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代谢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应根据每个老年人的具体情况,个体化地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给药途径。
2. 避免多药联用: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
然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应避免多药联用,并定期对老年人的药物清单进行复查和整理。
3. 需谨慎选择药物:老年人的肝功能和肾功能可能会下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也会减慢。
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那些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和排泄的药物,并且剂量需要相应调整。
4. 注意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会降低,容易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避免给老年人开具过量或过强的药物。
5. 定期监测药物效果和安全性:老年人使用药物后,应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测量药物的血浆浓度和检查相关器官功能。
如有必要,可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种类。
6. 配合药物合理饮食: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食物和饮品。
某些食物和饮品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
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7. 维护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人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可以帮助提高药物的疗效,预防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老年人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守个体化用药的原则,注意多药联用、选择合适的药物、监测药物效果和安全性,并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逐渐衰老,往往需要依靠药物来维持身体健康。
然而,老年人服药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1.合理用药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药物消化、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功能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个体化、针对性以及副作用。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医嘱,不要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
2.避免多药相互作用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这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甚至导致不良反应。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相互作用。
3.注意饮食
老年人的饮食要做到清淡、易消化,且定时定量,不要过量进食,尤其是一些含草酸盐、草酸钙等成分的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
同时,饮食中含有的某些成分也会与药物相互作用,如奶制品、柚子等。
4.注意药物储存
老年人常常需要长期使用药物,因此要注意药物的储存。
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药物应
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避免误服。
5.定期检查
老年人用药后需要定期监测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同时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保持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老年人用药需要特别注意,遵守医嘱,合理用药,避免多药相互作用,注意饮食和药物储存,定期检查身体状况,以保障身体健康。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
哎呀呀,咱今天就来讲讲老年人用药的那些事儿哈。
我爷爷就有一次特别有意思的经历,那次爷爷有点头疼,自己就随便找了点药吃,也没仔细看说明书。
结果呢,吃完后就一直犯困,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从那以后,我们就特别注意爷爷用药的问题啦。
老年人用药可得小心谨慎,有好多注意事项呢。
首先呀,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医生说怎么吃就怎么吃,可别自己乱来。
像我爷爷那样自己乱吃药可不行。
然后呢,用药的时候得看清说明书,上面写的剂量啦、禁忌啦,都得看清楚,不能马虎。
还有啊,不同的药别一起乱吃,万一有冲突,那可麻烦啦。
用药原则也很重要哦。
能不吃药就尽量别吃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嘛。
但要是真病了,那也得选对药。
而且不要老是依赖一种药,得根据病情变化调整。
还有就是要注意药的副作用,要是感觉不舒服,赶紧找医生问问。
总之呢,老年人用药可不是小事儿,家里人都得重视起来。
就像我爷爷那次,可把我们吓坏啦。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注意事项和用药原则,让老年人用药更安全、更放心呀。
这不就是咱今天要说的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嘛!。
老年人合理用药

2023-11-04
目 录
•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 老年人常用药物 •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 老年人药物治疗管理 • 老年人安全用药建议 • 老年人合理用药教育
01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脏器功能
合理用药可以保护老年人 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 加重器官负担。
定期检查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 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降低对身体的 损害。
做好记录
对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 上报,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和总结,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定 期调整用药方案,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和减 少不良反应。
提高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 2
定期检查
敦促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遵从医嘱
教育老年人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包括用 药老年人因自我感觉良好或不好而自行增加 或减少用药剂量。
提高家庭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度
家庭支持
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的 药物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有效 缓解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症 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可以降低老年人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药物对身体带来的 损害。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药物吸收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 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药物代谢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 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老年人安全用药培训小结

