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炼己

合集下载

练已

练已

练已.txt我退化了,到现在我还不会游泳,要知道在我出生之前,我绝对是游的最快的那个主题: 转贴练已用户名: 星痕发表时间: 2005-7-21 23:15 在丹经中常常炼己筑基并提,因而有许多人往往将炼己与筑基混为一谈,认为炼己就是筑基;或认为炼己只是筑基的根本和开端。

其实,在丹道之学中,筑基与炼己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筑基为内丹渐法入门的第一步。

通过筑基可弥补亏空,净化心灵,固精蓄气,为以后的内丹修炼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炼己则贯穿于丹道的全过程,对于修炼结丹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若炼己不得法,不得窍,不合理,就难以实现丹道修炼的最终目的,所以陈致虚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差百错,总由炼己无功”。

但是,炼己与筑基虽有着本质区别,却并不意味着两者决无关系。

筑基不在炼己之后,炼己也并非就在筑基之外。

所以,两者的各自的内涵及其关系尚需仔细分梳。

炼己的不同含义在古代的丹经文献中,关于炼己的认识存在着不同的维度。

大体上可以从修炼入手处、修炼方式和修炼内容三个向度来加以区分。

就修炼入手处而言,有内炼己、外炼己的区分;就修炼的方式来说,有顿法的炼己和渐法的炼己之别;就修炼的内容而言,又有炼己土、炼真意、炼真汞的差异。

其实,上述依修炼内容所作出的三种区分在本质上主要是针对渐法的炼己而言。

由于修道者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半路出家,或者并不具备天生的修道资质,而是要通过勤奋、艰苦的修炼才有可能进入体道、悟道的境界而实现自身的超越,所以,古代的丹道大家常常将重点放在渐法的探讨上,使顿法的炼己一般不为人所知或常常为人们所忽视。

实际上,在传统的丹法修炼中,顿法的炼己同样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有着良好的先天素质的修炼者来说,真正所需要做的就是炼己一件事,而不必象渐法所要求的始终有环节,步步须规范,刻刻要留神,必须做够百日筑基、千日炼气、九年面壁的功夫才能完成。

下面就炼己的不同含义做一具体分析。

就修炼入手处而将炼已分为内炼己和外炼己出自道教丹法西派。

筑基心得体会

筑基心得体会

筑基心得体会在修炼道法的过程中,筑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只有在筑基成功后,修炼者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修炼之中。

在筑基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1. 心态要平和筑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很多修炼者在这个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因此,心态要平和非常重要。

如果心态过于急躁或者焦虑,会影响到修炼者的修炼效果,甚至会导致筑基失败。

因此,在筑基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或者急躁。

2. 调整好身体状态在筑基的过程中,修炼者的身体状态也非常重要。

如果身体状态不好,会影响到筑基的效果。

因此,在筑基之前,要调整好身体状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和休息来调整身体状态,保持身体的健康。

3. 选择适合自己的筑基法门在筑基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筑基法门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筑基法门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适合自己的筑基法门可以提高筑基的效果。

因此,在选择筑基法门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修炼需求来选择。

4. 坚持不懈筑基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修炼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在筑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修炼者不断地克服。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5. 注意休息和调整在筑基的过程中,修炼者也需要注意休息和调整。

筑基是一个非常消耗精力和体力的过程,如果过度疲劳,会影响到筑基的效果。

因此,在筑基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6. 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在筑基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和学习也非常重要。

不同的修炼者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可以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巧,提高筑基的效果。

因此,在筑基的过程中,要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学习。

7. 坚持修炼最后,坚持修炼也是非常重要的。

筑基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修炼者坚持不懈地努力。

只有坚持修炼,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总之,在筑基的过程中,心态要平和,调整好身体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筑基法门,坚持不懈,注意休息和调整,与他人交流和学习,坚持修炼,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李谨伯老先生的道家秘传

