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020年部编本四年级语文上8《蝴蝶的家》教学课件教案 (精编版)

合集下载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只蝴蝶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迁徙过程。

本文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蝴蝶的坚韧和勇敢,培养学生的感恩和珍惜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课文理解蝴蝶的迁徙过程。

但学生在理解蝴蝶的情感世界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蝴蝶的迁徙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蝴蝶坚韧和勇敢精神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和珍惜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蝴蝶的迁徙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蝴蝶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对蝴蝶坚韧和勇敢精神的敬佩之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相关蝴蝶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课文朗读录音。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蝴蝶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蝴蝶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的大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蝴蝶的迁徙过程。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蝴蝶为什么会迁徙,迁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操练(10分钟)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蝴蝶的迁徙过程。

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只蝴蝶,按照课文中的描述,进行蝴蝶迁徙的表演。

在表演过程中,其他学生担任观察员,观察蝴蝶在迁徙过程中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迁徙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如何应对困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蝴蝶为了寻找一个温暖的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美丽而舒适的家。

课文通过蝴蝶的历险,培养了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勇敢、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寓言故事和拟人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对于蝴蝶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蝴蝶寻找家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勇敢、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蝴蝶寻找家的过程。

2.难点:如何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理解蝴蝶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问题驱动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蝴蝶的图片、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的资料等。

2.视频:准备蝴蝶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蝴蝶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蝴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蝴蝶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蝴蝶为什么要有家?它经历了哪些困难?最后找到了怎样的家?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蝴蝶的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教案)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了小蝴蝶的成长过程,以及它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同时也能够理解到家园对于每一个生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育他们要珍惜自己的家园。

教学难点:1. 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家园对于每一个生物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蝴蝶的家》。

2. 生字词卡片。

3. 蝴蝶标本或图片。

4. 白板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蝴蝶标本或图片,让他们对蝴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提问: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

3.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小蝴蝶在寻找家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小蝴蝶要寻找自己的家园?家园对于每一个生物有什么重要性?三、巩固练习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

四、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回顾小蝴蝶的成长过程。

2. 提问:你们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板书设计1. 课题:《蝴蝶的家》2. 主要内容:小蝴蝶的成长过程、寻找家园的困难与挑战3. 教学重点: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家园的重要性六、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小蝴蝶寻找家园的路线图。

3.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蝴蝶的家》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及家园对于每一个生物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a. 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b. 掌握识字词汇:蝴蝶、家、花、田野、空中、光亮、干净、滑稽、腰弯、飞翔、悬挂、点缀、勤劳、辛勤c.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d. 能够感受和表达自己对蝴蝶的感情。

2. 过程与方法:a. 通过观察图片和听说教师的介绍,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和好奇心。

b. 利用讨论、配对、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探讨。

c. 运用朗读课文、听说启发以及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蝴蝶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b. 培养学生关注小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b. 掌握识字词汇。

2. 教学难点:a.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课件、幻灯片等。

2. 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3. 材料:课文《蝴蝶的家》、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出示蝴蝶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蝴蝶的兴趣。

b. 提问:大家知道蝴蝶是什么样的动物吗?蝴蝶有哪些特点?(听学生回答)c.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 学习新课(20分钟)a. 朗读课文《蝴蝶的家》,让学生跟读。

b.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c. 配对活动:学生按照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与其解释进行配对。

d.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互相交流归纳课文中蝴蝶的特点和蝴蝶的家在哪里。

e. 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帮助纠正错误和补充其他信息。

3. 拓展延伸(15分钟)a. 教师出示或播放蝴蝶生活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蝴蝶的飞舞和栖息地。

b. 学生进行绘画活动:请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一幅蝴蝶的生活场景,并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c.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画的蝴蝶生活场景作品,并互相欣赏。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8.《蝴蝶的家》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蝴蝶的家》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一只蝴蝶为了寻找一个美丽的家而经历的一系列挫折,最后在一片花海中找到了理想的家。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了解不多。

在情感态度上,学生可能对蝴蝶这种小动物产生同情和喜爱之情,对蝴蝶的生活环境感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蝴蝶的图片、视频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课文原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蝴蝶的美丽和生动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蝴蝶为什么要寻找家?它经历了哪些挫折?最后找到了怎样的家?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蝴蝶的动作和情感。

