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综述陈家园(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摘要:本综述分析了2000-2012年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的学术文献,对现阶段中国贫富差距的状况、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贫富差距的影响以及贫富差距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归纳,强调了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性。

关键词:贫富差距;基尼系数;共同富裕一、导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由计划经济进入了市场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但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

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在1993 年就已经达到0.4 的国际警戒线,在2004 年上升到0.47,2007 年达到0.48,甚至有些香港学者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8 年就已经达到0.53(查俊峰张超 2012)。

刘景臣也在《贫富差距问题对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影响及对策》中表示,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贫富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

中国贫富差距扩大,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更不利于国计民生。

贫富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以及经济学者们不得不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要探究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就必须先认清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笔者根据检索到的100余篇文章中提炼总结出了一下几个方面:(一)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 1965)于1922 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越大。

基尼系数的经济涵义(王旭 2012):些因素计算进去,二者的差距至少在4倍以上(彭劲 2000)。

而近年来,我国城市居民资产除了储蓄存款之外,还有其他各种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国债和外汇等,然而农村居民却很少持有这类金融资产(查俊峰张超 2012)。

他们还表示,乳沟把这些金融资产也算进来,城乡居民的财产差距将达到15倍。

社会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贫富差距研究在当代社会,贫富差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贫富差距的存在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之一。

社会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贫富差距,并试图找到解决办法,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持续发展。

首先,贫富差距的研究需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对位置。

贫富差距的存在与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分配密切相关。

社会结构中的各种制度、规则和价值观念对贫富差距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市场竞争与私人财产权利的保护,促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了贫富差距。

因此,社会学家在研究贫富差距时,需要深入了解社会结构的运行机制,探索其中潜在的不平等因素,以期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其次,贫富差距的研究需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贫富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分配不平等,也涉及到人们心理状态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揭示了贫富差距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认同的影响。

研究发现,贫困群体往往面临着更高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而富裕群体则容易陷入满足感和自我满足。

因此,解决贫富差距不仅需要改善物质条件,也需要关注个体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支持和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贫富差距的研究需要从社会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或组织为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办法和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手段来减少贫富差距,如税收调节、教育改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等。

例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采取累进税率来减轻富裕阶层的负担,将税收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因此,社会学家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的社会政策措施,并评估其实施效果,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贫富差距的研究还需要从国际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

贫富差距不仅是国内问题,也是全球发展的挑战之一。

不同国家之间贫富差距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和政策。

一些国家通过发展社会福利制度和提高教育水平,成功地减小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相对平等的社会发展。

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分析与解决

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分析与解决

社会学对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分析与解决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

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中的不公平和不稳定,进而威胁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对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出发,探讨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原因和影响,并展示社会学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一、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原因1. 经济结构不平衡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和利润空间不均衡,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合理,造成贫富差距。

例如,一些高科技产业和金融行业的发展迅猛,而传统产业和农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一部分人拥有了更多的财富和机会,而另一部分人则被边缘化。

2. 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也是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些富裕地区或名校,而一些贫困地区或贫困人口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进而限制了贫困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和发展机会。

3. 社会制度和政策的不公平社会制度和政策的不公平也是导致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政策使得一部分人能够在资源配置和社会权力上占据更大的优势,而另一部分人则处于弱势地位。

例如,税收政策的不公平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导致贫困人口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和支持。

二、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影响1. 社会不稳定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存在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当贫富差距拉大时,社会中的不满情绪和社会冲突有可能会产生,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增加犯罪率社会不平等与贫富差距的存在也增加了社会的犯罪率。

一些贫困人口由于缺乏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源,而被迫参与非法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因此,贫富差距的拉大将导致社会犯罪率的上升,危害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探析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探析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探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这不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成为新时期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状况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就贫富差距的现状、影响及缩小差距的途径发表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缩小共同富裕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209-02在当代世界,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一旦达到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个国家就有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但也有可能进入社会矛盾凸显期。

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的关键时期。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人认为“社会差距是好事,中国根本不存在两极分化”;也有人认为“中国贫富差距很悬殊,已经导致两极分化”。

笔者认为,如何客观地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应当认识到,与改革开放前普遍贫穷条件下的绝对平均主义相比,我国的基尼系数逐步增加,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其次,我国当前的贫富差距还不是全局的,“奔腾式”的甚至是“对抗性”的矛盾。

在大家生活水平共同提高的基础上,一些人提高得快些,一些人慢一些,其间的绝对差距确实在扩大,但从根本上来说不存在两极分化。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此问题的严重性,而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妥善的处理。

一、贫富差距现状综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但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贫富差距正在日益扩大,这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格格不入,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浅析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浅析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贫富差距问题浅析一、贫富差距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负面影响(一)贫富差距影响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必然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发展经济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物质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同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除此之外,就业形式日益严峻,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弱势群体亟待关怀,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存在。

