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意识的本质与作用1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的起源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发展阶段:无机物的反应特征——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
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直立行走推动语言发展,语言交流促进大脑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
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具有主观性。
(三)意识的作用
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表现
1、认识世界的能动性,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3、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实现途径:
实践;一定的物质物质手段;受客观规律的制约,要符合规律。
(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含义:
a 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b 客观规律性:物质运动本身所有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关系:相互依存,辩证统一
a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意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

意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意识是人类独特的智能能力,是我们作为个体感知、理解和体验世界的方式。
意识不仅是我们思考和决策的基础,也是我们与他人和环境互动的必要条件。
本文将探讨意识的本质,并阐述其在个体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度复杂的心理活动,涉及到感知、认知、情绪和意愿等多个方面。
意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的感受,并将这些感受与外部世界进行联系和解释。
首先,意识与感知紧密相关。
感知是指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而意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些感觉和感知。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只红色的苹果时,意识使我们能够知道这是一个苹果,并将其与其他物体区分开来。
其次,意识与认知相关。
认知是指我们对信息的理解、记忆、推理和判断等过程,而意识使我们能够主动地进行这些认知活动。
通过意识,我们能够思考问题、解决困难,并对外界信息进行解释和理解。
此外,意识还与情绪和意愿密切相关。
情绪是我们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主观体验,而意识使我们能够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加以控制。
意愿是我们对某种行为或结果的期望或目标,而意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意愿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综上所述,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认知、情绪和意愿等多个方面。
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和思考,并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交互。
二、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意识是我们思考和决策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和决策过程依赖于对信息的感知、认知和分析,而意识使我们能够自觉地进行这些活动。
只有通过意识,我们才能理性地思考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其次,意识是我们与他人和环境进行沟通和互动的媒介。
意识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解释他人的言行举止,感知到他人的情感和意图,从而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意识也使我们能够意识到外界的变化和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外,意识还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并进行情绪调控和自我管理。
5.1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
物质
探 索 世 界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的本质
意识
意识的作用 常考原理(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实事 求是。
先有物质, 后有意识;
唯 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主
3.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 识,意识依 赖于物质。
义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先有设计图,后进行施工,这是否违 反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1.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 计划性 主动创造性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 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 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真正快乐 的力量,来自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 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 与交流。 "神于天,圣于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 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 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 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于丹 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
意识的本质与功能

意识的本质与功能★意识的本质与功能★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意识"这个词,但是意识的本质与功能是什么呢?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主观体验的产物。
本文将探讨意识的本质与功能,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
一、意识的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意识被一些学者定义为人类思考、知觉和体验的能力,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感知和理解。
一些哲学家认为意识是一种非物质的实体,它超越了大脑及其他生理器官的功能。
然而,也有学者主张意识仅仅是大脑的产物,是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和相互连接的结果。
意识还与我们的主观体验密切相关。
当我们觉得疼痛、愉快、恐惧或愤怒时,这些感受都是意识在作用。
意识还使我们能够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进行思考和决策。
二、意识的功能意识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意识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并与外界进行交互。
它使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和感受。
其次,意识是我们思考和理解的基础。
它使我们能够存储和回忆信息,并将其与以往的经验联系起来。
借助意识,我们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力解决问题。
另外,意识还与人类情绪和情感的体验相关。
当我们经历喜怒哀乐时,这些情感都是意识的表现。
意识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爱、恐惧、温暖等情感,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多彩。
三、意识的科学研究近年来,意识的研究成为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热门课题。
科学家们利用脑成像技术和实验手段,试图揭示意识的机制和原理。
研究发现,大脑中的特定区域与意识的形成和维持密切相关。
例如,前额叶皮层被认为是意识的重要区域之一。
另外,一些研究还表明,意识可能与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相互连接有关。
大脑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同活动被认为是产生意识的重要因素。
然而,对于意识的本质和机制,科学界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主题,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开其神秘面纱。
四、意识的重要性意识是人类最重要的心理现象之一。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contents
目录
• 意识的起源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作用 • 意识的哲学思考 • 意识的未来发展
01 意识的起源
物质世界对意识的影响
物质世界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物质世界提供了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包括大脑、 感官等生理结构和物质环境。
感知和认知过程
物质世界通过人的感知和认知过程,将客观事物转 化为意识中的主观映像。
决定论观点
人的行为和决策由先前条件和因果关系所决定,没有 真正的自由选择。
争论点
人是否有真正的自由意志,还是一切都是预先决定的。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探讨
交互作用观点
意识和物质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独立实体观点
