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合集下载

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棉花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11-09•棉花病虫害的种类与识别•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棉花病虫害的预防措施•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经验与建议•案例分析与应用目录01棉花病虫害的种类与识别棉铃虫幼虫啃食棉花叶片、花瓣、幼铃,影响棉花正常发育。

识别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核多体病毒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辛硫磷、甲基异柳磷等。

防治方法棉铃虫识别蚜虫吸取棉花汁液,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防治方法使用生物农药如蚜茧蜂、瓢虫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吡虫啉、啶虫脒等。

蚜虫红蜘蛛在棉花叶背刺吸汁液,导致叶片黄化、脱落。

防治方法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捕食螨等,或使用化学农药如三氯杀螨醇、哒螨灵等。

识别枯萎病导致棉花叶片枯黄、萎缩,根系发育不良。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化学农药如恶霉灵、甲基托布津等。

识别黄萎病导致棉花叶片失绿、发黄,植株生长缓慢。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使用化学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02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昆虫和微生物等,来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保护和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农业防治采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如Bt(苏云金芽孢杆菌)等,对棉花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合理的轮作、深耕、施肥等农业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

03生物防治0201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如敌敌畏、辛硫磷等,来防治棉花病虫害。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掌握施药时机,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掌握施药时机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交替使用农药化学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棉田设置黑光灯或高压汞灯等灯光装置,诱杀害虫。

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棉田设置黄板或白板等诱杀装置,诱杀害虫。

黄板诱杀对于个体较大的害虫,如棉铃虫等,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人工捕捉03棉花病虫害的预防措施热力消毒利用高温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常用的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和太阳能消毒。

棉花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棉花田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然而,在生长期间,棉花田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不仅会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棉花田中的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棉花田中常见的病虫害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棉花黄萎病棉花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棉花叶片黄化、萎蔫、凋谢等症状。

该病害常在湿热环境中发生,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极大威胁。

防治措施:1. 合理调控水肥管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条件,减少病菌的繁殖;2. 通过合理轮作和间作,破坏病菌的生物循环,减少病源的传播;3. 使用抗病品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4. 进行适时的防治药剂喷洒,减轻病害的发生。

二、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田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以棉花的花蕾和幼果为食,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1. 机械除虫:定期在棉田中进行机械除虫,减少害虫的数量;2. 生物防治:引入棉铃虫的天敌,如寄生蜂,进行生物防治;3. 使用化学农药:在严重虫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三、棉花黑致病菌病棉花黑致病菌病是由黑致病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和苞片。

受害部位会产生黑褐色的坏疽斑点,严重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品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2.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减少病菌的繁殖;3. 进行适时的防治药剂喷洒,控制病害的扩散。

四、棉铃虫棉蚜联防棉铃虫和棉蚜是棉花田中常见的两种害虫。

它们同时出现时会产生协同效应,对棉花造成更大的破坏。

防治措施:1. 喷洒具有防治双害虫作用的化学农药;2. 引入天敌,如寄生蜂和捕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3. 采用粘虫板和黄板进行监测和防治,减少害虫的数量;4. 加强田间管理,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棉花的自然抗病能力。

