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单元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P32——P58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在经历小数的发现和认识的过程中,通过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掌握知识。

6、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7、通过学习,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

8、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单元教学安排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3课时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P32——P33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教案-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2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1课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材第43~4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知道当位数不够时,如何用“0”补足。

3.会运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当位数不够时如何用“0”补足。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

教师讲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想,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道:“猴头,交出你的师父!”悟空叫道:“休想,看我金箍棒!”说着从耳朵里掏出一根0.009 m 长的金箍棒。

妖怪看了哈哈大笑:“小样,用0.009 m长的金箍棒就想把我打死!”刚说完,就听孙悟空连声说:“变!变!变!”。

妖怪被9米长的金箍棒重重地砸死在下面……(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从中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明确:金箍棒的长度越变越长,由0.009 m变到9 m……(2)由0.009 m变到9 m,小数点移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揭示课题:今天就以“小数点”为主角来跟大家一起学习,看看它为何如此重要。

(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习新课1.探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0.009 m变了几次才变到9 m的?能不能根据每次变化把它的长度改成以“mm”为单位的数?明确:变了三次。

改写如下:(板书)0.009 m=9 mm0.09 m=90 mm0.9 m=900 mm9 m=9000 mm(2)分别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上面4个等式,小组内讨论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后,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变化规律是什么?全班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
29.46 读作:二十九点四六
0.84 读作:零点八四
做一做
1.写出下面的小数.
四点零六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九八
写作 4.06 写作 300.71 写作 0.098
2、(1)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化简 0.70 = 0.7 105.0900 = 105.09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 不变。
( 40万 )
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又缩小10 倍是3.86,这个数原来是( B )。
A.3.86 B.0.386 C.38.6
下面各数中,要读出两个“零”的 数是( C )。
A、201008 B、300.06
C、805.07 D、190.07
判断
1、近似数是5.38的三位小数不只一
个。 ( √ )
(3)0.3里面有( 300 )个千分之一。
(4)1里面有(10 )个0.1。 10里面有 (100)个0.1
(5)2.4里面有( 24 )个0.1。 35里面有 ( 350 )个0.1
(6)6个0.1是( 0.6)。 60个0.1是 ( 6.0)。 621个0.01是( 6.21)
(7)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 个 ) 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
在0.9、1.1、0.45和40.8这几个 小数中,一位小数有 (0.9、1.1和40.8 )。
把0.35按要求做如下变化:
(1)扩大10倍,得( 3.5 ) (2)去掉小数点得( 35 ) (3)缩小10倍得(0.035 )
(4)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
得( 0.350 )
把400000米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应写成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4改写成以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 10 份、 100 份、 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 的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时,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小数点必然要读出来。

整数部分要依照整数读法来读,小数部分一次读出每个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仍依照整数的写法来写,若是整数部分是零就写 0;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要写成小圆点;尔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5.小数的性质 :(1)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尾端不为 0 的小数的中间添上 0 后,小数的大小会改变。

6.化简小数的方法:依照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尾端的“0”,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

7.改写小数的方法:(1)小数的改写,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前提下,依照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尾端添上“ 0”或去掉“ 0”即可。

(2)整数改写成小数,第一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尔后依照需要在小数点后添上相应个数的“ 0”。

8.小数的大小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

9.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1)小数点向右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10 倍;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 倍;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 倍;( 2)小数点向左搬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的 1 ;10搬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搬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减小到原数 1 ;100010.小数点搬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应用(1)整数部分是 0 的小数,当小数点向右搬动后,整数部分前面的 0 必定去掉,若是小数部分不够,要在右边添 0 补足数位。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4.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1、小数的产生: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上一些较小的单位来量,从而产生了小数。

2、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三部分组成的。

小数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例如:二、小数的意义1、把单位1 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①、一位小数:分母是10 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1.9 ②、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1.99③、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 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几1.999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 、0.01 、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10个十分之一是1,100 个十分之一是10;10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100个百分之一是1;10 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1里面有10 个十分之一;1 里面有100 个百分之一;十分之一里面有10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的读写法1、小数数位顺序表①、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个)②、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③、在数位顺序表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④、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它与个位的计数单位一(个)之间的进率是10。

2、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温馨提示:①、在整数中,每级末尾的“ 0”不读,中间无论有几个“ 0”都只读一个;100.89 102.8②、在小数中,小数部分有几个“ 0”都要依次读出来;11.01 2.003 5.000012 10.20305②、读小数时数字要大写,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30.203123③、小数部分不能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件

说一说你是 怎么计算的。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就是把0.07的小数点
0.07
0.07×10
0.7
就是乘10
向右移动一位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就是把0.07的小数点
0.07
0.07×100
7
就是乘100
向右移动两位
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就是把0.07的小数点
0.07
0.07×1000
70
就是乘1000
向右移动三位
10 100 1000
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
3.2÷10= 3.2÷100= 3.2÷1000=
说一说你是 怎么计算的。
3.2
缩小到原来的 1
10
就是除以10
就是把3.2的小数点
3.2÷10
0.32
向左移动一位
3.2
缩小到原来的 1
100
就是除以100
就是把3.2的小数点
3.2÷100
0.032
归纳小结
把 0.07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就是×10; 把 0.07 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就是×100; 把 0.07 扩大到原来的 1000 倍,就是×1000。
实际上就是把 0.07 的小数点分别向右移 动一位、两位、三位。
(2)把3.2分别缩小到原来的 1 、1 、 1 ,
各是多少?
小数点向( 左 )移动( 两 )位 小数相当于把原数( 除以100 ), 小数就( 缩小 )到原数的( 1
100 9 m ÷100 =0.09 m 9000 mm ÷100 =90 mm
);
0 0 0 9.
小数点向( 左 )移动( 三 )位 小数相当于把原数( 除以1000 ), 小数就( 缩小 )到原数的( 1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时教案(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时教案(完整版)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和性质(小数的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措施说明与建议1、简化小数的意义的叙述。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

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改变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中“扩大……倍”“缩小……倍”的说法。

“扩大……倍”与“缩小……倍”在小学数学阶段约定俗成的理解是:扩大几倍就是乘几。

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

但是一些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数a扩大n倍,应是a+na倍,而不是na。

也有人认为:“倍”只适用于数的扩大,不适用于数的缩小。

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及与中学的衔接,我们在本套教材中进行了尝试性的改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及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及教案)

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单元教学重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2、小数点位置移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单元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改写单元教学建议: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

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

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

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课时安排14课时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内容:P50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九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2、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片、直尺、教材相关主题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
案新人教版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教学内容:例1及做一做。

教材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小数从长度、人民币的认识中开始学习,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方法。

同时,学生思维活跃,对于新事物比较感兴趣,求知欲也比较强,比较喜欢共同合作、小组交流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解决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问题。

教学反思: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

)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
二、新知探究
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

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1、例1 把0.009米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1)0.009米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米=9毫米)
(2)师移动0.009米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0.09米=90毫米,原数扩大10倍) 向右移动两位,原数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米=900毫米,原数扩大l00倍) 向右移动三位,原数又变成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9米=9000毫米,原数扩大1000倍) 小数点可不可以向右移动四位、五位甚至更多位? 师:所以我们要在移动位数和扩大倍数的后边点上省略号。

(3)从这一例子看,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能总结出规律来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板书)
3.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在书上补充完整) 4.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四、小结: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
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点向右移动: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