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重阳》古诗鉴赏

《重阳》古诗鉴赏

《重阳》古诗鉴赏《重阳》古诗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古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古诗鉴赏1《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译文离家万里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窗外梧桐叶落仿似故乡秋色。

祈望自己能像大雁般自由的在天地间翱翔,等到黄昏日落就归巢。

落叶本就无心定流水,无主的菊花就连那让万物凋敝的西风都无可奈何。

昨日隐痛恍如梦中,那心中的遗憾与悔恨该有多少呢?《重阳》译文二我远离故土,孤身被囚禁在这里,头发蓬乱不堪,故乡秋色里的老梧桐应该没改变吧。

在江水涨满江岸,天上入秋的新月渐渐升起时,大雁栖息了;巷子里空无一人,燕子也离别斜阳回巢了。

落叶无力阻挡流水,黄花也无力改变秋风。

天地间的遗恨你们知道多少?昨天晚上我战败的地点龙山又进入我的梦里。

《重阳》注释何心:何来的心。

无心。

黄花:指菊花,即黄菊、秋菊。

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

方山是指中岳嵩山的南麓两山之间,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中华第一个王朝夏朝、夏禹国的诞生地—河南登封。

《重阳》赏析《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

全诗没有一点过节的喜悦和快乐,也没有年轻有为、蒸蒸日上的朝气,更没有官场得意、登高望远的企盼;也许能看到一丝西风烈马、叱咤风云的.影子,但那也只是过去式。

更多的是凝重、自励、追忆、反省,但尽管如此,全诗却不曾给人一点消沉和沮丧,相反,它让人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文天祥这首《重阳》,远不止是重阳节这么简单,更多是隐含诗人的心愿:盼望重见天日、重获阳光,甚至希望能起死回生、东山再起!“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是写实、写景。

“万里”是指地理距离,“飘零”是指他自己一个人,“万里飘零”实则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的写照。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试望阴山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

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

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

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

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翻译遥望塞外的阴山,不禁让人无限伤怀,徘徊不语。

只见几座青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尺的距离,眼前黄沙遍地,不见一丝尘埃。

碎叶城早已荒芜,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只看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凝聚着寒冷的雾气。

我正在这里徘徊不前,忽然听到山崖上巨石撞击的声音,就像是万丈深壑里发出的隆隆雷声。

边塞的荒凉叫人看了愁苦满怀,更何况我平生的惆怅已经很多了。

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为迎接天下贤达而筑的黄金台的遗迹、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横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经未老先衰,两鬓已生出星星白发在秋风中回首往事,愁苦满怀。

注释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簇:簇拥,聚集。

几簇:丛集的样子。

匝地:满地,遍地。

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并建有拂云祠。

雕:雕鹰。

惨不开:聚成一片愁惨、凄凉的景象。

踟蹰:徘徊不前。

绝塞:极远的边塞。

蛾眉遗冢: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

骏骨:骏马之骨。

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容若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觇梭龙”,即侦察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入侵情况,途中思家心切,写下这首《沁园春》。

赏析上片描绘塞外风光惊心动魄的场面。

起句“试望阴山”,先廓定视野,继后写“试望”的心境和感受:“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原文及翻译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小练习原文填写:⑴《沁园春•雪》中虚写的句子是。

⑵《沁园春•雪》中过渡句是。

⑶《沁园春•雪》中的主旨句是。

按要求写出《沁园春•雪》中的句子:比喻句:拟人句:文学常识:一、词牌名“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长沙》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

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

《沁园春·长沙》我们会在之后进行学习。

二、诗歌基本常识词又叫诗余;词的句子长短不齐,又叫长短句;词由词牌和题目构成,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结构、用韵、乐谱等形式,因此又叫倚声。

词的分类:按字的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可分为婉约词派和豪放词派。

三、作者简介毛泽东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沁园春丁酉岁感事》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②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③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④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

