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核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免费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免费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ABCD2.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3.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子夜》D. 《呐喊》答案:C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望》答案:A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登鹳雀楼》D. 《望庐山瀑布》答案:A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王昌龄C. 李白D. 杜甫答案:B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答案:A10.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答案:关雎2.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_篇。
答案:学而3.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出自《庄子》的_______篇。
答案:逍遥游4.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代表作之一《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名句,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答案有错别字,该
题不得分)
1.“与”在繁体字中作“與”,读音为“yǔ”。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
部作品合称“明代四大奇书”,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道”,它包括了万物运动变化的
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认为
它是世界的本原及君子的行为准则。
6.___是量子力学的象征。
7.___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
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是___,他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___。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___。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大同》一文选自《尚书》。
2.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___的一组是狄、卫、齐、曹。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七言歌行。
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④上穷碧落
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夸张对偶比喻。
5.答案缺失。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察秋毫涣然冰释B. 唇枪舌箭怙恶不悛C. 急不暇择心旷神怡D. 铩羽而归按步就班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讲座,使我对古典文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B.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欢呼声。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望岳》中的名句,其中“岳”指的是()。
A. 华山B. 泰山C. 衡山D. 嵩山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
C.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D.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
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
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清泉石上流D. 霜叶红于二月花8.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的文学主张。
A. 鲁迅B. 郭沫若C. 白居易D. 韩愈9.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B.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
C. “而立”是指女子三十岁。
D. “不惑”是指男子四十岁。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
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曹雪芹B. 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C.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D. 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诗经》D. 《易经》4.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锦上添花B. 画龙点睛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A. 苏轼的《水调歌头》C. 杜甫的《春望》D.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告诉我们:A. 做事要守规矩B. 做人要讲诚信C. 学习要勤奋D. 交友要慎重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B. 桃李树的果实很甜C. 桃李树的花很美D. 桃李树的果实很酸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A.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B. 杜甫的《望岳》C. 李白的《庐山谣》D. 王维的《山居秋暝》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出自:A.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王维的《渭城曲》D. 杜甫的《春望》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______小说。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一书。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______》。
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出自《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 指桑骂槐B. 杯弓蛇影C. 掩耳盗铃D. 明日复明日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代典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礼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松间照C. 清泉石上流D. 孤帆远影碧空尽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5.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文学理论家的观点?()A. 刘勰B. 钟嵘C. 韩愈D. 柳宗元6.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作者是曹雪芹B.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C. 王熙凤是贾母的侄女D. 该书共有一百二十回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哪首诗?()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赤壁赋》8.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修远”的意思是()。
A. 遥远B. 长久C. 艰难D. 曲折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0.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言?()A. 孔子B. 荀子C. 墨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_。
1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___》。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其中“泪”指的是_________。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创作?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九章算术》答案:A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哪位历史人物的名言?A. 范仲淹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答案:A7.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谁的文学观点?A. 白居易B. 杜甫C. 李白D. 高适答案:A8.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的意思最接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恰如其分D. 画龙点睛答案:A9.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辛弃疾B. 李清照C. 柳永D. 秦观答案:C1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周易》B. 《道德经》C. 《庄子》D. 《列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分为“风”、“______”、“颂”三部分。
