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拓展训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

课后习题(上册)“” 为新增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2)酒精能挥发。
(3)水变成水蒸气。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猜想(假设)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证据结论与解释讨论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单元小结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教学重点: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概念: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实验操作技能:如何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如何观察实验现象等。
(4)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如何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物质的变化类型,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等。
5.安全注意事项:准备安全注意事项的资料,如实验操作的安全规则、应急处理方法等。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遵守安全规定,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6.教学工具: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多媒体播放设备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7.反馈问卷:准备反馈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学资源的满意度,以便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其次,在讲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掌握得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没有提供足够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通过更多实例来解释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课堂效果。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分组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合理分组,以提高小组讨论的参与度和效果。
(2)实验视频:提供一些关于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实验视频,如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实验操作技巧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科普文章:分享一些关于物质变化和性质的科普文章,如化学反应的原理、实验现象的解释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学术资源:提供一些与物质变化和性质相关的学术资源,如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拓展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答案 C 物质的挥发性、溶解性及密度均属于物理性质;汽油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2.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H.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沙尘暴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答案CEGHI ABDFJ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蜡炬成灰D.木已成舟答案 C “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的燃烧,包含化学变化;“花香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木已成舟”只是木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以上变化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 D 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D。
3.下列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汽油燃烧B.汽油能燃烧C.汽油是淡黄色的液体D.汽油能清洗衣服上的油污E.汽油能挥发F.汽油挥发G.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漆H.汽油的密度小答案C、D、E、H B F、G A解析此题考查“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判断。
一般在叙述中有“能”“可能”“会”“易”等字词出现时,描述的是性质。
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1.(2017江苏启东百杏中学第一次月考,10,★☆☆)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B.属于物理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答案 C 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如果产生的气体与原固体物质是同一种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果产生的气体与原固体物质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则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故选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否定实例 __灯__泡__通__电_发__光_____
___电__热__丝__通_电__放__热_____
同学 王芳 高红 李华
错误观点
有颜色改变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 是化学变化
有气体放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
有沉淀出现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
否定实例 将__红_墨__水__滴__入__水_中__,__整__杯__水_变__红__
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4分)(滨州中考)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B)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 2.(4分)(泸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 A.酒精挥发 B.冰糕融化 C.蔗糖溶解 D.钢铁生锈
3.(4分)(重庆中考)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 变化的是( B )
制造化肥、纯碱等。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_有__刺__激__性__气___味__、_无__色__气__体_____(任写两点)。 (2)“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属于化学变化。 (3)化工厂发生大量氨气泄漏,可用洒水的方法来吸收, 原因是___氨__气__极__易__溶__于__水______。
16.(10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下面有 五位同学的观点均错误,请你用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来否定其错误的观点。
同学 肖红 张强
错误观点
有发光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 学变化
有放热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 学变化
___水_蒸__发_____
_泥__水__静__置__一_会__儿__沙__石__沉_淀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案

教师提问
举出你认为的物质的化学性质。
教师讲解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质的物理性质,通过回顾,我们做过的实验,你能举出哪些物质的物理性质?
对比归纳
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学生思考交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师提问
你能让这几张纸做怎样的变化?
教师提问
我们让纸做了这么多变化有何不同呢?你能把这些变化分类吗?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像撕碎纸片这样的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纸燃烧,这样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教师提问
变化中常伴随哪些现象呢?带着问题观察实验现象。
四、化学性质
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描述化学性质时,通常用可以能易难。等词语。
五、物理性质
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材分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教材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是学生走入化学世界的第一步。本课题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例出发,通过师生合作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学会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与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概念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实验操作技能
① 显微镜的使用:正确操作显微镜,观察物质的变化。
②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试管操作、烧杯使用、酒精灯控制等。
③ 数据分析:学会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
4. 观察和记录
① 观察物质的变化:仔细观察实验中物质的变化,如颜色变化、气体产生等。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教学中进行直观展示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 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和实验演示。同时,确保教学工具的正常运行,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6. 教学PPT或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或课件,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7. 教学指导用书:教师需要准备教学指导用书,以便在教学中参考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学习。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如水的沸腾、木炭的燃烧等,这为本节课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提供了实践经验。然而,对于更复杂的物质变化和性质,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探究。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液氮做致冷剂
