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情景教育案例:爱在这里流淌
用心聆听,用爱感化——班主任教育案例

用心聆听,用爱感化——班主任教育案例【摘要】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都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用爱感化孩子,通过情感沟通、家校合作、同学关心等方法走进学生。
通过小思同学的案例,让我在班主任工作当中更加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让我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断反思与总结,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家庭教育情感沟通家校合作同学关心一、基本情况小思,女,7岁,小学二年级学生二、主要问题1、性格方面:胆小、内向,平时说话不多,不会主动与人交流。
2、学习方面:小思的书写较差,容易写错别字,识字、理解能力也并不佳,成绩很不理想。
3、生活方面:做事拖拉,吃饭慢、书写慢、收拾东西慢,吃饭总是最后一个,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
4、交往方面:和女生玩,但更喜欢和男生玩,与同学相处容易产生摩擦,但不主动告诉老师,回家后才和父母说。
三、问题分析与诊断学生原因:学习上,小思由于基础薄弱,对于新授的知识,难以掌握,简单的作业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未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害怕做作业,作业时间也更久,但作业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是敷衍完成。
生活上,做事拖拉,动作慢,常常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所要做的事情。
与同学产生矛盾不会主动说,也不会处理。
家庭原因: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小思是家中长女,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由于姐弟三人年龄相近,家长的精力放在弟弟妹妹身上较多,小思小时候主要由奶奶带,虽然也在父母身边,但容易被父母忽视。
家长忙于工作,对于管教小思及弟弟妹妹,显得力不从心,常常没有时间管教或休息时不想去管教。
父母关系并不和谐,容易在孩子面前吵架。
小思一年级后,妈妈主要负责孩子的教育问题,爸爸很少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
家庭的不和谐影响孩子的情绪及心态。
四、辅导过程(一)情感沟通为了激发小思的学习兴趣,让小思能主动找老师解决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我真诚、温柔地与小思进行了单独谈心,让她能信任老师,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知道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

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 - 用爱温暖学生的心初中班主任工作案例――用爱温暖学生的心新添中学马鹏群一、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及农民要增加收入已成必然,便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弱势群体。
他们在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面临着许多学习、家庭、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这就给我们老师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
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我们老师倾注更多的爱。
班主任工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分都要开展,其核心内容就是德育工作。
就我个人而言,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千变万化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关爱这一法宝。
我们知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爱就是“师爱”。
师爱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它可以使学生在逆境中得到安慰,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在顺境中更加奋发,不骄不躁,永远向前。
然而现实的教育不容乐观,一部分教师虽然也爱学生,但学生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爱。
原因何在?首先,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做到很好的了解,尽管从表面上看,学生间似乎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
因此,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正的爱,教育与学生的感情要求就会背道而驰,更谈不上有的放矢、有着见效。
其次,就是学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工作意义及人生价值的直接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了解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对学生的同情和理解则是一种理智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以下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学生的成长案例。
