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飞神十圆梦天宫景德镇瓷器“飞天”
关于景德镇的神话故事

关于景德镇的神话故事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神话故事,其中之一就是来自江西省的景德镇的神话传说。
景德镇以其瓷器而闻名于世,这里孕育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和艺术。
让我们一同探索这些神话故事,领略景德镇的魅力。
据史书记载,远古时期曾有一位名叫寿王的神仙下凡,在当地炼制瓷器。
他制作的瓷器精美绝伦,色泽明亮,质地坚韧,远胜于常人所能制作的瓷器。
因此,寿王被尊称为“瓷器之神”。
人们相信他的瓷器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故事流传至今,人们对于瓷器之神的崇敬仍未减退。
在景德镇的古城里的很多角落,你都可以看到人们为瓷器之神所建立的神庙或观音堂。
尤其在每年的寿王庙会上,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入景德镇,向瓷器之神祈福。
这场盛大的庙会持续数天,期间有各种表演、民俗活动和庙会游戏。
参与其中的人们都倾其所有,希望能够获得瓷器之神的保佑。
除了寿王的传说之外,景德镇还有一个著名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勇敢的少年和一只神奇的瓷器狮子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公主住在景德镇,她拥有一只名叫“玉霞”的瓷器狮子。
这只狮子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可以带走邪恶的气息,保护人民免受邪恶的侵害。
公主和狮子形影不离,守护着景德镇的安宁。
然而,一天,一位邪恶的巫师来到了景德镇,企图夺取玉霞狮子的力量。
他使用黑魔法制造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威胁到了整个城镇的安危。
公主不顾自身的安危,带着玉霞狮子和勇士们一起抵御洪水,保卫了景德镇。
最终,巫师被打败,景德镇重新恢复了往昔的繁荣。
人们对于公主和玉霞狮子的事迹传颂至今。
公主被尊称为“瓷器公主”,瓷器狮子成为了景德镇的象征。
每年,景德镇都会举办玉霞狮子舞表演,舞者们化身为狮子,表演出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除了这些神话故事,景德镇还有许多民间故事流传至今,揭示了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穿的“景德镇镇府花翎蘸墨折梅裙”的字句,也让景德镇更加著名。
景德镇因其瓷器文化而闻名于世,这些神话故事无疑为瓷器添加了更多的神秘色彩和艺术寓意。
十四件民俗工艺品陪“神十”飞天

龙源期刊网
十四件民俗工艺品陪“神十”飞天
作者:
来源:《神州民俗·上半月》2013年第09期
神十飞天举世瞩目,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一个特殊的“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被取出。
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后特殊的“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被取出,在这个芯片内存着来自全国11位“国字号”工艺美术大师的共14件作品,包括绘画、篆刻、雕塑等类别,跟随神十飞天的脚步后重新返回地球。
其中广东有3位工艺大师共4件作品入选,分别是潮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华的朱泥壶作品《太极百岁壶》,肇庆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梁佩阳的端砚作品《龙啸九天》和《老子观井》,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汝荣的石湾公仔作品《腾龙观音》共4件作品,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存入“神舟十号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跟随神十飞天。
据有关人士介绍,此前“神十”想将原作带上太空,无奈后来因为重量无法负荷,因此最后选择将作品存入芯片,再跟随神十飞天。
传统陶瓷优秀作品欣赏(景德镇)