老年人安全用药培训小结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药物使用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性和合理性。
为了提高老年人对于用药的认识和正确使用药物,我们开展了老年人安全用药培训。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小结。
一、老年人用药的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药物的积累和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在老年人用药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各不相同,用药需因人而异,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多药联用: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使用时要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3.药物不良反应: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不良反应更易发生。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身体反应,注意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二、老年人用药的安全管理为了确保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药物记录:建立老年人的病史档案,包括现有疾病、曾患疾病以及治疗方案等信息。
同时要详细记录老年人正在使用的药物和剂量,并定期对其进行更新。
2.药物咨询: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应及时向医生和药师咨询,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药物存储:老年人常常多药联用,因此要将药物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药物存放的环境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并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4.定期复查:老年人用药后应定期进行复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三、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在老年人用药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合理用药:老年人要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不得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同时要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2.药物复用:老年人用药时要避免将过期药物或者其他人的药物复用,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3.药物标签: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要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和标签,了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4.药物剂型:老年人在用药时要选择易于咀嚼或者易于吞咽的剂型,避免因为药片过大或难以咀嚼而造成药物不能正常吸收。
老年用药基本知识

老年用药基本知识
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的基本知识如下:
1.遵医嘱用药: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吸收能力也减弱,容
易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老年人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改变服用方式。
2.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通常伴有多重慢性病状况,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
物。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因药物作用而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3.防止过敏和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已经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
泄能力也减弱,容易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及时就医处理。
4.选择适合的药物:老年人的身体功能衰退,往往存在肝、肾等器官受损情况。
因此,在选用药物时要格外注意适宜性,并选择低毒性、低副作用、代谢途径简单等药品。
5.慎用镇静剂和安眠药:因为老年人对镇静剂和安眠药等精神药物的敏感性较
高,容易引起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避免过度用药。
6.存放药品要安全:老年人的记忆力可能有减退现象,药品的存放也容易出现
问题。
因此,家庭成员要在老年人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将药品妥善存放,并定期清理过期或者无效的药品。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维化和钙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血压易波动,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受损,易发生血栓形成,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改变,具体包括:一)药物吸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肠道的吸收表面积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减慢,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二)药物分布老年人的体液分布发生改变,体液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药物在血浆中的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药物在组织内的浓度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药物代谢老年人的肝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积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药物排泄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药物的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下降,药物的蓄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各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用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疗效,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三)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高风险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限制使用。
四)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导致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用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年社会。
老年人的保健已是现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境界入老龄阶段,全身各器官功能细胞趋于减少和萎缩,主要器官功能慢慢减弱,生理功能比年轻人下降50%,肌肉组织相对减少,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增加;机体的总水分、特别是细胞内液减少。