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抢答认读。

然后,教师挑选几个生字词,让学生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蝴蝶还有哪些生活习性?你们对蝴蝶有什么看法?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8课《蝴蝶的家》(教案)一、教学内容《蝴蝶的家》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蝴蝶寻找家园的故事。

通过讲述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自然界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以及其中所体现的蝴蝶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蝴蝶寻找家园的故事。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并总结。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蝴蝶寻找家园的过程。

(3)讨论:蝴蝶为什么找不到家?最后蝴蝶的家在哪里?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易错字。

5. 拓展活动(1)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小组讨论:如何保护蝴蝶和它们的家园?六、板书设计1. 《蝴蝶的家》2. 正文:导入:观察蝴蝶图片,了解蝴蝶特点朗读课文:自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讲述大意、讨论问题学习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教师讲解拓展活动:观察蝴蝶图片、小组讨论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回答思考题:蝴蝶为什么找不到家?最后蝴蝶的家在哪里?3. 画一幅蝴蝶的图画,并用文字描述蝴蝶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蝴蝶的家》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了蝴蝶的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0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8《蝴蝶的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共20张PPT)
课后反思发现:本节课的朗读指点还是有点儿少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点。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 文的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读出来。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尝试着养成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对 本课的学习十分有利。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情势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 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教学 时,结合课文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重视语言的训练,并抓住重点词句去品读悟情,例如: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为蝴蝶 担心的急切心情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我们看哪一位同 学说的最好。 如果你遇到此类问题,你在语言表达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神态?然后指点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品读读课文,提炼重点。 老师配乐泛读课文,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后出示问题“你是从文中 哪里体会到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勾勾、画画、写写,小组分享并完善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体悟文中蕴涵的感情。 我在教学中,运用大屏幕出示重点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理解。例如第一 自然段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加突出蝴蝶的家的重要性,蝴蝶在这样的环境下必 须要有家,不然会使蝴蝶的生存受到威胁,这样的环境描写让我们的心提起来开始为蝴 蝶担忧,为下一步的描写做了铺垫。

2019年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教学课件《蝴蝶的家》公开课ppt

2019年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教学课件《蝴蝶的家》公开课ppt

我会读:
躲避 震撼 喧嚷 轻盈 玷污 素洁 柔读qiǎo , 是口语,还读què ,组词 (麻雀)。
我理解:
1、震撼 2、轻盈
玷污
喧嚷 素洁 柔弱
我会写:
撼盈玷
避喧嚷
蝴蝶名句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李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花丛乱数蝶,风帘入双燕。(谢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蝴 蝶
全世界大约14000余种。 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 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在世界其他地区除了南北 极寒冷地带以外,都有分 布。
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 种繁多著名。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 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 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 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的 家会在哪里?它的家又会是什么 样的呢?用你手中的笔为小蝴蝶 建一个家吧!
学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勾画生字词,学一学,记一记。 3、美美的读一读你喜欢的语句,记 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我会认:
撼盈玷
避喧嚷
我会区分:
辟(开辟 )感(感动)宣(宣传) 僻(僻静 )撼(摇撼)喧(喧哗 )
嚷(喧嚷)盈(轻盈)玷(玷污) 壤(土壤 )益(利益)沾(沾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下来,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了。看
样子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不能再前进一
步了……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了,决定帮助一 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 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但是他 的身形很萎缩,身体很小,翅膀紧紧地贴 着身体。
他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刻,蝴蝶 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他的 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然而, 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 电、雨、风,(吼叫)着,(震撼 )着,雨 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 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 也( 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 湿的。
3.拓展阅读。 咏蝶
(宋) 贾蓬莱
薄翅凝香粉, 新衣染媚黄, 风流谁得似, 两两宿花房。
实际上,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 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 在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
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避开· (bì)
震撼(hàn)
·
喧嚷(xuān)
·
B.素洁(shù)
·
污· 染(wū)
炊烟(chuī)
·
C.屋檐· (yán) 家雀· 儿(qiǎo) 湿漉· 漉(lù)
如何理解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这句话中“没法再想”是因为不愿 意再想,不敢再想。体现了作者内心非 常着急,十分担心下雨时蝴蝶的处境。
本文的第1、2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1、2自然段用近乎相同的段落结构, 反复咏叹,直抒胸臆,首句均以思索中的疑 问起句,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紧接着又都 以一个生动传神的长句描写,将作者对蝴蝶 的关切、怜爱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字词学习