清乾隆•粉彩兰地开光山水转心瓶 清乾隆 粉彩兰地开山水转心瓶
文物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规格:高 24.6厘米 口径 12.6厘米
清乾隆•粉彩兰地开光山水转心瓶 清乾隆 粉彩兰地开光山水转心瓶
鉴赏:瓶撇口,瓶身分三截,颈部可转动,圈足微撇。颈两侧各贴塑一 垂带形耳。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料彩装饰。腹部四面圆形 开光内白色地上绘四季山水图。春夏二图内书七言诗两句,春曰:“春 到心间饶富丽,柳烟苍雨总宜人。”夏曰:“风邹谷纹圆远濑,霞堆峰 势映明川。”秋图内书五言诗两句,秋曰:“淡月梧桐影,轻风罗谢 香。”冬曰:“梅帐春融雪,松窗月舞龙。”诗后皆有阳文“乾隆宸翰” 及阴文“惟妙精进”二方形印章。此瓶为乾隆初期督窑官唐英供奉皇帝 观赏的独出心裁之作,由内瓶、外瓶、底座分别烧制组成。在全部部件烧 造成功后组成样品,待纹饰、色彩、样式全部获得皇帝首肯后才正式烧 造。其绝妙之处在于将其置于案头,按照当时的季节转动瓶颈及双耳, 将与这一季节相应的一面开光转至正面,即可依不同季节欣赏当季的精 美绝伦的奇景,用心巧妙,别具情趣。由于工艺复杂,新奇精巧,水准 精湛,难度极大,成品率极低,传世稀少,非常受收藏投资者青睐。
图例说明: 1、《北宋影青瓜棱瓶》 2、《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3、《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 壶春瓶》 4、《明永乐青花龙唐草纹天球瓶》 5、《明成化斗彩海水天马纹天字 罐》 6、《明万历五彩百鹿罐》 7、《清康熙青花指日高升图观音 瓶》 8、《清雍正珐琅彩题诗过墙梅竹 纹盘》 9、《清乾隆粉彩蓝地开光山水转 心瓶》
标本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二)

标本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二)明成化五彩满池娇图盘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青花云龙纹盘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白釉黄彩云龙纹杯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斗彩香草应龙图天字盖罐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洒蓝地孔雀绿釉锥拱云龙赶珠纹碗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弘治青花暗刻云龙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月映梅劝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黄地青花折枝花果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缠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龙穿缠枝莲纹盘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内云龙纹外缠枝莲纹托八吉祥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狮子戏球图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狮子戏球图碗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弘治青花折枝花果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白釉酱彩缠枝花纹盘江西省景德镇市公安局移交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八思巴文款海水龙纹盘198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缠枝花纹缸198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缠枝莲灵芝纹碗2000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荷莲纹碗198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龙穿缠枝莲纹高足碗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青花龙穿缠枝莲纹梨式执壶198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正德涩胎泥绘云龙纹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德涩胎泥绘云龙纹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德涩胎锥拱云龙纹碗(左)明正德八思巴文款涩胎泥绘云龙纹碗(右)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德涩胎锥拱云龙纹折沿葵花口花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洪武青花缠枝莲纹大碗局部1994年御窑遗址东门头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永乐青花云凤纹盘1994年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松竹梅图蟋蟀罐1993年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明宣德青花鱼藻图瓜棱金钟碗1993年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红彩狮球纹大盘局部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绿彩狮球纹大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绿彩狮球纹大盘局部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狮球纹大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狮球纹大盘局部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红彩狮球纹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绿彩狮球纹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狮球纹盘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狮球纹盘局部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201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正统-天顺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局部2014年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青花双狮戏球图高足碗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青花莲池游鱼纹盘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成化釉里红云龙赶珠纹盘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明嘉靖青花狮纹缸标本局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
高山得林榜书作品“飞龙”“神虎”搭载神十飞天

高山得林榜书作品“飞龙”“神虎”搭载神十飞天
作者:刘汉华
来源:《中国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伴飞神十圆梦天宫”。
神舟十号已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中国榜书高山得林原创作品六尺单字榜书“飞龙”“神虎”搭载神十飞天!
高山得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家协会书画研究院理事、北京国博文物鉴定中心书画部副主任,姓闫名冬,字翰墨,法号释演灯,祖籍山西,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高山得林成长在教育世家,5岁时即开始随从父亲涉足书坛学习书法,最初从临习颜、柳和魏碑入手,兼习二王,遍观百家所长并吸收其菁华,高山得林擅长魏碑和大小楷,兼精隶、行、草、篆、尤其长于榜书创作,并酷爱霸体书法,基本功扎实,逐渐形成其鲜明独特的笔法和别开生面的艺术风格。
其书法作品结体严谨,造型别致,重骨力、求变化、创铸铁之雄风,用笔沉稳雄健,给人以凝重、遒劲、坚毅泼辣之美感,在书法界独树一帜。
高山得林的书法作品被党政机关领导,以国礼品赠送外国领导,并多次被国内外多家馆院和东南亚等国的艺术家,日本、韩国等友好人士收藏。
其作品还多次在报刊.杂志和电视媒体上刊登发表和报道。
“伴飞神十圆梦天宫”和“飞龙”“神虎”将随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载入史册。
颜色釉作画新天地瓷上敦煌绽异彩