强有力的经济支持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因此,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步的发展,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贫富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有者随着收入的增加,其边际消费倾向呈现递减趋势,并且会在消费达到一定水平后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虽然贫困者在低收入水平下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但由于收入总体水平不高,购买力不足及流动性限制等因素阻碍了现实需求的增长。

由于整体收入水平分配不均,因而社会整体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而逐步降低。

其次,由于贫富差距过大,贫困者相对贫困度进一步加深,未来预期进一步恶化,有钱防病、防老的心理更加严重,用于生产、再生产或其他领域的投资悄然萎缩,从而使投入产出规模减小,并出现“贫者更贫”的恶性循环。

总之,贫富差距扩大,会使社会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放缓。

(二)贫富差距影响和谐社会的基石——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严重的社会不公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甚至是暴力冲突。

一旦利益冲突上升为政治冲突,社会和谐就会随之失去制度保障。

因此,只有真正形成公平和正义的社会环境,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才能各得其所,和睦相处,才能达到社会和谐。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在当代社会中,贫富差距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财富分配不均已经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贫富差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对社会和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之道。

一、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贫富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资本和劳动力的变动导致了财富的不均衡分配。

富人可以通过投资、创业等方式获取高额收入,而贫困人口则往往只能依靠低收入的劳动力谋生。

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成为了社会的一个难题。

其次,贫富差距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

当贫富差距过大时,富人与贫困人群之间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受到限制,社会阶层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

贫困人群的福利水平无法满足基本需求,而富人的过度富裕则容易导致社会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这种不公平感会妨碍社会和谐的建立和维持。

二、教育与贫富差距教育是改善贫富差距的关键。

通过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从而减小贫富差距。

然而,当前的教育系统在面临许多问题。

富人可以通过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给自己的子女,而贫困人口则往往缺乏这样的机会。

这导致了不公平的教育机会分配,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差距。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提供平等的教育资源。

例如,建设更多的公立学校和教育设施,提供贫困学生的奖学金和补助金,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同时,有必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打破择校机制,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三、社会福利与贫富差距社会福利是减少贫富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可以为贫困人群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帮助,以实现社会和谐。

然而,当前的社会福利体系仍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贫困人群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导致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政府应该提高对社会福利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享受到社会福利的待遇。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

贫富差距与社会和谐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有利。

首先,贫富差距可以激励人们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存在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

正如美国总统约翰逊曾经说过,“贫困并不是一个国家的耻辱,但贫困的存在和延续则是。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可以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其次,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可以促进不同领域的专业化和分工,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正如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说,“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但通过这种方式,他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工作。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最后,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社会更加公正和平等。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所说,“贫富差距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它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社会更加公正和平等。

反方观点,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不利。

首先,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

正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说,“民无信不立。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影响社会的和谐。

其次,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使社会更加不和谐。

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是社会的毒瘤。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使社会更加不和谐。

最后,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在一个社会中,贫富差距过大会导致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

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贫富差距是社会的矛盾之源。

”这表明了贫富差距会导致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的和谐。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探析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探析

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探析近年来,贫富差距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贫富差距的存在不仅对个体生活产生影响,更对整个社会的和谐造成挑战。

本文将探讨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贫富差距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感。

当少部分人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和困境中时,社会的公平感就会受到威胁。

富人的奢华生活和贫民窟中的贫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不平等让人们感到不满和失望。

不公平感的积累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进而干扰社会和谐的秩序。

其次,贫富差距造成资源分配不均。

财富的集中会导致少数人垄断更多的资源,而其他人则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改善生活。

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的不公平分配使得贫困人口更难逃离困境。

这种不平等的资源分配不仅损害了个体的福祉,也削弱了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三,贫富差距扩大了社会的分裂。

当社会中贫富差距过大时,不同阶层的人们产生了隔阂和对立。

富人由于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可能经常处于优势地位,而穷人则往往被边缘化。

这种阶级对立会使得社会分裂成各个利益群体,彼此之间的信任减少,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不稳定。

鉴于贫富差距对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并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共享。

首先,政府应加强社会福利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权利。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税收政策,通过适当的财产税和遗产税来调节贫富分配的不平衡,减轻富人的负担,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支持。

