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
构建“绿色化”的中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促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构建“绿色化”的中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促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实验教学对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化学实验内容侧重系统的书本知识性,在实验内容上安排大量的验证性实验和尝试性实验,这样,不仅这些实验的废弃物污染了生态环境,而且学生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都无法得到提高。
化学实验“绿色化”,目的是把现有化学和化工生产的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变为“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核心是“杜绝污染源”。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及环保各项工作的深入,教学实验的环保问题将被人们重视。
同时,结合化学实验自身的特点,化学实验教学实现“绿色化”不仅非常必要,而且现实可行。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已经迎来了改革的春风,中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思想怦然诞生了。
中学化学虚拟仿真实验就是利用计算机编程工具模仿真实的实验环境编写的软件,借助计算机营造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使实验接近或优于真实的实验环境,实验者可借助操作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
事实上,计算机模拟仿真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摆脱实物教育的一场革命,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技巧的更新,而且对保护自然资源、缓解化学实验对环境的污染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利用模拟仿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仪器进行剖视及仿真,对有毒物质出现的实验进行模拟,避免有毒物质危害师生身体的健康。
常规的、传统的化学实验不可避免的消耗许多药品和大量的水资源,尤其对于那些要使用昂贵试剂药品的、实验中容易引起爆炸或必须采用有毒有害试剂(如氢气、苯、苯酚、砷化物、重金属等)的实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实验原理、装置、流程、实验过程进行仿真,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效果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做实验,既让学生学会了实验方式,领会了化学原理,实现了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又节省了资源、保护了环境,使我们的化学实验变成“绿色化”的实验。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堂 } 被 感 知 的对 象 形 象 直 观 地 呈 现 出 把 来 , 以对 教 学 目标 的实 现 起 到 很 好 的 可 铺 垫 作 用。
电的有: 食盐水 、 稀硫酸 、 稀氧氧化钠溶 液。 能导 电的是 : 、 不 水 蔗惦水溶液 、 酒 精溶液 。 但是乙小组发现都能导电, 只不 过测水 、 蔗糖 水溶液 、 酒精 溶液的导电
很多现象 , 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 用化 学知识来解答。 所以, 我们要认真学好化 学。” 这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充满渴望和期 待, 激发 _ , 学好化学的兴趣。 学生
6 中国信息技术 6 教育 21 o 01 z /
在教学 中用多媒体生 动展示丰富多
彩的化学物质, 客观演示错综复杂的化学
当然 , 真正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 学
习新 的化 学 内 容前 , 要 的教 学 情 境 的 必 创 设 已受 到 广 大 教 师 的 普 遍 重 视 , 多 而 媒体技术腹用于课堂教学 , 得教学情 使
识,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 此整合现
境的创设较传统教学模式相 比优势更加 明显。它通过 、 、 、 等信息刺激 文 声 像
为 师生 共 探 究实 验。 生 亲 自 实 验 比 学 做
教师演示给自己看, 观察到的现象会更清 晰, 留下的印象会更深刻。 实验难度不是 很大, 实验技能要求不是很高的实验, 教 师只要稍微指导, 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探 究, 进一步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演示
下。 在演示中, 学生都叫起来了, 等我这
通过探究实验 , 学生 不仅 增强了动
手 能 力 , 且懂得 了考 虑问题 时要 注意 严 而 密性。 因此 , 师在 化 学 教学 中要 尽可 能 教 地 多 补充 实 验 , 加 实验 量 。 增 只要 能让 学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技术也逐渐融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利用信息化技术展开教学,不仅是对以往教学的一种创新,也能帮助学生对物质反应产生的现象从本质上进行理解,使学生的宏观辩识与微观探究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融合策略化学是学生在初中三年级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使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更高效呢?下面我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教育家荀况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图片、声音、色彩、实验视频等感官刺激,不仅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易激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知识趣味化、形象化。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的知识,但是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知识及相关实验都搬到课堂上进行实验,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一种手段。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可以通过图片介绍2009年6月广西贺州市所发生的浓硫酸泄露的重大事故的处理方法,然后设置情境:为什么浓硫酸泄漏后,可用石灰、烧碱等进行处理?它们发生了什么反应呢?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这样的引入,学生对于这些化学现象的发生有了兴趣,教师再进行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实验视频,降低课堂实验带来的风险1.通过多媒体播放危险的实验的视频,保障师生的安全在化学实验中,有许多实验是具有危险性和毒害性的,让学生进行操作,很可能会因为学生操作不当,而导致师生安全受到危害,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例如,氢气的燃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的燃烧和危害等实验,这些实验中的操作,涉及到的不仅仅是需要用到酒精灯,还存在氢气在高温下易爆炸的危险、CO中毒等危险。
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难以把握实验的尺度,稍有不当,很可能会造成实验事故。
信息技术教案高中化学

信息技术教案高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在化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掌握化学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处理方法;
3. 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化学实验模拟和分子结构分析。
教学内容:
1. 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化学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处理方法;
3. 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化学实验模拟和分子结构分析。
教学准备:
1. 计算机、投影仪等信息技术设备;
2. 化学实验数据记录、分析软件;
3. 化学实验模拟软件;
4. 分子结构分析软件。
教学过程:
1. 介绍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演示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记录、分析和处理化学实验数据;
3. 练习使用化学实验数据记录、分析软件;