二、案例学生基本情况:马建军,男,16岁,现就读新添中学九年级二班。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爷爷和上小学四年级的弟弟。
家庭状况:他的父亲在他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外出新疆打工了,常年在外一年难得回来一次,有时候甚至两年才回来一次。
平时只是每个月汇来生活费,其他家里的事都不闻不问。
案例一:让爱的阳光抚慰受伤的心灵班主任案例

案例一:让爱的阳光抚慰受伤的心灵邵武六中马国艳初三下学期,面临中考,班上一向成绩优秀的孩子肖军突然出现了成绩下滑现象,上课无精打采,情绪很不稳定,甚至作业也屡屡欠交,我找他问情况,他只是一再说没事,但明显看得出来他不对劲。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这个平时爱笑乐观的男孩子流泪了,他告诉我爸爸妈妈离婚了……我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
由于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有的不愿呆在家里或出门后不愿意回家,而在学校感觉自己是异类,暴力倾向,逃课等等都会出现……我明白我们老师在学生父母离异问题上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作为老师无法干涉别人家的生活,无权去责备孩子的父母,我们无法彻底抹去孩子心灵的伤痕,但是,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优秀的孩子在他人生最关键的时刻因无助而迷失,我必须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到最低。
首先,我和他的父母分别单独沟通,协调好离异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家庭解体使孩子遭受到失掉父母一方的痛苦,使孩子的心理受到双重打击。
教师要利用特殊的地位帮助离异的父母在自己追求幸福的同时,更情系儿女,使孩子健康成长。
我了解到肖军和母亲一起生活,自离婚后,母亲不愿意他和父亲见面。
据孩子说,他每和父亲见一次面,父母不但要争吵一次,而且母亲还要连续几天不给孩子笑脸看,使孩子很为难,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我和孩子谈话后,他流着泪说:“老师,我没心思上课,我心里总想着,能像同学们那样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多好啊!”我对他说:“爸爸和妈妈虽然分开了,但是他们都希望你成为一个坚强的好孩子。
现在你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她为你付出的辛苦最多。
你是妈妈的希望,你应该理解妈妈。
你想见爸爸,老师帮你做妈妈的工作。
”我多次找到孩子妈妈对她说:“孩子是父母两个人的,夫妻双方都有权力关心、热爱自己的孩子,你不让孩子见他爸爸是不对的。
讲述教师生活中的温情故事

讲述教师生活中的温情故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师生活中的温情故事,仿佛是一本永远不会翻页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无数感人的瞬间。
教育这条艰辛的道路上,每一位教师都是温暖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点亮了学生成长的路。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几个教师生活中的温情故事。
故事一:陪伴与鼓励在一所小学里,有一位名叫杨老师的班主任,她对待学生总是带着满满的爱心和耐心。
有一次,班里来了一位转校生,名叫小明,他刚来的时候非常内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
杨老师发现了他的不适应,便主动和他交流,悄悄地和他聊了许多话题,逐渐地拉近了与他的距离。
渐渐地,小明也变得开朗起来,上课积极发言,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有一天,小明在班级集体活动中犯了一个错误,导致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其他同学都在责怪他,只有杨老师选择了和他单独谈话,认真地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学会从中吸取教训,不要放弃自己。
”小明听了非常感动,他决定努力改正自己的过错,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杨老师的关怀下,小明渐渐地融入了班集体,变得更加自信和开朗。
故事二:关爱与包容在一所农村小学里,有一位叫张老师的语文教师,她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贫困家庭,生活条件比较困苦。
有一次,张老师发现班上有一个学生叫小华,总是衣衫褴褛,饥肠辘辘,连午饭都吃不饱。
她心疼地给他买了新衣服和午餐,还在下课时间教他认字和识数。
渐渐地,小华对张老师产生了依赖和信任,他习惯了张老师的温暖关怀,每天下课后都会和张老师留下来一起做作业。
张老师也没说过多余的话,只是默默地陪伴着他,教导他,给他以力量和勇气。
慢慢地,小华的成绩也慢慢提高,他对生活也更有信心和希望。
村里的人都说,张老师是一位伟大的教师,她不仅传授知识,更是教给学生们如何热爱生活,如何勇敢面对困难。
故事三:担当与感恩在一所中学里,有一位名叫王老师的班主任,她的学生林枫从初中开始就是她的学生。
林枫是一个非常聪明却内向的男生,他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并不亲近。
【教育案例】以爱之名 牵手同行——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教育案例】以爱之名牵手同行——小学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案例背景: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您仔细欣赏过孩子们那稚嫩的脸庞吗?您留心观察过孩子们那可爱的神情吗?当我在一个个寻常的早晨或午后,站在某个孩子身边细细端详他那忽闪的睫毛、那挽起袖子的半截白藕似的胳膊时,我总会默默告诉自己,我面对的不是一个班级,而是一棵棵朝气蓬勃的幼苗。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
