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的万水千山
三毛作品集《万水千山走遍》读书笔记800字

三毛作品集《万水千山走遍》读书笔记800字转眼来日本工作快一年啦,感觉最大的收获就是能让自己安静下来。
很难想象一个从小被大山拥抱,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在既传承了大山的巍峨坚韧又被注入了农村的鸡毛蒜皮的人可以远离盲目的攀比,喧闹的人群,复杂的人情,浓厚的亲情和纠结的爱情将自己幸福的放置在一片安静的土地上过着与灵魂渐近与现实渐远的生活。
也只有海外的生活能让人做到。
其实,人的一生没有哪一个阶段是可以完全属于自己的,然而我很幸运在参加工作后能争取到哪怕片刻的安宁,自诩自乐在自己的世界里。
上天没有赋予我过目不忘的天赋,但却给了我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欲望,从小就愿意做书的奴隶。
所以自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工作没怎么拼命,但书还是看了不少。
但大都是为了在外能混口饭吃,不能再像大学那样可以尽情的遨游在自己喜欢的书海里了,而是除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之外,强迫自己去看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书。
不乏弯弯曲曲的日文,密密麻麻的英文还有似懂非懂的技术资料。
即便这样我也愿意。
在物质条件允许下,我也是一个特别想用旅游走完一生的人,但我更愿意通过书本而不是过分地依赖体验去剖析人性,认知这个社会和建立自己的价值信念。
因为现实的许多东西,如应酬、客套话、做作的表情和谎言等等却只会让一个人卑微的活在吞温苦水的状态下而迷失掉真实的自我。
为了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个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徘徊,在伪善和真实之间挣扎,在积极与消极之间抗争的复杂自我,无意间我接触了三毛。
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三毛是一个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的女人,她是一个真实的灵魂。
也只有三毛能使被工作和琐事疲疲倦了一周的心得以安静。
她的书里没有爱的纠缠,没有行业的贵贱,没有丈母娘的房子也没有奢华婚礼上的戒指。
就像初恋的人儿,是一种真实和善良的存在。
自从随她去遨游了一遍撒哈拉沙漠之后,再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心灵的导游,于是来到了中南美洲。
那里有墨西哥的“搭哥”,那里有青鸟到不去的宏都拉斯的“哥庞废墟”,那里有哥伦比亚的黄金博物馆,那里有厄瓜多尔的银湖,那里有谜一样的废城玛丘毕丘,那里有淳朴的印第安人,那里有勤劳的中国移民,那里有安第斯山脉,那里有秘鲁高原,那里有拉斯加俯瞰下的鬼斧神工……每一样都是真实的存在,我相信这一定不是三毛编造出来的故事,她只会给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真实的她自己。
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三毛作品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三毛这个人啊,她可真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旅行者。
她每到一个地方,就像一阵带着故事的风,嗖地一下就卷进了当地的生活里。
比如说在洪都拉斯的那一段,她描写那些市场就特别鲜活。
我感觉自己就像跟她一块儿在那些小摊位之间挤来挤去,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玩意儿,听着小商贩们操着奇怪口音的叫卖声。
她写的那些经历,让我觉得旅行可不是光看看风景拍拍照那么简单,而是真的去感受每个地方独特的灵魂。
她在旅途中遇到的人也特别好玩。
有那种特别淳朴善良的原住民,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旅人。
她和他们的互动就像是一部部小短剧。
有时候我都忍不住想笑,三毛啊,你怎么这么会招惹那些有趣的事儿呢。
就像她遇到的那个在墨西哥想要跟她套近乎的小老头,三毛用她那独特的方式应对着,又礼貌又有点小狡黠。
这让我明白,旅行中遇到的人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盒子,你不知道打开会是惊喜还是惊吓,但三毛总是能从这些小盒子里挖出宝藏一样的故事。
不过呢,这本书也不是一路嘻嘻哈哈的。
三毛的文字里还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她走过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不同的生活,心里好像装了很多沉甸甸的东西。
她看到一些地方的贫穷、苦难,她会难过。
她写那些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她的心就像一片乌云下的小湖泊,有点压抑,有点无奈。
我想这也是她旅行的一部分吧,不只是看美好的东西,也看到世界的伤疤。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自己那颗想出去浪的心也被撩拨得不行。
我就想啊,什么时候我也能像三毛一样,背个包就出发,去体验那些不同的文化,去吃那些奇奇怪怪的食物,去和那些陌生人聊天,听他们的故事。
我感觉三毛就像是在前面举着个小火把,带着我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探险。
她的文字就像是一条无形的线,一头拴在她的旅途中,一头拴在我这个坐在家里捧着书的人心里,拽着我去向往远方。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经典语录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经典语录
《万水千山走遍》简介:
主要记录了她在中南美洲和祖国大陆的游历见闻和感受,作为读者,我们不妨跟随她的脚步,也做一次纸上的旅行。