此外,教育也是减少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

我们需要投资于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补助金给予经济困难的学生,并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就业机会的创造,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总之,贫富差距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对社会和谐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然而,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参与,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贫富差距,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n t c o il t a mo iu o it s oi P r 8vtlsr tg o f l l s in i c d v lp n o s u ts cai r n o ss c e i t at i t e y t uf l ce t e eo me t.Ho v r h r l r sh y r y’ a a i i f we e .te e a℃ s l ma y o e fco so i amo ya r s n ,te w d nn a ew e ih a d p o n fte i otn co f t l n ft tr fds r n t e e t h i e ig g p b t e n r n o ri o e o i h a h p c s h mp r t a tro a f
关键词 : 和谐社会; 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 号 :07 文 献标 识码 : F4 文章编 号 :0 84 1 (0 1 O - 5 -3 10 -9 6 2 1 ) 1 0 40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h a ew e er ha dp o esc l m a mo iu o i y’ eerh蚰 cso r T eg pb t ent i n o ri t oi i h r no s ce ’rsa c h c nh as s t u tmay
rssd  ̄ e sv te in. o e e n ie atnt o
Ke r s h r no s oit g pb t en t o r n er h;o i i y wo d : a moiu c y;a e e ep o dt c sc l m s e w h a h i as
孔 慧
(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 江苏 南京 20 4 ) 106
摘 要 :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理想社会发展状态, 已经成为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是我
们党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重大战略举措 。然而 , 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许 多不和谐 因素 , 贫富差距 的扩大便是其 中 的重要 因素之一, 已经成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最 大障碍 , 并引起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b i i ga s c ai amo iu  ̄it ,th s b c me te bg e to sa l o b i o il th r no s s c ey n . ul n o il th r n o ss e i a e o ig s b t ce t u l s cai a mo iu o it ,a d a d s y h d s
方式、 税赋负担、 社会保障 、 基础设施等因素综合考虑 的话 , 乡 居 民收 入 差 距 将 进 一 步 拉 大 到 5—6 城 : 经济学 中衡 量收 入分 配差 距 的基 本 工具 是基 尼 1 再次是在地区收入差距上, ¨ 以东部和西部地 区 系数 。基尼系数 越 大 , 收入 差距 就越 大 。 当前 , 中国 之 间各 省平 均 的城 镇 人 均 收入 之 比来 衡 量 ,90年 18 社会 的贫富差距 , 已经连续多 年处于 国际公认 的警戒 东部是 西部 的 13倍 ,04年 是 15倍 。农 村 人 均 . 20 . 线水平 。据国家发 改委 宏 观经 济研 究 院教 授 常修泽 纯收人 之 比 ,9 0年 东部是西部 的 12倍 ,0 4年是 18 . 20 介绍 , 国 目前 的基尼 系数被学 界普遍认 可的是世界 我 19倍 J . 。另外 , 在经 济 总量 、 人均 G P差距 上 也越 D 银行 测算 的 04 , .7 超过 04的警戒 线 , . 正逼 近社 会容 拉 越大 , 部沿海 G P超过全 国 G P总量 的 5 % 以 东 D D 0 忍红线 , 富差距 已成 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 会亟待 贫 上, 并且 发 展 速 度 和 富 裕 程 度 的 差 距 也 在 逐 渐 扩 解 决的首要 问题 … 。 大 引。 王 小鲁 、 清廉 等学 者认 为 , 究我 国收入差距 张 研 李炳炎 等学者认 为 , 民收入差距 除表现为 以上 居 可从三 个不 同层 面来 分 析 : 不 同 区域 间 的收入 差 即 差距外 , 还具有 明显 的行业性差 距特征 。一些垄 断性 距 、 乡间的收入差距 以及城 市和乡村 内各阶层居 民 城 经营行业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猛增 , 获得高额利 的收入差距 。首先 , 市 中贫 富差距 的扩大 。家庭 收 城 润, 职工 收入有 较大 幅度增长 。而一些依靠 财政补助 人 与财产 、 日常支 出等方 面的差异 越来越 明显 。其次 的基础性 行业 和充分竞 争性行业 , 由于利 润下降导致 是在 城乡收入 差距上 , 粗 略测 算 , 按 可 支配 收入 据 若 从业 人员 收入减 少 。收 入最 高行 业 与最 低行 业 职工 计算 , 城乡收入差距 比从 最低 的 1 8 9 5年 的 17 :1 .2 , 年均 工资的绝对差距 由 17 9 8年的 4 8元 , 5 扩大为 20 O4
第2 l卷 第 1 期 21 0 1年 3月
信 阳农业 高等专科 学校学 报
J un lo iy n rc l rlC l g o ra fX n a gAgiut a ol e u e
Vo. 1 1 2 No 1 . Ma . O1 r2 1
经 济 ・ 理 管
“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中 的贫 富 差 距 问题 ’ 究 综 述 社 ’ 研
KONG i Hu
( ste f ul A mn ttnN nn N raU irt,aj g 106 Ci ) I t toPbc d isao ,ajg o l n e i N .n 204 ,h a ni u i iri i m v sy i n
Absr c Hamo iu oit sa kn fielsca e eo me tsa s w ih i tetre eae s iigfr o ta t: r no ss e i id o d a oild vlp n tl . hc s h ag tw tvn o.T c y u r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