最新棉花主要病虫害

最新棉花主要病虫害
• 化学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氟 虫腈2000~25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 倍液,或20%毒死蜱·氟铃脲乳油100克喷雾。
(五)棉红蜘蛛
• 棉红蜘蛛(又称二点叶螨)分卵﹑幼螨﹑ 若螨﹑成螨等。成螨体色变异很大,一般 为红色或锈红色,有足4对;卵散产在棉叶 背面,圆球形,卵孵化后为幼螨,足3对; 幼螨蜕皮后称若螨,足4对。(见图)
• 棉盲蝽成虫体长0.5~0.55厘米,触角比身体 短。翅的革质部分绿色,膜质部分灰色; 卵长袋形,黄绿色。(见图)
• 若虫共5龄,体黄绿色。怕见光,晴天躲在嫩头心 叶和花蕾苞叶处,夜间和清晨外出危害,雨天昼 夜危害。
• 绿盲蝽一年发生5代,一般6~9月危害最盛。其中 6~7月(2~3代)危害最严重。
棉花主要病虫害
(一)棉炭疽病
• 棉炭疽病在棉花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以 苗期和铃期危害严重。棉苗受害后影响生 长,甚至引起死苗,造成缺株断茎;如危 害棉铃,则引起烂铃。(如图)
• 棉炭疽病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 种子或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棉种播种 发芽后侵害幼苗。主要随风雨或昆虫传播。
• 病株一般不矮缩,病症往往先在绵株下部叶片上 出现,病叶边缘和主脉间的叶肉上先发生淡黄色
• 棉铃虫正常年份发生4代,蛹在土壤中越冬, 第一代主要在小麦﹑苜蓿﹑茄果等作物上 繁殖危害。
• 第二代起危害棉花,其中第2 ﹑3代危害最严重。 棉铃虫怕光,幼虫出壳后先吃卵壳,后食棉花嫩 叶,二铃后转至危害棉铃。 花蕾和幼苗被害数天 后脱落 ,每只幼虫可危害4~5个花蕾或幼铃。棉 铃危害后引起烂铃或僵瓣花,严重影响棉花的产 量和质量。
• 棉红蜘蛛(又称二点叶螨)繁殖力强,15 天左右一代,一年发生20~30代,在棉天杂 草﹑土壤中越冬。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伏过冬。早春越冬雌螨开始活动,将卵产
在杂草上,孵化后在杂草上取食和生长、 繁殖,棉花苗期转移到棉苗上为害,在棉
花生长中期有几次发生高峰。棉花衰老后 转移到杂草上生活。棉叶螨在20~28℃温 幅中,温度越高发育越快。少雨有利于其
发生。大雨有抑制作用,小雨对它扩散有
利。棉花与粮、油作物间作套种,会加重 它在棉花上的危害。合理增施氮、磷肥和 及时除草可以减轻危害。
小地老虎
▪ (一)发生特点
▪ 小地老虎食性很杂。初孵化的幼虫日夜群集在作物幼 苗的心叶或叶片背面,把叶片咬成缺口或孔洞。3龄 后进入暴食阶段,白天隐藏在土表下,天将亮露水多 时出来活动,将玉米从地面3—4厘米高处茎部咬断把 断苗拉至洞中取食。 小地老虎在河南一年发生4代,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3-4月化蛹,4-5月羽化, 第一代幼虫是危害的严重期,也是防治的重点期。成 虫白天栖息在杂草、土堆等荫蔽处,夜间活动,趋化 性强,喜食甜酸味汁液,对黑光灯也有明显趋性,在 叶背、土块、草棒上产卵,在草类多、温暖、潮湿、 杂草丛生的地方,虫头基数多。幼虫夜间危害,白天 栖在幼苗附近土表下面,有假死性。
▪ 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 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 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 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 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 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 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
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 害虫。
棉叶螨
▪ (一)发生特点 ▪ 棉叶受害后,初期叶正面出现黄白色斑点,
3~5天以后斑点面积扩大,斑点加密,叶 片开始出现红褐色斑块(单是截型叶螨危害, 只有黄色斑点,叶片不红)。随着危害加重, 棉叶卷曲,最后脱落,受害严重的,棉株 矮小,叶片稀少甚至光杆,棉铃明显减少, 发育不良。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随着棉花产业的不断发展,棉花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对棉花的种植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棉花主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

棉花主要的病害1. 棉花枯萎病棉花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易发生。

主要症状为棉株萎蔫、叶片逐渐干枯黄化,最终株体死亡。

该病害对棉花的影响非常严重,极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棉花产量带来很大的损失。

防治措施:•选用耐病、抗病品种;•种植前将土壤消毒;•避免栽植密度过大;•及时发现病害,进行防治。

2. 棉花青枯病棉花青枯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在潮湿的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并且传播速度很快。

主要症状为棉花树叶上出现水渍样病斑,并逐渐加大、加深,最终浸干整片叶子,整棵棉花甚至整块田地出现枯死的情况。

防治措施:•在种植前加入大量农家肥进行土壤调浑;•选用免疫力强的品种;•采取轮作种植;•备足药材,及时发现病害,进行防治。

3. 棉花红根腐病棉花红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在潮湿环境下发生。

它能够侵染棉花根部,导致棉根内部组织受损、水分代谢障碍,引起棉花生长停滞,严重时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选用优良品种,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避免田地积水;•给棉花适量施肥,保持棉田通风透气。