”而我认为在班主任工作中爱是打通一切障碍的金钥匙,爱是一切沟通交流的根基。
我在班主任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爱”字当头,近15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坚持用无限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案例过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如一坚持以爱感化学生,大班额前提下,班主任老师做不到一眼望穿所有的学生,单独沟通交流则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样可以深度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状况,把学生装到心里,也可以让学生认为自己是老师心中那个不一样的孩子,也会极大地增长他们的自信心。
每天早操期间都是我和学生单独沟通交流、增进师生关系的黄金时间,我总会利用这个时段跟最近班内表现异常的学生进行沟通,这时正是一天的开始,学生状态最为最放松,当我沉下身子和他们坦诚相待时,他们也会把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和盘托出,我则借机进行引导。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雨同学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既不回应老师也不思考作答,沉默得有点过分,我决定利用早操时间和她进行一次谈话。
第一次沟通:了解情况那天早晨我把她叫到距班级两米远的跑道上准备询问,结果她先来一句:“老师,你叫我什么事儿?”果然单独交流时她还是那个善于沟通的姑娘。
我询问她最近表现异常的原因,她一言不发,我又表示作为老师我无意窥探别人隐私,但作为最关心她的人之一,我想帮她找回以前的自己。
她点点头,我接着说:“老师很喜欢那个遇到问题见解独到的你,喜欢那个无论安排什么事都一声清脆的“好嘞”的你,喜欢那个疫情期间主动私发习作让我帮忙修改的你……”我陷入了回忆,正打算搜罗更多优点帮她竖立自信,只见她张了张嘴,又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告诉你吧!”话没说完泪水就已夺眶而出,她摘下眼镜擦了擦眼泪,接着告诉我,妈妈帮她报了网络直播课,她每天除了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应付网课作业,有次她星期六上了三个培训班,星期天从早上到中午一直在做作业、打卡、背诵,下午四点终于告一段落想出去透透气时被妈妈拉过去背单词,那一刻她大概是奔溃了,和妈妈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班主任爱的教育案例

班主任爱的教育案例班主任在学校的教育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同时也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爱的教育案例,一起来看看吧!班主任爱的教育案例一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学校,毕业20xx年,20xx年担任班主任,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班。
今天能站在这里我感觉很荣幸,因为在20xx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我只是一名平凡的、普通的班主任老师,所以今天在这儿只能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我班主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我当班主任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便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提高。
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细碎而繁琐,学生每天的学习我们要关心,班级的纪律我们要费心,班级的卫生我们也要操心,每天下来我们经常是筋疲力尽,心里唠叨不断,学生难管。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平时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班级管理就变会得简单得多啦。
第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学生的基本责任,是学生将来立身社会的前提,贡献社会的基础。
所以学生要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习的能力。
而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经常要求学生学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早安排。
每学期开始组织第一次班会,让学生谈理想、谈人生、谈今年的计划,随后写出个人的学期计划,考试目标分数,以后一一对照,全年不间断更新目标,从而不断进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
第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清洁干净美观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要使学生成为素质高、气质雅的人,平时特别注意从小处做起,从小节处育人。
“随手捡起一片纸”,“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些口号在班内深入人心。
值日学生甘愿吃苦,任务承包者任劳任怨。
