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生生物界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

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和命名程度上,带有人为的而未全面反映生物的系统发育。

自林奈(Linnaeus,1753)起到20世纪50年代的近两百年间,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一直沿用着,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

由于真菌不像植物那样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也不像动物那样以吞食和消化的形式获得营养物质,真菌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真菌与植物还有许多其他差异。

因此,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生物仅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是不够的。

但生物究竟应该分为几个界,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除了林奈的两界系统外,先后有学者提出将生物分为三界、四界、五界和八界系统。

现简介如下。

1.两界系统自林奈(Linnaeus,1753)开始,将生物分为动物界(Animalia)和植物界(Plaiatae)两个界,真菌虽不进行光合作用,但因其固着生活,并且具有细胞壁而被归为人植物界中。

植物界则进一步分为藻菌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四个门。

藻菌植物门(Thallophyta)是许多营养体无根、茎、叶分化的低等植物。

它们以裂殖、芽殖或产生孢子等形式繁殖,其中包括藻类、真菌、黏菌、放线菌和细菌等。

由于藻菌植物门中包括许多性状很不相近的低等植物,作为一个分类单元的意义不大,以后就有人主张取消藻菌植物门而将这些低等植物分为许多门。

除藻类植物外,细菌、黏菌和真菌分别列为裂殖菌门(Schizomycophyta)、黏菌门(Myxomyeophyta)和真菌门(Eumyeophyta)。

·2.三界系统黑格尔(Haekel,1866)在两界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原生生物界(Protista),真菌仍属于植物界;科纳德(Conard,1939)增加了菌界(Mycetalia),真菌属于菌界;斯坦尼(Startler,1970)增加了原生生物界,真菌属于原生生物界。

3.四界系统科普兰(Copeland,1938,1956)认为,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和菌界。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1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1

普通生物学考前必练11一、判断题1.《本草纲目》将植物分为草、谷、菜、果和木等五部,属于人为分类系统。

答案:正确2.林奈根据植物雄蕊的有无、数目,把植物界24纲,属于自然分类系统。

答案:错误3.品种是分类学的一个基本单位。

答案:错误4.双名法规定,每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属名,第二个单词为种加词。

答案:正确5.魏泰克的五界系统不包括病毒界。

答案:正确6.Whittaker和Margulis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资料,提出的三原界系统包括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和真核生物原界。

答案:正确7.古细菌原界的生物都已经全部灭绝了。

答案:错误8.所有病毒都由核酸芯子、蛋白质衣壳和包膜构成,营细胞内寄生。

答案:错误9.类病毒是一类只含有裸露的RNA的病原体,不含蛋白质,且核酸的分子量比病毒要小得多。

答案:正确10.拟病毒是一类包裹在病毒衣壳内的类病毒,同时含有分子量较大的线状单链RNA和较小的环状单链RNA。

答案:正确11.朊病毒是一种不含任何核酸的蛋白质病原,能侵染动物并可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答案:正确12.微生物不是分类学的一个自然类群,只是一个相沿成习的人为组合。

答案:正确13.支原体是已知的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原核生物。

答案:正确14.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医用抗生素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答案:错误15.蓝藻的细胞壁和高等植物的细胞壁成分是相似的。

答案:错误16.草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

答案:正确17.低等真菌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高等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答案:正确18.地衣是由真菌和某些藻类形成的共生体。

答案:正确19.在五界系统中蓝藻不属于植物界。

答案:正确20.在五界系统中蘑菇不属于植物界。

答案:正确21.绿藻主要生活在淡水中。

答案:正确22.苔藓植物属于低等植物。

答案:错误23.苔藓植物没有维管组织。

答案:正确24.苔藓植物植株矮小,没有维管组织。

答案:正确25.蕨类植物没有维管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

生物的界级分类(classification.

生物的界级分类(classification.

生物的界级分类(classification of kingdoms oforganisms)根据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特别是根据生物的演化概况所进行的各种“界”级分类系统。

随着科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多种生物界级分类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1)林奈的两界系统(1735),包括植物界和动物界;(2)海克尔的三界系统(1866年),包括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植物界和动物界;(3)李代尔(G.F.Leedale)的四界系统(1974),包括原核界(Kingdom Monera)(细菌、蓝藻)真菌界(Kingdom Fungi)、植物界和动物界;(4)魏泰克(R.H.Whittaker)的五界(1969),包括原核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5)胡先骕的二总界系统(1965),包括始生和胞生两个总界,始生总界(Suprastatus Protobiota)只有病毒界,胞生总界(Suprastatus Cytobiota)包括细菌界(Status Bacteriobion-ta)、粘菌界(Status Myxobionta)、真菌界(Status Myco-bionta)、植物界(Status Phytobionta)和动物界(StatusZoobionta);(6)陈世骧等的三总界六界分类系统(1979),即:Ⅰ.非细胞总界(Superkingdom Acytonia) 1.病毒界(包括类病毒)Ⅱ.原核总界(SuperkingdomProcaryota) 2.细菌界(Kingdom Mycomonera)3.蓝藻界(Kingdom Phycomonera)Ⅲ.真核总界(Superkingdom Eucaryota) 4.植物界(Kingdom Plantae)5.真菌界(Kingdom Fungi)6.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生物的分界面对着众多的生物,科学家为了便于研究起见,逐将生物分门别类。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绪论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