棉花主要的虫害1. 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上最常见的为害虫之一。

它主要吸食棉花幼苗和嫩叶,造成棉花幼苗萎缩、生长缓慢和大片叶片枯黄凋萎死亡等现象。

防治措施:•采取机械方法手摘;•病叶软化处理,以防卵的寄生;•给棉花打药防治,使用残留期短、毒性小的杀虫剂。

2. 棉花叶螨棉花叶螨是一种微小的危害棉花的虫类,它们主要侵害棉花的叶片。

叶面上出现小白斑、黄斑,叶片变形脱落,在严重的情况下会破坏棉花的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选择免疫力强的品种,提高棉花的防御能力;•采用轮作种植,减少叶螨寄生的机会;•及时发现,并使用易溶解型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棉花主要病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害防治1、棉花红腐病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

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三唑酮),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2、棉花红粉病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

可喷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或、代森锌等。

3、棉花炭疽病棉籽和幼芽受害,变褐腐烂,子叶受害后,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棉苗枯萎而死。

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多菌灵、代森锌或三唑酮,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4、棉花枯萎病症状: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

(1)棉花枯萎病,用治萎灵在初发期和高峰期分别灌根1次。

(2)棉花立枯病,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多菌灵、代森锌或甲基托布津或三唑酮,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3)棉花角斑病,7、8月份的铃期雨量较大,尤遭暴风雨侵袭时,角斑病易流行。

在发病初期防治,喷洒波尔多液、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锌。

(4)棉花黑星病,在烂铃病原较复杂的棉区,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或代森锌等;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尔多液或铜皂液加入上述药剂混合施用。

棉花主要虫害防治1、棉红蜘蛛主要危害棉花,玉米等。

防治可以用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或20%唑磷·乙酰甲等农药。

2、棉盲蝽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豆类、豆科绿肥、十字花科蔬菜、麻类、向日葵、麦类、高粱等。

防治常用药有522. 5g/升氯氰·毒死蜱乳油、或480g/升毒死蜱乳油。

3、棉铃虫典型的多食性害虫,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小麦、高粱、豌豆、苕子、番茄等作物。

在成虫产卵盛期为防治适期。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棉花生长周期长、病虫害较多,使得棉花生产过程中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导致产量下降,影响农民的收入。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棉花的高产高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棉花主要的病虫害包括红蜘蛛、棉铃虫、棉若虫、白粉病、黄萎病等。

这些病虫害的侵害会导致棉花叶片、果铃和茎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同时还会影响棉花品质。

科学合理地预防和控制棉花病虫害,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质量,实现稳定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棉花病害,主要为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白粉病多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受病害侵害的棉花叶片上会出现白色的霉层,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

白粉病严重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影响了棉花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1.选择抗病品种:选育抗病品种是预防白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选择抗病品种对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

2.合理密植:适当的密植可以减少叶片之间的通风和透光,降低病害发生的机率。

3.合理施肥:施用适量的钾肥和磷肥,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及时使用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控制,选择安全、有效的药剂,及时进行喷雾处理。

5.灭菌处理:病害严重时,可采用灭菌处理方法,对于已受到严重侵害的叶片进行剪除或者焚烧处理,减少病害的传播。

(二)黄萎病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

黄萎病会导致棉花的根系受损,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1.旋作休耕:在黄萎病发生的地块,不要连续种植棉花,可以改种其他作物,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施肥:适当施用大量的有机肥和磷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用药防治:黄萎病的病原菌存活在土壤中,在发病严重的地块,可选用药物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4. 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减少病害的发生。