颜色釉作画新天地瓷上敦煌绽异彩作者:来源:《中国周刊》2018年第10期高温色釉《妙乐飞天》瓷板画高温色釉《供养菩萨》镶器高温色釉《吉祥飞天》镶器梦幻般的云彩,烘托着天女在日月之中翱翔;晶莹剔透的釉色,映衬着菩萨低眉静思……许多人在看到这些绘画作品后感受到清凉,精神为之一爽,内心进入到怡然安详之境地,这不是普通的纸上或布面绘画,这是景德镇姚大因教授的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作品。
陶瓷是人类最为古老工艺种类,伴随着人类成长的每个历程,中国陶瓷在全球占有特殊地位,“中华向号瓷之国”,中国陶瓷相对其他地区而言,种类多样、工艺完善,历代传承有序,并且在不断发展之中。
在陶瓷表面施以釉料,用以保护泥胎和起到装饰作用,这种手法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长期以来,釉的种类虽然比较多,但大多数时候是以单色面目出现。
到了宋代,以钧窑为代表的颜色釉异军突起,通过不同的配方和烧制方法,使得釉面产生奇幻的窑变效果,引领风骚数百年,影响深远,但是宋代以后的颜色釉装饰停留在抽象的效果中,其中虽然有用颜色釉烧制的树叶等图案、图形,但总的来说没有质的突破,这是因为颜色釉绘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把控难度较大。
“颜色釉不好用来造型,在高温和釉料的作用下,流动性太强。
”姚大因说。
原来颜色釉虽然能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斑斓效果,但是颜色釉像一匹奔腾的野马,不易让它沿着固定的轨迹奔跑,用来绘画非常困难,所以,颜色釉绘画是一个矛盾的课题。
高溫色釉《花供菩萨》掛盘姚大因196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在陶瓷工艺与陶瓷绘画行业耕耘多年。
她曾在景德镇青花玲珑陶瓷领域建树颇丰,并在上世纪80年代,代表中国工艺美术界赴日本展示青花绘制技艺。
近二十多年来,颜色釉陶瓷绘画开始兴起,她是这个艺术门类当代最早的拓荒人,她早期颜色釉作品窑变挂盘《嫦娥奔月》曾列入陶瓷高校教材中。
“颜色釉画画,是一个挑战,但要达到理想的绘画效果,需要改进工艺方法!”姚大因开始了试验,由于精深的理论素养与实践功夫,她用了不太长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既保留颜色釉流动性又能用它来绘画的方法。
走访各大博物馆,拍摄的各年代景德镇窑瓷器

