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中学地理教案《世界的人口》活动课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地理课程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案示例二

教案:世界的人口【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48-P53,主要包含“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的人口问题”等内容。
【课程名称】:世界的人口【课程目标】1. 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趋势。
2. 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 认识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统计数据图表- 世界人口分布图- 人口问题相关案例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吗?”引发学生兴趣。
- 展示世界人口统计数据图表,让学生对世界人口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 知识讲解:介绍世界人口的总量,以及人口增长的历史趋势。
2. 图表分析:利用图表展示人口增长的速度和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人口增长可能带来的影响。
世界人口的分布1. 知识讲解:介绍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如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
2. 地图学习:指导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识别主要的人口稠密区。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国家或地区的案例,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世界的人口问题1. 知识讲解:介绍人口过多、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人口问题。
2. 案例研究:选取具体案例,分析人口问题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政府官员、环境专家等),讨论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对个人生活和全球环境的影响。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作业布置】- 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乡或国家的人口数据,分析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 写一篇短文,讨论人口问题对环境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
【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
-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 世界银行、联合国等机构发布的最新人口统计数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等知识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从而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概念,他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世界人口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 教学重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及其影响。
3.世界人口的迁移趋势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世界人口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界人口的数据、图表和地图,增强直观性。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实例。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世界人口分布图、增长曲线图、迁移路线图等。
2.教学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人口问题案例。
3.教学素材: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新闻、报道、论文等。
4.小组讨论题目:设计与世界人口问题相关的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人口的增长曲线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提问:“你们认为世界人口增长对地球的影响是什么?”2.呈现(15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了解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揭示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和规律。
同时,呈现世界人口迁移的路线图,让学生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和原因。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成因、影响及对策。
(名师整理)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等。
3.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合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讨论:为什么有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而有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呢?
三、世界的 人口问题
活动四: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 .、和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 增长过多过快,给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使居民的、、、等问题难以解决。
活动一:读“世界人口增长”图,了解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1. 1650年世界人口人数是亿,1999年世界人口是 亿,到2025年估计世界人口将达到亿。
2.计算人口每增加10亿间隔的年数。
3.分析:1650年到1800年,世 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 有何特点?
活动二:通过读教材P49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
1.人口的自 然增长主要是由和 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 长率= 。
2.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活动三:读教材P51并结合“世界人口分布”图,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1.是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来表示。
课题
世界的人口
授课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年级
七年级
学
习
目
标
1、通过资料和图表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并了解其原因。
2、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初步认识世界人口问题,理解人口过多和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பைடு நூலகம்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主要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等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人口知识学习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实例,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等知识了解不深。
学生对于人口问题的认识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缺乏系统分析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逐步建立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特点,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能阅读和分析人口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关注人口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增长和迁移特点。
2.难点: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及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和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世界人口分布、增长和迁移的特点。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表和实例资料。
2.设计好引导性问题,准备好讨论话题。
3.安排好课堂练习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然后,通过实例资料,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和迁移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计算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并讨论人口密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1世界的人口 教案(表格式)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提高学生的 数据分析能力。
(2)人口自然增长率教师提问: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用什么来表示呢?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后回答: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反应增长速度。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教师引导: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增加,且数值越大表示增长越快>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不变(零增长) >自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代表人口减少(负增长) 学生:完成练习:例题: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 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 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点是 ① ;人口总量 最大的是 ② ,人口总量最少的是 ④ 。
-0.5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设计意图】此处涉及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有利于 理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教师提问:想一想:世界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医疗水平提高、生活水 平提高、婴儿死亡率下降、人类寿命延长等因素都促进世界人口增长教师补充:人口增长会因为瘟疫、战争等因素有所波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认知,加强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各大洲情况如何?州南被丁美洲是指关国以南的关洲国家和地区。
师生共同读图回答问题: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46.41亿) 人口数量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0.42亿) 人口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0.12%) 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2.67%) 讨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图4-22021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学生:读图得出结论:一般来说,收入高的国家,如欧洲、北美等地人口增长率1%入3.0 2.5 2.0 .5.0 世界均0.5 收人家该:在人口貌计上,常把关雨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收入低的国家,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湘教版《世界的人口》(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世界的人口》(第1课时)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2-05-04T07:16:45.1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37卷1月1期作者:孟聪[导读] 学会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或柱状图),分析把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孟聪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实验中学【学习目标】 1.学会阅读和分析世界人口统计数据或世界人口增长图(曲线图或柱状图),分析把握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并能运用各种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3.可以结合图文资料,理解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出现的人口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阅读图表资料,养成读图和用图的习惯。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世界的人口问题,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设计理念】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人文地理的开端,其重点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学会示意图等地理图表的阅读方法,进而可以在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地理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梳理正确的人口观念。
基于本课的特点,这节课的首先通过漫画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漫画中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其次通过地理图表的阅读,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用图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然后结合导入出示的漫画分析总结世界的人口问题分为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两种;最后通过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调整,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来获取知识。
【教学过程】【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各类示意图的阅读和分析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阅读不同类型的示意图,可以在图中获取相应的信息,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相应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但是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较低,如出生率和死亡路率的计算,花费时间较多,对含有地理因素的计算摸不着头脑,需要进行规范的地理计算的讲解和练习。
初中地理_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简案【教材版本】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说出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的特点。
学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②运用材料和图片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疏密差异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②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建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③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领会知识,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人地和谐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图、分布图的判读;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学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目的。