(三)灰霉病(一)红蜘蛛红蜘蛛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棉花叶片。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四个技术关键: 治虫治小。 在烟粉虱种群密度较低、虫龄较小的早期防 治至关重要,一龄烟粉虱若虫蜡质薄,不能爬 行,接触农药的机会多,抗药性差,易防治。 集中连片统一用药。 烟粉虱食性杂,寄主多,迁移性强,流动性 大,要对棉花周围其他作物及杂草同时进行防 治。 关键时段全程药控。 以集中棉区为主,采取“治前控后”的防治 策略,狠抓7月下旬至8月上旬烟粉虱发生初期 的防治工作,压低前期的发生基数,控制中、 后期的发生量及危害程度。保证大片棉田统一 施药,避免成虫转移。最好选用机动喷雾器施 药。抓好关键时期的防治,在烟粉虱在发生量 少、种群密度较低时适时用药。
五代:8月底至9月上中旬
发生条件: 1.气候条件:干旱少雨,尤其是6-8月降雨少, 有利其发生。 2.栽培条件:棉花长势好、现蕾早、蕾铃多的棉 田发生为害重。 3.品种抗性:抗虫棉三代以前发生轻,常规棉发 生重。
4.防治措施
⑴灭蛹:翻耕、水旱轮作 ⑵整枝、打顶降低田间卵量 ⑶诱蛾:灯光、树枝把诱蛾 ⑷药剂防治: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 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 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 可喷棉株四周。(二、三代百株虫量低龄幼虫3头 以上,四、五代百株虫量低龄幼虫5头以上。) 5%氯虫苯甲酰胺(杜邦普尊)亩用30ml 5%甲维· 毒乳油亩用60克 48%毒死蜱(乐斯本)亩用120毫升 0.2%高渗甲维盐乳油亩用40-60毫升 15%茚虫威(安打)亩用16毫升
卵、 幼虫、 蛹、 成虫
成虫、蛹、卵、幼虫
2.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棉花的嫩尖,稍 大后为害花、蕾、青铃等
3.发生规律
棉铃虫在武穴市一年发生五代,以蛹在土中越 冬。 发生时间(以幼虫划分): 一代:4月底至5月中下旬(在蔬菜上为害) 二代: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 三代:7月中下旬 四代: 8月上中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 害现象 。
二、 防治 方法
1农 业措 施 .
耕 地 面 积 的 6 %- 0 棉 田难 以合 理 倒 茬 , 田生 0 8 %, 农 态 系 中生物 群落 多样 性下 降 , 有利 于棉 铃虫 的发生 。 1 6团 、 湖农 场等 团场 近年来 棉铃 虫 的发 生 已 0 新 呈 上升 趋 势 ,0 1 6团在 2 0 0 5年 共计 摆 放杨 枝 把 6万 余 把 , 捕 棉铃虫 成虫 5 97 6头 。 0 5年新湖 农场 诱 2 7 20
棉 黑蚜 、 棉蚜 吸食 大量 棉 花 汁液 , 造成 棉 花在 本 身 水分供 应不 足 的情 况下受 害 严重 ,表 现 出卷 叶 流 油、 花铃脱 落 等现象 。 连续 几 年 , 5月初 均可 查到有 棉
黑 蚜 活动 , 每株 骆 驼刺 有 蚜 量 1- 0头 , 02 3天后 再 次 调 查发 现数 量 呈直 线 上升 。5月下 旬 6 %以上 的棉 O
及 时 ,则 会 降低 叶 螨危 害 的损失 。在 前 期高 温 的年 份 , 续高 温天 气使 棉 叶螨在 棉 田普遍 发 生 和危 害 , 持 并 呈 现快 速蔓 延和 繁殖 的态 势 。个 别棉 田局 部地 段 有 螨 株率 高 达 8 %以上 , 0 单株 螨 量 6 2 ~ O头 , 且 在 而 杨树 、 树 、 榆 田边 杂 草上发 生 和危 害较 严重 。每年 棉 花 打顶结 束后 棉叶 螨进入 第 1个危 害高峰 期 , 月 上 8
4双 斑 萤 叶 甲 .
截形 叶螨 是 近几 年发 生 的棉 花新 型虫 害 , 目前 在个 别 团场 已有 部 分棉 田发生 , 具有 扩 散蔓延 快 、 它
危 害症状 不 明显 、 隐症 发 生 的特点 , 查 中不易 被 发 调 现 , 致棉 花后期 叶片发黄 、 落 , 花枯黄 落铃 。 导 脱 棉
秋 耕 冬灌 ; 整种 植 结 构 , 作 倒 茬 ; 时清 除 调 轮 及
地边、 田埂杂 草 以减 少虫源 聚 生地 ; 植抗 虫 品种 能 种
维普资讯
N o n g C u n K e d i
… … 一 … 一 … … 一 … 一 … … … … … … … —
月 初 陆 续 在 各 团 场 棉 田周 围杂 草 上 发 现 棉 叶 螨 活
动, 5月上 旬开 始进 入棉 田。 在前 期低 温 的年份 , 6月 初 棉 田仍 处在 中心 株 阶段 , 其数 量 和螨量 增 加缓 慢 , 极 个别 棉 田 出现棉 叶螨 中心 株小 连 片 ,若 防治措 施
维普资讯

