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训练(一)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课内文言文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专项练习题(一)孙权劝学知识点一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治: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涉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4)及.鲁肃过寻阳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3.其他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3)及鲁肃过.寻阳过:________________(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5)即更刮.目相待刮:__________(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__________4.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2)乃: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3)与:与.蒙论议______________(4)者: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成语探源1.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特殊句式1.肃遂拜蒙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王学御①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④马而三后。

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⑥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⑦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注】①御:驾车。

②王子期:战国时善于驾车的人。

③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④易:更换。

⑤调:协调。

⑥诱:引诱。

⑦所以:……的原因。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见往事耳(了解)B. 即更刮目相待(另外)C. 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向)D. 未尽也(尽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②此君之所以后也。

(3)【甲】文中吕蒙才略长进惊人的原因是:________,【乙】文中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4)从【甲】【乙】两文中你各获得了哪些启发?【答案】(1)D(2)①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过去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②这就是您落在后边的原因了。

(3)蒙乃始就学;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4)①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长才干,有所作为;②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这样才可能取得成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考生要在句子意思的理解基础上进行辨析。

(1)D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一)愚人食盐从前有一个愚人,到朋友家吃饭。

他觉得菜太淡了,没有味道。

主人听到后,就加了更多的盐。

吃起来很美味,愚人就想:“这么好吃,一定是因为加了盐。

” 晚上回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了。

他问:“有盐吗?”母亲拿出盐来,但奇怪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母亲说:“这样可不行啊。

” 愚人回答说:“我知道世界上所有美味都在盐里。

” 然而,他吃了太多盐,反而让味道变得不好,变成了他的困扰。

这说明,过度的东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1.(1)但XXX惟食盐不食菜:只看到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2)愚人食盐不已:愚人一直吃盐,没有停下来。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所以美味的原因是因为加了盐。

”4.过度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要适度而为。

二)释盗遗布XXX,XXX,是XXX的长官。

有人被发现在XXX上行窃,XXX看到了,就叫他的儿子教育他说:“并不是不喜欢工作的人就一定是坏人,也许是因为生活贫困。

” 然后那个人自己承认了罪行。

XXX说:“从他的外表看,他不像是坏人,应该是因为贫困而做了这件事。

” 于是,他送给那个人两个布匹,让他改过自新。

从此以后,那个人再也没有行窃了。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C.乃遗布二端(赠送)3.因为他认为那个人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所迫。

4.XXX是一个宽容和善良的人,他不会轻易地对别人下判断,而是愿意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从前有个庸医,他只会开一味药,叫做“驼背”。

他认为,只要人喝了这个药,就能治好所有病痛。

有一天,一个人来看病,庸医照例开了“驼背”药。

这个人却问:“我是腿疼,怎么能用驼背药治呢?”庸医回答:“你不懂,这个药能治好所有病,包括腿疼。

”那人只好喝下了药。

结果,他的腿疼更加严重了。

他气愤地找到庸医,质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集训(Word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文言文阅读集训(Word版)

文言文阅读集训解析版一、《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一】【甲】初,权谓吕蒙曰:……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三国时有个叫邴原的,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

七八岁时,他路过私塾,听到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禁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私塾的老师跑出来问:“小孩子你为什么要哭?” 邴原说:“失去了父亲的人容易悲伤,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凡是能进学堂的人,他们都有父母,可我从小死了父亲,没条件上学。

我一方面羡慕他们有父母照顾,另一方面羡慕他们有学习的机会。

看看他们,想想自己,心中就十分悲伤,所以忍不住哭了。

”塾师听了邴原的话,既同情又你)想要读书,就去读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可怜他,想不到这孩子竟有这样的思想,“(费。

”,塾师于是对他说:“如果你真想读书,我就不收你学费。

”邴原从此就入了学读书。

一个冬天过去了,邴原就会背《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粗略阅读(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3)邴原少.孤.幼时丧父(4)欲书.可耳读书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你说军务繁多,谁像我?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乙文侧重:赞美邴原少而好学【二】【甲】初,权谓吕蒙曰……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C.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

D.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答案】(1)经过;擦拭;对朋友辈的敬称(2)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C【解析】【分析】(1)本题中的“过”是“经过”;“刮”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2)本题①句中的“辞(推托,托辞)、以(用)”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耳(罢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3)文章叙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是从侧面表现吕蒙学有所成,不是正面描写。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① 经过;② 擦拭;③ 对朋友辈的敬称⑵ 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推托。

②只是应该广泛(粗略)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⑶ C【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含答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孙权劝学》(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 务: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________4.但当涉猎但:______ 涉猎:________5.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过:________6.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 非复:________(三)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今义:独自,孤独博士:古义:________今义:学位的一种2.见往事耳古义: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见往事耳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2.当但当涉猎________当涂掌事________(五)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二、《卖油翁》(一)请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标三处)公亦以此自矜(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善射善:________2.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 自矜:________3.释担而立____________ 释:________4.但微颔之____________ 颔:________5.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__ 轻:________6.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 遣:________(三)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手熟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新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1)

新部编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1)

新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含解析(1)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④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⑤,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⑥。

【注】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务:致力,从事。

⑤伎:同“技”。

⑥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①睨之久而不去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及守荆南回________(2)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3处)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射”是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称为“六艺”)之一,从两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尧咨射术精湛无比、举世无双,但他的母亲却依然“杖之,碎其金鱼”。

你觉得陈尧咨母亲的这种做法寄寓了对儿子一种怎样的期望?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等到(2)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4)陈尧咨的母亲期望儿子能继承先人的志向,把射术用于报效国家上,而不要耽于娱乐,浪费了一身好技艺。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遂.拜蒙母()(4)唯傅修期耳.()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

将行,请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注】①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②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白鹿原。

③五辈:五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孙权劝学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018·日照五莲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卿今者..才略( )(5)卿今者才略..(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他是如何成功劝说吕蒙学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8·日照北京路中学检测]文章写吕蒙的学习过程仅用“蒙乃始就学”一句话带过,而写他的学习成效又用鲁肃的见闻和行动来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1)孙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吕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读完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阅读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乙] 傅永发愤读书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①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②,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 ①让:责备。

②露布:公开的文告。

乙文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列传,是纪传体史书中一般人物的传记。

傅永(434—516),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

选文叙述了他知耻而后勇,努力向学,最终成为文武双全的奇才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刻苦努力,才能够有所成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权谓.吕蒙曰(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卿言多务.( )(4)寻.复南奔( )(5)唯.傅修期耳(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伤仲永[宋] 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不能称.前时之闻( )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标一处)(1)非复吴下阿蒙(2)余闻之也久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乙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劝学子路见孔子。

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

”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

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②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③;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士,必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学。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④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⑤而羽⑥之,镞⑦而砺⑧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选自《孔子家语》) [注] ①岂: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下文的“岂”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②谏:直言规劝,批评。

③檠(qí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④揉:加工。

⑤括:箭的末端。

⑥羽:箭羽。

此处用作动词,指装上箭羽。

⑦镞(zú):箭头。

此处用作动词,指装上箭头。

⑧砺:磨砺,磨炼。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徒.谓以子之所能( )(2)岂可及.乎( )(3)学岂益.哉也( )(4)人受谏则圣.(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汝何好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想告诉子路的道理是什么?你从中感悟到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孙权劝学》都是劝人学习,使之增长才干,但方法不同,试简要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