【教学过程】1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018年11月《世界的人口》学情分析刚刚升入初一的孩子们,逻辑认知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有限,但是感性认知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习状态积极,淳朴认真。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世界人口增长过慢或者过快,会产生怎样不同的问题。
基于以上判断分析,课堂设计中的“分橘子小游戏”和“阅读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帮助孩子们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本节课的难点。
在游戏中,在阅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课堂是成为孩子们思考问题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世界的人口》湘教版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放珠中学赵常万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与增长的情况,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
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能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并会计算,学会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
3、了解世界的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教学重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
2、世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教学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漫画)地球号漫画导入新授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活动一:读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165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增长有何特点2、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又有何特点?结论:1、世界人口数量:2011年10月底总数突破70亿。
2、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教师:怎样衡量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呢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我会算:2019年,我国某地人口出生率为%,死亡率为%.请计算2019年度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活动二:读图分析得出结论:经济发民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多媒体课件出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活动三:我会找找出人口密度在1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主要有哪些世界哪些地区的人口分布稀疏讨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纬度、海陆、气候、地形、土壤......社会因素: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利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始上课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活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包括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以及世界人口问题共三部分内容。
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问题可以按照课程标准分解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由于人口分布不均带来的问题。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二、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
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积极运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以及人口增长的特点和人口分布的特点。
2、能理解并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学会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特征。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四、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地区差异五、教学难点:1、各种统计图的判读2、人口分布的成因3、世界人口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六、教学及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自学法、读图分析法七、教学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时至今日,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考察,发现在宇宙中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唯有地球。
她像天使一般精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适合于生存的空间和环境,应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美好的家园,他为人类提供了一切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生活在这个美丽星球上的特殊生命——人类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小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从其它动物中分化出来,已有千万年的历史。
根据人类进化史的研究得知,约在2600万年前长臂猿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800万年以前,猩猩从猿类中分化出来;约在1200万年以前,人类同大猩猩和黑猩猩中分化出来。
现在发现最早的人科化石属于腊玛古猿。
他们大约生活在距今700~1400万年以前。
从形态特征来看,他们已从猿系统分化出来,被推测已具有初步直立行走的能力,可能会使用天然工具谋生。
其次是南方古猿。
他们大致生活在距今100~500年以前,其中一些进步类型发展成能够制造工具的早期猿人,即真人的出现。
〕你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播放视频《世界人口预测》。
活动一: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学生阅读图3-1思考回答:1、通过阅读课文,我知道,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亿。
2、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列表格:由以上表格内容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
3、世界人口增长可以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1830年—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这说明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数量有何变化?反映的是怎样的人口问题?板书:1、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60亿2、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怎样来进行定量分析呢?(学生回答)过渡: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呢?如何计算?活动二:(展示并自学)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与示意图、思考题。
(1)、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图4.2)。
从全球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在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的人数,使得人口总数得以不断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是不同的。
2001年初,湖南省的总人口为6562万,出生率为1.15%,死亡率为0.68%。
请你计算一下2001年度湖南省自然增长的人口是多少人?自然增长率是多少?板书: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过渡:(过渡)我们一起走过人类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历史长河,认识了世界人口数量随时间增长变化的规律。
那么,在空间上,世界人口的数量又是如何变化、分布的呢?目前地球上有60多亿人口,这些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均匀吗?若不均匀,那哪些地区人口稠密,哪些地区人口稀少呢?怎样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问题。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活动三:(1)、读3--2“世界人口分布图”:看一看人口密度在2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主要有哪些地区?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稀少?(2)(阅读课文)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例如,某地区面积为2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万,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200人/平方千米。
根据活动1的资料计算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人口密度,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和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
板书: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2、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偶的东部等(原因: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3、人口稀少区: 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如俄罗斯、加拿大、北非地区等)。
为什么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少?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组讨论并且回答:观点之一:从自然条件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
观点之二:从社会经济方面谈人口分布稠密的原因。
过渡:世界人口不断地增长以及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都受着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时它也会对自然、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形成一系列世界的人口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口问题。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有人称人类进入了“人口爆炸”的时代。
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满足饮水、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存需求之外,还有教育、医疗、就业等其他方面的需求。
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活动四: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引发的问题学生阅读课本P42页材料,思考明确: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会引发许多问题,如下:(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活动五2、世界人口增长过慢引发的问题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后让学生明确人口增长过慢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并说明此问题是一部分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现的问题,它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受限制. 明确:(1)、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2)、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3)、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活动六3、对策: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补充:不同的人口政策为了控制人口的增长,有的国家实行了生育控制政策。
例如,印度就采取经济奖励、教育普及等方法来控制人口的增长。
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但是,现在有的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为此,有些国家还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例如,法国给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使多子女家庭享受各种津贴。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在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许多国家还出现了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但是,如果城市人口无计划地膨胀,就会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教师展示幻灯片。
学生阅读:(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动1、2图片和生活实际)1、根据自己所见所闻,用实例说出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的原因?2、关于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
你还能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吗?(从乡村来的建筑工人为城市建造了高大的楼房。
每到春节前夕,民工总要购买许多商品回家,活跃了城市的商业。
太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会使城里人口拥挤不堪,并产生大量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等。
)(小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现在世界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
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所以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生活更好,我们应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积极拥护国家的人口政策。
假设今天是国家人口政策宣传日,你们是宣传人员,你能为今日的活动,设计一幅宣传画或一句宣传语吗?课堂小结,完成本节教学。
板书设计:第一节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60亿2、人口增长速度:←——————1800年————二次世界大战—————→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4、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2、人口稠密区3、人口稀少区4、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三、世界人口问题1、世界人口增长过快---全球性问题(1)、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为主,乡村:生态破坏为主(2)、交通拥挤、居住困难(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2、世界人口增长过慢---部分国家经济发展受限制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资源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其它社会问题:如老年人生活孤单,人口抚养系数增加3、对策: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