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 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膜。

最大的有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

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

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

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

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

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

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

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动物学绪论

动物学绪论

一、动物的分界1、两界法:植物和动物2、三界法: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3、五界法: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大多数学者接受)4、四界说:原核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5、六界说:病毒界、细菌界、蓝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6、八界系统: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有学者认为这一分界是较为合理和清楚。

二、生物种类1、原核生物:不存在细胞核膜的细胞型生物,其染色体单由核酸组成。

通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原绿藻和放射菌。

2、真核生物:具明显的核膜、细胞分裂出现染色体,染色体由脱氧核糖核酸、组蛋白及非组蛋白等成分构成。

真核生物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的各种生物。

3、自养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生物,如植物。

4、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维持生命的生物,如动物。

5、原生生物包括所有真核单细胞有机体。

①含叶绿素的真核单细胞鞭毛藻,称为原生藻类,如衣藻;②不含叶绿素的真核细胞异养生物,有的称之为原生动物,如变形虫、纤毛虫等。

③眼虫类,兼有自养和异养特性,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生物。

不是原核生物,但又非典型的真核生物,具核膜,属真核细胞,染色质成环形,由DNA与非组蛋白构成,性质接近原核细胞,为原始或接近原始的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向真核生物进化的中介生物的后代。

6、真菌界:真核细胞,不具有叶绿素,全部异养,多数是腐生的,以分解动植物尸体或坏死的组织获得营养,也有些营寄生生活;包括真菌和粘菌及一些小类群,以真菌数量占优势。

①真菌:菌体为单细胞或菌丝组成,菌丝为单细胞或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为专性异养真核生物,常见的有酵母、霉菌、菇蕈、还有与单胞藻共生形成地衣。

②粘菌:由多细胞聚合为团块,胞间分化很低,无叶绿素,具植物动物的特性。

7、动物界的主要特性:①真核细胞、无细胞壁;②典型的异养生物,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和能量才能得以生存;③对环境刺激能够产生行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Activity),多数组织和器官发达。

生物分类——五界分类系统介绍

生物分类——五界分类系统介绍

壶 菌 接 合 菌 ) 可 能从 不 能进 行光 合 作用 的 鞭 毛
虫 进 化而 来 ; 高 等真 菌 ( 担 子 菌

子 显微 镜的 诞 生
许 多分类学 家认 识 到某些 生
,
子囊 菌 ) 可能
物 例 如细 菌 真 菌 妥当
: 98 0

既 不 是植物 又 不是动 物
,
,
从 低等真 菌进 化而来 物源 内 吸 改营养
为动 物

从 亚 里 斯 多锐 时 代起
,
,
绝大 多数 生 物
物界 是 真 菌 界 植 物界 动 物界 的 祖先


学 家一 直 赞 同把 生 物 分 为 两界 巾期 以来
,

但 从 十九 世 纪
,
包 括 溉等真 菌 和 高 等真 菌 低等真 菌 ( 如卵 菌
由 于生 物学 技 术 的 发展

特别 是 电
1 9 2 4 一一

物和原 生生物 进 化而来
动 物 的 营养 靠 消化从

在 1 9 5 9 年 提 出为五 界 劣
,

周 围环 境 中获 取 的 食物 从 原生生 物进 化而来
,
,
魏 塔克 很据生 物 结构 和 营养 的 差 异
把生
在 五界 系统 中没有提 到病 毒 者 把 生物分 为 六 界
巧 妙 而 又 奇特 !
,
从一
个 侧 面 展 示 了 昆 虫 对 其生存环 境 的适 应 是 多 么
图+ 三
纳 蛹气 门鳃 ( 1 )及 巢 ( 2 )
图 十五
网翅檬 蛹的 气 门 鳃 (功

