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原文、译文与赏析

合集下载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

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

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

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

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

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

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

“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

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

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

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

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

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

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

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

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兰佩紫,菊簪黄。”原文、赏析

“兰佩紫,菊簪黄。”原文、赏析

兰佩紫,菊簪黄。

出自宋代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原文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

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创作背景:晏几道是晏殊幼子,年轻的时候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

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贫困,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词作由真率走向深沉,这首词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译文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翻译与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翻译与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翻译与赏析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宿酒醒后帘幕重重低垂。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琵琶轻弹委委倾诉相思。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注释】⑴临江仙:双调小令,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⑵“梦后”两句:眼前实景,“梦后”“酒醒”互文,犹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所云“一场秋梦酒醒时”;“楼台高锁”,从外面看,“帘幕低垂”,就里面说,也只是一个地方的互文,表示春来意与非常阑珊。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⑶却来:又来,再来。

“去年春恨“是较近的一层回忆,独立花前,闲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卧,静掩房栊意兴还稍好一些。

郑谷《杏花》:”小桃初谢后,双燕却来时。

“”独立“与双燕对照,已暗逗怀人意。

《五代诗话》卷七引翁宏《宫词》”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翁诗全篇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一。

)⑷以下直到篇末,是更远的回忆,即此篇的本事。

小苹,当时歌女名。

汲古阁本《小山词》作者自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宠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小莲、小苹等名,又见他的《玉楼春》词中。

⑸心字罗衣:未详。

杨慎《词品》卷二:“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薰之尔,或谓女人衣曲领如心字。

“说亦未必确。

疑指衣上的花纹。

”心“当是篆体,故可作为图案。

”两重心字“,殆含”心心“义。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之一:”山花插鬓髻,石竹绣罗衣“,仅就两句字面,虽似与此句差远,但太白彼诗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显然为此词结句所本,则”罗衣“云云盖亦相绾合。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

当时在,曾照彩云归。

〔小蘋〕歌女名。

〔心字罗衣〕用一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这里的心字还包含深情蜜意双关的意思。

杨慎词品卷二:“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

或谓女人衣曲领为‘心’字,又与此别。

”临江仙是晏几道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是一首相思词,是词人为追念旧时一位名小蘋的歌女而作。

开首两句,写眼前景物,“梦后”与“酒醒”互文,“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写了“梦后”、“酒醒”时欢娱成梦,人去楼空的景况,渲染了空寂、冷落、凄凉的气氛。

“去年春恨却来时”,由眼前景物的凄凉过渡到去年离别之情的回忆,读来是朴实无华之句,细嚼却是神来之笔。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当然是指词人自己,茕茕孑立在落花前,看微雨中双飞的燕子。

“落花”、“微雨”点明是暮春时分,这时的景物更增添了几分离情别恨之缠绵。

此时,燕子犹得“双飞”而人只能在那儿“独立”,相形之下,又令人感到多么黯然神伤!“落花”二句,历来为评家推崇备至,誉为“千古未有之名句”。

词的上阕,词人从眼前的景物引起去年的春恨离愁。

下阕开头三句,是词人追叙更远的往事。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对一个思慕日久的情侣,词人可以追忆的事情很多,但在词中只点了她当时的服饰、技艺与彼此之间的感情。

“两重心字罗衣”,写她衣饰之华美,并含有“心心相印”之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不仅点明小蘋的歌女身份,这位歌女的出色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词人与这位歌女的。

衣饰华美、技艺高超,尤其是感情的深厚,这些都是值得回忆的。

结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人抒写当初小蘋曾踏着月色归去,如今明月仍在,而彩云却不知何往了。

彩云,代指小蘋。

古中多以彩云指代美人,词人也用的是这一修辞手法。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导读: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译文] 相思是一种感觉,本来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就不要再对着信纸落泪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注释: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赏析: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