李谨伯老先生的道家秘传

阳生炁发的根源。通过坐功入静增长元炁,亏损的元炁得到补充。静极而动,脑中的先天炁走大脑、小脑、延髓、脊髓,到大推下第七脊骨节夹脊关;夹脊往内通心,心正中有一门,道家称之为戊门,气到门开,直达外阳。外阳得到真气,立刻勃然兴起。这时如果不管不问,也可自消自灭,但是,通过静功得来的养生至宝,就会付之东流。这即是只知修性,不知修命。凡讲性命双修者,无不百倍地珍惜它。故吕洞宾祖师对此写过这样一首诗:“一阳炁发用功夫,日月精华照玉壶,到此关头休妄动,恐防堕落洞庭湖。”性命双修的修性,实际命在其中。当静极而动一阳炁发即是命功。心动收心是修性,炁动收炁、精动收精是修命。
筑基炼己全赖此,静极而动一阳现。
功法详解
收心求静,是道家的修身养性、打坐参禅,也是性命双修基本功。入坐前,先将衣服上的钮扣解开,宽衣解带,全身内外放松,心里预先要有一种愉快感,用舒畅愉快、乐在其中的情绪来帮助入静。
取坐势,在床上、沙发上、椅凳上皆可。身上披的衣服应根据自己的身体以及气候变化增减,慎勿着凉感冒。
三花聚顶秋月圆:三花即精花、炁花、神花。只有精炁神修足,才有三花聚顶秋月圆的现象。秋月即玄关。玄关与祖窍同样都是过去道家三口不说、六耳不传之秘。玄关与祖窍往往连在一起,实际玄关是玄关,祖窍是祖窍。可以说:祖窍是玄关出人的门户。玄关不在身上,祖窍不在身外。玄关者乃玄妙之机关也,不在身上,离身难寻。《节要篇》云:“一窍玄关要路头,非心非肾最深幽。膀胱谷道空劳力,脾肾泥丸实可羞。神气根基常恍惚,虚无窟穴细搜求。原来只是灵明处,养就还丹跨鹤游。”又道:玄关不在心肾,不在口鼻,不在肝肺,不在肚轮,不在尾闾,不在谷道,不在两肾中间一穴,不在腰间脐后,不在明堂泥丸,不在关元气海,不在脐下一寸三分。又道:“道发三千六百门,门门各执一苗根,惟有些子玄关窍,不在三千六百门”。又说,此玄关一窍乃人生死之穴,无极之根,太极之母,是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一之炁。过去把玄关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好像谁能知道玄关所在之处,就能立地升仙似的。玄关到底是何物,又在何处呢?根据余祖师千峰老人及父亲继承道教龙门派传统的说法,通过收心求静,静极而动,炁发则收炁,精动则下手炼精化炁,补脑养神,精炁神足,坐静时,眼前出现一圆光,这即是玄关,又叫慧光、神光、灵光。历代修持者都把玄关看成超凡入圣的阶梯,故不轻易传人。虽然从经书上偶有透露,也只是一些不易看懂的隐语,况且其说不同,使人无所适从。

筑基心得体会

筑基心得体会

筑基心得体会筑基是道家修炼的初级阶段,也是修炼功法的根基。

自我修炼以来,我深深感受到了筑基这一阶段的重要性。

筑基是修炼功法的基石,决定着一个人的修炼之路的顺利与否。

在这段时间里,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筑基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修炼功法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很容易在修炼的过程中动摇,甚至中途放弃。

而且在修炼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考验,只有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坚持下去,克服一切困难。

其次,筑基需要悟性和智慧。

在修炼功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领悟其中的道理和奥义。

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修炼的真谛,提高自身的修炼水平。

而且修炼功法也需要一定的智慧,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安排修炼的时间和方式,避免走入误区。

再次,筑基需要勇气和决心。

修炼功法需要经历很多的挑战和考验,需要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和克服。

修炼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有有着勇气和决心,才能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继续前进。

最后,筑基需要修炼方法和技巧。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修炼方法和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修炼的效果。

在修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整好修炼的时间和身体的状况,适度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还需要注意调整好心态,保持平和和积极的心态,避免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

总结起来,筑基是修炼功法的根基,是道家修炼的初级阶段。

在筑基的过程中,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悟性和智慧,勇气和决心,修炼方法和技巧等。

只有全面掌握了这些要素,才能顺利地完成筑基阶段,为接下来的修炼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筑基的概念

筑基的概念

筑基的概念筑基,又称为修炼基础阶段,是修炼修仙之术中的第一步。

在修仙小说中,筑基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一个修仙者开始真正踏入修仙之功的门槛。

筑基的概念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的修炼理论中。

筑基一词在字面上有一种打基础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修仙者建立起修炼体系中的基石。