第三章 原生生物界

第三章 原生生物界

2. 纤毛门
• 纤毛虫类靠纤毛运动和搜集食物。 • 草履虫是此类的一个重要属,多数种类 结构比较复杂,细胞核分化出大核和小 核,多具有摄食细胞器。
纤毛虫
• 常见种类有大草履虫、喇叭虫、钟 形虫。 • 在反刍动物牛、羊等瘤胃中,生活 着多种纤毛虫。它们虽然数量很大, 但对宿主并无危害,而且能够通过 发酵作用,帮助宿主提高饲料的消 化和利用。
殊,圆形或梭形。细胞壁的成分为硅酸 盐,且为上、下壳套合而成。
3. 裸藻门
• 裸藻约1 000种,常见种类有眼虫。裸藻
是介于动、植之间的生物类型。本门除
眼虫等绿色种之外,还包括多种有色的 和无色的异养种类。
⒋单细胞或群体绿藻类
• 绿藻分布广,淡水、海水均有,绝大多数绿藻是
淡水生的浮游生物。常分布在水域的上层。但
(一)原生生物的营养方式
• 有的含有叶绿体的为光合自养,具有 细胞壁,是类植物原生生物,如衣 藻
衣藻
(二)有的种类进行吞噬方式异 养营养
• 有的为异养,能够运动,无细胞壁, 是类动物原生生物,如草履虫。
(三)有的种类腐生吸收方式异 养营养
• 有的种类其生活史中,既有像真菌的
时期,又有似变形虫的阶段,如粘菌,
(一)类动物原生生物
⒈肉足鞭毛门
⑴鞭毛亚门——锥虫 ⑵肉足亚门——变形虫类 ⒉纤毛门——大草履虫 ⒊顶复体门——间日疟原虫
原生动物的运动
固定运动细胞器:
鞭毛和纤毛
运动方式:摆动 有鞭毛的细胞,通常仅有1-4 有纤毛的细胞,成千上万
鞭毛和纤毛是以微管为主要成分
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是从位于质膜
下的基体上发出。典型的鞭毛长200µm, 纤毛长5-10 µ m,直径200nm左右。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

生物分类——三域六界生物分类——三域六界三域称为细菌域(Bacteria)﹑古生菌域(Archaea)和真核生物域(Eukarya).六界分类系统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再加病毒界即六界系统三大主干:植物、动物、微生物.植物界(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多细胞生物的总称。

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统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群也不一样,如将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界时,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础上把病毒单立为一界的学术理论)的系统中,植物界仅包括多细胞的光合自养的类群,而菌类、地衣和单细胞藻类以及原核的蓝藻则不包括在内。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类群的主要区别是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制造有机物。

此外,它们绝大多数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环境,不能自由运动(少部分低等藻类例外),细胞具细胞壁;细胞具全能性,即由1个植物细胞可培养成1个植物体等。

植物覆盖着地球陆地表面的大多部分,并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

它们的大小、寿命差异很大,从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藻类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陆地上庞大的、寿过几千年的"世界爷"(北美红杉)都是植物。

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中几乎都是唯一的初级生产者。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动物界(Animalia)生物的一界,该界成员均属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复杂有机物质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

动物界作为动物分类中最高级的阶元,已发现的共35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

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分类动物学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将特点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同一类,有脊索动物和无脊索动物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虫
细胞核分为大核和小核。
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
异养型,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
钟虫
第18页/共21页
接合生殖过程
• 两个细胞互相靠拢形成接合部位,发生原 生质融合,并生成接合子;由接合子发育成 新个体,这样的生殖方式称为接合生殖。
不同交配型的细胞才能接合 (异宗配合)。
疟原虫,指环体
孢子或裂殖子具有顶复合体。
滋养体
生活史复杂,具有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无性生殖 (裂体生殖和孢子生殖)的世代交替过程。
第15页/共21页
顶复合器(体)的结构
顶复合器是原生动物孢 子虫的一个特殊结构: 由极环(apical ring)、 类锥体(conoid)(疟原 虫及泰韧虫例外)、棒 状体(rhoptry)及微丝 (micromemes)组成。
第1页/共21页
草履虫
体积小,如微滴虫体长近1~1.5 μm。 分布广。 除了单细胞以外还有单细胞的群体。
胞咽 大核
喇叭虫
第2页/共21页
裸甲藻 (腰鞭毛虫)
2.2 分类概述
2.2.1 分类系统的演变
在两界系统中:作为动物界的1个亚界,即原生动 物亚界。
在五界系统中:作为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亚界。 原生动物亚界以下的分类,直至目前还有分歧和争
放射虫(Radiolaria):具有结构精致的硅质骨 骼,生活于海洋。
有孔虫
放射虫
第12页/共21页
有孔虫 生活史
年幼配 子母体
世代交替:在生物的 裂 生活史中,产生孢子 殖 的孢子体世代(无性 体 世代)与产生配子的 配子体世代(有性世 代)有规律地交替出 现的现象。
无性世代
配 子 母 体 t 有性世代
代表种类:
引起人类昏睡病的冈比锥虫,寄生于人的脑脊髓液 中,分布于非洲,传病媒介为采采蝇。
引起人类黑热病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的肝、 脾等内脏器官,传病媒介为白蛉。
波动膜
锥虫
红细胞
鞭毛
巨噬细胞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
第7页/共21页
•引起动物疾病,如隐鞭毛虫(寄生于鱼鳃)等。 •引起海洋赤潮,如夜光虫、腰鞭毛虫等。
论。
第3页/共21页
原生动物亚界以下的分类


