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通用6篇)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通用6篇)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通用6篇)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的实质是合作经济,包括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通用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篇1随着农村改革深入,农业生产现代化、机械化、经营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设施改善,使农业增效、农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这些急需提高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才能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

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1.思想认识不清,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不强。

许多农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作用缺乏科学客观全面的认知,对发展集体经济持怀疑态度,认为提倡发展集体经济已不合时宜;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过度强调发展的困难,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挖掘不够,存在畏难情绪。

2.村级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狭窄。

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思想僵化,观念守旧,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经济的能力较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思路狭窄,许多村干部把发展集体经济等同于“上项目、找贷款、办企业”,提及发展集体经济,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现有的土地、产业、资源等优势求发展。

3.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

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4.基础设施薄弱,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农村经济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利用、农产品加工、农村金融等方面,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土地利用问题1.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流转,限制了农民就业和增收的能力。

1.2 圈地问题土地被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官非法占用,导致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1.3 农地保护意识薄弱个别农民对土地保护缺乏意识,滥用农药、化肥等对土壤造成破坏。

对策:1. 优化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完善的土地市场,便利农民土地流转。

2. 加强土地管理,严格制定土地触碰制度,加大对非法圈地行为的打击力度。

3. 推行农地保护教育,加强农民对土地保护的意识,科学施肥与绿色农业的推广。

二、农产品加工问题2.1 加工环节不完善农产品加工环节不完善,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提高农民收入。

2.2 缺乏品牌和营销能力农产品缺乏知名品牌,农民缺乏专业的营销能力,导致农产品销售困难。

对策:1.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供品牌推广和营销支持。

3. 增加农产品加工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加工技能和营销能力。

三、农村金融问题3.1 融资难题农村小微企业因缺乏信用和担保物资,融资难度大。

3.2 农民理财观念淡薄农民资金缺乏理性投资观念,普遍存在贪小便宜和缺乏风险意识的问题。

对策:1. 支持设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和专业的融资渠道。

2.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加强农民理财教育和风险投资意识的培养。

四、农村基础设施问题4.1 交通条件落后农村交通设施滞后,交通不便阻碍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的出行。

4.2 水电供应不稳定农村缺乏稳定的水源和电力供应,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品质。

对策: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

2. 加强农村水利和电力建设,保障农田灌溉和农民生活用电的需求。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限制,农业生产效率一直较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缺乏农业科技支持农村地区的科技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业科技创新实力不足,缺乏成熟的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一方面,由于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产量过剩,价格低廉,农民的收入难以得到提高;由于缺乏多样化的农产品供给,导致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农业产值得不到充分利用。

4.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约束。

5.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农村贷款难、贷款利率高,导致农民创业难度大,农村企业发展受到影响。

二、对策建议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支持体系,加强对农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需要引导农民逐步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推动农产品向产业化与特色化方向发展,适当减少供给过剩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3.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田水利、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推动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应该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农民融资成本,增加农民的创业机会和企业发展空间。

5.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扶持应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完善农村产业扶贫、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问题一: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农民种植方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流转效果不佳,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也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利用。

解决对策:1.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支持和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以规模化经营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

问题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水平低、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经济效益不佳,管理混乱,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1.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2.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问题三: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利益分配不公平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导致一部分成员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而另一部分成员则受益较少,影响了组织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1.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明确权责利益关系,公平合理地分配经济利益,确保每个成员的权益得到保障。

2.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内部行为,遵守规章制度,维护集体利益。

问题四:融资难、融资贵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原因是财务状况不清晰、信用评级低,使得金融机构不愿意放贷,或者贷款利率较高,导致资金周转不灵活,制约了发展。

1.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透明度,增强金融机构对组织的信任度和诚信度。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从十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的收入主要依赖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

然而,由于天气因素、市场需求变动等原因,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提供市场价格信息,帮助农民做出更明智的种植决策,增加收入。

二、农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农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制度限制了土地的流转,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逐步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土地流转制度,鼓励土地的多元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三、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许多农民仍然使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农业机械设备,效率低下。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一些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

五、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生产条件。

六、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较少,金融服务覆盖面不广,农民缺乏金融支持。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是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网络,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攀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发展资金不足,后劲乏力农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

许多村集体经济处于“空架子”状态,缺乏必要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

同时,随着银行信贷部门风险意识的增强,农村贷款难度加大,创办集体项目的资金难题愈发突出。

此外,部分村集体债务沉重,进一步削弱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集体经济积累缺乏有效保摩机制资源开发不足:村集体对自身资源的开发手段有限,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