班级的环境得到了清洁,同学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第三,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
“严格的纪律约束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更好的自律”,良好的纪律习惯是一个班级的核心。
用爱感化学生,爱在你我心间——班主任工作案例

用爱感化学生,爱在你我心间——班主任工作案例不知不觉我已经在班主任这个神圣而艰巨的岗位上走过了三年。
这里既有成功的的喜悦,也有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
班级管理,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
跟学生们在一起由开始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得心应手,需要我们真心的走进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学习。
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给我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让我也一直反思着教育成功的方法。
案例基本情况:蒋恒康,男,18岁,高二文理分科进入班级,平时有些内向,父母离异,母亲常年在外地打工,有个姐姐也在外地打工,平时跟随年迈的奶奶一人生活。
事件一:在年级安排申请贫困生助学金的时候,蒋恒康妈妈一直咨询,希望申请贫困助学金,但是蒋恒康在学校并没有报名。
这使我感受到学生内心存在一些问题。
我把蒋恒康单独叫的办公室,问道:“你需要申请贫困助学金吗?”孩子低头不说话,我接着问:“你是不是觉得申请贫困助学金会让人看不起?”他还是不说话。
于是我就只针对贫困助学金的事情跟孩子沟通,每个家庭都不一样,贫困并不丢人,导致贫困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原因,只要我们努力,以后会改变现在的状况的。
现在学校的贫困助学金目的是减轻一些家庭负担。
孩子想了一会同意申请了,但是原因不想写父母离异,只写家庭经济困难。
我就让他先写申请及准备需要的材料。
针对这种情况,我分析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往往总觉得不如别人,对于一些话题比较敏感,内心的情感比较脆弱。
我采取的措施:1、多一些爱心,平时多找他谈心,首先要在平时的生活上,学习上多沟通,久而久之,孩子对我有了一些亲近感,他才能跟我去沟通交流,只要在班级活动和学习上有进步,有成就,就与他分享表扬,能看到孩子还是改变很大的。
2、做好心理疏导,在于孩子建立了一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心理疏导,给孩子分析正确看待父母的感情,正确看待家庭情况,我们要自己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是看过去,在意别人的眼光,经常给学生们说的一句话“别人说你帅,你就帅了吗?别人说你学习好,你就真的学习好了吗?”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追求,我们要很客观的评价自己。
润 物 细 无 声 谭宇佳

润物细无声谭宇佳走进特教世界,从一名学生变成一个特教老师,看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天真无邪的微笑、表情丰富的手语,看到他们美好的心灵,我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一种爱。
一、爱在这儿静悄悄地开初次来到这里并担任聋哑生班主任,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很期待听听聋哑生是怎么上课的。
就这样,我坐在教室后面听了一节《岳阳楼记》的语文课,全班25个学生正襟危坐,聚精会神。
老师请同学们背诵一段课文,被点到名的是一个戴着助听器能够说点话的学生,这个聋哑孩子努力准确发出一个个字音,但每个字都是那么艰难。
老师的教学环节,与普通学校没有多大差异,但力求更多地放些视频,便于孩子们理解。
最让我震撼的是在内容的探讨环节孩子们的表现。
或许因为听不见,或许接触到的噪音更少,所以他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充满了更多的爱。
一位女同学说:以物喜以己悲,是人的正常感情流露,没有什么不可以;另一个男生说:不因为自己是聋哑人就悲哀,相反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爱,自己也有责任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些话借助手语、口型还有不甚清晰的发音慢慢表达了出来。
他们在和老师对话时,全部都是信任的眼神,感受到的是一个集体缔造出来的和谐关爱,让人觉得教这样的学生确实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我开始发现,这些孩子是那么坦荡,那么真诚,那么舒坦,那么活泼。
尽管他们中间有些孩子口语不很清晰,发音不很准确,有些音不很好听,但他们一点也不自卑,他们很自豪地在表达自己生命中的喜怒哀乐。
我甚至突然感到,他们比起现在某些家里条件好的娇生惯养的孩子更有男子汉的担当。
我从有声的世界进入无声的世界,内心非常震撼。
特教的世界里没有喧闹,只有一颗颗赤诚之心在进行无声的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歌唱,这里安静和谐、纯真美丽。
我们只有用心去听才能听到,才能体会;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心灵的净化,体会到心灵的美妙。
二、爱在细微处一个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爱孩子,缺失了爱,教育就不复存在。
课堂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生命对话、心灵碰撞的港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在这里流淌
——我用牛奶浇灌花朵“教育中对百分之一的学生的放弃意味着某一个家庭百分之一
百的失望和悲伤。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从事着一份与心灵交流的工作。