答案:雅1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
答案:春晓13.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叫做“______”。
答案:通灵宝玉14.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出自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这里的“君”指的是______。
答案:友人1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过于______的环境或人,将不会有生物或朋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请看试题部分,这也是我的试题,除作文外亲测满分。
现在免
费分享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7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7.9) 大学语文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
2
3
4、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传名著是二十四史。
5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 )
A.《诗经》
B.《楚辞》
C.《离骚》
D.《乐府诗集》
2.《诗经••卫风••氓》中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下列句子中没有体现比兴手法的有( A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D.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3.《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C )
A.《周南》
B.《卫风》
C.《秦风》
D.《郑风》
4.《天狗》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作品,这个作品选自( A )
A.《女神》
B.《神曲》
C.《燃烧的天空》
D.《再别康桥》
5.《兰亭集序》对生死的看法是( C )
A.一死生
B.齐彭殇
C.死生亦大矣
D.淡漠生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风格特色有( ABC )
A.质朴真率
B.平淡自然
C.自然之趣
D.绚丽语言
2. 下列作品属于“临川四梦”的有( AB )
A.《紫钗记》
B.《牡丹亭》
C.《蝴蝶梦》
D.《红楼梦》
3. 柳永词对词体开拓的贡献有( ABCD )
A.大力提倡慢词,改变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慢词与小令平分秋色;
B.变雅为俗,运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市民化的生活情调;
C.创造性的运用了白描和铺叙的手法;
D.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4.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代表形式是( AC )
A.志怪小说
B.章回小说
C.志人小说
D.话本小说
5. 下面哪项符合《兰亭集序》一文表达方式的特色( A )
A.前半部分叙集会之事时,便描述了一幅纯净、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景。
B.后半部分将对生命的思考融入大自然之中,由有限之情及无限之宇宙。
C.融入自然中的议论与感慨,低回婉转,沉而不隐,显而不露,恰到好处。
D.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简洁周到,虚实相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论语》是由孔子辑录而成的记载孔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
(√)
2. 温庭筠是第一个专力于“以声填词”的诗人,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被称为“花间词的鼻祖”。
(√)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这一著名诗句出自《诗经》中的《关雎》。
(√)
4. 《西厢记》全名为《西厢记诸宫调》,剧本脱胎于唐代元稹《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
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所揭示的主题是被他人安排或设置的生活是幸运的,像猪一样,可以免于思考,尽管没有自由。
(×)
五、名词概念解释题(每题4分,共8分)
1.《花间集》
答: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了唐末五代18 家词500 首,编为《花间集》。
这是唐末五代词人的总集,《花间集》确立了词的香艳的风格,奠定了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伤痕小说”
伤痕小说:产生于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展示“文革”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与肉体的创伤,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
六、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归园田居》(其一)是如何体现陶渊明归田守拙之乐的?
答: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归田以后,因无世俗杂务的纠缠,闲暇的对间就显得多了.隐居家中,无世俗杂务烦扰,自然清静.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是说,辞官归田,有如长期关在笼中的鸟兽又重返大自然一样;用一比喻,其欣喜舒畅之情,溢于言表.“樊笼”句与前面的“羁鸟”“池鱼”遥相呼应;“复得”句与诗首二句相绾合.全诗章法,转承起伏,变化多端,前后勾连,一脉相通.以上为四层,写重返自然的感受,是全诗的总结.
2.简述“行路难”诗题和李白《拟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就可以体现其主旨:作者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且有着坚定的信念,将来一定可以成功.同时也激励着人们,人的一生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坚信,一定会达到最终的目的.
七、论述题(每题16分,共16分)
1.举例说明《诗经·氓》一诗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的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不是单纯的比喻,包括的面较宽,这就是朱熹所说的“以彼物比此物也”.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另一说,喻男子情意的衰落.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言!
“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
《氓》中的第3、4两章——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八、作文题(作文一10分,作文二30分,共40分)
(一)作文一(二题中任选一题)
1.写一篇校学生会关于举行全校朗诵大奖赛的通知(300字以内)
2.写一篇校学生会关于祝贺本校合唱团队取得国际比赛优异成绩的贺信(300字以内)
(二)作文二
题目:我的偶像
文体: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500字
我的偶像
历经岁月的洗礼,我们走过童稚,步入青春。
对于青春的我们,也开有着自己喜欢的
偶像。
然而,我也不例外,我也有我的偶像。
一位老者正在谈奏着动人的乐曲。
他饱经
沧桑的脸上写着沉浸于音乐中的快乐。
他就是---贝多芬。
失去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何等不幸,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人。
一次演
出结束时,台下掌声一片,可他却听不见。
直到一个登台献花的女孩抱住他,他才回过
神来。
他说,一个乐队只能演奏出他一分钟心里所想的音乐。
这不是他狂妄,而是他的
内心澎湃着对音乐的向往。
贝多芬性情孤傲,勇于挑战权威。
一次,他与歌德同
行,迎面遇到一支贵族队伍。
歌德急忙脱帽致敬,而贝多芬却不卑不亢地等着贵族们向
他致敬。
贝多芬对权贵的轻视更显示他人格的高贵,不禁让人叹服。
虽双耳失聪,却仍坚持创作。
为艺术而献身,把美妙的音符留给后世。
贝多芬在挫
折中站了起来,以坚强的意志,创作的激情,谱写出惊人的杰作。
他是一个传奇,他用
心灵感受世界,用生命谱写歌曲。
是一个巨人,是一位英雄,生活简朴,淡泊名利。
他是我的偶像,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和赞颂。
这就是我的偶像,每当我遇到挫折的时候,总会在心里默默的想起他的坚强,还记的对待挫折时的从容。
他的话总是会在我孤单无助的时候,为我照亮黑暗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