不将心嫁冶游郎。

①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

②一春弹泪说凄凉。

【注释】①斗画长:争着把眉画长。

唐秦韬玉《贫女》:“不把双眉斗画长。

”冶游郎:轻薄浪荡子弟。

唐李商隐《无题》:“不知身属冶游郎。

”②歌扇:古时舞妓歌女有扇,上常记歌曲名,以供歌时点唱,故有字,亦曰歌扇。

【译文】天天精心细描双眉,同女伴比美斗艳。

如同行云飞絮漂泊不定、轻浮狂荡。

但是她誓不嫁与那些轻薄的浪荡儿郎。

侍宴歌唱,扇字常被酒溅洒滴残;陪客游赏,舞衣常为花熏染。

但内心伤感不禁落泪,整个春天,都在流泪歌唱,倾诉独自的凄凉。

【集评】现代·刘永济:“作者将此一舞女之生活和内心写得如此酣畅,其自身几已化为此女。

盖由作者自身亦具有此种矛盾之痛苦,亦同有此舞女之个性,故能体认真切。

此舞台,直可认为作者己身之写照。

此种写法,又较托闺情以抒己情者更加亲切,因之更加动人。

论者称其词顿挫,即从此等处看出也。

”(《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赏析】此词抒写歌妓卖笑生涯及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实为词人己身痛苦矛盾的写照,比之于托闺愁以抒己情更见亲切动人、顿挫有致。

上片虚写,下片实叙。

起句反用“不把双眉斗画长”诗意;次句点明其悲惨的命运。

写妆饰之美,是生活所迫,无意媚人,乃自怜也。

“行云”用“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句意,表示漂泊不定;“飞絮”则有“颠狂柳絮随风舞”之意,一写己身无可奈何、任人摆布,二含下文所提“冶游郎”的轻薄狂荡,故引出“不将心嫁冶游郎”。

“心”、“斗”呼应,突出了矛盾的心理。

过片“歌扇”、“舞衣”言其身分,“溅酒”、“弄花”摹其情态。

上片结写其不轻以身相许,已露痛苦之端倪,卒章结又笔锋陡转,写出内心的痛伤,言其歌舞、侍宴、陪游,非求狂乐,实出无奈也。

如此境况,怎能不“一春弹泪说凄凉”?颇耐人寻味。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晏几道(宋代)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译文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

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

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2]“身外”二句:一作“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稀,一作“移”。

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

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

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

近,一作“尽”。

创作背景这首小词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多是为友人所作。

《小山词》中多写爱恋相思,此篇则例外。

鉴赏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

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

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

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

“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

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阮郎归》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阮郎归宋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 [19] ,云随雁字长 [20] 。

绿杯红袖趁重阳 [21]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22]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23] 。

注释:[19]金掌:指铜仙手掌。

《三辅故事》:“汉武帝以铜作承露盘,高二十丈、大十围,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以求仙。

”后世称铜人为铜仙或金铜仙人。

露成霜:谓深秋天气逐渐寒冷。

《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0]“云随”句:目尽雁群飞过之处,都是绵绵的云。

雁字,雁群飞行,组成一字或人字,故谓雁字。

[21]“绿杯”句:谓与歌女饮酒唱歌,莫辜负重阳佳节。

绿杯,翡翠杯或碧玉杯,以作酒杯的美称。

白居易《醉中戏赠郑使君》诗:“密坐移红毯,酡颜照绿杯。

”红袖,妇女衣袖。

趁,陆校本《小山词》作“称”,当从之。

享用之意。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诗酒趁年华。

”[22]“兰佩紫”二句:佩挂紫色的秋兰,头上插着黄色的秋菊。

[23]“清歌”句:唱的清曲莫要是伤心的曲调。

清歌,指歌女唱歌侑酒。

断肠,《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指悲伤过甚。

译文: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着黄菊,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评析:词作于小山晚年,斯人自道,是其哀乐过人、自甘畸零的人生总结。

首二句暗用杜牧《早雁》诗的句意:“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二句自蕴无限慷慨悲凉。