书中叙写了墨西哥之行、洪都拉斯之行、巴拿马之行等等,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又将带给三毛哪些感受呢?在这部精彩的游记散文中我们将一
一找到答案。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经典语录:
我不问别人的故事,除非她自己愿意。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没有一样东西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么就让它们随风而去吧。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如果手里有一天捏着属于自
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那做丈夫的手,一直搭在他太太的肩上。
做太太的那个,另一只手绕着先生的腰,两个人,在圣母面前亦是永恒的夫妻。
一低头,擦掉了眼泪。
但愿圣母你还我失去的那一半,叫我们终生跪在你的面前,直到化成一双石像,也是幸福的吧!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在美的极致下,我没有另一个念头,只想就此死去,将这一霎成为永恒。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恬睡牧场,你是你,我是我,两不相涉,除非我坠马,从此躺在这片土地上,不然便不要来弄乱我平静的心吧!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的万水千山

主要作品
对于台湾女作家三毛而言,写作构成她独特的生命方式。与那种负 有严肃使命感的作家不同,三毛是以自由自在的“游于艺”姿态从 事写作的。她所采用的“私小说”文体,在人生经历的写真实录, 自我灵魂与生命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更具有女性文体的写作意义。 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译作十分丰富,其中《撒哈 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哭泣的骆驼》、《我的宝贝》、 《闹学记》、《滚滚红尘》等散文、小说、剧本更是脍炙人口,在 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三毛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 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 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 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其作品最主要的风格当属 一个字——真。她的散文取材广泛,充满异国情调,文笔朴素浪漫 而又独具神韵,表达了她热爱人类、热爱生命、热爱自由和大自然 的赤诚情怀。三毛的这种真诚的情怀构成了她作品主要的风格:真 性情。 三毛,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 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
玫瑰之死
1991一月四日凌晨三毛的死留给世人的除 了无尽的唏嘘,但更多的还是疑惑,因为 她自杀的方式太不可思议了。她在医院卫 生间里用丝袜吊在只有一米六的点滴架上 自杀。一个成年人想要在这个高度上吊自 杀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三毛的身高有 一米六三,一个人想要吊死自己,但绝对 做不到勒死自己。可是从某种角度上讲, 几乎就可以说,三毛是自己把自己勒死的。 据三毛的家人回忆,三毛被发现时,居然 是坐在病房的马桶上,而且她双手合十做 祈祷状,面容安祥,这样的死法确实令人 诧异。其实在三毛自杀的卫生间里,马桶 的两边是有扶手的,也就是说,那天夜里, 她哪怕有一丁点救生的意念就可以随时扶 着扶手站起来,保留性命。可惜,当时在 死亡的边缘上面,三毛是用一种近乎可怕 的冷静注视着自己的生命在一点一点地消 失。享年48
三毛文学作品里的“替代性旅游”新形式——以《万水千山走遍》为例

(一)替代性旅游建立在与当地人的接触和沟通之上 三毛在墨西哥刚下飞机就和一个陌生的大胡子热情地打招 呼,住在当地人的特色小旅馆里,在秘鲁帮嬷嬷剥豆子,跟小摊 贩学习当地人的方言契川语。尤其是在三毛的厄瓜多尔纪行中, 与当地人的接触和交流表现更甚,三毛独自在安第斯高原上的一 个印第安人古村落与村民一起生活了一周。这一周里,三毛帮印 第安人放羊、喂猪,和印第安老妈妈学串珠,还任由印第安人帮 自己梳头发缠辫子,而当三毛突然要离开时,那些言语不通的印 第安人都含着泪与其道别。 这是因为由个人或者家庭、社区提供住宿设施,能够增进主 客之间的个人交流和文化碰撞,这是一种积极的互动,一方面可 以让游客充分了解当地特色风情和人文地理,另一方面还能增进 当地居民对游客的好感,极大地改善主客之间的关系。 替代性旅游寻求的是一种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团结友好, 这不仅仅给当地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有助于当地家庭掌握一 定的待客接物之道,还可以增进自身对文化差异的认同感,从而 有利于保护目的地文化传统,缓解社会矛盾。 (二)替代性旅游吸引物来自于地方特色和真实体验 三毛在墨西哥的水道坐花船时亲手撑船,在洪都拉斯找寻游 人罕至的丛林里的玛雅“哥庞废墟”,从来不去大饭店就餐而是 在街头巷尾吃着印第安人的烤乳猪、烤玉米、“沙嗲娘”等特色 美食,在秘鲁和当地人一起打水仗、参加欧鲁鲁的嘉年华会、观 看艺术家的独家舞剧表演,在里奥庞巴逛当地印第安人的露天市 集。这些旅游活动并不是普通团体游客的观光度假旅游,也不是 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游览,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把 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真正的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中。参加 各种本地居民的节事活动,吃着本地居民的食物,从来不把自己 看作是异乡的陌生游客,而是在这里生活已久的熟悉的家乡人。 这体现的是替代性旅游对个性和整体环境意识的追求。当游 客把自身无缝连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时,就会下意识地保护这 看似格格不入的旅游环境,最大程度上地尊重不同人种的宗教文 化,学习并且了解不同地理环境造就的异域风俗民情,从而促进 客源地和旅游地之间的文化碰撞,增进了解与信任。 这是负责任的旅游扶贫方式,小规模的、个人安排式的旅游 方式可以避免旅游地环境和文化的退化和落寞,能够使旅游资源