肉足鞭毛虫门
盘蜷虫门
顶复虫门 微孢子虫门 囊孢子虫门
黏体虫门 纤毛虫门


运动胞器为鞭毛或伪足
虫体呈纺锤形、具有外质网联合形成的网状系统
具顶复合体,全部寄生
孢子小,只有1个瓣和1条极丝
孢子无极囊和极丝
孢子具极囊和极丝 运动胞器为纤毛
第4页/共21页
2.2.2 主要类群
2.1 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
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全部生命活动--如营养、 呼吸、排泄、生殖、运动和感应等。因此,是最 简单、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原生动物的细胞,除 具有真核生物细胞所 具有的一切基本结构 外,还具有其他特殊 的细胞“器官”-- 胞器(如伸缩泡、眼 点),因此原生动物 的细胞是生物界最复 杂的细胞。
大核
解体的பைடு நூலகம்核
二倍体核
小核 ① 接合
② 第一次 减数分裂
解体的小核
③ 第二次 减数分裂
④ 一个单倍体
核分裂一次, 其余核降解
⑤ 小核 交换
第19页/共21页
⑥ 单倍体 ⑦ 细胞分裂 核融合
纤毛虫代表种类
梨形四膜虫
棘尾虫
第20页/共21页
要点:
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2 原生动物的主要门类及其种类。 3 疟原虫生活史。 4 概念:纵二分裂、横二分裂、二分裂、世代交替、顶复
夜光虫
赤潮
第8页/共21页
隐鞭毛虫
•在白蚁肠道内共生的,如披发虫等。
披发虫
披发虫对于白
蚁有什么作用?
核 鞭毛
第9页/共21页
肉足亚门
特征:
运动胞器为伪足。
内 质 外质 食物泡
透明区 溶胶质
凝胶质
延长中的伪足
伪足
伸缩泡
细胞核
无性生殖为二分裂,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异养型营养方式,自由或寄生生活。
第5页/共21页
鞭毛的超微结构
鞭毛是细胞表面的一细丝状 突起,大部分游离于体外, 基部在体内,末端具一小球 形的基体。 鞭毛内近周缘部分排列有9 条双联微管,中央有2条中 央微管。中央微管和双联微 管之间的相互滑动使鞭毛产 生运动。
一般具有1根、2根或数根鞭 毛,有的种类则有许多根。
第6页/共21页
合子
配子
第13页/共21页
蛙片亚门
特征:
运动胞器为纤毛状鞭毛(数量多、 覆盖全身)。
细胞核2个或较多,但只有一种类 型的核。
无性生殖为纵裂,有性生殖为配子 生殖。
寄生生活(在蛙与蝌蚪中传播,生 活史复杂)。
第14页/共21页
2.2.2.2 顶复门
特征:
全部营寄生生活。
极环 表膜 微丝
微孔 高尔基体
细胞核
后环
第16页/共21页
膜下微管 棒状体
核仁
线粒体
疟原虫生活史
卵囊 动合子
蚊子体内
子孢子
蚊子吸血
孢子生殖
大配子体
蚊子吸血
小配子体
第17页/共21页
人肝细胞
红细胞外期
裂殖子 人红细胞
滋养体 指环体
红细胞内期
滋养体 配子体
2.2.2.3 纤毛门
主要特征
运动胞器为纤毛。
2.2.2.1 肉足鞭毛门:鞭毛或伪足,一个细胞核;
包含:鞭毛亚门、肉足亚门、蛙片亚门。
鞭毛亚门
特征:
运动胞器为鞭毛; 无性生殖为纵二分裂,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同配); 自养、异养型营养方式,自由或寄生生活。
同配生殖: 两个形态、大小相似的配子(生殖细 胞或性细胞)相互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第10页/共21页
代表种类
变形虫(Amoeba):虫体完全裸露,分外质和 内质。
太阳虫(Actinophrys):伪足中具轴丝,营水中 漂浮生活。
变形虫
太阳虫
第11页/共21页
有孔虫(Foraminiferida):具有碳酸钙构成的 球型、瓶型或螺旋型外壳,大多数在海洋底栖 或漂浮生活,生活史复杂,具有无性和有性生 殖的世代交替。
合器、接合生殖、鞭毛和纤毛、波动膜。
第21页/共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