筑基的过程是通过修炼法术和吸收灵气等方式来增强和凝聚修仙者的修仙根基,使之能够承受更深层次的修行和修炼。

在筑基阶段,修仙者需要进行专门的修炼和吸收灵气,以便将自身的肉体和灵魂进行升华和转化。

灵魂的转化在修仙小说中被称为灵魂淬炼,而肉体的转化则被称为肉身转化。

灵魂淬炼的过程中,修仙者需要消化自身的杂念和杂质,使灵魂变得纯净无杂;而肉身转化则涉及到增强自身的肉体素质和消除疾病,以便能够更好地适应修仙之道的要求。

筑基的具体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丹田凝聚、真元提纯和灵识觉醒。

在丹田凝聚阶段,修仙者通过吸收灵气来凝聚出丹田,丹田是修仙者体内培养和储存真元的重要器官。

凝聚出丹田后,修仙者可以进行真元提纯的阶段。

真元是修仙者体内囤积的灵气之力,通过修炼法术和功法来提纯和提高真元的品质和数量。

最后,在灵识觉醒阶段,修仙者能够觉醒灵识,借助灵识来感知和探寻修炼之法,从而在修仙之路上更上一层楼。

筑基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修仙者付出大量的努力和精力。

修仙者在筑基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天赋和悟性,同时还要掌握一些修炼法术和功法。

修炼法术和功法是修仙者修行的基础,通过修炼法术和功法,修仙者能够加速灵气的吸收和转化,从而更快地突破筑基的阶段。

在筑基阶段,修仙者还需要注意自身的身心状态和修仙道德。

修仙者需要保持内心的专注和冷静,同时要有追求道义、弘扬正义的精神。

道德修养是修仙者在筑基阶段的基本素养,它对于修仙者的修行和修炼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的来说,筑基是修仙之道中的第一步,它标志着一个修仙者踏入修仙之路的开始。

筑基阶段要求修仙者加强修炼和吸收灵气,以增强自身的修仙根基,并在筑基的过程中注意修身养性和培养道德修养。

文始丹法

文始丹法

文始丹法筑基炼己功法部筑基者,筑丹之基。

如人建房,要将地基打牢。

炼己者,即是炼去杂质,使心身变得清明,清明则能找到我之主人。

筑基在形身精气上下功夫。

而炼己则是在气质心神上下功夫。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则不可成其功。

此一己清修之筑基炼己之含义也。

第一章炼己功法炼己者,炼去气质之性,显现本来天性。

天性显,炼己成,则万物不能惑乱我心,得失皆可不放在心上,比如,你有一最心爱的外物忽然失去,当时虽心痛,但转眼即不伤心。

处理万事皆不慌不忙而心无犹豫。

此炼己之效验,随时可以验证。

若无此等,则炼己还需痛下功夫,直到要达至自然方为完全尽功。

一、炼目法此法为后面所有炼己功法之基础,此法又叫炼目归源之法,又叫炼罡法、炼剑法,乃丹道万法之基,更是南宫法派之秘密天机。

千古以来,从未记载于纸上,我今打破万世之铁律,而书于纸上,望学者精研而体之,方不负此因缘。

仙圣皆云:道在目前,人之一身,精华上注于目,目不炼,则是盲修瞎炼,我见世人一炼功,就将双目全闭,实是一个睁眼瞎,双目要来何用!吕祖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

此即“道在目前”之义!双目者,乃人之阳也,就如天上之太阳。

双目全开则是夏天,半开下视则是秋天,半开上视则为春天,双目全闭则为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如外天地相似。

以上乃秘密天机,宝之!宝之!需仔细体会,反复寂寂静心行施于日常之际,方能全明,否则书归书,你归你也,终不能完全领会也。

炼目具体功法心法如下:第一层:松目收神。

此一层分为四步。

第一步,春生。

双眼用力紧闭,越紧越好,到紧得不能再紧,再顺势用意慢慢放松整个眼部,至越松越好,越柔越好,越和越好,在松柔之时,两眼珠最好一动不动,渐将眼慢慢睁开,边开边松,渐至于半开。

行此功时,最好在一间三明七暗之静室内,在与鼻尖齐平,且离眼三尺之处,放一点燃之香头,双目初开,则以此点燃之香头为系念系心之处,初稍用心看之,一有杂念,即将杂念放归香头,此时眼微开,随着松柔,渐至似看非看,则眼半开。