⑤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

⑥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⑦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

⑧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⑨【注释】①丁酉岁:理宗嘉熙元年(1237)。

②“神州”两句:典出《晋书·桓温传》。

西晋时,王衍任宰相,正值匈奴入境。

王衍清谈误国,丧失许多国土。

桓温责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的字)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神州,古称中国。

陆沉:大地无水而沉,比喻国土为外敌占领。

青毡:典出《晋书·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群盗惊走。

”后因以“青毡”为封建文人故家旧物之代称。

此借代中原失地。

③北州:指北方。

东帝江山:战国时,齐湣王称东帝,自恃国力,不审时势,后被燕将乐毅所破。

此处喻岌岌可危的南宋。

④刘表坐谈:三国时,曹操进攻柳城,刘备曾劝荆州牧刘表袭击许昌,刘表不听。

后表为坐失良机而懊悔不已。

曹的谋士郭嘉说:“(刘)表坐谈客耳!”(《三国志·魏志·郭嘉传》)。

深源轻进:典出《晋书·殷浩传》。

东晋殷浩字渊源(唐代因避高祖李渊讳,改“渊”为“深”)。

殷浩虽都督五州军事,但只善于谈论,徒负虚名。

前秦符健死,殷浩想趁机收复中原,用羌人姚襄为先锋。

姚叛变倒戈,殷浩仓皇弃军而逃。

⑤江沱(tuo驼):代指江南一带。

江:长江。

沱:指长江支流。

《诗经·召南·江有汜》云:“江有沱。

”⑥鳣(zhan沾)鲸失水:语本贾谊《吊屈原文》:“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受制于蝼蚁。

”鳣鱼和鲸鱼都是体积巨大的鱼。

⑦“平戎”两句:平戎策,指抗金条陈。

纳兰性德诗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原文译文赏析

纳兰性德诗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原文译文赏析《沁园春·丁巳重阳前》清代:纳兰性德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译文】夜已阑,月满西楼,深院锁着寂寞的梧桐,秋虫低吟一曲惆怅。

你凝视摇红的烛影,不觉睡去,白日所思夜入梦来:“丁巳重阳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思念在梦中哽咽着,片片碎了,飞落似春尽溪畔散落的桃花,而爱却如大漠孤坟上的青草,至死都坚持着葱茏之色!你叹,“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你忆,“锈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

你悲,“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风轻云淡,月华如水,今夕何夕?纵有红巾翠袖,谁又能拭你腮边之。

梦醒了,伊人软语仿佛仍在耳边徘徊,伊人泪眼仿佛仍在眼前婆娑,然而伊人何在?词人竟沉溺于梦境不能自拔,披衣而起,在茫茫“碧落”中“寻寻觅觅”。

又有谁能见证这一夜的辗转,一夜的奔波,一夜的背情呢?或许只有早落在头发上的秋霜吧。

真是秋霜?还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谁知道呢。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么能再续前缘?只有未亡人的回忆、愁绪还在不断的滋长吧!看着曾经一起流连过的“春花秋叶”,又一次勾起了莫名的伤感。

怎么能够承受如此痛苦的煎熬?还是把你忘却吧!抹去了你留在我生活中的印痕。

然而邻院幽幽的笛声,又一次把你带回我的身旁。

“真无奈”!【注释】丁巳重阳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农历九月初六日,即重阳节前三日。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沁园春原文:
思之鄙人也。

期思属弋阳郡,此地旧属弋阳县。

虽古之弋阳、期思,见之图记者不同,然有弋阳则有期思也。

桥坏复成,父老请余赋,作沁园春以证之有美人兮,玉珮琼琚,吾梦见之。

问斜阳犹照,渔樵故里,长桥谁记,今古期思。

物化苍茫,神游仿佛,春与猿吟秋鹤飞。

还惊笑,向晴波忽见,千丈虹霓。

觉来西望崔嵬。

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待空山自荐,寒泉秋菊,中流却送,桂棹兰旗。

万事长嗟,百年双鬓,吾非斯人谁与归。

凭阑久,正清愁未了,醉墨休题。

诗词作品:沁园春诗词作者:【宋代】辛弃疾诗词归类:【秋天】、【写景】、【悲秋】。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5篇)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宋代:刘克庄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译文: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熟读一卷《阴符》,能开两石硬弓,手提百斤宝刀。