. … …

o n




Cu

— …
_ J‘ K
近 年 ,随着 垦 区植 棉 面积 的不 断扩 大 和连作 年
月2 7日- 7月 8日,二 代 幼虫危 害 高峰 在 7月 5 1 -5 日, 成虫 中度 发 生 , 代成 虫在 7月下旬 至 8月初 进 二
限的延 长 , 害虫危 害有 日益 加重 之势 。 水灌溉 技术 节 的使用 , 变棉 田生 态 环境 和 土壤结 构 , 田害虫 的 改 棉 发 生也 有 了新 的变化 。主要有 棉蚜 、 棉黑 蚜 、 叶螨 、 棉
棉铃 虫 、 双斑 萤 叶 甲、 截形 叶螨等 。

人 羽化 盛期 , 由于温 度等 因素 影 响 , 线 团场 二代 棉 东
2棉 铃 虫 .
双 斑 萤 叶 甲正 迅 速 上 升 为 棉 田 主 要 害 虫 , 自 20 0 4年 以来发 生危 害 ,到 目前 发生 危害 面积 迅速增 加 ,0 6年发 生 1 4 20 7公 顷 ,0 7年增 加 到 54 7公 2 20 6
顷, 该虫 在 棉 田以成 虫 危 害 , 主要 取食 棉 叶 , 成 叶 形 片孔 洞和枯 斑 , 重 时棉 叶枯 斑 点点 , 响棉 叶 正 常 严 影
生理功 能 。在 垦 区棉 田 6月上 、中旬成虫 出现 , 6月
棉 铃 虫是 垦 区棉 田的 主要 害虫 之一 ,我 区 由于 植 棉 面积 的逐 年扩 大 ,大部 分 棉 区棉 花面 积 占到 总
中 、下旬 达到危 害 高峰期 , 中旬虫 口密度 有所 下 7月 降, 但棉 田危 害仍 然较 重 , 个别 地块 8月份 仍 有成 虫
旬 为叶螨 的第 2个 危 害高峰 期 。
田均有 棉黑 蚜 发生 。2 0 0 7年 由于 天 敌 总量 较少 , 对

2%左 右 的 棉 田形 成 危 害 ,有蚜 株 率 3 %~ 0 0 O 8%以
上, 单株蚜 量 2 一 0 O 2 o头 , 形成 多头 棉或无 产量 田。 2 0 - 0 7年 , 03 2 0 随着 滴 灌 面积 的增 大 , 群 发 展 种 快、 扩散蔓 延 迅速 , 发生 面 积较 广 。每 年都 有不 同程 度 的棉蚜发 生 , 且有 逐年 加重 的趋势 。 而
铃 虫 成虫 羽 化 盛 期要 比 中、 西线 团场 晚 5 1 - 0天 , 8 月 8日后 三代 棉铃 虫 幼虫进 入 危 害高 峰期 ,发 生 程
度 为 中度 偏重 。
3棉 蚜、 黑蚜 . 棉

发 生特点
1 叶螨 、 形叶螨 . 棉 截 棉 叶螨是 农 6师 近几年 重点 防治 的对 象 , 年 4 每

辣 椒 疫
霉 病
的 发
生 及 防 治 技 术
辣 椒疫 霉病 是疫 霉菌 侵染 辣椒 韧皮 部导 致辣 椒 死 亡 的真 菌性病 害 , 多年 来 , 辣椒 生产 基地 采用 科 在
开 沟定 植 , 宽 8 1 为宜 , 畦南 北 向 开一 条 灌 畦 ~ O米 每 水 沟 以灌 排水 , 制 浇水 量 , 禁大 水 漫 灌 , 控 严 淹没 茎 基部 , 严禁 串沟 灌 , 后 沟 内不 积水 , 时 排 除积水 , 灌 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