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资料

合集下载

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如何合理用药

多病共存的老年患者如何合理用药80多岁的朱大爷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病,每天清晨空腹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格列齐特缓释片、阿卡波糖胶囊等5种以上的药物。

朱大爷常常苦恼于早上服用太多的药物而吃不下早饭,同时也担心药物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

70岁的王奶奶因严重的肺炎入院,过去曾患有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长期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胞磷胆碱片、二甲双胍片等药物。

入院后加用了抗生素、止咳化痰药。

王奶奶生病期间胃口不好,现在变得焦虑和烦躁,更不想吃东西了。

很多类似于朱大爷、王奶奶的老年患者会因成堆的药品而忧心忡忡,或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新的症状,那么对于多病共存的高龄慢病患者,该如何减少“用药负担”呢?老年机体对药物处理的特点口服药物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通过胃肠粘膜吸收入血液循环。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组织和器官功能会逐渐衰退,例如胃肠道蠕动减慢,延长了药物到达肠道的时间,对一些在肠道吸收的药物,会影响其吸收的速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的萎缩使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数量下降,胃液的酸碱度升高使一些药物容易解离,药物吸收变差。

内脏血流减少,如胃肠道的血流减少影响药物的吸收速率,肝肾功能减退影响药物的清除和排泄。

随着老年人脂肪组织占体重的比例增加,脂溶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量增加,滞留时间较长,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在老年人血浆中与血清白蛋白结合率低,使游离在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升高。

总的来说是药物的吸收减少,代谢能力减弱,清除排泄功能降低,血药浓度升高[1]。

老年人多药联用的安全性老年慢病患者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两种药物如果与血清白蛋白同一部位结合,产生竞争性抑制,使某一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当老年患者发生由药物不良反应而引起的症状时,增加对抗不良症状的药物,其结果可能由于新增药物而又出现的新的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因患多种疾病接受多个医生的诊治时,尤其是接受复方制剂时,可能会出现重复用药的情况;部分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记忆力减退,可能存在增减用药剂量或用药次数的情况。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白蛋白合成降低,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 药物效应增强。 老年人服用普萘洛尔造成的肝性脑病: 血液中游离普萘洛尔增多,造成心输出量 减少,供应脑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引起大 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昏迷等症状 要注意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 老年人
老年人药动学特性改变
. 肝功能减低


收布代排来自谢泄经肝脏活化的药物影响大。
老年人药动学特性改变
. 药酶——活性降低








肝药酶活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经肝药酶灭活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 升高。如苯巴比妥、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 吲哚美辛、氨茶碱、三环类抗忧郁药等,血 药浓度约增高倍,作用时间延长。 药物半衰期延长,药物消除速率降低,多次 或反复给药时,血浆稳态药物浓度升高 故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青年人的。
(一) 身体形态的改变
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 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
清除自由基及其过氧化物能力明显降低,脂褐质堆 积在基底层细胞中,形成特异性的“老年斑”
(一) 身体形态的改变
脂肪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组织及细胞内水分减少, 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肌肉、脏器萎缩等。
老年人药动学特性改变
老年人局部血液循环差,肌肉萎缩、
血流减少,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给药
时,可使药物吸收速率下降,因此


急症患者宜采用静脉给药。






老年人药动学特性改变




代排 谢泄
分布
机体组成成分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组织器官的血液流量 体液的 组织器官与药物的亲和力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初晓艺林鑫)第一部分概述老年人一般指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普遍提高,人类的寿命也随之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

我国巳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4亿,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

老年人身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于青壮年。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生理生化功能通常会发生较大改变,主要表现在:(一)身体形态的改变老年人因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尤其是清除自由基及其过氧化物能力明显降低,脂褐质堆积在基底层细胞中,形成特异性的“老年斑”。

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出现老花眼。

机体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脂肪等结缔组织比例增加,组织及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肌肉、脏器萎缩等。

机体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二)神经系统的改变在神经系统,老年人大脑的重量较一般正常人减轻20~25%,脑血流量减少,大脑皮质和脑回萎缩,使脑不同部位的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中枢神经元递质合成减少。

脑内酶活性减弱,中枢神经系统有些受体处于高敏状态,药物在小剂量可产生治疗作用,常规剂量即可引起较强的药理反应,出现耐受性降低现象。

老年人出现明显的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脑功能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在心血管系统,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退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逐渐发生纤维样变化,心肌收缩力减弱,泵效率下降,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充盈受限制;心脏收缩期延长,使心肌耗氧和能量需要增加,对应激适应性降低;65岁老年人冠状动脉血流量较青年人下降约35%,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血流速度减慢,为维持脑血流量不变,肾与肝血流减少。

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
老年人合理用药
2023-11-04
目 录
•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 老年人常用药物 • 老年人合理用药原则 • 老年人药物治疗管理 • 老年人安全用药建议 • 老年人合理用药教育
01
老年人合理用药概述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01
02
03
保护脏器功能
合理用药可以保护老年人 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避免因药物使用不当而 加重器官负担。
定期检查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发现 和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降低对身体的 损害。
做好记录
对于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记录并 上报,以便对不良反应进行跟踪和总结, 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调整用药方案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治疗效果,定 期调整用药方案,以优化药物治疗效果和减 少不良反应。
提高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 2
定期检查
敦促老年人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并 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遵从医嘱
教育老年人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包括用 药老年人因自我感觉良好或不好而自行增加 或减少用药剂量。
提高家庭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度
家庭支持
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药物治疗的关注,确保老年人得到及时的 药物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有效 缓解老年人的各种疾病症 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可以降低老年人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减少药物对身体带来的 损害。
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
药物吸收
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 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浓度降低。
药物代谢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 力下降,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

