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试题
高中生物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3高二3生物试题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不直接参与____________,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____________的信息。
2.作用:3.作用特点及表现。
(1)特点:________。
(2)具体表现。
①一般说来,________生长素促进生长,________生长素抑制生长。
②______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
③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如____>芽>____。
4.顶端优势(如图)。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
(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____生长素浓度低→______生长。
生长素浓度高→______生长。
(3)解除措施:____________。
(4)应用:棉花打顶。
5.生产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用于防止________________、促进______、获得____________、促使扦插枝条的______等。
答案:1.细胞代谢调节代谢2.发芽生长落花落果3.(1)两重性(2)①低浓度高浓度②幼嫩③根茎4.(2)①A→B ②A 促进 B 抑制(3)摘除顶芽5.果实和叶片的脱落结实无子果实生根二、尝试运用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在________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
2.常用方法。
(1)浸泡法:把插条的______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______,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______,并且最好是在______和空气湿度______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______的药液中蘸一下(约______),深约______即可。
3.变量分析。
(1)自变量:药液浓度。
(2)无关变量:处理溶剂剂量、处理______、植物材料的条件、温度、光照等。
[判断](1)某农民种植的向日葵在开花期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影响了植物的传粉。
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关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1.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因在于促进()
A.细胞分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细胞伸长生长
2.扦插带芽的枝条容易生根成活,因为()
A、芽能发育成茎和叶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
D、芽能供应生根所需的有机营养
3、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
这说明()
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向侧芽
B、原顶芽不再向侧芽运送过量生长素
C、顶芽摘除后,侧芽开始分泌生长素
D、顶芽摘除后,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
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一般地说()
A、高浓度和低浓度都促进生长
B、高浓度和低浓度都抑制生长
C、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D、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
5、要得到番茄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该花的柱头上。
处理该花的时期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
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
D、开花后,去掉雄蕊
6、顶端优势现象的原因是()
A、顶端阳光充足有利于生长
B、顶端蒸腾作用强,水肥多
C、顶端产生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D、顶端产生生长素向侧芽运输,抑制侧芽生长
7、对生长素生理作用概括不准确的是()
A、生长素能促进果实成熟
B、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8、植物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C、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
D、促进细胞的弯曲。
高二生物课时分层作业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九)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C [根的向地性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茎的背地性、植物的向光性均是由于生长素对植物具有促进作用,由此可知C项正确。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B.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C.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 [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幼嫩的种子.]3.下列关于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根部“3→4”的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生长素对2处和6处的作用相同C.两种现象说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D.两种现象均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 [根部生长素“3→4”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所以需要消耗ATP,A错误。
2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1处的生长素浓度,6处的生长素浓度大于5处的生长素浓度,但2处抑制生长,6处促进生长,体现了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B错误,C正确。
茎的背地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生长素的抑制作用,所以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 4.已知植物存在顶端优势现象,即下图将茎剪断数小时后,本来已经停止生长的侧芽又开始生长。
而在顶芽中合成,并向下运输的生长素和这一现象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将茎剪断,数小时后侧芽开始生长的原因可能是侧芽部位生长素含量降低B.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C.剪断茎前,顶芽合成生长素向下运输至侧芽,侧芽不合成生长素D.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侧芽的生长不会受到抑制A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的方式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在侧芽处积累.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剪断茎后,顶芽合成的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促进侧芽的生长,A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B错误;侧芽可以合成生长素,C错误;若在剪断的茎处涂抹大量的生长素,相当于没有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合成部位的生长素含量往往低于积累部位的生长素含量B.植物茎尖细胞可以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D.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与光照有关2.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图1中植物向光性的研究B.图2取自达尔文的实验,可证明植物的感光部位位于胚芽鞘的尖端C.图3取自鲍森·詹森的实验,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能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图4取自温特的实验,可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3.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探索,最终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下列有关温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鲍森·詹森的实验启发温特用琼脂块收集某种化学物质B.与拜尔的实验不同,温特的实验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C.设置空白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温特发现单侧光下胚芽鞘伸长区两侧吲哚乙酸分布不均4.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图1中A点表示植株顶芽的生长状况,则B点可表示该植株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B.图2中C、D点的作用效果不同C.图2中F点可表示幼苗横放时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D.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5.科学家在用向日葵研究植物的向光性时发现,向日葵因单侧光照射而弯曲生长时,向光面和背光面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
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单侧光照射未引起向日葵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横向运输B.向日葵的向光弯曲生长可能是单侧光引起某种抑制物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生长素对向日葵生命活动的调节是其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之一D.结合顶端优势可知,高浓度的生长素不会抑制向日葵的生长6.拟南芥的种子萌发后,幼苗在破土前顶端会形成“弯钩”结构,而在破土后“弯钩”打开,幼苗得以直立生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练习题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答案 A解析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差。
2. 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生长的影响,“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答案 B解析从坐标曲线中可以看出,浓度大于c时,生长素对器官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即高浓度抑制生长;浓度小于c时,生长素对器官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