4. 演示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化学实验模拟和分子结构分析;
5. 练习使用化学实验模拟软件和分子结构分析软件。
教学反馈:
1. 学生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2. 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化学中应用的体会和理解;
3. 对学生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指导。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工具;
2.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3. 持续关注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5)参与在线论坛:学生可参与有关化学实验的在线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拓展视野。
(6)组织实验室参观:学生可组织参观学校实验室,实地了解实验室环境,感受实验氛围。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实验室基本操作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室基本操作练习,如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清洗等。
2.实验安全知识问答:学生需要回答关于实验安全知识的题目,检验他们对实验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1)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化学实验操作手册》,深入了解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2)视频资源:《化学实验室操作演示》系列视频,观看视频学习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
(3)科普文章:阅读有关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科普文章,提高实验安全意识。
(4)化学实验案例分析:阅读有关化学实验事故的案例分析,了解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实验室基本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如使用滴定管、pH试纸等。
-反馈作业情况: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教学工作,不但有助于优化当前的化学课堂,使课堂的教学容量得到极大扩展,而且还可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将所要教学的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
尤其是对实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与实践,有利于凸显重点、突破固有难点,而且还可以可视化某些抽象性知识,同时提升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降低实验风险,树立学生的绿色发展意识,而且突破各种限制,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化学实验教学;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它于1989年由美国学者加隆雷尼尔(JaronLanier)提出。
这一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而创建出的虚拟世界,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物质和事物演变的动态过程。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学生学习的方式多样,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学生可在课后选择自主学习,虚拟现实技术的引进为其创造了机会。
在虚拟情境中,学生能够以各种方式与虚拟对象产生交互并在短期内获得反馈结果,从而感知到预期的各种信息并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从传统的以教促学转变为以学促学的方式。
在化学实验部分中相当一部分知识是不可观察或不容易观察的,例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化学平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等。
另外一部分试剂和实验都有较大的危险性,例如强酸、强碱,用氢气还原氧化铁和氧化铜,钠与水反应等。
鉴于化学这一学科的上述特点,这才使得作为处于前沿的虚拟现实技术走进中学化学,尤其是与实验教学部分结合有了充分必要性和实践性。
但具体的呈现形式或者操作方式怎么选择,就必须要充分考虑这一技术的特殊性,以最恰当的方式来呈现使效果最大化。
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势1.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通常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一些化学实验来实现某部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
让信息技术优化化学课堂

模拟, 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 、 原子等微 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 变抽象为形象, 让学 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更容易了解 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 。 借助电
高学生学 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 量 , 着 组成氧分子、 有 氢分子就显得容易多了。
、 、 三只试管 , 分别加入3 l 5 l 22 m ~ m H0 ● 电子白板是化学教学的补充和延 氛变得轻松活泼, 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 A B C 溶液, 试管 中加入少量M O粉末 , 在B n 在 伸 行, 课堂授课和听课效率大大提高。
● 电 观性
在化学教 学中, 由于微观粒子及其 结合 、运动和排列的不可 感知性 , 多数 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 美的画面、 简单的动作 , 具有较强的表现
分子 的分 解 , 原子 的重 组 有 一定 的规 律 ,
● 电
克服 困难而取得成功 的体验 , 这也不利 于锻炼 和提 高学生 的心理素质。只有通 学教学 工作 实际结合起来 , 才能取得最
佳 的教学效果。
有关 “ 水的分解”问题 , 虽然我们可以通 情景
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 较为抽象。 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 , 又 摸不着, 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
术的普及 , 各种多媒体 手段也陆续被引 入 到课 堂教学 中。教学实践 证明 , 息 信 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
十 分重 要 的作 用 。
●
实心的几何体 , 这样 的问题如果结合信 息技术来解决 , 动画模拟出多个水分子, 分解成 氢原 子和氧原 子, 用动画模 拟重
图文并茂 。 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 多种 感 官参 与活动 , 学生获取 动态 信息 , 使 从 而形成鲜 明的感性认识 , 为进一 步形 成 概念, 上升为理I认识。 生
让演示实验“走进”化学教学课堂

( . Gnr ors 1 ee /Cus a e
,Aae yo l r r so ao , T nr30 6 , C i ; cdm fMiayT n rt n i jt 0 11 hn i t a p ti ai a
2 .MityTas r t nI tu ,Aae yo layT n rt n r , 0 11 C i ) la rn t i ste cdm ir o p a o ni t fMi r r s t i , i i 306 , h i t a p ao o  ̄( n a n
d v lp ter w ro o g t n n o a v bl y T i r ce ds u s sh w t e e a l u e d mo s a o x e i n e eo h i p e f h u h d in v t e a i t . hsa t l i s e o b t re r o t e n t t n e p r o t a i i i c o t y h t ri me t ta hn , a d t e p o lms te ta h r e e p r n a po e sn e o p y atn o . e c ig n rb e h c e si t x ei tl rc s e d t a t t n t h e nh me ei o Ke l s d mo rd n e p r n ;t c i ls ro y wo d : e mt o x e m t e hn caso m;c e s y a i e a g hm t i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演示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把现代信息技术带进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对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演示实验