C.氧气供给呼吸
D.铜线制电缆
3、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 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D )
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 4、下列描述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C) A.氢气燃烧 B.氢气能燃烧 C.水能结冰 D.氧气能支持燃烧 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 只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 A.铜丝用来做导线 B.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C.氢气气用来作燃料 D.氮气做保护气
11, 2010年4月15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露事件,
16日又发生两次三氯化氮爆炸,黄绿色的氯气冲天而起,刺 鼻的气味弥漫厂区。爆炸发生后,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在外 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对空气中氯气进行稀释,以降低空气 中氯气的含量。这次事故至少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 人紧急疏散。细读以上报道,根据以下要求填空:
5、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D) A.有气体生成 B.有沉淀生成 C.有颜色变化 D.有无新物质的生成
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白炽灯发光 (物理变化) 2水沸腾(物理变化) 3菜刀生锈(化学变化) 4火炬燃烧(化学变化) 5 矿石粉碎 (物理变化) 6气球爆炸 (物理变化) 7车胎爆炸 (物理变化) 8锅炉爆炸(物理变化) 9鞭炮爆炸(化学变化) 10石蜡熔化 (物理变化)
笔记: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 展性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学研究:催化剂研究、新材料研发、药物合成等
- 采用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和完成物质变化的实验项目。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进行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变化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 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物质变化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 组织游戏活动,通过化学知识问答或物质变化猜谜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4. 实践与应用: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际,使学生了解物质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价值观:通过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相关知识:
- 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化学课程中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对物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物理变化:物质形态或位置变化,不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放出或吸收能量
③物质性质的分类和表现: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④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内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外因: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⑤物质性质的应用:
生产:金属加工、塑料制造、电池生产等
最后,在作业评价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业质量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板书设计
①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质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物质变化的类型和特点:
过程:
讲解物质变化的定义,包括其主要分类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
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C.汽油能燃烧
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答案C物质的挥发性、溶解性及密度均属于物理性质;汽油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符合题意。
2.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沙尘暴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答案CEGHI ABDFJ
解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蜡炬成灰
D.木已成舟
答案C“蜡炬成灰”涉及蜡烛的燃烧,包含化学变化;“花香四溢”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
果,“海市蜃楼”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木已成舟”只是木头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以上变化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2.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D物质的颜色、状态、硬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会生锈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D。
3.下列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
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A.汽油燃烧
B.汽油能燃烧
C.汽油是淡黄色的液体
D.汽油能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E.汽油能挥发
F.汽油挥发
G.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漆
H.汽油的密度小
答案C、D、E、H B F、G A
解析此题考查“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判断。
一般在叙述中有“能”“可能”“会”“易”等字词出现时,描述的是性质。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7江苏启东百杏中学第一次月考,10,★☆☆)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物理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答案C加热某种固体产生了气体,如果产生的气体与原固体物质是同一种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果产生的气体与原固体物质不属于同一种物质,则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故选C。
2.(2016湖北利川长顺初中第一次月考,6,★☆☆)2015年9月20日,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搭载20颗小卫星发射成功,创“一箭多星”新纪录。
此次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以液氧作氧化剂,以煤油作燃料,具有无毒、无污染的特点。
下列叙述属于煤油的化学性质的是()
A.煤油易挥发
B.煤油易燃烧
C.煤油熔点较高
D.煤油有气味
答案B燃烧是化学变化,煤油易燃烧属于其化学性质,选B。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6江苏连云港中考,25,★☆☆)下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答案B冰雪融化、橙子榨汁、品红扩散三种变化中,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燃料燃烧会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2.(2014山东聊城中考,1,★☆☆)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
答案D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故A、B、C都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等,故选D。
3.(2013山东烟台中考,1,★☆☆)“人间仙境,最美烟台”。
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莱阳梨榨汁
B.蓬莱海市蜃楼
C.张裕葡萄酿酒
D.招远沙里淘金
答案C莱阳梨榨汁是将其中的汁液分离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蓬莱海市蜃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张裕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招远沙里淘金是将金子从沙子中取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1.(2017海南海口十四中上学期期中)国际卫生组织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苯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答案(1)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便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等;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2.唐朝诗人刘禹锡曾有描写淘金女的诗。
其一云“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二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黄)沙始到金。
”
结合上述诗句探究以下问题:
(1)淘金者用筛子或盆将含金的砂石用流水不断震动冲洗从而得到黄金(如图所示),上述过程利用了黄金的哪些性质?
(2)分析上述淘金过程,判断“沙里淘金”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为什么人们常常选用黄金来制作首饰、货币等物品呢?
答案(1)不溶于水、密度大。
(2)物理变化。
(3)因为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色泽鲜艳,且属于稀有金属。
解析(1)用水能冲洗掉砂石,而把黄金留下,说明黄金不溶于水,且密度比较大。
(2)“沙里淘金”只是把砂石冲洗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