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

合集下载

词人晏几道的“狷者”人生研究

词人晏几道的“狷者”人生研究

词人晏几道的“狷者”人生研究1. 引言1.1 晏几道的生平背景晏几道(1282-1365),字君卿,号狷狷子,浙江绍兴人,南宋末年至元代的著名词人。

晏几道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酷爱文学,对诗词有着非凡的天赋。

他曾经受过良师的指导,深受王沂、郑樵等前辈词人的影响,因此在词坛上具有很高的声望。

晏几道在政治上并不出众,多次因与当时的权贵唱反调而遭受贬斥和困扰。

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而是一直保持着狷狷的性格和矜持的态度。

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晏几道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用诗词来表达他的心声和情感。

晏几道的生平经历丰富多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历经风风雨雨,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清冷的心。

他的词作清新高妙,不拘一格,展现出独具风采的艺术特色。

晏几道被后人誉为“狷者”,意为性情刚直,不苟言笑。

1.2 狷者的含义晏几道所谓的“狷者”,是他对于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一种表达。

狷者一词有着严谨、守正、不苟言笑的含义。

在晏几道看来,狷者是一种坚持自己原则、不轻易随波逐流的人格特征。

狷者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坚守自己的内心信念,不轻易放弃理想和信仰。

他们坚持真理、坚守原则,不为时俗所动摇。

狷者是有着坚定意志和不屈不挠品质的人,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晏几道通过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深刻地描绘了狷者的形象。

他将狷者形容为高山之巅的一枝孤松,风雨中屹立不倒;将狷者比喻为深谷里的一泓清泉,清澈纯洁不为世俗所污染。

狷者在晏几道笔下,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

晏几道借助狷者这一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正义、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晏几道的“狷者”概念,是对于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的一种深刻阐释。

狷者是一种坚守原则、不动摇信念的人格品质,在晏几道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研究晏几道的“狷者”人生,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文学创作和人生观念,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启示,指导自己秉持狷者精神,追求人生的高尚境界。

晏殊与晏几道

晏殊与晏几道

晏殊与晏几道晏殊,字叔同,抚州临川人,7岁就能创作诗,有“神童”之称。

景德元年(1004年),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这件事,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

皇帝召见晏殊和来自各地的数千名考生同时入殿参加考试,晏殊的神色毫不胆摄,用笔很快完成了答卷。

真宗要赏赐他,让他有着进士的身份。

宰相寇准说道:“晏殊是外地人”皇帝回答道:“张九龄难道不是外地人吗?”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道“我曾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我。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诚实,因为这样,(皇帝)经常称赞他。

大中祥符元年(1008)任光禄寺丞;次年,召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三年,任著作佐郎。

七年,随真宗祭祀亳州太清宫,赐绯衣银鱼,诏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太常寺丞。

尔后,历任左正言、直史馆、王府记室参军、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权知制诰,判集贤殿。

天禧四年(1020),为翰林学士、左庶子。

其学识渊博,办事干练,真宗每遇疑难事,常以方寸小纸细书向其咨询。

他也将自己的答奏慎密封呈,多获真宗采纳,被倚为股肱。

乾兴元年(1022),年仅12岁的仁宗继位,刘太后听政。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束手无策。

晏殊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为此,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后任礼部侍郎知审官院、郊礼仪仗使、迁枢密副使。

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

天圣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后改知应天府。

在此期间,他极重视书院的发展,大力扶持应天府书院,力邀范仲淹到书院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该书院(又称“睢阳书院”)与白鹿洞、石鼓、岳麓合称宋初四大书院。

这是自五代以来,学校屡遭禁废后,由晏殊开创大办教育之先河。

庆历三年在宰相任上时,又与枢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导州、县立学和改革教学内容,官学设教授。