“绿杯红袖”,以明亮的色泽衬托情感的低沉,更有耐人寻绎的深味。

“人情似故乡”乃谓他乡人情之厚,略如故乡,实是异乡人自我宽慰,在洒落中饱含热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译文】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注释】
①阮郎归:词牌名,又名《碧桃春》《醉桃源》等。

《神仙记》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

留住半年,思归甚苦。

既归则乡邑零落,经已十世。

曲名本此,故作凄音。

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②金掌:汉武帝时在长安建章宫筑柏梁台,上有铜制仙人以手掌托盘,承接露水。

此处以“金掌”借指国都,即汴京。

即谓汴京己入深秋。

③雁字:雁群飞行时排列成人字,有时排列成一字,故称雁字。

④绿杯红袖:代指美酒佳人。

⑤人情:风土人情。

⑥“兰佩紫”两句:佩戴紫色兰花,头上插黄菊。

屈原《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

⑦理旧狂:重又显出从前狂放不羁的情态。

【创作背景】
晏几道是晏殊幼子,年轻的时候过着酒筵歌席的富贵生活。

晏殊死后,家道中落,生活陷于贫困,晏几道对于人情世故、悲欢离合有了更多的感受.他的词作由真率走向深沉,这首词即是他情思深沉的代表作之一。

【赏析】
此词写于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

表达凄凉的人生感怀。

其中饱含备尝坎坷沧桑之
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上片写景生情。

秋雁南飞,主人情长,引起思乡之情,正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两句以写秋景起,点出地点是在京城汴梁,时序是在深秋,为下文的“趁重阳”作衬垫。

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二十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以承武帝想饮以求长生的“玉露”。

承露金掌是帝王宫中的建筑物,词以“天边金掌”指代宋代汴京景物,选材突出,起笔峻峭。

但作者词风不求以峻峭胜,故第二句即接以闲淡的笔调。

白露为霜,天上的长条云彩中飞出排成一字的雁队,云影似乎也随之延长了。

这两句意象绵妙,满怀悲凉,为全词奠定了秋气瑟瑟的基调。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两句将客居之情与思乡之情交织来写,用笔细腻而蕴涵深厚,一方面赞美故乡人情之美,表达出思乡心切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赞美了重阳友情之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

下片抒发感慨。

因自己的孤高的性格,而仕途失意,想以狂醉来排遣忧愁,然而却是“断肠”。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从《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和杜牧“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化出的“兰佩紫,菊簪黄”两句,写出了人物之盛与服饰之美,渲染了宴饮的盛况。

接下来一句,写词人仕宦连蹇,陆沉下位,情绪低落,不得不委屈处世,难得放任心情,今日偶得自在,于是不妨再理旧狂,甚至“殷勤”而“理”,以不负友人的一片盛情。

试想,本是清狂耽饮的人,如今要唤起旧情酒兴,还得“殷勤”去“理”才行,此中的层层挫折,重重矛盾,必有不堪回首、不易诉说之慨,感情的曲折,自然把意境推向比前更为深厚的高度。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由上面的归结,再来一个大的转折,又引出很多层次。

词人想寻求解脱、忘却,而他自己又明知这并不能换来真正的欢乐,这是真正的悲哀。

《蕙风词话》又说:“‘欲将沉醉换悲凉’,是上句注脚;‘清歌莫断肠’仍含不尽之意。

”此乃中肯之语。

词之结句,竟体空灵,包含着万般无奈而聊作旷达的深沉苦楚,极尽回旋曲折、一咏三叹之妙纵观全词,尽管作者那种披肝沥胆的真挚一如既往,但在经历了许多风尘磨折之后,悲凉已压倒缠绵;虽然还有镂刻不灭的回忆,可是已经害怕回忆了。

晏几道生性耿直,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故一生抑郁不得志。

这首词,写景洗练,写情起伏跌宕,很好地表达了他失意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