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8中考真题】广西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精校word版)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一、 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广西部分地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性学习专题

综合性学习专题桂林二、综合性学习研读下列四则材料,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材料一】中国历代字典辞书收录汉字字数统计【材料二】常用汉字使用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材料三】自秦代统一文字以来,说不同方言的中国人都使用统一的汉字,认同这个符号系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汉字成为汉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书写符号。
【材料四】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声调,读起来婉转动听,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汉字结构讲究对称,字形优美,其书写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许多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着紧密的联系,“笑”字,活泼可爱;“哭”字,愁眉苦脸。
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比如由“花”可以组成“红花”、“白花”、“鲜花”等。
7.与上述四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吻合的一项是()(2分)A.汉字在数量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数量庞大,但常用汉字有限。
B.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掌握2000-3000个常用字就能够阅读一般的书刊。
C.汉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的交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汉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构成新词,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文字。
8.某地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活动,请代为挑选一幅最恰当的对联()(2分A.承先启后传千年文化,继往开来扬时代精神。
B.抑扬顿挫听先贤教诲,方正平稳育民族精神。
C.横平竖直是祖先脚印,轻描淡写如历史回声。
D.一字一音是汉语本色,一笔一画如多彩人生。
二、综合性学习(4分)7.C 8.B柳州六、综合实践(共10分)一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的名片才会被人记住。
柳州已有的城市名片有柳州汽车、百里柳江、柳州奇石、柳州水上运动等,而螺蛳粉、柳州新能源汽车、紫荆花成为下一张柳州名片的呼声很高。
为此,班上准备开战一次“柳州新名片我来选”活动。
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项活动任务。
[材料一]螺蛳粉柳州螺蛳粉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出现预包装,2017年产值便达到30亿元。
广西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精品专题分类汇编

基础知识专题桂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撰.文(zhuàn)应和.(hã)星宿.(xiu)咄.咄逼人(duō)B.揶.揄(yã)迤逦.(lǐ)谄.媚(chǎn)言简意赅.(gāi)C.哽咽.(yâ)狞.笑(níng)倔.强(juã)苦心孤诣.(yì)D.无垠.(yín)贿赂.(lù)绰.号(chuî)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铿锵战战兢兢相提并论 B.虔诚韬光养晦大相径庭C.麒麟司空见惯首屈一指 D.狼籍今非夕比人情世故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14日,在俄罗斯世界杯的揭幕战上,沙特队出师不利....,负于对手。
B.酷热的天气里,人们大多躲在房间吹空调,大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C.桂林各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工作人员循.规蹈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D.安朗看到电视上的特技表演,很是羡幕,却只能望洋兴叹....。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6月初,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相继发生两起森林火灾,近千人赶赴扑救。
B.6月6日,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开幕,全市55所高校约4000余人参与了本次盛会。
C.2018年高考期间,全国天气复杂:南方台风来袭,北方高温炙烤……D.中国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三下南海探测,在深海探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5.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2018年广西部分市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

2018年广西部分市中考语文卷【古诗词默写与阅读题及解析】汇集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唐雎不辱使命(选段)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丙】醉翁亭记(选段)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精校word版)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

2018年广西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古诗词鉴赏(解析版)【一、 2018年广西桂林市中考】(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7~18题。
(6分)【甲】《渔家做》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
【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7.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
【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
(毎空1分,共3分)【参考答案】17.(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
【解析】“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燕然未勒归无计”,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
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
如果深夜里安然熟睡,是听不到、也看不到的。
这就逗出了下句:“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
“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军或者说词人通宵不眠,发为之白的原因,很明显是“燕然未勒归无计”造成的,征夫落泪也是出于同样原因。
他们和将军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既希望取得伟大胜利,而战局长期没有进展,又难免思念家乡,妻子儿女魂牵梦绕。
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他们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将军与征夫的矛盾情绪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委婉地传达出来,情调苍凉而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2018年广西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导语】⽆忧考将在本次⼴西中考过后,考后发布2018年⼴西中考语⽂试卷及答案解析,⽅便考⽣对照估分,⼤家可收藏并随时关注、栏⽬,中考信息持续更新!中考科⽬:语⽂、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体育(各地区有所不同,具体以地区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考试必读:中考所⽤的2B铅笔、0.5mm⿊⾊墨⽔签字笔、橡⽪、垫板、圆规、尺⼦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起,在前⼀天晚上就准备好,放⼊⼀个透明的塑料袋或⽂件袋中。
涂答题卡的2B铅笔要提前削好(如果是⾃动笔,要防⽌买到假冒产品)。
不要⾃⼰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机、⼩灵通等通讯⼯具带⼊考场,如果带了的话⼀定要关机(以免对⾃⼰造成影响)。
有些地区禁⽌携带⼿机等通讯⼯具进⼊考场,否则将以作弊论处。
避免违规:中考是中国重要的考试之⼀,直接决定着考⽣升⼊⾼中后的学习质量,对⾼考成绩有着⾮常重⼤的影响。
因此,中国教育部门对于中考违规、作弊的处罚⼒度是相当⼤的。
视违规情节的不同,轻则对试卷进⾏扣分处理,重则取消违规科⽬或全科的成绩并将其记⼊考⽣档案伴随终⽣,对于涉嫌犯罪的⼈员要追究刑事责任。
中考对于复读⽣也有⼀定的惩罚措施,例如禁⽌报考热点⾼中、对试卷进⾏扣分处理、取消额外加分等等。
因此,在中考的过程中要绝对避免出现违规、作弊的情况,不能铤⽽⾛险,酿成终⾝的遗憾。
参加2018中考的考⽣可直接查阅2018年⼴西中考试题及答案信息!—→以下是⼴西2018年各科中考试题答案发布⼊⼝:相关推荐:为⽅便⼤家及时获取⼴西2018年中考成绩、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信息,⽆忧考为⼴⼤考⽣整理了《全国2018年中考成绩查询、2018年中考录取分数线专题》考⽣可直接点击进⼊以下专题进⾏中考成绩及分数线信息查询。
广西南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