自此,京师至郡县,都设有官学。

这就是有名的“庆历兴学”。

晏几道讲解

晏几道讲解
• 1、晏几道在词中深入描摹歌女的痛苦,刻 画封建时代被侮辱、被损害的善良女性形 象,并以真挚严肃的态度对她们寄以深厚 的同情。
生查子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帘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2、晏几道善于选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动 人典型细节,深婉曲折地抒写心灵感受。 清平乐
之处而不值得一读呢?答案在你们每个人的心
中。
接下来我们对晏几道的《蝶恋花》进行详细了解。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 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 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殊《木兰花》 词句“长于春梦几 多时,散似秋云无 觅处”;白居易诗 句“来如春梦不多 时,去似愁云无觅 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
“庭院深深深几许? ” 修
——欧阳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
道 前三句都是千古名句,柳永、欧阳修、
苏轼的《蝶恋花》都写的很好,千古传颂,
晏几道的《蝶恋花》中却并没有这种效果,
那么晏几道的《蝶恋花》是不是就没有可取
杜牧《赠别诗》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
风格婉约 写法精妙
“不受世之轻重”,“遂陆沉下位, 无效国之机缘,只好流连歌酒而自遣, 成为古之伤心人。”
晏几道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 间”之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 欢离合之情,他的词构筑的是一个纯真执 着的恋情世界,以小令见长,并把令词的 艺术推向高峰;工于言情,语言清新,曲 折轻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 他是晏殊的儿子,但落拓一生,所以,词 里还含有他的身世感触。

晏几道 最美的十首诗词

晏几道 最美的十首诗词

晏几道 最美的十首诗词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 (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道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他是北宋最痴绝的词人,他被称为 “宋代贾宝玉”,父亲当了几十年的宰相,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穷困潦倒。

他和父亲在都在宋词史上留下厚重一笔。

他是晏几道。

晏几道的命运和贾宝玉很像,前半生,在宰相父亲晏殊的庇护下,他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填词吟曲,不亦乐乎。

晏殊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他从一个书生意气的公子哥沦落为潦倒的士子。

即便人生坎坷,晏几道依然是那个纯情的填词公子,他的词以言情见长,无论是追情往事,写对爱情欢愉的体验,还是感伤离别,抒发刻骨相思的情怀,都充溢着一股强烈的情感,以至于被人称之为 “鬼语”。

诗词君分享晏几道最经典的10首宋词,一起感受他笔下爱情的纯美吧!1、《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午夜梦回时分,从一场宿醉中醒来,但见楼台朱门已紧锁,映入眼帘的唯有重重低垂的帘幕。

去年春天衍生的离愁别恨又再次涌上心头,仿佛间,又看到那人,在纷纷扬扬的落花中痴痴伫立,和风细雨里,一对燕子正双双追逐嬉戏。

还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时,她身穿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美丽动人,她怀抱琵琶,轻轻拨弄着琴弦,在弦上幽幽诉说着相思。

可叹啊,如今她早已不在我身边,只有当时曾照着她彩云般身影归来的一轮明月,依旧挂在天边。

2、《少年游·离多最是》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

晏几道详细的生平经历资料

晏几道详细的生平经历资料

简介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

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

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有《小山词》留世。

(父亲)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今江西进贤)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晏殊自幼聪慧,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被任命为秘书正字。

天禧二年(1018年)被选为升王府僚,后迁太子舍人。

历任知制诰、翰林学士人物生平一、早年经历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

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

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得到了父亲格外的宠爱。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文学天赋,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

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

晏几道生来就在绮罗脂粉堆中长大,珠围翠绕,锦衣玉食,“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每天的生活就是跌宕歌词,纵横诗酒,斗鸡走马,乐享奢华,他的六位兄长先后步入仕途,而晏几道过的是逍遥自在的风流公子生活。

二、家道中落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晏殊去世,晏几道春风得意的生活也结束了,他立刻感受到了现实社会的霜刀雪剑。

他和六哥祗德,八弟传正及姊妹四人都还年幼,后由二哥承裕的妻子张氏“养毓调护”,嫁娶成家。

后来恩荫为太常寺太祝。

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进《流民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罗织罪名,交付御史台治罪。

政敌们从郑侠的家中搜到晏几道的一首《与郑介夫》(郑侠字介夫),上面写着:“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支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这些人如获至宝,以讽刺“新政”、反对改革为名,将晏几道逮捕下狱。

