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

合集下载

2019年春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2019年春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

(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4.让我们闭上眼睛,听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小编整理分享了4篇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案篇一《动手做做看》【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认知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3、使同学初步懂得“不能迷信他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身动脑筋考虑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俺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习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同学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俺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测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1、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 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假如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⑴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

⑵假如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同学充沛发表意见,了解小朋友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

)⑶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⑷反馈,引导深入理解。

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身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

(打开同学思路,了解同学的思维特点。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全册教案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全册教案

1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

(学生起来背)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

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

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

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平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

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

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2.学习一、二句:(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2019年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年人教版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第一组: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

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笋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

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的音像和图片资料。

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书的能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

教师应重点抓住黄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

1、找春天课前透视: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

从探头的小草、早开的野花、解冻的小溪、飘摇的风筝等景物中我们随处可见春姑娘娇羞、活泼的身姿。

文章图文并茂,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寻找春天有着美好的愿望,以前又接触过描写春天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

课前,教师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自然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内心感受。

课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累语言。

课后扩展知识,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最新2019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9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2019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3.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形成诗歌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读“莺、拂、堤”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村居》。

3.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的正确书写及朗读(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

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

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

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的读音(平舌音“cūn”)。

二、自主探究;感悟诗意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并试着读出诗歌的停顿与节奏。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情况:(1)抽取诗歌中的生字卡片“莺、拂、堤”等;指名学生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进行朗读纠正;注意提醒读准“莺”是后鼻音;“堤”读“dī”。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20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20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20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完成“我会写”、“连一连”、“背一背”三道练习,培养写字能力,积累词汇。

教学准备: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写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读小写字母1、教师按顺序书写小写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2、学生自由读3、分行指名读,评议。

4、按要求在四线格里写小写字母二、认识大写字母1、出示书本中的路标,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2、这些字母与小写字母一样吗?3、区分大小写,识记。

提示学生大小写字母读音一样。

4、练习书写大写字母三、我会写1、出示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

2、指名读并扩词。

3、引导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4、讨论: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5、书空笔顺,并讲解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

6、教师板演,强调关键笔画。

7、学生仿写,评议。

四、连一连1、出示八个数量词。

2、指名认读。

3.学生按顺序认读图片上的事物,,再独立进行连线。

4、指名上台板演,订正。

五、背一背1、学生自由读。

2、分句指名读,评议正音。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看图选句子1、出示图(1),引导观察说话,判断句子表达正误。

(1)指名说说图片上画了什么?(2)学生观察说话(3)评议谁说得对,谁说得好。

出示图片下方的两句话,加以选择。

A、学生自由读句子。

B、指名选择表达正确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选这句话。

C、辨析“已经----快要”意思的不同。

D、:我们在看图说话时,先要看清楚图上画了什么,再就是要认真思考怎样将画面上的内容表达清楚、正确。

(4)同样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图片(2).二、能说会道1、教师讲述《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学生边听故事边看插图。

2、谈话:你喜欢故事中的小乌鸦吗?为什么?3、联系自身,引导说话,启发教育。

(1)你关心过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为他们做过什么?请先和同桌说一说。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教案设计

人教版2019学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3《画杨桃》教案设计

13画杨桃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画杨桃》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在平常的小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画杨桃”的故事,组织学生研读文本,补白对话的提示语,达到以读促讲、读中顿悟的目标。

同时,通过品读文本积累学习语文的多种方法,再通过认识作者生平了解到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态度,以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杨桃的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杨桃的资料,如杨桃的形状、生长特点、产地、营养价值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质疑,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生齐读。

(课件出示实物——杨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指名简单介绍杨桃,课件出示相关文字:“杨桃”,学名“五敛子”,又名“羊桃”“阳桃”。

)2.教师介绍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教师提炼并梳理主要问题。

预设:(1)谁画杨桃?(2)怎样画杨桃?画成了什么样子?(3)在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画杨桃这件事包含了怎样的道理?4.过渡:画杨桃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吧!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培养思考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大胆质疑。

此处设计关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梳理出与文本相关联的几个主要问题,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新课的学习设置了目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将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读准确。