躲避 震n撼
qiǎo chu
家雀 ī炊烟
xuā
n喧嚷
yán
屋檐
避撼喧 雀炊 檐
多音字

__q__u_è__麻雀 __q__iǎ_o__家雀儿
__q__iā_o__雀子
脸上长了很多雀(qiāo)子的小姑娘说:“ 家雀(qiǎo)儿其实就是麻雀(què)。”
__d__à_o__倒退
这里的三个“一定”表达了女孩 对蝴蝶的美好祝愿,也隐含了作者与 孩子一样,拥有一颗纯真、善良、美 好的心灵。
结构梳理
蝴 思考与疑问 蝴蝶如何避雨 蝶 猜想与追寻 蝴蝶的家在哪里
抒显 担关
的 女孩心声 家 苦寻无果
秘密的家
美丽而香甜
忧之 爱 情之
总没见到 急切难平

旨概括
文章通过描写“我”常为下大雨时 无处藏身的蝴蝶而担忧的事,真切表达 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告诉我 们要关心弱小,关爱生命。
这段话表现了蝴蝶轻盈、素洁、柔弱 的形象,不由得让人心生怜爱之情,而排 比和反问的使用,更让这种情感层层推进, 将作者的关切与担忧之情 染到了极致。
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第1自然段中浓墨重彩地刻画 了雷雨时的自然环境,这样恶劣的自然环 境与第2自然段中蝴蝶弱小的生命之间形 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作者的想法、疑问 更合理,担忧与关爱更合情。
好猜想。
5
以苦寻无果而结尾,给人留下
第四部分
6
无尽的遐想。
课文解读 学习第一部分,说说作者是如何写自己对
蝴蝶的担忧与关爱的。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 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以疑问句开头,开门见山,直抒胸 臆,写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天是那样低沉,云是那样黑,雷、电、 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 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
拟 人
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里也黑压压的、水淋
淋的,到处都是湿的。 环境描写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
绘出了世界笼罩在猛烈的风雨雷电之中的景
象,为下文写“我”担心蝴蝶做了铺垫。
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反问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 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 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 排 的彩粉是那样斑斓,一点儿水都不能沾 比 ;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 ,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反呢问?
大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 一件什么事,并理清文章结构。
课文主要写“ 我”常为下大 雨时无处藏身的蝴蝶而担忧的事。
第一部分 写作者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1、2
写“我”对蝴蝶的家的猜想与追
第二部分 寻。一次次的猜想与否定,表现
3、4
了“我”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写一个女孩子对蝴蝶的家的美 第三部分
学习第二部分,回答问题。 第3自然段中“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再次用了问句的形式,直接抒发 了作者在多次猜想过后毫无所获的万分着急 之情,与前文相互照应,进一步突出了作者 对蝴蝶的担忧与关爱。
第4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 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 的修辞手法。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把作者急 切的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能够加深读者的 印象,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知识积累 设问: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
某种结论或看法,先提出一个问题,引 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紧接着把自 己的看法、见解或结论说出来,这种修 辞手法就叫设问。 找一找文中的设问句。
学习第三部分,作者是怎样学女孩对蝴 蝶的美好猜想的?
语言描写:女孩眼中的世界纯 真而美好,所以她肯定蝴蝶一定是 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肯定蝴 蝶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她觉 得“一定是这样的”。
8 * 蝴蝶的家
这是小鸟的家
这是松鼠的家
蝴蝶的家在哪儿?
知识备查 蝴蝶:
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许多条纹,翅膀和 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 厘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蝴蝶和蛾的 主要区别在于蝴蝶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的触 角,而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初读课文
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生词。 2.标注自然段落。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文中

__d__ǎ_o__跌倒
看到路边的小女孩摔倒(dǎo)了,她 倒(dào)退回去扶起小姑娘。
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连一连。
状态词。形容密集的人,也形容 湿漉漉
密集的或大片的东西。 状态词。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天色阴暗,云层厚而低。 离开对自己不利的事物。
躲避 低沉 黑压压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试着运用本次课文中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
段关于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介绍,三百字 左右。
课堂小结
蝴蝶是一种多么美丽的昆虫啊!它 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美好啊!但是它又 是那么柔弱,那么渺小。我们热爱美的 事物,就应当保护它,关爱它,不要伤 害它!
拓展延伸
破茧成蝶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
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一直在观察着,蝴
蝶在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挣扎
出来了,几个小时过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