筑基方法——精选推荐

筑基方法——精选推荐

筑基⽅法筑基⽅法------------ 张三丰修道的下⼿功夫在于察知⽞关。

如果学习修道养⽣不明⽞关,就如⼊于暗室,⼀⽆所见。

他认为,⽞关就是⽓⽳(下丹⽥)。

⽓⽳的蕴意,就是神⼊于⽓⽳内。

如在深⽳之中⼀样,⼀旦神⽓在下丹⽥中相恋合,⽞关之体便告成⽴。

筑基是⼀切修炼的基础。

三丰派认为筑基是初功,在于寂灭情缘,扫除杂念。

其⼊⼿功夫仍是打坐,打坐之中,最重要的是凝神调息,以暇以整,勿助勿忘,功夫即会⽇长。

因为凝神调息在于⼼平⽓和,⼼平则神凝,⽓和则息调。

⼼平,平字最妙。

⼼不起波叫做平,⼼执其中叫做平。

平即在此中,⼼在此中,乃不起波。

第⼀个层次是正念。

具体做法是:每⽇先静⼀个时⾠,待⾝⼼都安定了,⽓息都平和了,始将双⽬微闭,垂帘观照⼼下肾上⼀⼨三分之间,不即不离,勿忘勿助。

万念俱泯,⼀灵独存,谓之正念。

第⼆个层次是胎息。

在第⼀个层次上获得的真念是活泼⽽不呆滞,灵动⽽不固定的;所得之⽓也是悠悠扬扬的。

⽓在意念带动下,上⾏不过⼼,下⾏不过肾。

⼀上⼀下、⼀阖⼀开,⾃然⽽然,两肾(后腰部)⼀带如⽕蒸,下丹⽥⽓暖。

这时,呼吸不调⽽⾃调、不炼⽽⾃炼。

⽓息⼀和,不出不⼊,⽆来⽆去,便形成胎息。

丹经上也将胎息称为:“神息、真囊⿕、真⿍炉、归根复命、⽞牝之门、天地之根。

” 修习内丹养⽣的⼈只要以神抱⽓、以意住息(呼吸),神、⽓、意、息便会在下丹⽥婉转悠扬,聚⽽不散,⾝内所藏之⽓与宇宙空间的⽓就会交结于丹⽥,这等于⼈体离开母体之后,重新建⽴⼀个胞胎境地。

如同⼈在胞胎之中,母呼亦呼,母吸亦吸⼀样。

⼊于胎息,全⾝感觉也只有内外呼吸相合时⼀起⼀伏,⼀⼤⼀⼩,⼀张⼀缩。

这就是不⽤呼吸之息⽽得真息,不⽤思虑之神⽽得元神,不逞⽓质之性⽽得真性,不⽤混浊之精⽽得元精。

真息、元神、真性、元精是修道炼丹的真正药物。

第三个层次是河车。

得到胎息,如花结蕊,如胎成胞。

体内真炁熏蒸,⽇充⽉盈,达于四肢,流于百脉。

真炁充⾜之时,会⾃然地冲出尾闾关,撞开夹脊双关、升上泥丸(上丹⽥),再降下鹊桥(以⾆抵上腭,形成所谓“鹊桥”),经过重楼(⽓管),到达绛宫(⼼脏主红,故称绛宫),最后落于下丹⽥。

筑基功正确训练方法

筑基功正确训练方法

筑基功正确训练方法一、什么是筑基功筑基功,又称内功修炼,是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指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锻炼身体的内部力量和能量,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筑基功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力量、灵敏度和自我防御能力,对于提高整体武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筑基功的训练方法1. 基本姿势训练筑基功的第一步是通过基本姿势训练来调整身体结构和姿势。

正确的姿势可以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伸展和放松,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常见的基本姿势包括站立桩法、坐禅法、倒立法等。

这些姿势需要保持稳定且舒适,每天坚持10-15分钟,逐渐延长时间。

2. 呼吸调控训练呼吸调控是筑基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氧气供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能量和耐力。

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包括腹式呼吸、深度呼吸和缓慢呼吸等。

可以选择每天早晚各进行10-15分钟的呼吸调控训练,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

3. 动作训练动作训练是筑基功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姿势,可以锻炼身体的肌肉、韧带和关节,提高身体素质和灵活性。

常见的动作训练包括太极拳、气功、瑜伽等。

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训练方式,并每天坚持进行30-60分钟的训练。

4. 内力修炼内力修炼是筑基功中最高级别的一环。

通过特定的内功练习方法,可以培养身体内部的能量和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中的武术技能。

常见的内力修炼方法包括打坐冥想、内劲发展等。

可以选择每天坚持进行15-30分钟的内力修炼,逐渐加大难度和强度。

三、筑基功的注意事项1. 适量训练筑基功的训练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不可过量。

过度训练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受伤或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2. 正确姿势在筑基功的训练中,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