晏几道经典的诗句大全

晏几道经典的诗句大全

【导语】晏⼏道(1030-1106,⼀说1038—1110,⼀说1038-1112),北宋知名词⼈。

字叔原,号⼩⼭,抚州临川⽂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晏殊第七⼦。

历任颍昌府许⽥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下⾯是©⽆忧考⽹分享的晏⼏道经典的诗句⼤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晏⼏道经典的诗句 1.彩袖殷勤捧⽟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晏⼏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钟》 2.从别后,忆相逢,⼏回魂梦与君同。

——晏⼏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钟》 3.相思本是⽆凭语,莫向花笺费泪⾏。

——晏⼏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 4.年年陌上⽣秋草,⽇⽇楼中到⼣阳。

——晏⼏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 5.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凭。

——晏⼏道《清平乐·留⼈不住》 6.舞低杨柳楼⼼⽉,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钟》 7.⼩梅风韵最妖娆。

开处雪初消。

——晏⼏道《诉衷情·⼩梅风韵最妖娆》 8.⼆⽉和风到碧城。

万条千缕绿相迎。

舞烟眠⾬过清明。

——晏⼏道《浣溪沙·⼆⽉和风到碧城》 9.花阴⽉,柳梢莺。

近清明。

长恨去年今夜⾬,洒离亭。

——晏⼏道《愁倚阑令·花阴⽉》 10.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在,曾照彩云归。

——晏⼏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锁》 11.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

——晏⼏道《⽣查⼦·关⼭魂梦长》 12.绿杯红袖趁重阳,⼈情似故乡。

——晏⼏道《阮郎归·天边⾦掌露成霜》 13.年年岁岁登⾼节,欢事旋成空。

——晏⼏道《武陵春·九⽇黄花如有意》 14.九⽇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

——晏⼏道《武陵春·九⽇黄花如有意》 15.消息未归来,寒⾷梨花谢。

——晏⼏道《⽣查⼦·⾦鞭美少年》【篇⼆】晏⼏道经典的诗句 1.相思不⽐相逢好,此别朱颜应⽼。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 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晏几道是晏殊幼子,年轻的时候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

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贫困,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词作由真率走向深沉,这首词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北宋-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翻译: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天边金铜仙人掌上的托盘里,露水已凝结成霜,雁行一去是那么遥远,唯见云阔天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绿酒杯,红袖女,趁着重阳佳节,大家来乐一场,人情之温暖,倒有几分像在家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我佩带着紫茎的兰花,把几朵黄菊插在头上,竭力再做出从前那种狂放的模样。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我想要用沉醉来换取悲凉,动人的歌声啊,千万别撩起我心中的哀伤!
注释:
①金掌:铜仙人掌。

汉武帝刘彻曾在建章宫筑神明台(一作柏梁台),上铸铜柱二十丈,有仙人掌托承露盘以伫露水,和玉屑服之,以求长生。

②绿杯:美酒。

红袖:美女。

[晏几道宋词精选]晏几道最出名的诗词

[晏几道宋词精选]晏几道最出名的诗词

[晏几道宋词精选]晏几道最出名的诗词晏几道生平介绍晏几道(约1030约1106)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

曾任太常寺太祝。

熙宁七年(1074),以郑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受株连下狱。

元丰五年(1082),为颍昌府许田镇监官,年未至乞身,退居京师赐第(《碧鸡漫志》卷二)。

晚年家境贫。

《蝶恋花》晏几道词作鉴赏(初撚霜纨生怅望)《蝶恋花·初捻霜纨生怅望》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情景交融、以景衬情,抒写了一位女郎午睡醒后的闲愁。

词的上片借细节和衬景构成一幅和谐的闺中闲眠图,这一景境中融入闺中人独处空闺的闲愁;下片纯以花月状人,句句辞兼比兴,处处意存双关。

全词室内景物、户外。

《蝶恋花》晏几道词作鉴赏(梦入江南烟水路)《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

全词语言朴实,清新温婉,意境含蓄优美,情景交融,通篇不见一个“愁”字,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主人公的愁怨,将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在手法上,此词运用。