意识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与物质世界相互独立存 在。
关系探讨
意识和物质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是否 存在某种形式的平行或相互影响。
04 意识的哲学思考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唯心主义观点
意识先于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世界的本质 是精神和意识。
唯物主义观点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 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立点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谁先谁后,谁决定谁。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争论
自由意志观点
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受外界因素和先前决定的限 制。
05 意识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关系
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AI可能会具备自我意 识和自主决策能力,这将改变我们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并带 来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对意识研究的推动
AI的发展将促进对意识起源和本质的研究,通过模拟大脑的 神经网络,有助于揭示意识的神经机制和心理过程。
5.2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 生理基础
2 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一信号系统。 ●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改革开放思想,学习计划,我们的老师很年轻,商 品的概念,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 ,贞观之治
玉皇大帝,上帝耶稣 ,释迦牟尼 ,鬼神形象,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脑象加工厂,客观存在是原料}
2.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 观存在的反映。•ຫໍສະໝຸດ ;特斯拉电池 特斯拉电池
5.2意识的作用(2015年).ppt

意识的反作用
课堂小结
人能够能动地 认识 世界
意识的能 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 世界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 调节和控制作用 (1)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哲学依据 (3)要求
判断分析: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
是万万不能的。” 精神不是万能的,说明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 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受制于物质的决定 作用。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 践;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 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 沉,丧失斗志。所以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 识 的 作 用 (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认识阶段,没有 2.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强调意识在“改造世界”活动中起的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作用。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 了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改革开放
( 1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 法轮大法 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 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 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萎靡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8、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 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 认可,就业率连续攀升。这表明( ) A. 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 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 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考研唯物论考点概括之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用原理

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作⽤原理
1.意识的本质和作⽤
意识是⼈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作⽤即意识对物质所具有的能动作⽤。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的前提下,⼜承认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
2.意识能动作⽤的主要表现
①⽬的性。
②创造性。
意识不仅反映现象,⽽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对象性,即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④意识还能控制⼈体⽣理活动。
3.意识能动作⽤的条件性
意识的能动作⽤是巨⼤的,但它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
③必须借助⼀定的物质⼿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 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的选择性;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并 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意识。
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同的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不同的作用。 正确意识由于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对人们改 造世界的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意识则对人们的改 造世界的活动起消极阻碍的作用。
什 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
么 是 意
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 器官(人脑是意识运动、发展的载体主体)
克 识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
思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主 义 意 识 观
性 质
正确意识:对事物现象和本质、规律的正确如实 反映
意 识时
(江苏卷)有研究表明,“江南style”之所以受到很 多人的喜欢并风靡世界,原因之一是与一种叫做耳朵 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耳朵虫是一种认知瘙痒, “江南style”中那种不断重复的旋律会激发人脑某个 部位的非常规反应,使人不断注意这些音乐。这表明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A①② ④ B②⑤ C①③ ⑤ D③④
近年来,从中国的汶川、玉树、盈江,到海地、 新西兰、日本、缅甸等多个地区相继发生大地震, 引发巨大灾难。让世人惊呼地球已进入地震活跃 期。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 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 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 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 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 生
秀才第三次 进京赶考 做二梦说明 了意识具有 什么作用?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菜.第二个梦是梦到自己下雨又 带斗笠又打伞。 到算命先生去解梦.算命先生一听,一拍大腿说;‘你还是趁早回 家吧,.你看你梦的梦;墙上种菜你白费劲,带斗笠打伞你多此一 举。 店老板:墙上种菜是高中呀,带斗笠打伞你是有备无患
意 意识 识能 的 功 能、 作 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这是因 为 ()
①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 物
② 从意识的本质看,它是人所特有的
③ 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影象
④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是人脑的机能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④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不同的意识对改造世界具 有不同的作用。(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正确意识由于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起积极推动的作用。 错误意识则对人们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起消极 阻碍的作用 改造主观世界 正确意识能催人向上,使人奋进;
错误意识使人悲观,意志消沉,无所作为。
龙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它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找到 原型说明了什么?意识反的对象是什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这是因为