许多具有潜力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收益分配不均:虽然宪法规定农村土地等资源归集体所有,但在实际操作中,农民个体往往成为直接受益者,而集体收益难以得到保障。

资金管理混乱: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财务管理上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有的村实行“家长制”管理,集体资金、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少数村干部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三)缺乏领头人和人才支持村干部素质不高:部分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他们往往满足于现状,缺乏发展集体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村能人外流: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大量农村能人选择外出务工或创业,导致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力短缺。

人才培养不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教育机制,难以培养出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队伍。

(四)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存在偏差,将发展集体经济等同于“上项目、找贷款、办企业”,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

农村经济不平衡与发展差距的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不平衡与发展差距的分析与对策

农村经济不平衡与发展差距的分析与对策农村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强大的发展潜力所在。

然而,当前农村经济存在不平衡与发展差距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经济不平衡的表现农村经济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速度较慢。

2. 产业结构不平衡: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导,农业占据了大部分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而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

3. 收入分配不平衡: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一些地区和家庭收入明显不足,贫富差距拉大。

4.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存在短板,制约了经济发展。

二、农村经济不平衡的原因1. 自然条件的影响: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会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不平衡。

2. 城乡差距的拉大:城市相对于农村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城市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3. 政策导向不明确: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发展不均衡。

4.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差距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差距如果长期存在,将对社会经济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1. 农民收入不增长:经济差距导致一部分农村人口收入增长乏力,难以改善生活质量。

2. 城乡二元结构加重:差距的存在将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的差距,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

3. 农村人口流失: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村人口会选择外出务工或者迁往城市,进一步加剧农村空心化。

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经济不平衡和发展差距,应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经济的收入水平。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就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且多数农民从事的是传统农业生产。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的情况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同时也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2. 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由于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加之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强,导致一些农产品无法及时销售,甚至滞销,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3. 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限,许多农民难以获得贷款等金融服务,给他们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 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高问题由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导致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二、解决对策1. 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农村产业结构单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农业连锁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等措施,拓展农村产业发展空间,使农村经济更具活力。

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补贴或资金支持,鼓励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销售范围和效率。

要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可以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机构下沉到村级,扶持农村小额信贷,同时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提供更多元、更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金融服务。

针对农村经济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得经济管理的人才,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同时政府可以出台政策,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到农村从事经济管理工作。

以上就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政府各级部门、农户、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J iamus i Education Ins titute
2010年第5期总第100期
No.5.2010Sum 100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肖 敏
(大方县委党校贵州大方551600)
摘 要: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

因此,我们要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促进新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提前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289-01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肖 敏(),女,贵州大方人,从事农业经济方向的研究。

如何发展新农村经济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和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与农业结构矛盾突出。

表现在: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致富的障碍;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较小,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幅缓慢,经济效益低。

2.债务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

3.农资幅度过高,上涨过快,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延缓了农民致富进程。

农民投入增加的主要是农资价格的上涨,其中化肥价格的上涨对农民种粮收益影响最大,在一定程度上使优惠政策大打折扣。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以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业,焦点在农村,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现粮食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2.以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是振兴区域经济的必经之路,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跳板和撑杆,招商引资资源共享则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以小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现代化的核心之一。

“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靠实现城镇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完成。

4.积极做到“五个加强”,推进劳务输出工作。

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劳务输出网络。

二是加强市场建设,提供信息服务。

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劳务技能,提高其就业增收能力。

四是加强教育引导,保证有序流动。

五是加强跟踪服务,掌握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及用工单位的意见和要求,稳定输出队伍,加强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引导,就近消化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

5.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投入力度。

要不断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教育救助;继续搞好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参加率,扩大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坚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

二是通过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广开创收渠道,化解基层债务,增加财政收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调动干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要发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民富裕化与现代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城乡发展,攻克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民致富资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1]张月瀛.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J].学习论坛,2009(07).
[2]马国新.发展合作事业振兴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探索与建议[J].广东合作经济,2008(02).
[3]白升选.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2).
[4]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N].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The exist 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 es in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Xiao M in
(DafangParty School,Dafang Guizhou,551600,China)
Abstract:How to see "agricultu re,country side and farmers"correctly is the problem of refo rm and opening -up and mo dernizatio n of the glo bal.Therefore,we sho uld according to the ov erall con sideratio n and the co ordinated principles ,to promo t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 f n ew rural econo my,in order to achiev e w ell-o ff so ciety in a so lid fo undation.
Key words :The n ew rural eco nomy ;M odernization;Deepening rural reform ;Adjustment of ag riculture structure
[责任编辑:李微]
289
2010-07-10
19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