错误的姿势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或受伤。

在开始训练之前,要学习正确的姿势,并在训练过程中时刻保持正确的姿势。

3. 坚持不懈筑基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修习真法的过程中,练功心态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决定着练功进步的快慢,练功越是深入心态对于功效的影响就越明显,本文结合论坛中的一些帖子就这一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个人理解未必正确,如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1.练功者要树立唯物主义信仰
习练真法首先要树立唯物主义的信仰,初看起来这似乎和练功毫不相干,但其实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唯物主义大家都不陌生,其核心思想第一是关于世界的本原的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第二是关于物质意识关系的认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以上第一点关于物质的运动在真法中的表现就是“真气运行”,真气是物质基础,运行是真气存在和表现的方式。

真法,准确地说应该叫真气运行五步静功,就是一种合乎生理合乎科学使真气有序运行的方法。

第二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则为我们处理练功中的各种反应指明了方向。

既然物质决定意识,真气的运行有其自然规律,因此我们的意识就应该尊重这种规律,顺应它的变化,而不要干扰它的运行。

练功中会出现种种反应,如八触如一些内景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真气运行所引起的经络神经的反应,无论个人是否能够理解也无论现代科学能否给出合理的解释,但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物质基础。

决不要把这些反应和神秘主义、唯心主义甚至和一些迷信的东西联系起来。

李老在《真气运行学》中曾经提到:有的人意志不坚被江湖术士骗到邪僻的迷信道路上去。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思想上没有树立唯物主义的信仰,因此必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树立唯物主义信仰实际上是有关练功全局方向的大问题。

2.初学者首先要端正态度
初学真法的功友首先要做到态度端正,真法功法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化繁为简、大巧若拙。

真法是综合了历代各家各派的功法,去粗取精,以《内经》真气运行学说总结成的一种功法。

如果在古代这绝对属于“三口不传六耳不传”的内容。

古人传功,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考验十年再说。

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真法也有了自己的网站,只要会上网鼠标一点什么都可以得到,就因为来的容易有的功友反而不太珍惜。

个人认为:如果不相信真法可以不必涉及,既然想练真法,就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它当作一门事业去做。

对于初学者首先应该买《真气运行学》《练功指导》这两本书,如果连必备的教材都没有怎么能练好功呢?同时这也是以实际行动支持真法的发展。

其次练功前应该认真阅读有关章节和相关问题,掌握练功要领,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再结合个人练功具体情况,有问题再在论坛发帖提问。

可有的功友什么都没有,随便看看内容,简单地尝试一下,又不按要求认真去做,甚至把别的功法内容混到真法中来。

论坛上的帖子也没好好看过,上来就提一堆问题,而且对版主的回答也不信任。

一些问题如真法是否能和别的功法一起练,如意念导引等,书上写的明明白白,论坛版主也不知道回答过多少次,可一些功友仍然一次又一次提着同样的问题,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暴露了一些自私自利的思想。

李老无私地公开了真法,真法的发展目前仍有许多困难,对于我们练功者尤其是受益者不能仅仅从自身出发向别人索取,是否也应该考虑为真法做些什么呢?
3.练功应该确立两种心态
在掌握了功法要领按照要求修炼的过程中,练功的心态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以说练功进步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功的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功效的基础和前提。

练功越是深入,心态对于练功的影响就表现得越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甚至比掌握功法本身更为重要,练功其实质也许就是一种“练心”的过程。

练功的心态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练功的全局来说,在练功的信念上要做到坚信不移持之以恒,恪守练功的各种准则从而长期坚持不懈。

唯有如此才能在遇到困难如功效不佳、功境出现反复时坚持下去。

特别是身体有病的功友,在练第三步功到通督的过程中,身体的反应会很强烈,往往会有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信心和恒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的功友稍遇挫折就不敢再练,有的功友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凡此种种都是缺乏信念的表现。

同时也不能把持之以恒理解为急功近利,执意强求。

从练功的局部即每一次的练功过程来说,在具体的练功方法中,要做到清静无为无欲无求,消除追求意识,顺其自然。

人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一说起“秘诀”“秘法”很多功友都趋之若鹜,但对于真正核心的恬淡虚无、清静无为却视而不见。