广西南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0分)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
请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d6ox6P1Ymq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丰硕<shuò)默契<qì)养精蓄锐<chù)B.静谧<mì)鞠躬<jū)顶礼膜拜<mó)C.畸形<qí)睿智<ruì)藏污纳垢<gòu)D.逞能<chěng)酝酿<yàn g)张皇失措<cu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精致暗然失色束手无策 B.惟幕风餐露宿自知之明C.炫耀胸有成竹狂妄自大 D.寂寞春华秋实故名思义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B.不一会儿,妈妈就把脏乱不堪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简直是妙手回春。
C.做学问一定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D.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广西柳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8年柳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差.使(chāi)池沼.(hǎo)分道扬镳.(biāo)B.翡.翠(fěi)地壳.(é)酣.然入梦(tián)C.宁.可(nìng)粗犷.(guǎng)人迹罕.至(hǎn)D.摩娑.(suō)咀.咒(ǔ)分.外妖娆(fè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B.这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算愁躇..起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中考励志大会上,校长那激情四射、惟妙惟肖....的演讲让同学们夺取中考胜利的信心更足了。
B.班主任虽然是个老师,但却是个极细心的人,全班五十个学生的各种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C.壮族人民的好儿子黄大年为了祖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春日的柳州,和风佛面,细雨如丝,紫荆花含苞欲放....,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上,几个单位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让与会人员为之动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专题广西(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2~16题。
(12分)【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①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②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③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④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①刻露:鲜明地显露。
②本:根据。
③上:皇上。
④刺史:即作者。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分)(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2分)12.D 13.A 14.D 15.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16.(4分)(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分)。
(语句通顺1分,“…者…也”,判断句标志,0.5分;“以”,用0.5分)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2分)。
(语句通顺1分,“之”,助词不译,0.5分: “其”,这里,0.5分)柳州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小题6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主人日再食.同舍生皆被.绮绣A.食B.被食.之不能尽其材将军身被.坚执锐或谓君不善学,信.乎岂善.学者应有邪C.信D.善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以咨诹善.道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足肤皲裂而.不知今诸生学于.太学A.而B.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余将告于.莅事者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而君变色以.去C.之D.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庞然大物也,以.为神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太学”是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司业”“博士”是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B.【乙】段选文中包含的熟语主要有“不耻下问”“拒人千里”“万事蹉跎”“择善而从”等。
C.【甲】文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习要“专心”,【乙】文通过任务对话强调了学习要“思考”。
D.【甲】【乙】两段选文都阐明了要“学有所成”,就必须勤学不懈,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道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种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3分)(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10.B(A.提供食物、饲养;B.同“披”;C.确实、信用;D.善于、好的)11.A(A.却;B.在、向;C.的、去;D.相当于“而”,表修饰、把)12.D(仅是甲文所要阐明的道理)13.(1)不必像我一样亲(用)手抄录,(只有)向别人借书而后才能读到。
(“手”“假”个1分,大意1分)(2)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却没有思考它。
(“但”“志”个1分,大意1分)玉林市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2~4题【甲】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
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宾客大宴会:聚集B.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阴:山的北面D.吾于何逃声哉于:到3.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一一宾客们体会到少有的舒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着用力拉倒房屋发出崩裂倒塌的声音。
C.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即使一个人有一百只手,每只手有一百个手指,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D.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你从琴声中所听到的大丈夫般的意志,就如同我心里所想象的一样。
4.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口技是民间表演技艺,它用发声器官模仿各种声音,创造出生动逼真的场景。
《口技》就是形象地摹拟出一家人由睡而醒到再入睡及附近发生一场火灾的过程。
琴属于古六艺中“乐”的范畴,常被人们用来抒发情感。
如伯牙就是把情怀寄托于琴音,而子期通过琴音就能领悟到他传达的情趣。
B.甲乙两文内容上均着眼于“善”。
甲文口技表演者仅凭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能模仿出生动逼真、层次丰富多变的场景,可谓“善演”;乙文伯牙一把琴就可弹奏出高山流水的意境,造出崩山之音,可谓“善弹”;而子期从伯牙的琴声中就可读出他的旨趣,可谓“善听”。
C. 甲乙两文表现的主旨不同。
甲文文题统一,全文围绕口技者的表演展开描写,赞扬了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乙文则因题目是后人所加,文与题并不完全统一,文章虽然也表现了伯牙琴技高超,但更多的是赞扬钟子期善听,是心灵默契的知音。
D.甲乙两文都使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甲文正面详写了精彩纷呈的表演,同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侧面烘托出表演者技艺之高。
乙文正面详写了伯牙鼓琴之“善”,而侧面略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突出伯牙琴技之高。
2.A (会:适逢,正赶上)3.C (A中的“意”为“心情”之意;B中“力拉”为拟声词;D中的“夫”不是丈夫,是“这样”的意思。
)4.D(“侧面略写子期对琴声的评价”是错的。
)梧州(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