《万水千山走遍》

龙源期刊网
《万水千山走遍》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2018年第20期
作者简介
三毛,女,原名陈懋平,中国现代作家,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区)人。
三毛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
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国家。
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
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名作概况
三毛一生虽然短暂,但是经历不凡。
辍学的她一度自闭、叛逆,后来因游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后,渐渐成长为独立自信的青年。
1979年,她的丈夫荷西意外去世,让三毛的人生陷入低谷;返台后,三毛游历中南美
洲,开始新的生活。
而《万水千山走遍》就是记录了三毛游历中南美洲以及回归故土的旅行见闻,共十八篇。
她,一个平凡而深有忧思的女子,将万种心情寄托于万千山水之中,寄托于一人一事中,或化为风、化为雨、化为雾……有人认为,《万水千山走遍》是作者三毛内心苦闷缓解的产物,因为行走和思考对三毛来说仿佛是镇痛剂。
这本书中叙写了墨西哥之行、洪都拉斯之行、巴拿马之行,等等。
旅途中的见闻以及风土人情带给了三毛不同的感受,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也来一次纸上的旅行吧!。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万水千山走遍读后感。
《万水千山走遍》是三毛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她在世界各地旅行时的见闻和感悟。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三毛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在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种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三毛是一个热爱自由的女子,她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渴望去看遍世界的万水千山。
在她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她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她在书中写道,“我要走遍万水千山,去看看,去听听,去感受,去体验。
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她的勇气和决心让我不禁佩服。
在她的散文中,我看到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她在旅行中所见所闻,让她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用文字描绘出了那些她所见所闻的美好,让我仿佛置身其中。
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除此之外,她的文字中还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她在书中写道,“生活就像一场旅行,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生活就是一场旅行,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她的文字让我明白,人生不应该被束缚在一处,而是应该去看遍世界的万水千山,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三毛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她的文字充满了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她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深受触动,她的文字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让我明白,生活就是一场旅行,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毛用自己的文字,让我看到了她眼中的世界,也让我明白了她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三毛的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读《你是锦瑟我为流年:三毛的万水千山》有感

读《你是锦瑟我为流年:三毛的万水千山》有感一直很喜欢白落梅的文字,在《你是锦瑟我为流年:三毛的万水千山》中,白落梅再以绝美的文字,书写三毛且行且爱的一生。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流浪……”这便是三毛,因爱而流浪,因流浪而爱。
但她终究逃不过,宿命的情劫。
三毛,一生都在流浪。
她的生命似那海上的浪花,扬着坚定的信念找寻着她的信仰与梦想,若寻不到,便化作泡沫,在那灼眼的眼光下破灭,是那样的决绝心狠。
又似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叫人无法释怀。
