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答案完整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武松答案:D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赤壁赋》答案:C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A7. 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是鲁迅的作品?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边城》D. 《呐喊》答案:C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答案:D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文天祥B. 辛弃疾C. 陆游D. 岳飞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诗经》中的《关雎》篇,开篇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答案:窈窕淑女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4.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5. 《论语》中,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A、七言律诗B、七言歌行C、五言绝句D、七言绝句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A、巴金B、郁达夫C、老舍D、朱自清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
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A、铺张扬厉B、托物言志C、映衬对比D、渲染烘托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A、比喻B、拟人C、象征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A、顺叙B、倒叙 D、插叙 D、平叙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A、王维《山居秋瞑》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C、王昌龄〈从军行》D、社甫《登高》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A、《踪迹》B、《风景谈》C、《背影》D、《欧游杂记》E、《闲书》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东师2018年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标准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标准答案答:在XXX的《再别康桥》中,建筑美、音乐美、XXX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建筑美体现在诗中描绘的康桥上,它是一座古老的石桥,历经沧桑却仍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XXX则体现在诗中所提到的“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有着深沉的情感。
最后,绘画美则体现在诗中所描绘的康桥两岸的美景,如“草色遥看近却无,天花乱坠如流霰”,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新旧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和XXX。
XXX最强调的是音乐美,他反复使用了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加强节奏感,并在其中使用了重叠的词语,如"悄悄"、"轻轻"、"沉默"。
此外,每句诗都换韵,因为情感是变化的,所以不应该是一韵到底的。
此外,音尺也很有趣。
例如,"轻轻的我走了",使用了三字尺、一字尺和二字尺,符合XXX活泼好动的性格。
此外,诗歌中还有压韵。
关于建筑美,诗歌中的一、三句排在前面,而二、四句低格排列,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
此外,一、三句较短,二、四句较长,显示出视觉美。
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合,读起来才会感觉好。
最后是绘画美,也就是词美。
例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和"青荇"等形象具有色彩,并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大学语文期末考的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都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B. 水滴石穿C. 雕梁画栋D. 眉清目秀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篇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B. 由于他的聪明才智,使得他在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的努力,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成绩突飞猛进。
D. 为了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我们必须加强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答案:D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一丝不苟B. 莫名其妙C. 奋不顾身D. 喜出望外答案:B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C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分别是《》、《》、《》、《》。
答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2. 《离骚》的作者是,其代表作还有《九歌》、《天问》等。
答案:屈原3. 《兰亭序》的作者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答案:王羲之4. 《史记》的作者是,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司马迁5.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出自《陶渊明集》。
答案:陶渊明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红楼梦》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末期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兴衰史的长篇小说。
作品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败。
艺术特色主要有:深刻的人物刻画、细腻的心理描写、优美的景物描写、丰富的象征手法等。
2. 简述《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案:《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梁山好汉起义斗争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宋江、吴用、武松等梁山好汉为主角,描绘了他们反抗封建统治、追求正义的故事。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 《离骚》B. 《关雎》C. 《滕王阁序》D. 《水调歌头》答案:B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C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作品?A. 《西厢记》B. 《牡丹亭》C. 《长生殿》D. 《聊斋志异》答案:D5.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添砖加瓦答案:C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文学家的笔下?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答案:A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子衿》D. 《鹿鸣》答案:C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陆游C. 李白D. 杜甫答案:B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了哪种人生态度?A. 乐观B. 悲观C. 淡泊D. 消极答案:C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所作,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怀。
答案:忧国忧民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的名句。
答案:孟浩然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左传》,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桃李树不言语,但人们会因为它们的美丽而自然地在树下形成小路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诗句。
答案:水调歌头6.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李白的《________》。
大学语文-大学语文期末试题(二)参考答案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舞幽壑之潜蛟
使深渊里潜藏的蚊龙起舞
B、泣孤舟之嫠妇
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五、简答题(第1、2小题各1分,第3、4小题各2分。共6分。)
1、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反映了封建时代哪一阶层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2、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请回答:A、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
答: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谦虚是一种孕育成功的美德。它是一项积极有力的特质,如果妥善运用,则能够使人类在精神上、文化上或物质上不断地提升与进步。一个真正谦虚的人即使在成功的时候,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和汲取他人之长,不断地完善自己,增长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不论你的目标为何,如果你想要获得成功,谦虚是必要的特质。在你到达成功的顶峰之后,你会发现谦虚更重要。只有谦虚的人才能得到智慧。聪明的人最大的特征是能够坦然地说:“我错了。”
为什么“今”最易丧失呢?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绝不停留。时间这个东西,也不因为吾人贵他爱他稍稍在人间留恋:试问吾人说“今”,说“现在”,茫茫百千万劫,究竟哪一刹那是吾人的“今”,是吾人的“现在”呢?刚刚说他是“今”是“现在”,他早已风驰电掣的一般,已成“过去”了。吾人若要糊糊涂涂把他丢掉,岂不可借!
请回答:A、这两段文字论述的论点各是什么?使用的各是哪种论据?
