞的靶向干预手段并评价其临床应用前景: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阐明肿瘤干细胞耐药的分子机理,揭示与此相关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筛选耐药细胞的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明确肿瘤干细胞凋亡通路的改变、设计并开发细胞凋亡的诱导剂和增敏剂;建立肿瘤干细胞代谢组学分析平台,开展肿瘤干细胞代谢及其调控机制的分析鉴定,在肿瘤干细胞能量代谢及其线粒体功能失调等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代谢靶向新药;建立并完善规范化的肿瘤干细胞研究平台。
6.创新性研究成果及队伍建设:本课题组计划建立5~6个国内肿瘤干细胞研究平台;发现5~10个肿瘤干细胞靶点,争取完成临床前期实验研究;总结归纳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SCI收录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80篇以上(5分以上15~20篇);申报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20项;争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主办国际肿瘤干细胞研讨会1~2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3名;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200名,产生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2篇。
三、研究方案(一)总体学术思路肿瘤干细胞被公认为肿瘤发生的根源,是肿瘤耐药、复发与转移的根本,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阐明其重要生物学功能及演变过程尤为重要。
现有的肿瘤干细胞模型(肿瘤干细胞模型和克隆演变模型)仍不能全面解释其发展演变过程,从而掩盖了肿瘤干细胞发展的关键过程。
因此,全面概括并提出描述肿瘤干细胞演变过程的新模式及在此基础上对肿瘤干细胞“干性”等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将为探寻肿瘤干细胞特异性靶点带来思路,并为靶向干预肿瘤干细胞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以上思路,本研究旨在从现有的肿瘤干细胞模型出发,以白血病和消化道肿瘤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肿瘤干细胞演化过程及其各阶段与“干性”密切相关调控通路,阐明“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分子机制,以此来带动该领域关于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
深入探讨肿瘤干细胞的“干性”以及转移潜能(EMT)等生物学功能的调控,阐明肿瘤干细胞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详细机制。
更重要的是,针对“干性”特征及转移潜能等,从转化医学的角度去发掘可干预的治疗靶点,开发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等干预方法和手段。
(二)课题设置本项目将围绕“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与干预”这个核心,系统研究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及该过程中“干性”特征和转移潜能的获得机制与临床意义,以干预调控通路、诱导细胞凋亡、阻断代谢途径等为切入点,针对各阶段调控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制定干预手段,靶向肿瘤干细胞关键信号传导通路,以期根治肿瘤。
本项目设置四个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从探讨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模型入手,结合表型、功能和遗传学变异的多样性,准确地鉴定和分离肿瘤干细胞起始和发展各个阶段的细胞,即起源细胞、前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明确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探讨对肿瘤病因学和治疗学的临床意义。
(经费比例: 18%)【研究课题二】应用肿瘤干细胞演变过程中的各阶段细胞、或患者标本中的肿瘤干细胞,进行高通量的测序分析,筛选与干细胞“干性”、凋亡通路、转移特性、代谢调节通路等密切相关的候选分子,开展体内外实验进行功能鉴定及临床标本验证,并收集临床标本验证其临床意义,与此同时发展前期工作基础,挖掘Aurora-A、GSK-3β、Bmi-1等分子在肿瘤干细胞“干性”调控方面的具体分子机制。
(经费比例:28%)【研究课题三】应用已有的动物模型,结合体内外转移相关实验,研究筛选到的与肿瘤干细胞转移潜能相关的候选分子,研究“干性”相关基因调节细胞发生转移及EMT的生物学行为机制。
(经费比例:28%)【研究课题四】结合研究课题一、二、三中得到的肿瘤干细胞演化过程、“干性”调节基因、转移相关基因以及代谢调控基因等为目标,从中寻找可干预的靶点,研发设计特异性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凋亡诱导/增敏剂、抗代谢药物等,以期预防及根除肿瘤。
(经费比例:26%)(三)创新点与特色1. 本项目瞄准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针对2011年“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发生、药物抗性及靶向特异性分子调控”的要求,综合利用多学科优势,针对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及其分子调控网络和相互作用,展开多层面而又互相关联的研究。
2. 本项目将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各个领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各个子课题的开展,明确肿瘤干细胞演变各个时期的分子调控机制,明确演变过程中各个阶段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阐明肿瘤干细胞的“动态演进过程”,将引领肿瘤干细胞研究的前沿。
3. 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出肿瘤干细胞与非肿瘤干细胞之间、肿瘤干细胞发生不同阶段的细胞之间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差异关键,发现肿瘤干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及信号通路,并且通过体内外的实验和临床标本验证候选分子的重要通路,为后续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提供众多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