可沧海之上,永远也钓不会逝去的昨天。
突如其来的自杀,教人不解,惋惜。
她是个潇洒的人,“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决不妥协。
”这向往空气般自由,灵魂同样自由的女子,她率性而坚定,朝着她心中的方向不断前行,将一生交付给远方,沙漠。
她的一生活得真实又生动,她相信,那里有着别样的风采在等待着她。
幸福,如书中所写的那般飘渺,像被风托起的刚离树的叶——伸出手心,欲接,它却打个旋,翩然离去。
徒留下那满怀的失望与落寞,教人如何不心伤?而三毛,这一生都在追逐风沙,追逐梦想,追逐幸福的人儿,在真正的沧桑,还没有尝历之前,她要做那枚背叛安静的绿叶,和春风一起放飞。
用文字果腹,光陰下酒,在湛湛日光下,抒写一段盛世年华。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书中的理解是这样的:人只有彻底清醒了悟,才能放下执念,抛散名利,从而遇见真实的自己。
这个过程,如同蝶的蜕变,花的开合,梦的醒转。
但总有一些人,愿和草木同修持,与流云做知己,和砂砾共生死。
他们的一生,与名利无多少关系,甚至忽略了情爱,但活得真,活得值。
白落梅的文字,总是这样的优美,又悄悄地走进你的心。
也正如书中所说,三毛的一生行走在红尘之中,最后孤独遗世。
她对爱情的执念,无人理解;她因爱情受的伤,无人察觉。
在爱情里,她由一个懵懂羞涩的少女如蝶般蜕变,潇洒走一生,无关名利,无关风月……“世上再没有比死人做伴更安全的事了,他们都是很温柔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三毛的万水千山》
汉语言文学师范1304蒋金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间,于时间无涯的荒原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巧赶上。
遇到了也只能轻轻说声:“你也在这里啊!”生命中,我们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人,即使有很多的错过,却一定会在某天邂逅。
每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一定会遇到对的人,那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
即使相隔万里,存在于两个世界,却永远铭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有人说,她是一粒飘忽的尘沙,散落在那个叫撒哈拉的沙漠,无影无踪。
也有人说,她是岁月的拾荒者,走过万水千山,看尽尘世涛浪,苍凉满目。
她就是——三毛,一个放逐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子。
她想要简单的生活,做个家庭主妇,写自己喜爱的文章,做自己喜欢的事。
她期待和自己爱的人,可以在一起,朝暮相处。
任何的分离,都让她心生不安。
所以她提议和舒凡结婚,给爱情一个归宿。
然而,舒凡不愿意。
他认为彼此还年轻,待他毕业后,事业有成,再结婚也不迟。
谁说,痴情不是一种罪过。
有些爱,却需要适可而止。
三毛的痴情,突然间成了舒凡的累赘。
愿望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又总是令人悲催的。
终于,她离开了台湾,与他彻底的诀别。
相逢瞬间,相离刹那,来去匆忙无需给谁交代。
红尘路上,多少结伴同行的人,最后都相继走散。
日暮黄昏,行走在落英缤纷的小径,想要丢弃自己,也是不能。
那些曾经许下诺言,又没有兑现的,不必计较。
因为没有谁,真心愿意去违背。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原来,我们都只是遗落在苍茫世海里的一粒尘沙,渺小脆弱,寂寥无言。
忘记一个人,也许需要一辈子。
邂逅一个人,却只需一个瞬间。
三毛带着伤感来到马德里,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上任何一个人了。
然而,她却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伴侣——荷西。
一个痴情的男子,他比三毛小了好几岁。
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他就深深的被这个东方女性吸引了。
于是,他便大胆的向三毛表白了,可是此时的三毛依然沉浸在悲伤中,所以她只是简单的把他当做弟弟。
在一个漫天飘雪的夜晚,无人的街头,她冷漠又决绝的说:“从今天起,不要再来找我······因
为六年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我不知道我会去哪里,我不会等你六年。
你要听我的话,不可以来缠我······”
有些爱,只能一辈子藏于心底,有些人,注定不能拥有。
他一面跑一面回头,口中喊说:“Echo,再见!”纵算心里痛的眼泪要掉下来,他还扮着鬼脸,挂着笑。
这一次错过,耗费了整整六年的时间。
有些遗憾,果然可以弥补;有些缘分,真的可以重来。
6年后,三毛再一次因为感情受伤来到马德里,这次他再也不会放开她了。
他陪她一起穿越撒哈拉,他们在沙漠幸福的生活,沙漠里的日子并不富裕,可是她依然执着的爱护这个家。
他也努力的工作,只为了给她更好的生活。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过客,有些人与之邂逅,转身忘记;有些人与之擦肩,必然回首。
所有相遇和回眸都是缘分,当你爱上了某个背影,贪恋某个眼神,意味着你已心系一段情缘。
只是情深缘浅,任谁都无从把握。
老天总是在人们很幸福的时候给人一击,三毛在享受着这份安逸与幸福的同时,厄运传来。
荷西在潜海工作的时候发生意外,再也没能跃出海面。
这对于三毛而言,
是沉重的,是直刺心底的。
有些缘分注定了长短。
来时如露,去时如电,挽不住的终究是刹那芳华。
世界上最痛苦的就是死亡与离别,在那一刻,我们会无法释然,会痛楚万分。
因为感情至深,因为无法割舍,因为无法忘怀。
曾经,他们相遇,因为引力。
如今,他们别离,包含太多的痛楚。
或许,人生本就如此,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人生是一场无法更改的轮回,繁华刚刚落幕,寂寞又开始上演。
多少金风玉露的相逢都成了灯火阑珊的错过。
世事原本就是虚实相生,又何必过于清醒,更无须沉溺于悲伤。
就算执手相依的人离你远去,一个人也要笑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