2.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识字经验,并提示易错字。

3.汇报交流结果:(1)“审、视、晌”是翘舌音。

“肃”是平舌音。

(2)“倒”在本课读dào,另一个读音是dǎo。

(3)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①用形声字识记法识记。

“靠”上表声,下表义;“审”上表义,下表声;“哈、晌、抢、嘻、悦、诲”左表义,右表声;“视”左表声,右表义。

2019年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9年春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醉”是平舌音,“莺”是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2.认读生字“咏”。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3.这首古诗写的景色非常优美。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裁”、“丝”是平舌音。
4.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再轻声读一遍古诗,然后说一说。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步。
(二)释词语,明诗意: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象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
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
(四)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会认7个生字,书写“转”“杆”等生字。

2 会认7个生字,书写“转”“杆”等生字,3 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懂得遇事要动脑筋。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懂得遇事要动脑筋。

四、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小黑板五、教学流程(一)、课前游戏(略)(二)、谈话引入,识记生字1 师:今天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三位小朋友。

想和他们交朋友吗?让我们先来认识他们吧!2 出示词语卡片:宋涛陈丹赵小艺(卡片做成花的形状,每朵花上写一名字贴黑板上)(捕捉孩子们看到卡片后的反应)3 咦,刚听到有小朋友叫出他们的名字啦!哇!这是还没有学过的生字呢!是怎么认识的呢?能告诉我们吗?4 生交流。

出示“涛”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引导用涛组词5 师:没有想到你们这么厉害呢!来,我们一起再叫叫他们的名字。

6 生齐读。

师:谁愿意和他们打招呼?7 指名说——自由说师扮书中孩子样:你好!认识你很开心!师:看大家这么热情,真不忍打断你们。

不过呢,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他们有关哦。

让我们走进课文深入的了解他们吧!板书:画风8 请大家齐读课题:画风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9 指名质疑。

师:小朋友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认真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答案。

请大家打开书,翻到15课。

(三)、读通课文识写汉字1 在大家读书之前,我想问问你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2 生交流。

3 师:看来大家对于生字都有自己巧妙的处理办法。

真让我佩服!下面就请大家自由读书吧。

读完了一遍,你就这样告诉我。

(手势:竖一根手指)如果你觉得还有时间读完第二遍,就这样告诉我。

(手势:竖二根手指);如果你还有时间,还可以读第三遍。

明白了吗?好,开始读吧。

4 生自由读(时间要给充分)。

师巡视,给有困难的同学帮助。

师:请大家轻轻地把书放下。

我这里有几个词语,看哪些小朋友已经和它们交上朋友啦?5 出示词语卡片:旗杆谁认识它?很棒!见过旗杆吗?在哪儿见过的?对,以前的旗杆多是用木头做的,所以这个杆字有个木字旁。

会写这个字吗?好,请打开本子,写两个吧。

师巡视,随机表扬姿势端正,写得好的同学。

6 师:让我们继续看。

出示:显得转动(强调转的读音)7 师:课文中是什么在转动?指导读“风车在呼呼地转”(特别指导读好“呼呼”一词)生活中你见过什么转动呢?生交流师:真是一些有心人,观察那么细致。

我得向你们学习!8 师:如果我们要把“转”字写好,你觉得要提醒我们注意这个字的哪些地方呢?指名交流。

听了大家的建议,我也有信心写好它了。

我先写个行吗?9 师范写“转”10 生写11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写的“转”,你觉得他哪些地方写得好?生评议12 为了他的字更漂亮,你还想给他点什么建议?生交流。

让我代表他感谢你无私的帮助。

谢谢!13 再看这两个词: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谁会读?14 指名认读15 除了斜斜的雨丝,你还见过怎样的雨丝呢?除了弯弯的小树,你还见过——?16课文中为什么是斜斜的雨丝呢?弯弯的小树呢?能找到含有这两个词的自然段吗?能正确、通顺的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吗?这样,男女生比赛各读一段吧!17生读18 读了这两自然段,明白文中为什么是斜斜的雨丝、弯弯的小树了吗?师:是啊,因为有风,这雨丝是斜斜的,小树是弯弯的,它们是与众不同的。