3.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A.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根向下弯曲生长B.靠近地面一侧较远离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低,根向下弯曲生长C.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上弯曲生长D.远离地面一侧较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向下弯曲生长答案 A解析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在根部,该浓度生长素抑制了该侧的生长,所以根向下弯曲生长。
4.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如图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 ()A.①④B.②⑤C.③⑥D.②⑥答案 A解析单侧光照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移向背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升高,而尖端用锡箔帽罩住,感受不到单侧光照,所以胚芽鞘的两侧生长素均匀分布;根横放时由于重力作用,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一侧,故①和④正确。
知识点二生长素在实践中的应用5.用图中的4根月季枝条进行扦插,生根最多、最易成活的是()答案 B解析B芽多、产生的生长素多,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而D是倒插的,尽管存在芽,但枝条顶端和切口处均不具备生根条件;A枝条无芽,缺乏生长素;C枝条带叶,蒸腾作用强,植物失水较多,不易成活。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生物专题精练

专练69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
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2.下列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当超过最佳使用浓度后即起抑制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其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根>芽>茎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3.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4.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5.如图甲表示某植株幼苗的芽和根经单侧光处理后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在用单侧光处理这段时间内,图甲中A、B、C、D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说明单侧光照射可引起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图乙中F处的生长素浓度低于E处可体现出根对生长素更敏感C.图乙中曲线①②分别代表图甲中B、D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若将图甲中植株的实验条件改为顺时针水平横放,则各处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趋势与该实验的相同6.如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ⅠB.ⅡC.ⅣD.Ⅴ7.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8.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特的杜鹃花,于是采摘了部分枝条,打算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作业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基础题组】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说明了()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解析:选C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会发生受精作用,因此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与受精作用无关,A错误;无子番茄没有种子,因此与种子无关,B错误;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涂生长素而得到了无子番茄,说明所涂抹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C正确;番茄雌蕊未受粉自然不会有种子,所以并不是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的发育,D错误。
2.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图,其主要原因是()A.芽能发育成枝条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D.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解析:选C芽能发育成枝条与插条生根没有关系,A错误;芽能进行光合作用,不是插条生根的原因,B错误;带有芽的插条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正确;A、B两组的插条等高,并不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功能,D错误。
3.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④2,4—D清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D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慢,都是促进作用,①错误。
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高,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所以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体现的是抑制作用;茎背地生长体现的是促进作用,②正确。
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是由于顶芽浓度低,促进生长,侧芽浓度高抑制生长,③错误。
杂草对2,4—D敏感程度高,农作物对2,4—D敏感程度低,所以施用2,4—D清除田间杂草体现了不同植物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④正确。
4.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两重性”的是()A.茎的向光性和负向重力性B.顶端优势C.扦插枝条生根D.无子果实的形成解析:选B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运输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弯曲,显示出向光性,因此,植物的向光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顶端优势现象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由于顶芽运输来的生长素积累,浓度过高,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性,B正确;生长素促进扦插技条生根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C错误;无子果实的形成只体现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检测题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含答案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选择题1.某植物正常传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B.形成无子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较大解析:选C 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能防止落花落果,高浓度能疏花疏果。
2.(2018·武汉调研)下列生产活动或自然现象中,与生长素的作用无关的是( ) A.扦插枝条时保留芽,易于生根成活B.摘除棉花的顶芽,使其多开花多结果C.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提高移栽成活率D.倒伏的玉米苗,茎背地生长以更好地接受光照解析:选C 扦插枝条时保留芽,芽合成的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使扦插枝条易于成活;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其多开花多结果;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叶,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移栽成活率;倒伏的玉米苗,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生长较快,茎背地生长,可以更好地接受光照。
3.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产生的原因是顶端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受抑制D.切除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解析:选D 除去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顶端优势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生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侧芽生长,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处积累,抑制了侧芽生长;除去顶芽,切口处涂以高浓度生长素,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仍然很高,仍抑制侧芽生长。
4.下列有关植物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两重性表现是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B.茎的向光性是由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抑制生长导致的C.茎的背地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利用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选D 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少,背光侧含量多,由于茎对生长素不敏感从而使向光侧生长较慢,背光侧生长较快,由此茎就产生了向光性弯曲;茎的背地性生长只能体现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特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故可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杀死单子叶庄稼地里的双子叶杂草,同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2.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