① 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② 意识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 人脑是意识的
基础 ④意识是劳动的产物和社会的产物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意识能动作用于物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物质具 有不同的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物质世界具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意识对改造物质世界则起 消极阻碍的作用。
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到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又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科学理 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也就是把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 动作用结合起来。)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 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山东卷)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 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 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 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 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 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山东卷)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 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 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 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 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 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作用于
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意识的 另一种物
指导下,人们利用一种物质作用 质
于另一种物质,以改变物质的具
体形态,实现人类的目的。 能动地改造世界
改变原有物质 的具体形态,
生成新的物质
材料说明人类的意识活动能对哪个领域实施改造?也 说明了人类的意识对它的改造具有何种性质?
正确的科学意识由于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对人们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意义:①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发挥 科学理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 意识。
②反对两个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 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论的观点: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意义
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 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意识活动具有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材料中“嫦 娥工程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说明了意识活动在某个具 体的阶段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是有限的;但就整 个人类对月球的探究则是无限的。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 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 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 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 目”。这一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⑤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在一定期内是有限的。
错误意识:对事物现象的错误歪曲的反映
的 间 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预测、对当前的复制
类 型
程 度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认识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桥梁,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 认识都有正确、错误之分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 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 麒麟、龟)之首。 。《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 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为兼备各种动 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 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 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 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天上 能飞,地上能走,海中能游,无所不能。
错误意识则对人们的改造活动起消极阻碍的作用。 材料中人们对环境不注重保护说明人的环境意识 落后,错误,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说明 了这一观点。(先观点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由于人们一直以来不注 重环境保护,过度开发, 导致在9-21水灾中,次 生地质灾害严重:桥梁、 房屋倒塌,山泥倾泻, 河流改道,农田被废, 损失严重。
这是嫦娥三号巡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该图是由嫦娥 三号着陆器上的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从国防科工局获悉, 22日凌晨,在地面科研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 视器,即“玉兔号”月球车,进行了第五次互拍,首次传回着 陆器携带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两器互拍任务圆满结束。 随后,月球车“告别”着陆器,开始月面测试工作,并前往更 远的区域继续月面巡视勘察。新华社发
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相互制约)
1、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随心所欲的,人的活动受客 观规律制约。这是因为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 人的转移的,不可以被消灭,不可以被改造,更不可以 被违抗。所以人在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 按规律办事。
2、人在客观规律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 动性: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材料中“嫦娥工程分为几个阶 段进行”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的选择性和主动的创造性。材料中 “嫦娥工程的“绕”、“落”、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 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中国将进入载人登月 阶段”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不是有什么就反 映什么,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 同时嫦娥工程也是中国人民一项创造性活动,嫦娥飞 行器、月球车,月球车丝网式的轮子,比如建设深空 测控网 、高清相机等。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俗话说:“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 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 对此认 识正确的是()
A 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1)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规律。(规律通过现象表 现)
(2)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利用规律
①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
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
在实践活动中要把尊重
②课本P34最后一自然段
和按规律办事与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高州二中110周年校庆,综合楼上的长联:
废科兴学择常平承艮龙接笔峰百载黉门铸伟业, 光前裕后驻何屋倚谢牛挥鉴墨世纪二中继新篇!
(全国卷)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 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 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 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