让我们再次把这两个词读一读,读出它的不同一般。

17 生齐读(引导重音:斜斜弯弯)18 这斜斜的雨丝,这弯弯的小树是谁画的?(四)、熟读课文分角色感受1 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宋涛陈丹赵小艺这三个小朋友,你最喜欢谁呢?2 生默读,思考。

3 师巡视,在孩子中间停下,打断大家一下,刚才我看到有小朋友做得很好,他用笔把对自己有启发的词语或者句子用圆点标出来。

还有的用波浪线划出来,这都是读书的好习惯。

好,继续吧!4 好,请大家轻轻的把书放下。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生交流。

5 小结:因为宋涛陈丹赵小艺善于观察想象,爱动脑筋,连看不见的风都能够画出来。

所以大家都喜欢他们。

(板书:善想象勤动脑)恩,这样的孩子我也喜欢!6 刚才听你们说得这么好,一定是认真读课文的结果。

把你最喜欢的小朋友的话读给我们听听怎么样?你们先练习练习吧。

7 生练习读句子。

8 指名读。

(哪些同学愿意来试试?)你读的是谁的话?9 在他们读之前,你有什么建议要向他们提的呢?(声音洪亮、注意语气、表情、不要错字等)谢谢!相信有了你们的提醒他们会读得更好的!准备好了吗?那开始吧!10 分角色读。

(读的过程中注意引导读好)11 评价:他们读得怎么样?生自由说。

12 还有谁愿意来读?哇,这么多?这样吧,愿意读哪个角色的话,你就一起读好吗?好,我们开始啦!13 全班分角色读。

14 师:文中的三位小朋友真是不错,将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15 生自由交流。

16 如果是你,你还能怎么画风呢?17 生同桌交流。

指名交流。

师:到现在我才发现,你们想象丰富,更善于动脑筋,我要情不自禁的说:我喜欢上你们啦!18 今天感觉到和大家学习收获挺大的,你看,我们一起认识了生字,还写了字,最后还一起读了课文。

请大家想想,如果下节课我们还来学这篇课文,你还想学些什么?19 生自由谈。

20 师:大家的提议都很好。

我就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备课啦。

希望我们后面的学习更愉快!(五)、个性作业自主选择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去完成吧!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爱表演的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课本剧。

喜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

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

喜爱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办法写下来。

(六)、附板书:宋涛留心观察陈丹画风赵小艺善于动脑附送: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I)我能把词语写正确、漂亮。

Lǒng zhào fèng xì fèi téng zhào yào jìng jì()()()() ( )màn tiān juǎn dì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ruò yǐn ruò xiàn ( ) ( ) ( )我能判断对错。

薄雾(bó báo) 竹竿(gān gǎn) 灿烂(chàn càn) 霎时(chà shà)我能分辨清楚并正确组词。

潮()沸()罕()梢()朝()佛()军()悄()我能把把搭配恰当的词语连接起来。

宽阔的画卷兴奋地美丽的枝叶镇静地移来伟大的钱塘江注意地看着茂密的壮举很快地叫着我能把迷路的词语送回家。

继续陆续连续1、我们()跳上一只船。

2、我们()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

3、我们班()三年获得市三好班级。

我的记忆力可是不错的,这些可难不倒我!雾锁山头山锁雾 ( )1、绿水本无忧 ( ) ( ) 为雪白头3、我喜欢的一幅对联是:( ) ( )4、梨黄、紫檀色、百合色,我发现这些词都是( )我还能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5、在本单元中我喜欢的四字词语有:()、()、( )6、江面很(),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的薄雾。

6、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读课文要边读边想象,读到《鸟的天堂》“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时,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的景象。

8、课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部分写得真美,我能默写出来。

------------------------------------------------------------------------------------------------------------------------------------------------------------------------------------------------------------------------------------句子点击。

1、大的、小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也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句话。

---------------------------------------------------------------2、钱塘江口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

钱塘江地形特殊。

我能用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阅读与思考(16分)(一)鸟的天堂(节选)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分)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1分)3.按文中内容填空。

(3分)(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一棵榕树②鸟的天堂(3)最后一句话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