《蝶恋花》晏几道词作鉴赏(醉别西楼醒不记)《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伤别的恋情之作,写别后的凄凉情景。

此词没有事件的具体描述,通过一组意象反复诉说离愁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有。

上阕写醉梦醒来,感慨人生如梦如云,醉别西楼,醒后已不记得当时的情景。

《临江仙》晏几道词作鉴赏(梦后楼台高锁)《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代表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此词者与恋人别后故地重游,引起对恋人的无限怀念,抒发对歌女小蘋的挚爱之情。

上片描写人去楼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伤春伤别的凄凉怀抱。

“落花”二句套用前人成句而更见出色。

下片追忆。

《临江仙》晏几道词作鉴赏(斗草阶前初见)《鹧鸪天》晏几道词作鉴赏(彩袖殷勤捧玉锺)《鹧鸪天》晏几道词作鉴赏(一醉醒来春又残)《鹧鸪天》晏几道词作鉴赏(醉拍春衫惜旧香)《鹧鸪天》晏几道词作鉴赏(守得莲开结伴游)《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所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欢聚时的缠绵,
有离别时的愁怨; 有追忆往昔时的惆怅, 有面对现实时的哀婉。
思考并讨论: 1、两首词在时序安 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 感有何不同?
1、两首词在时序安排上是否相同?
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临江仙》 时间: 现实 —— 追忆 (倒叙) 情事: 春恨 ——相逢别离 情感: 孤独寂寞 — 苦恋,人世无常、欢娱难再 《鹧鸪天》 时间: 当年 —— 别后 —— 今宵 (顺叙) 情事: 初欢 —— 久别 —— 重逢
(3)令人惆怅不已,从而构成了一个 凄艳绝伦的意境。 (作用 情感)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品味 鉴赏
• 寓情于景(手法) • 伊人早像一缕彩云那样逝去,只剩下 当年曾经照伴着我俩的一轮明月,犹 自冷清清地凌空独挂!(阐述) • 以物是衬人非,表达无尽的思念之情。 • “明月”二句回应、烘托了开篇“梦 后”“酒醒”时刻的凄清孤寂。 (作用、情感)
被 遗 忘 的 时 光来自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渐渐地回升出我心坎 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 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那缓缓飘落的小雨 不停地打在我窗 只有那沉默无语的我 不时地回想过去
彩云易散 梦里清辉
——晏几道《临江仙》
倾情朗读,初探诗意,整体感知 临 江 仙
晏幾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 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 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再读诗歌, 感受形象,体会情感
小蘋
美丽薄命
“两重心字” 一见钟情,心心相印
“琵琶” “明月彩云”
乐技之高,感情深厚
执着苦恋,至死不渝 人事无常,欢娱难再
知己红颜
蘋: “小蘋若解愁春暮” “小蘋微笑尽妖娆”
“丝雨恼妖蘋” 云: “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 “一曲阳春春已暮,晓莺声断朝云去” 莲: “手拈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 “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 寄小莲” 鸿: “问谁同是忆花人?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
情感: 欢乐 —— 愁苦 —— 惊喜
《小山词》艺术特色
(一)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与身世之 感的渗入。 (二)语淡情深,艳而不俗,浅处皆深, 把《花间集》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 到了极致。
楼台高锁
门帘低垂 百花落尽 独自凝立 细雨霏霏
春恨 凄寂
燕子双飞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读诗歌,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请大家自由诵读这首词, 然后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 哪个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 说你的理由。
简析这句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手法)
(2)在微雨落花清美的景色中,以燕 子双飞来反衬愁人独立,无情之燕犹得 双飞,有情之人反而独立。 (阐述)
知人论世
晏幾道 (1038~1110),字叔原,号小 山,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 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 判、开封府判官等。一生仕途不达, 但狷(juà n)介自守,不傍权贵之门。 晚年家境中落。以词名世,与其父晏 殊齐名,并称“二晏”。其词多感伤 情调,著有《小山词》,存词260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