更有玉花骢喷着粗气,挥舞马鞭,鞭梢作响,鞭快如电;展开乌丝阑,醉中的墨迹如蛟龙跳跃。

与之谈笑的是勤奋攻读的书生、行侠仗义的豪客,都值得寄信相召。

依稀记得,曾经主动请缨出战南越事,草拟檄文征讨辽兵。

当年目视云霄。

谁信道凄凉今折腰。

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

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

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

当年我傲岸不羁、目视云霄,谁肯信,如今竟落得为五斗米而折腰。

草草南归,未能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令人十分惆怅;遥遥北望,却不见故都长安。

年华已老,胸中郁结着不平之气,高歌后仍需用酒浇灭。

罢了罢了,但见帽子两边鬓发渐白,镜中容颜日益憔悴。

注释:一卷阴符,二石(dàn)硬弓,百斤宝刀。

更玉花骢(cōng)喷,鸣鞭电抹,乌丝阑(lán)展,醉墨龙跳。

牛角书生,虬(qiú)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

依稀记,曾请缨(yīng)系粤,草檄(xí)征辽。

阴符:古兵书名。

阴符经。

旧题黄帝撰,言虚无之道.修炼之术。

又历代史志皆以《周书阴符》著录兵家。

而黄帝阴符入道家,判然两书。

此当指《周书阴符》。

二石:古代计量单位,约为现在的二百四十斤。

玉花骢:又称菊花青,是一种良马。

喷:吐气。

电抹:形容宝马飞奔,迅如闪电。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翻译及赏析1沁园春·丁酉岁感事原文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

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

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翻译是谁使得中原大片国土沦于敌手?北宋覆亡已百年有余,始终没有收复。

北方有志之士,已寥若晨星;半壁江山,如西风中落日,已穷途末路;朝廷中的有些人,只是坐着空谈,有些人行事鲁莽轻率,这些都是在弹指间贻误战机、令人伤心的是,南宋年年遭到强敌的进攻,长期屈辱苟安,形势岌岌可危。

和不能安,战不能胜,朝廷偏安于江南,享乐安逸。

可叹我虽有建功封侯之志,却像鳣鲸离开江湖大海,不能施展;虽然怀揣平戎之策,却因奸佞弄权无人赏识:当权者虽然无能,但国事尚有可为,我深夜难寐,灯下看剑。

难道只有武将才能为中兴立功,读书人就不能被画在麒麟阁上吗?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

丁酉岁: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前后,蒙古灭金,发兵南侵攻宋。

青毡:比喻中原故土,将敌人比作盗贼。

东帝:比喻穷途末路的南宋。

刘表坐谈:典故来源于《三国志》。

深源:东晋殷浩,字深源,善高谈阔论。

曾轻率北伐,结果大败。

年年冰合,在在风寒:以气候的寒冷比喻局势的艰危。

江沱:代指江南,沱是长江的支流。

鉴赏在这首词中,作者猛烈抨击了当权者的腐朽不堪,误国害民,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渴望能长缨立马为国杀敌的热情。

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灭金后,随即对宋大举兴兵,连年南下,宋军屡屡败北,襄、汉、淮蜀间烽烟不断,危急日甚。

宋理宗张惶失措,虽下沼罪已,仍无法挽救国土的沦丧。

词中所言“丁酉岁”(1237年,理宗嘉熙元年)即是指那几年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翻译赏析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作者为清朝诗人纳兰性德。

