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该新型 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 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 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 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
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 D 。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 一定是降温B.操作I 一定是加溶质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調斯1 •饱和溶液堤:在一定涓度下.一定绝的溶剂里不能再溶髀臬物质的谣液叫该物质的梱溶 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佯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滋,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取少落 剂.降低温度 所闵*作I 不一定是降温.错逞;R ・操件T 不一定是抑溶质・钳谓::被溶解的物质 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新出,潯质质量城少.①比3的溥质多,铛误;I ).辭韬啲圖澈二蠢雹餉x 10C% .礙同种^质在同种糟和 同一込度下的饱和瀋液”瀋质 质螢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 ①舟饱利溶液②饱和辭浪 ③。
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D。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错误; D.,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答案】B【解析】A、镁和硫酸铜(或其它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B、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化学中考真题含答案)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给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4.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5.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嘉兴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_收集容器。
6.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科学探究题7. 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2018中考化学】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真题卷】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D。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错误; D.,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答案】B【解析】A、镁和硫酸铜(或其它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B、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化学

2021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真题化学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题3分,总分值12分)1.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答案:D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操作I一定是降温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解析:A、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应选项说法错误。
B、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应选项说法错误。
C、①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②转化为③的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不相等,应选项说法错误。
D、②与③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应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D3.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响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选项是()A.①-MgB.②一MgCl2C.③一H2SO4D.④一Mg(OH)2解析:A、盐硫酸铜能与镁反响生成硫酸镁,正确;B、碱不能与氯化镁反响生成硫酸镁,错误;C、金属氧化物氧化镁能与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镁,正确;D、硫酸能与氢氧化镁反响生成硫酸镁,正确。
浙江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1.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首恶,又是一种潜伏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 (一种简单有机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式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是A. 怎样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式塑料能否可降解C. 新式塑料的化学性质能否稳固D. 新式塑料生产能否影响碳循环【答案】 D【分析】 A. 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升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式塑料能否可降解,会波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C. 新式塑料的化学性质能否稳固,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此刻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汲取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变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式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要点考虑的问题。
应选 D 。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增大。
如图是相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状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操作 I 必定是降温B. 操作 I 必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必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必定相等【答案】 D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变规律后,绘制了能够经过一步反响制取MgSO 4的思想导图 ,此中所采用的物质错误的选项是A. ① —— MgB. ② —— MgCl2 C.③——H SO4D. ④ —— Mg(OH)22【答案】 B【分析】 A 、镁和硫酸铜(或其余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响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 B 、碱和盐反响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 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积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响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响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应选 B 。
4. 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强烈反响产生O2。
【精品】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1.(3分)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E.【无选选】【分析】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白色污染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中信息结合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3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操作I一定是降温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分析】A、根据题意,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题意,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①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②转化为③的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②与③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科学(化学部分)真题试题1. 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A. 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D. 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答案】D【解析】A. 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会提高二氧化碳塑料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B. 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会涉及到生产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C. 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会影响到塑料的使用价值和生产的价值问题,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D. 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O2),新型塑料生产不会影响碳循环,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
故选D。
2.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C. 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答案】D【解析】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要使固体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
所以操作I不一定是降温,错误;B. 操作I不一定是加溶质,错误;C.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①至③的过程中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①比③的溶质多,错误; D.,②与③是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正确。
故选D。
3. 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A. ①——MgB. ②——MgCl2C. ③——H2SO4D. ④——Mg(OH)2【答案】B【解析】A、镁和硫酸铜(或其它比镁的活动性弱的金属的可溶性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正确;B、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的碱和新的盐,碱和MgCl2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错误;C、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5.二氧化碳气体既是温室效应的元凶,又是一种潜在的碳资源。
实验室里,科学家已成功利
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一种简单有机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氧化碳塑料”。
该新型塑料在投入工业生产前,以下不是科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是
A.如何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B.新型塑料是否可降解
C.新型塑料的化学性质是否稳定
D.新型塑料生产是否影响碳循环
7.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0.某同学在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规律后,绘制了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制取MgSO4
的思维导图,其中所选用的物质错误的是
A. ①——Mg
B. ②——MgCl2
C.③——H2SO4
D. ④——Mg(OH)2
11.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
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嘉兴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城市居民小区内,
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收集容器。
19.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
如图是在密团
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5.兴趣小组某同学在做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出现
时,发现试管内溶液未显蓝色,与所学知识不符。
组内同学即展开讨论,认为溶液未显蓝色是因为铜离子的浓度太小,于是对铜离子浓度太小的原因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硝酸银溶液浓度不够大。
猜想二:铜丝中含有比铜活泼的金属。
猜想三:______
【实验验证】
(1)验证猜想一:你的方案是_________。
(2)验证猜想二:取上述相同的铜丝,选择一种酸或盐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请你在矩形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标出所选物质。
(3)验证猜想三:进一步实验……
28.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C7H6N2)
两种有机物的新型玻璃,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硅元素与锌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不同。
(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请列式计算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32.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面和地
面铺设。
某同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
分液漏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________。
(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都为m克。
实验后,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
请根据曲线b计算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
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
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
33.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
HCl的含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来测定,其它成分均不参与反应。
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HCl+NaHCO3==NaCl+_____+CO2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次加人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
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是多少克?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5.D 7.D 10.B 11.D
16. +4;有害垃圾。
19.(1)2 :1;(2)化合反应
25.猜想三: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时间太短(合理即可)
[实验验证]
(1)其它条件不变,用浓度更大的AgNO3溶液,重复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 (合理即可) 28. (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2分);
(2)物理(2分);(3)C%=40%(2分);
32. (1)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裏在大理石表面,使酸溶液不能
与大理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2分)
(2)碳酸钙的质量是5克。
(3)盐酸的貭量分数是18.25%
(4)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
氧化碳測量值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2分)
33.(1)H2O(2分);(2)量筒、玻璃棒(2分)
(3)①第一次反应中,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1克
②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