说明了(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3.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移栽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栽过程中能(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 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 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4.(2011·河南焦作市模块水平测试)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 )A.植物的向光性 B.根的向地性C.顶端优势 D.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田中除杂草5.丝瓜是单性花,小明用正常的丝瓜雌花探究生长素的作用,他的做法是:①开花前将1号花套上纸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花后人工授粉。
此设计的缺陷是( )A.2号花未套纸袋 B.2号花未涂生长素C.缺乏只进行套袋处理的雌花 D.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产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促进细胞的代谢⑤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⑥化学本质是有机物A.①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二、非选择题7.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看图回答问题:(1)曲线A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中B点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BC段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曲线交点D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拓展一、选择题1.下表为用不同浓度的2,4—D(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茄子的花蕾后B.该实验结果表明2,4—D能促进果实的成熟C.不同浓度的2,4—D对同种植物的结实情况影响不同D.该实验的对照组花蕾是经过受粉的,而实验组花蕾是未经受粉的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子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C.2,4-D可以捉进扦插枝条生根D.2,4-D诱导无子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扦插的最适NAA(α-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6的NAA溶液9份。
②将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份,并将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 溶液中。
③一天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
④十天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实验单一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是( )A.枝条的生根数量;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B.NAA(α-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生根数量C.NAA(α-萘乙酸)的浓度;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D.枝条的长度、生长状况等;NAA(α-萘乙酸)的浓度4.(2011·济宁)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5.(2011·临沂)将柳树枝条正挂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枝条的a、b两端分别长出芽和根,如图中甲所示。
若把柳树枝条倒挂在同样潮湿的空气中,如图乙所示。
一段时间后,其根和芽的生长情况是( )A.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长,越靠近a端根越长B.b端长芽、a端长根,越靠近b端芽越短,越靠近a端根越短C.a端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长,越靠近b端根越长D.a央长芽、b端长根,越靠近a端芽越短,越靠近b端根越短6.(2011·汕头)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7.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
下列各项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这样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8.用14C标记的生长素涂抹切除顶芽的枝条切口,发现侧芽被抑制的程度与侧芽中的14C含量成正比,此现象说明( )A.顶芽生长快于侧芽B.侧芽的生长素来自于侧芽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输到侧芽D.切除顶芽,侧芽就没有生长素二、非选择题9.已知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浓度相同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产生的促进生长的作用大于吲哚乙酸(IAA)。
为了验证NAA和IAA的这种差异,可分别用胚芽鞘和扦插枝条为材料进行实验。
请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测结果。
(1)以胚芽鞘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①用________的IAA和NAA分别处理各组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
②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扦插枝条为材料的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测结果。
实验设计:①用________的IAA和NAA分别处理各组扦插枝条的下端。
②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Ⅰ.实验一:某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取6个培养皿,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用移液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滴入6个培养皿中。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下图据此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实验二:现已知道植物的地上部分具有向光性,那么地下部分是否也受光的影响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单侧光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
材料和用具:洋葱、广口瓶、清水、黑纸等。
(1)方法和步骤:①取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洋葱2个,分别放在已编号并盛有清水的广口瓶A、B上,让洋葱底部总接触到水;②A组广口瓶用黑纸遮光,B组广口瓶外黑纸的一侧穿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小孔射入,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并经常换水;③几天后,观察两组洋葱根的生长、弯曲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①根在黑暗中竖直生长。
②根在单侧光照射下:a.若竖直生长,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1[答案] C2[答案] C[解析] 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不会发生受精作用,因此无子番茄果实的发育与受精作用无关。
无子番茄没有种子,因此与种子无关。
番茄雌蕊未受粉自然不会有种子,并不是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的发育。
通常情况下,花未受粉就不会结果实。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涂抹生长素而得到了无子番茄,只能说明是所涂抹的生长素促进雌蕊的子房发育成了果实。
3[答案] A[解析] 移栽过程会对主根造成损害,从而破坏了其顶端优势而使侧根生长得到促进。
4[答案] A[解析] A选项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根的向地性形成原因是近地侧生长素在重力作用下分布多,由于根对生长素最适浓度的要求低,因此根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近地侧生长慢于远地侧,表现为向地性,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起来,浓度过高从而抑制侧芽的生长,最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生长素抑制杂草生长的同时,促进农田中农作物的生长,也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5[答案] C[解析] 实验①②都会使丝瓜正常生长。
不受粉、不产生生长素,丝瓜能否生长,这是一种可能,为了排除此种可能,应设置只进行套袋处理的雌花。
6[答案] A[解析]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作用方式相似,是微量高效,它不直接参与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但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如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属于有机物。
7[答案] (1)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的生长促进作用加强(2)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3)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4)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根生长的作用减弱,促进茎生长的作用增强。
这说明根比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高。
[解析] 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与其浓度高低有关。
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这是解题的主要理论根据。
同时还应知道,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的作用也不一样。
实验证明,10-10mol/L 的生长素促进根的生长,10-8mol/L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茎的最适生长素的浓度是10-4mol/L。
能力拓展1[答案] A[解析] 与对照组相比使用2,4—D后,株产量提高较大,不同浓度处理后结果率均为100%,而且对照组和实验组都是经过受粉的,单一变量为2,4—D溶液的处理,它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而不是促进成熟。
2[答案] D[解析] 2,4-D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从题中可以看出,它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