鉴于此现状,有必要就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散布、代谢、排泄特点进行探讨,重点介绍老年人用药特点、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
一、生理转变影响药动学改变(1)吸收:口服药物进入胃后,由于胃、肠功能减弱,排空延迟,使药物的离解速度减慢,从而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由于胃酸分泌减少,pH值升高,酸性药物吸收减少,注射剂药物也由于各种原因此使吸收减慢。
(2)散布:由于老年人体内总水分与肌肉组织减少,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给药时,会出现较高血药浓度。
由于脂肪的增加使得脂溶性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如巴比妥类药物等。
(3)代谢:老年人肝血流成比例地减少,肝脏变小,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微粒体酶系统又是绝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生物转化酶,从而降低了药物代谢的能力。
(4)排泄:40岁以后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90岁老人约为20岁青年人的1/2,老年人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降低,使经肾脏排出的药物半衰期显着延长,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二、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1.不用或少用药物有抗胆碱作用的药物: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神经病药。
可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镇定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
2.合理选择药物(1)抗菌药:a.抗生素剂量一般没必要调整,但需注意避免高血浓度与毒性反映。
b.对肾或中枢有毒性的抗生素应尽可能不用,如氨基糖苷类。
(2)肾上腺皮质激素:a.尽可能不用b.如必需用,应加用钙剂及维生素D.(3)解热镇痛药:损害肾脏;致使出汗过量、虚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已开始步入老年社会。
老年人的保健已是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全人类所关注的问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步入老龄阶段,全身各器官功能细胞趋于减少和萎缩,主要器官功能慢慢减弱,生理功能比年轻人下降50%,肌肉组织相对减少,脂肪占体重的比例增加;机体的总水分、特别是细胞内液减少。
鉴于此现状,有必要就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特点进行探讨,重点介绍老年人用药特点、注意事项及用药原则。
一、生理变化影响药动学改变
(1)吸收:口服药物进入胃后,由于胃、肠功能减弱,排空延迟,使药物的离解速度减慢,从而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由于胃酸分泌减少,pH 值升高,酸性药物吸收减少,注射剂药物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吸收减慢。
(2)分布:由于老年人体内总水分与肌肉组织减少,在按体重或体表面积给药时,会出现较高血药浓度。
由于脂肪的增加使得脂溶性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如巴比妥类药物等。
(3)代谢:老年人肝血流成比例地减少,肝脏变小,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微粒体酶系统又是绝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生物转化酶,从而降低了药物代谢的能力。
(4)排泄:40岁以后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90岁老人约为20岁青年人的1/2,老年人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降低,使经肾脏排出的药物半衰期显着延长,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二、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1.不用或少用药物
有抗胆碱作用的药物:抗胆碱药、抗组胺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
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镇静剂、抗抑郁药、血管扩张药、抗高血压药、利尿药。
2.合理选择药物
(1)抗菌药:
a.抗生素剂量一般不必调整,但需注意避免高血浓度与毒性反应。
b.对肾或中枢有毒性的抗生素应尽量不用,如氨基糖苷类。
(2)肾上腺皮质激素:
a.尽量不用
b.如必须用,应加用钙剂及维生素D.
(3)解热镇痛药:
损害肾脏;导致出汗过多、虚脱。
(4)利尿降压药:
a.噻嗪类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
b.老年人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注意血压变化,不要降得太低。
c.最好不用利血平,可加重抑郁。
d.宜选吲达帕胺。
3.选择适当的剂量
每次增加剂量前至少间隔3个血浆半衰期、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4.药物治疗要适度
降压治疗:135/85mmHg左右即可。
频发室性早搏控制到2~3次/分钟。
癫痫2年未发作,应停药。
5.注意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
6.提高老年人用药依从性
(1)治疗方案简化,服药时间结合患者的进食或其他活动,以便于记忆。
(2)制剂以糖浆或溶液较好。
(3)药物名称和用法要写清楚,难记的名称可用形象化的方式来代表。
三、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在老年人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比正常成年人高三倍,药物不良反应可使体质较差的老年人思维混乱和机能丧失。
为此,老年人药物治疗必须经常对其体质和耐受性、药物选择和剂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护理给予慎重的考虑。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有以下几点:
(1)首先应确定药物治疗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许多健康问题无须用药亦可处理。
(2)尽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种药物,最好同时用药不超过3种。
(3)服药剂量方案尽可能简单,如果可行,最好每种药物每日只服一个单剂量。
(4)为了确定个人的耐受性,多数药物首剂量通常最好小于标准剂量;维持剂量也应该慎重确定,一般60岁以上老年人的维持剂量要比年轻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它剂型,应避免大的片剂或胶囊;液体制剂对老年人较易吞服。
(6)应注意不要用错药或过多用药,尽量不要将药置在床边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7)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不断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老年人患病时应根据病情轻重缓急酌情处理,有条件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仔细询问用药史、药物过敏史等。
要选择疗效确切,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小的药物。
单用一种药物能治疗者不用二种或多种药物。
如病情确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其毒性有无相加作用,如抗感染首先要使用抗生素,用广谱抗生素期间应注意菌群失调,防止二重感染。
总之,老年人用药必须掌握用药指征,全面考虑,权衡利弊,减少合并用药,品种尽可能简单,合并用药时尽可能避免严重副作用。
由于老年人个体差异大,用药要做到老年化、个体化,对毒性较大而非用不可的药物应做血液药物浓度监测。
此外,应老年人用药特点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应记录在病历上,并嘱咐患者再次就诊时供复诊医生参考,以免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