大学生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恣意妄为B. 再接再励C. 明查暗访D. 独挡一面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月亮挂在天空,像一盏明灯。
C. 风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佛家思想D. 法家思想5. 下列哪个成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意思相近?A. 祸不单行B.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 一箭双雕D. 一石二鸟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易经》D. 《尚书》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D. 所有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人应该追求完美B. 人应该学会宽容B. 人应该保持低调D. 人应该避免过于挑剔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形容哪种品质?A. 清高B. 坚强C. 纯洁D. 勇敢10.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反?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画虎类犬D. 画饼充饥答案:1-5 A C C B B 6-10 C D D C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出自《论语·里仁》。
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________”是民间歌谣的总称。
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__”。
4. “________”,出自《道德经》。
5.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其另一个名字是《________》。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佩戴的玉是:A. 蓝田玉B. 羊脂玉C. 翡翠玉D. 玛瑙玉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狂人日记》B. 《呐喊》C. 《边城》D. 《彷徨》答案:C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二、填空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
答案:民间歌谣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首领是______。
答案:宋江三、简答题1.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及其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意图南下统一全国,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进行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此战以联军的胜利告终,阻止了曹操的南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孙悟空具有超凡的武艺、机智灵活的头脑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他能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具有极强的战斗力和变化能力;他机智过人,多次巧妙地解决了取经路上的困难;他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坚持取经的决心。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才情出众,但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脆弱。
她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因为家族的衰落和个人命运的不幸,最终未能与宝玉结合,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束缚和对女性命运的不公。
2. 分析《论语》中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孔子的“仁爱”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以爱人之心待人,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季大学语文期末考核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期末作业考核
《大学语文》
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翻译(每题10分,共20分)
1.试将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
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
谁与归!
(《祭欧阳文忠公文》)
答:现今全国上下的人士,都在为先生的逝去而哭泣哽咽,何况我是同朝的士大
夫,长期交游往来,失去的并且又是我向来仰慕而亲近的人呢!
啊!事物兴盛衰废的规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伫立风中怀念,情感上不能忘
却,就是因为想的学者,不问他是否熟识先生,只要读到他的着作,就能知道他的为
人。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
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
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
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
答: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赤壁赋》)
二、简答与默写(每题10分,共20分)
1.简答老舍作品“京味”文学的特点。
答:老舍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写北京的,人们把老舍的小说和戏剧称为“京味”文
学,就是因为老舍的创作多取材于北京,有突出的地方色彩,用京腔京韵去描写北京的
人、事以及风俗掌故。
老舍写北京都是写中下层市民社会的小人物,所以选择故事的环境背景一般都是大
杂院、小胡同和各式各样的茶馆。老舍曾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老舍的作品中心在人,功夫在把“话”写活。其人物对白多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北京
方言,外地观众也能懂,因为不是照搬方言,而是运用北京方言中浅显的词汇和一些句
式,吸收、融会它的特色,形成了形似口语和方言,又常常透露出幽默和机智品格的精
美的文学语言。
老舍的京味还表现在对北京民风民俗的描绘,老舍还用这些民俗去展开情节,塑造
人物,表现时代和文化内涵。
2.默写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论述题(共10分)
1.略论柳永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答:柳永词在宋词史上的开创性意义:这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
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柳词内容有三类: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望海潮》最为有名。这是一首最早出现
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如《定
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渴望自由、
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仙引》。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容。《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
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八声甘州》)、“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
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夜半乐》)和
“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八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秋日景象涂抹上
浓重的阴影。词人的离愁别绪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
三、作文(共50分)
题目:社会这本书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社会这本书
社会是一本书,这本书让我们永远也读不完。他有新鲜光彩的扉页,也有灰暗陈旧
的篇章,我们永远被他吸引,为他着迷。
我想:社会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
小时候,我们几乎接触的只有父母亲人带给我们的社会,这是狭义的。在这个狭义
的社会里,我们懂得了亲情的难能可贵,懂得了尊老爱幼,懂得了浇灌我们的友谊。
单纯的我们用无邪的眼光看着这个世界,我们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罪恶,没
有救赎。那时的我们用自己攒下的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去捐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那时
的我们喜欢与不喜欢分的很明确,那时的我们无忧无虑的笑着。
可是我们慢慢的长大了,接触越来越多的人,但都不熟悉了。就这样,迈向了广义
的社会。
我们有好的对待每个人,努力的帮助别人,但身边却传来嘲笑与讽刺,我们惊慌
了。但依旧友好的对待他们,直到有一天,那些人伤害了自己,不管是社会中的利益交
换,还是感情中的玩弄,都让我们心碎。我们开始回忆儿时的梦。但、回忆终究是回
忆,我们从回忆中得到什么。于是我们开始变了,笑容变得假惺惺,心变得很冷。那时
的我们开始微笑着假惺惺的夸奖那些我们十分厌恶的人。
我们懂得了社会中的尔虞我诈,懂得了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去。我们拼命的挣扎,
努力的爬向生活的顶峰。可是生活安稳了,我们却累了、倦了,这时身边已没有朋友、
亲人,这些成功该与谁分享,我们开始疑惑……
我们开始正视自己多年来生活的种种。我们会猛然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事,其
实都是因果循环的。不要没有希望。不要去抱怨和咆哮。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经
历和参透的。
就像青年时的我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中年时的我们,看山不是山,看水不
是水。到了老年时的我们,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一切都是社会教给我们
的。
有时社会就像一位老者,为迷途的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幸福的故事;有时社会又像一
位少女,穿着流苏裙,奔于烟波之上,让我们永远沉醉夜她温婉的长袖之中。社会是一
坛好酒,只有足够的沉淀,才能品出更香醇的味道。
社会这本书,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也是一本永远都写不完的书。我们只有不断的
去经历和领悟,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