每个工作日都和班里的56个孩子在一起,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片生动的风景。
在这丰富多彩的风景里,我尝到了酸、甜、苦、辣,感受到了悲、喜、爱、恨。
教育,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
称其伟大,因为它缔造得价值非凡;说其平凡,小到吃饭、走路都渗透着很多教育因素。
我不由联想起我们每天用来补充营养滋润肤质的牛奶,小小的奶瓶里藏着很多学问。
在最近班里一位同学的身上,我的体会犹为深刻。
开学初的一天,我正和孩子们一起读课文,眼睛的斜光里突然闪现出一张陌生的面孔。
我扭转头,他不一般的笑容让我为之一震,那笑中带着调皮,带着无耐,更带着挑衅。
我的心凉了半截,大概这就是12岁才上三年级的冬儿,这就是教师之间互相“礼让”的让人头疼的冬儿,这更是一个“品学皆差”的冬儿。
我把他安排在最后一排,示意他不要干扰我们的正常活动。
他出乎意料地高兴,把那只漂亮的书包往肩上一扛,书包委屈地耷拉在他窄小的肩膀上,跟着他“光荣”地走向最后的宝座。
他一边走一边说:“哈!最后一排!耶!”我差点气昏了,从教12年,未曾听过这么“骄傲神气”的话语,真是长见识了!经过之后几天的留心观察,原来冬儿在阳光明媚的春天里
也会褪去冬眠的外壳给人温暖,也会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应和成群,也会在崭新的作业本上留下真迹,这一切让我想到了桌上剩下的那半瓶牛奶。
——教育要细心。
喝牛奶的时候,粗心的人往往打开瓶盖就大口大口地享受起清凉润滑的畅快淋漓来,没注意瓶口上面圆圆的那道缝里躺着不少灰尘。
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我们多留意一下他们,哪怕是多看一眼,或许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几星期前的一天,我上完课走进学生饭厅的时候,突然看到13桌上的冬儿和另外一个同学正激烈地争吵着,这种情况本来很正常,但从他们的神情上,我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我问了一句:“你们为什么事情而吵?”“没事!”甩下非常不礼貌的语气后就自顾自地扒饭了。
有点气愤的我随即问到:“到底为什么?”“冬儿有个告不得人的秘密”没想到这简单的一问却牵出了一件比较严重的事。
——教育要合时。
比如喝牛奶最好要及时喝,不合时宜的喝牛奶不但健不了身,润不了肤,反而会成为体内的垃圾,这也就没有喝头了。
冬儿的双差在所有老师和学生中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什么秘密竟灌上了“不可告人”的罪名,我不得不追问。
怎么和他打交道呢?说实话,我有点紧张。
我立刻把他叫到了教室外面,他匆忙地把一把东西塞进了口袋,原来是多达七十几块的钱,远远超过了我们班学生零花钱的平均数。
冬儿告诉我是他的零花钱。
我立即回办公室联系了
他的奶奶,用很婉转的语气询问了他们给零花钱的数量。
教师的觉察力让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
——教育要有耐心。
牛奶的瓶口是玻璃的,很锋利,不能太心急,很容易造成伤口。
我再次把冬儿请进办公室的时候,他又说钱是他妈妈外出打工的时候给的,但始终说不清给钱的理由。
我没有道破他的谎言,更没有进行劈头盖脸的批评,只是让他带我去找他家人。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都不看只是一路走一路支支吾吾,好像家里没人。
虽然知道这是他的小伎俩,还是没有道破。
最后终于找到了他的家。
——教育要有巧心。
对于封得严严实实的牛奶瓶,小孩没有足够的力气是打不开的。
为了避免弄伤手指,可以用消过毒的小刀轻轻地在封口的中间刺开一个口子,然后再往四边拉开即可。
从事育人工作亦是如此,很多小孩子的思想是我们猜不透的,光靠蛮劲或是一味无底线的感化是不会有很大作用的。
我在去之前先让他把事情的经过写在纸上,然后避开这个话题和他奶奶交谈起来,了解他的在家表现,根据他所写的和奶奶所说的一起进行推理分析,指出矛盾之处。
在谈话的同时,我当着他和奶奶的面联系了远在外地打工的妈妈。
一直很坚持钱是妈妈给的他,在我们的询问下,终于承认了自己在同学家里拿了若干人民币的事,并把拿到的钱分给别人用。
冬儿虽然承认了拿钱一事,再从他的表现来看,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
于是我利用放学后等比较适合谈心的机会,和他的一些小伙
伴开始进一步的交流。
他买的东西加起来的总价钱远远超过了一个小学生应该能承受的范围。
——教育要适度。
我们都有经验,喝牛奶时只能轻轻地摇一摇,如果用力过猛,瓶子里会有较强的冲击力,打开的时候会溅你一身,难以清洗。
小孩的个性越来越强,过度的压力只会起反作用。
可以说,冬儿是比较顽固的小孩子,一直很老练沉着地应对我的追问。
对于他这种明显的说谎行为,我进行了严肃地批评,让他认清了事态的情况下进行了感化教育。
并把我的分析告诉他,让他没有了说谎的理由。
终于,他又承认了拿了其他一些钱。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我没有让一个班里的小朋友知道,充分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但也让他深刻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危害性。
每个孩子都是鲜艳的花朵,冬儿也不例外,只是被一些小虫子感染了。
鲜花,需要阳光雨露;生命,需要呵护关怀。
在生活的海洋里,即使心灵曾遭重伤,也应该乘风破浪。
教师和家长有责任为他们扬起前行的风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深信,他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老师、家长的帮助远离这些害虫,重新焕发鲜艳的光彩。
我要做的就是细心关爱每一株花朵的成长,虽然他们必定有不同的未来和人生,但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力量去浇灌他们,给他们输送养分,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献上绵薄之力。
“用热心温暖,让耐心感化;用爱心滋润,让恒心升华”,我将坚守自己的爱生信条,走好未来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