练功其本质上是一个后天返先天的过程,唯有在清静无为无物无我的状态中,识神才会受到有效抑制元神才能充分发挥力量,才会产生种种理想的功效。

“心死方得神活”就是这个道理。

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治病还是长功都将成为一句空话。

同时也不能把无欲无求理解为放任自流、放纵性情。

有的功友有感觉就练,没感觉就不想练,这不是顺其自然而是放任自流,初学真法时必须严格按功法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修炼,“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练功的心态实质上是全局和局部的统一,也是练功信念和练功方法的统一。

它们之间并不矛盾,应该在练功中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练功要想有所成就,必须既有坚定的信念又有正确的方法。

4. 保持良好心态的方法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个人认为有两个问题很重要。

第一、保证充足练功的时间,也就是要多练。

看起来这似乎和练功心态关系不大。

其实在实际练功中时间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练功的心态。

很多功友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练功时间较短次数较少,功效必然较慢,这样某一次练功的功效不佳就很容易引起练功者思想上的波动,以至于对练功产生怀疑情绪或者急躁追求的心理。

反之如果练功次数多时间长,功效必然来得快,即便某一二次功效不佳也不会对练功心态产生多大影响。

同时多练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少问问题,有的功友练功中有了一种感觉赶快在论坛发帖提问,但是如果多练几次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或者变成别的感觉,这样很多的问题就在个人的练功实践中慢慢自己解决了,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步功法从第三步功直至通督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练功的心态,因此这一阶段一定要尽可能多练。

培训班上绝大多数人在12天内通督,这和集中练功,每天练较长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调整生活方式,从心底深处消除欲望。

好的心态应该是不以好功境而喜,不因功态低谷而心情灰暗,淡泊才能持久。

初学者在练功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或者在潜意识中追求某种功境或者功效。

一步功应该心窝发热,二步功丹田发热,三步功丹田饱满,四步功真气沿着督脉走,五步功任督环流。

等等。

一旦练功中没有出现这些感觉或者出现的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就开始怀疑是否练错了。

但是凡此种种仅仅是个人的想法,由于每个人体质的差异,真气运行的表现必然多种多样。

除了少数经络敏感的人群外,很多人往往因为身体病症较多,真气疏通经络才会产生种种强烈反应,而身体较好经络通畅的人反应就不太强烈。

有的人潜意识或有意识地追求良好的功效由于用意过重也会导致反应强烈,自己还可能沾沾自喜觉得练功很有成效,但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这种盼望、期待自己想要的感觉的心理就是一种“着相”。

有的功友觉得没有感觉所以坐不住,但实际上有感觉才容易坐不住,感觉少才坐得住,无感觉就能入功长久。

最高级的无感觉状态是“空”和“无”,在此状态下,不仅功态保持长久且给人眨眼即过去好长时间的感觉。

大家可以想想什么时候功效较好,往往是在心静如水感觉较少时才能久坐,坐不往很多不是因为没有感觉,而是身体出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

追求感觉就会扰乱练功,要心性不至于扰乱练功,就要保持恬淡虚无的心境,不喜不忧,有喜必有忧,连喜的感觉都要淡然。

调整的办法即是从心底深处消除欲望,比如不盼望丹田饱满,不盼望真气发热等等,抱以恬淡虚无的心境,真气要怎样随其自便。

初学者想治病想长功夫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也是练功的重要动力,但是应该懂得这同时也可能会成为练功的最大障碍,所以不论平时有什么想法,但是只要一坐下来练功就应该什么都不要去想,就应该保持清静无为无欲无求的状态。

南怀瑾先生在《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中说:“如果一面要求现实人生种种的满足,同时又要“长生不老”而成神仙,那只有问之虚空,必无结果。

想要求得“长生不老”,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欲望,当然也是阻碍修道最大的原因了。

一个人在世界上,要想学成某一门的专长,必须舍弃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何况要想达到一个超越常人的境界呢?道家的《阴符经》说:“绝利一源,用师十倍”。

如果不绝世间多欲之心,又想达到超世逍遥之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论坛上有的功友问:练功时能不能看电视?但是既然有时间看电视为什么不把时间抽出来练功呢?要修炼就要取舍,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神功可以使人练就钢筋铁骨、充沛精力去无限支撑自己享受纸醉金迷的生活,我们处在俗世修炼,再怎么练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不取舍,始终会产生修炼与生活发生冲突的困扰,这是没有两全之策的。

因此练功必然包含着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包含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所以要注重平日性情的修炼,逐渐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慢慢把自己的身心纳入修炼的轨道,修炼人应该有自己的处世原则立场,要淡泊名利,逐渐远离灯红酒绿的生活模式,抛弃逢迎周旋的处世态度,这也属于修炼的一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