其古诗全文如下: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

真无奈,倩声声檐雨,谱出回肠。

【前言】《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这首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是以记梦的形式所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人称赏。

其徘侧缠绵、声声血泪,全可与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词相媲美。

【注释】①丁巳重阳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农历九月初六日,即重阳节前三日。

此时亡妻已病逝三个多月。

②并吹红雨: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云:“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宋杨万里《九月四日生辰》有“重九吹花节,千龄梦日时”之句,故本谓风吹花动,而后演变为重阳节之意。

胡翼龙《满庭芳》:“吹花题叶事,如梦里,记得依然。

”是说重阳佳节曾有游赏吟咏之事。

纳兰此句是说曾与爱妻共度过美好时光,有所赏心乐事。

又,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之句,故红雨指桃花,谓落花时节曾与爱妻共度。

③灵飙:灵风。

这里指梦中爱妻飘乎之身影。

④重寻句: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此谓梦醒之后,爱妻之音容俱逝,天地茫茫,无处可寻,不胜凄怆。

⑤绸缪:指夫妻之恩爱。

⑥减尽句:《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云:“刘季和曰:‘荀令君(荀彧)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后以“荀衣”“荀香”“荀令衣香”等,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惆怅之情,或喻花卉异香。

此处是作者自喻,说自己往日的风流神采早已消损殆尽了。

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改尽潘郎鬓发,消残荀令衣香。

”⑦邻笛:晋向秀《思旧赋·序》:“余与稳康、吕安居止接近。

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其后各以事见法。

……余适将西迈,经其旧庐。

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

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追思囊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后多以此典表示笛声凄婉,或表示怀旧伤逝、心绪惆怅等。

如袁去华《兰陵王次周美成韵》:“正难续幽梦,厌闻邻笛。

”这里是说一声声幽怨哀感、回肠荡气的笛声,更使人怅惘难耐。

【翻译】夜已阑,月满西楼,深院锁着寂寞的梧桐,秋虫低吟一曲惆怅。

你凝视摇红的烛影,不觉睡去,白日所思夜入梦来:“丁巳重阳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思念在梦中哽咽着,片片碎了,飞落似春尽溪畔散落的桃花,而爱却如大漠孤坟上的青草,至死都坚持着葱茏之色!你叹,“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你忆,“锈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倚斜阳”。

你悲,“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风轻云淡,月华如水,今夕何夕?纵有红巾翠袖,
谁又能拭你腮边之。

梦醒了,伊人软语仿佛仍在耳边徘徊,伊人泪眼仿佛仍在眼前婆娑,然而伊人何在?词人竟沉溺于梦境不能自拔,披衣而起,在茫茫“碧落”中“寻寻觅觅”。

又有谁能见证这一夜的
辗转,一夜的奔波,一夜的背情呢?或许只有早落在头发上的秋霜吧。

真是秋霜?还是“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谁知道呢。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又怎
么能再续前缘?只有未亡人的回忆、愁绪还在不断的滋长吧!看着曾经一起流连过的“春花秋叶”,又一次勾起了莫名的伤感。

怎么能够
承受如此痛苦的煎熬?还是把你忘却吧!抹去了你留在我生活中的印痕。

然而邻院幽幽的笛声,又一次把你带回我的身旁。

“真无奈”!【鉴赏】词的上片以低婉的叹息起笔,既是叹息亡妻早逝命薄,也是哀叹自己的薄命。

接下去写往日的夫妻恩爱情景,反衬出今日永别的苦情,梦醒后的凄清难禁。

结穴处再点梦中“只灵飙一转”,为
之无限的怅惘,无穷的恨憾。

下片进一步刻画苦苦追寻亡妻的踪影和追寻而不可得的沉痛心情。

这里用料想之情景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

结处又以幻境谱叙衷肠。

全篇屈曲跌宕,一波三折,低回深婉,哀怨动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