老年人合理用药ppt课件

老年人合理用药ppt课件

2024/7/7
38
10.利血平会导致抑郁症;
11.老年人压力感受敏感性下降,避免使用中枢类 降压药。
2024/7/7
39
(二)强心苷
1.强心苷经肾排泄;
2.老年人对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敏感性↓,毒 性反应的敏感性↑;
3.甲状腺机能减退者对强心苷敏感,高钙、低镁 血症和心肌缺血、感染者者易发生强心苷中毒
1.心脏改变; 2.心肌细胞; 3.动脉血管; 4.β受体功能; 5.主要器官的血流量; 6.血管外周阻力; 7.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8.心血管疾病。
2024/7/7
10
四、消化系统的改变
1.胃黏膜萎缩; 2.胃肠运动减弱; 3.胃肠道和肝血流量减少; 4.肝重量及肝微粒体代谢酶活性降低。
2024/7/7
32
五、药物类型对老年人用药顺从性的影响
药物 抗生素类 洋地黄类 胰岛素 利尿剂 抗高血压药 解痉剂 精神药物 镇痛剂
顺从指数(%) 95 90 84 83 75 55 45 21
(217例患者统计,平均年龄70岁)
2024/7/7
33
六、如何提高老年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1.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特点
2024/7/7
2
社会人口老年化加剧
➢目前世界人口正呈现急速老龄化。 ➢中国老年人的绝对数是世界第一位。
2024/7/7
3
老年人用药机会多
➢老年人患有许多慢性疾病。 ➢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2024/7/7
4
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而增加
➢ 住院患者中,年龄高于80岁的老年人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药5物%不,良4l反-应50如岁此为严1重1.,8%,10-0岁3%。

老年合理用药

老年合理用药

老年合理用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赵荣生zhao_rongsheng@本课程讲授内容1. 老年合理用药的意义2. 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3. 老年人药效学特点4.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5. 老年人诊疗用药原则6. 老年人常用药物一、合理用药的意义药物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甚至毒性。

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能使患者迅速恢复健康,可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冒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反之,不仅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会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损害健康,贻误生命。

因此我们应该以医学和药学知识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更加有效、安全和经济,减少药源性疾病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而合理选用药物;药师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审核并调配处方、用药咨询、治疗药物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提供全程化的临床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断提高用药的依从性,达成最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说,临床合理用药是医生、药师和患者的共同目标。

临床中合理用药的关键包括:正确地诊断,正确选择药物(正确的药物、用法和用量);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史(有无过敏史、遗传因素等);结合患者状况选用药物(机体状态、年龄、性别、体重);根据病变部位选用药物(合适的剂型、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注意合并用药时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经济地使用药物。

在诊疗过程中,结合患者状况选用药物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如机体状态、年龄、性别、体重等,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儿童、老年人群、妊娠妇女、哺乳妇女和运动员等。

本课程将就老年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

二、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健康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寿命在逐渐延长。

另外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出生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

老年人用药特点及合理用药原则维化和钙化,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血管壁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血压易波动,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问题。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膜容易受损,易发生血栓形成,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老年人用药特点老年人的用药特点主要表现在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方面的改变,具体包括:一)药物吸收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肠道的吸收表面积减少,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减慢,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

二)药物分布老年人的体液分布发生改变,体液量减少,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药物在血浆中的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药物浓度增加,药物分布容积减少,药物在组织内的浓度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药物代谢老年人的肝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药物在体内的积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四)药物排泄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药物的排泄能力减弱,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清除率下降,药物的蓄积量增加,易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

三、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老年人用药的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个体化用药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各不相同,需要个体化用药,根据老年人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出现药物过量或不足的情况。

二)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或者降低药物疗效,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

三)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等高风险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或者限制使用。

四)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老年人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避免过度使用或者长期使用导致药物的积累和毒副作用。

五)定期复查和监测老年人用药后需要定期复查和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保证老年人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老年人用药原则PPT课件

老年人用药原则PPT课件

02 老年人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原则
01
02
03
04
明确诊断
在用药前,医生应明确诊断, 确保药物使用符合病情需要。
最小剂量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避免
过量或不足。
单一用药降低药
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长期用药
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老年人, 应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安全用药原则
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可能较为 敏感,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
发生,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使用禁忌药物
对于有禁忌症的药物,应避免 使用或慎重考虑。
预防药物相互作用
在联合用药时,应预防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 反应。
遵循医嘱
老年人应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 ,不要自行更改药物剂量或种
骨质疏松的用药原则
01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骨骼疾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的主要手段。
02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以达到增加骨密度、预防骨折的目的。
03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如电解质紊乱、肾功能损害等,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04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骨折风险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保持 骨骼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用药原则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 病,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心
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用药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药 物,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 脂药物等,以达到预防和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同时,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如出血、肝肾功能损害、肌 肉疼痛等,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或更换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