0 引言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以多媒体技术为灵魂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进入化学课堂已经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在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
很显然视觉和听觉是获取外界信息最主要的因素。
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恰恰在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肯定大有裨益,其突出的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认识、理解、接受和应用。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
”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演示实验在整个化学实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因此,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的演示实验是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学生之所以对化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化学实验感兴趣,进一步再对化学这门学科感兴趣。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的演示实验中,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实验,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会逐渐激发出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化学》(必修1)专题2的第二单元中金属钠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由于该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小,坐在后排的学生无法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
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传统的做法是采取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等方法。
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物投影仪将实物和现象放大,大大提高了
演示实验的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通过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浮在水面上,迅速熔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溶液变成红色”等鲜明的实验现象,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技能训练往往是教师反复演示、反复强调、反复纠正,尽管如此,还是会有一部分学生对复杂一些的操作不得要领,并且许多学生会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没有丝毫兴趣。
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能多角度、多侧面观察,对学生富有新鲜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做,这样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辅导、纠正等。
“听到的可能忘记,看到的可能记住,亲身做的可能学会”。
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只靠教师语言讲述学生印象不深,例如,2001年苏州市化学中考试卷中出现这样一个实验题,将水滴入浓硫酸中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当时能准确回答的学生并不多。
我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既强调了浓硫酸稀释的要领,又强调了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但是由于学生没有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所以印象不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电脑动画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如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入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破裂、将水滴入浓硫酸中造成液体沸腾而飞溅等。
把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后果直观的显示出来,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进行科学实践、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中的演示实验占有很大的比例,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的观察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
例如,《化学(必修1)》专题2的第一单元氯气的生产原理中演示实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由于实验仪器太小,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我在教学过程中先采用实物投影仪把实验的现象放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U型管的两端都有气泡冒出,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端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只有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变成红色。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只有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溶液变成红色呢?”于是我便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溶液中离子的移动
情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问题,进一步得出结论,使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通过整个实验过程,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演示实验的复习效果
实验复习时,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把以前做过的实验重新再演示一遍。
4.1一方面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多媒体课件再现实验情景,如在复习二氧化硫化学性质时,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Llash课件,再现了二氧化硫化学性质一组串联实验,将二氧化硫气体依次通入品红溶液、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几种溶液中,短短一分钟的动画画面,包含了大量的知识,同时也唤起了学生的回忆,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讲述,使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网络有更深刻的印象。
4.2另一方面我们教研组建立了一个虚拟实验室,将常见仪器装置整合起来制成课件,例如在进行气体制取等实验的复习时,让学生可以任意组装拆卸装置,灵活便捷,学生喜欢,教师方便,极大提高了实验复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相整合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无论信息技术多么发达,都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有选择地使用,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强有力的优势,更有效地服务于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①》必修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2]王祖浩吴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①》必修)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0
[3]肖信汪朝阳《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科艺电子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