走访各大博物馆,拍摄的各年代景德镇窑瓷器笔者有个朋友,历时1年多的时间,走访了中国各大博物馆,拍摄了数万张古董图片。
今天有幸能和大家分享部分各年代景德镇窑瓷器,如果对其他玉器,瓷器、青铜器、紫砂壶等等感兴趣的,可以私聊或留言噢,我会定时分享给大家!话不多说,开始上图...福特锐界PLUS气魄而来广告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折枝花卉纹镂空盘▲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花蝶纹菊瓣形盘▲展开剩余92%明洪武景德镇窑釉里红花卉纹菱口盘▲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骑兽吹螺人像▲明万历景德镇窑五彩童子像▲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牡丹纹碗▲景德镇窑慎德堂款粉彩花卉纹瓶▲景德镇窑蓝地金彩团花纹瓶▲嘉庆景德镇窑珊瑚红地描金五彩婴戏图碗▲景德镇窑白釉印花团蟠纹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酱色釉青花如意花卉纹葫芦瓶▲清康熙景德镇窑金釉碗▲清康熙景德镇窑孔雀绿釉花插▲明万历景德镇窑青花开光折枝花卉纹镂空盘▲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如意花卉纹盖罐▲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仕女图花口碗▲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莲池鸳鸯图三足洗▲清康熙景德镇窑素三彩花果纹盘▲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百鸟朝凤盘▲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凤凰梧桐纹盘▲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落花流水图碗▲清康熙景德镇窑五彩落花流水图碗▲清康熙景德镇窑釉里红鱼藻纹缸▲清康熙景德镇窑中和堂青花釉里红盘▲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刻花云龙纹碗▲清咸丰景德镇窑蓝地金彩三管葫芦瓶▲清雍正景德镇窑茶叶末釉兽耳瓶▲清雍正景德镇窑斗彩花卉纹双耳扁瓶▲清雍正景德镇窑斗彩蟠桃提梁壶▲清雍正景德镇窑仿哥石榴尊▲清雍正景德镇窑仿官把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牡丹纹盘▲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清雍正景德镇窑黑地三彩狮耳炉▲清雍正景德镇窑炉钧釉瓶▲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仿古铜器纹方尊▲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四系尊▲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折枝瓜果纹瓶▲清雍正景德镇窑青釉莲瓣纹三系瓶▲清雍正景德镇窑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碗▲清雍正景德镇窑珊瑚红釉盘▲清雍正景德镇窑珊瑚红釉盘▲清雍正景德镇窑五彩草虫图盘▲清雍正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盖碗▲元景德镇窑青白釉方执壶▲元景德镇窑青白釉佛像▲元景德镇窑青白釉贴花梅花纹双耳瓶▲ (未完待续)。
写到灵魂最深处

翰墨留香写到灵魂最深处文 九 日吾与文华君相识数年,竟不知其喜于捉笔弄墨。
直至不久前,当我看到悬于某斋馆一隅的文华君的书作时,我惊讶于他的笔下功底,更敬佩他隐于书斋甘坐冷板凳的定力与耐力。
其凝达内敛之性情、高蹈自守之襟怀,决然不像一些惯行于市场的所谓书法名家大师的高调与张扬。
我向来把敢于踢开世俗羁绊的从书者视为真正的书家,也因此每每赏读他们的书作时总不禁要思索:书法之于他们意义何在?书法史上有一亘古弥新的命题:书为心画。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问神卷》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真正的书法超越了技术层面,是书家自我气质的外化,承载着书家的性情和审美。
如弘一之纯真,沙翁之遒劲,右任之奇逸……直抵灵魂的书写怕是书法的至高境界了。
林散之在年逾七旬后曾作诗明志:“不随世俗任孤行,自喜年来笔墨真。
写到灵魂最深处,不知有我更无人。
”可见他在法度之外对尊崇我心的自由之境的追求。
作为后学的李文华亦是对性灵之境心向往之,他的书法作品看似含蓄韵致,细细品之,能透射出沁人心灵的精神光芒。
我曾见过创作中的李文华,其凝神伏案,如老僧入定。
挥毫轻柔,如雪落松间,又如曲水流觞,令人观之不免为之沉醉。
再看宣纸之上,线条变化丰富,用墨枯淡相宜,起承转合性灵凸显,墨色氤氲自得韵味。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诗》 李文华/ 作130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翰墨留香李文华男,汉族。
1963年4月生于山东鄄城,大专文化。
自幼喜爱书法,先后临颜真卿勤礼碑,麻姑仙壇记,王義之兰亭序、圣教序,赵孟頫胆巴碑。
现任国家粮食局书协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举办的书法比赛并获奖。
2013年参加“伴飞神十,圆梦天宫”活动,作品获优秀奖。
李文华入书走的是正统的路子,从二王、颜苏入手,且旁收博采兼容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