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繁星》优质课课件

合集下载

繁星PPT课件16 苏教版 (共17张PPT)

繁星PPT课件16 苏教版 (共17张PPT)

三年前 南京
如 今 哪 一 夜
海上
那四颗明亮的星 星是头,下面的几颗 是身子,这几颗是手, 那几颗是腿和脚,还 有三颗星算是腰带。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文中三次写观 星感受句子的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
附: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 1927年1月15日,巴金乘法国轮船“昂热号 ”离沪赴法。“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 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在邮船航行期间, 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 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而 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虽 然北伐军节节取得胜利,但只不过是新旧 军阀的代替,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发动4.12 和7.15反革命政变,中国又再次笼罩于恐 怖和血腥之中。
写出了海上看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 受,以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 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你知道 吗?
联想和想象 联想即由此人、此事、此情、此景而想到彼人、 彼事、彼情、彼景。通过联想,可以从眼前的事 物生发开去,由一点发散到另一点。我们在生活 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 往立刻会想到“落叶”。又如把小朋友比作“花 朵”,由被父母遗弃的孤儿时,会自然想到我们 在父母身边的幸福,这些都是联想。 想象即从已知到未知,是人们在原有形象的基础 上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 思维活动。比如,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 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由一个圆,你可以 把它想象成一个车轮,一面镜子,一潭池水,一 轮明月等。
例:联想的句子
(1)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 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赏析:1、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拟人的手法 描写自己仰望星空的奇妙感受,富有童心、童趣,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课件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课件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舱 cāng 面 摇摇欲坠 zhuì 霎 shà 眼 2.词语解释:
纳凉:乘凉。
半明半昧 mèi
霎眼: 眨眼。
一会儿明亮一会儿昏暗。 半明半昧: 摇摇欲坠: 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 下来。
整体感知
•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带问题思考
1、作者描写了几次繁星美景?课文是按照 什么顺序写的? 2、在书上划出作者观看繁星的时间、地点 及当时感受的句子。
排 比
例: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
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 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揣摩运用本文写作特色
• 由实到虚,虚实结合。 • 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 法
小结
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 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 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 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 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 美的享受。
3、根据上面问题的提示,你能试着理清文
章的结构吗?
作者写了几次观星的经历, 找出看星的时间和地点
一. 从前 家乡庭院 二. 三年前 南京菜园 三. 如今 海上舱面
研课课文
请同学们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 第一次 :“望着星天……仿佛回到了母亲
的怀里似的。”
• 第二次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 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 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拟 人
例: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 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 话”。
在作者眼里,天上的那许多认识的星星都有眼睛、 有嘴巴、有思想,它们走近“我”,同“我”交谈。 这样写,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如萌其情,产生无穷的遐想。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繁星》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繁星》课件

第二次: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 星的情景和感受。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好 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 谈话一样。”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密、投机 的伙伴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对光明的追 求。
第三次: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 我仿佛看见它们 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 话……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积累字词
(1)画线字注音后解释词语: 半明半昧( ) 霎眼( ) 模糊( ) mè i 纳凉( ) 摇摇欲坠 ( ) 静寂( sh )à
mó jì
nà (2)注意加点字字形: 繁星 密密麻麻 萤火虫
zhu ì
梦幻
讨论学习
1.读课文,找出文中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感受的词 句。
时间 地 点


第一 从前七八 家乡庭院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 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次 月的夜晚
第二 三年前 南京菜园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 它使我……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次 第三 如 今 次
海 上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 它们……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第一次:从前在家乡观星天的情景 和感受。
“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 的怀里似的。”
这里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 感和依恋之情。
4.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 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5、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 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幺样的感情? 教师点拨: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 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 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 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 不减。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繁星》课件 (共19张PPT)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繁星》课件 (共19张PPT)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2021/3/192021/3/192021/3/19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92021/3/19March 19, 2021
2.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 的怀里了。”“我沉睡着”和“我觉得”是否矛盾?
前一句写“我沉睡着”,后一句又写“我觉得”, 这样写看起来矛盾,其实并不冲突。前一句写“我沉睡 着”,说的是“我”睡着的神态:在星的怀抱中面带微 笑地熟睡着。后一句写“我觉得”是讲“我”把自己当 成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 陶醉,交代了“我沉睡着”的原因。这样由果到因,因 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基础字词
繁星( fán )
静寂( jì )
霎眼( shà ) 萤火虫(yíng)
纳凉: 乘凉。 霎眼: 眨眼。 半明半昧: 表示不是很明亮,也不是很昏暗。 摇摇欲坠:形容非常危险,就要掉下来或垮下来。
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从前在家乡,最爱看繁 星——甜蜜、温馨
繁 第二部分(2):三年前在南京,观星如 星 交友——亲密、投机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92021/3/19Friday, March 19, 2021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8:50:25 AM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92021/3/192021/3/19Mar-2119-Mar-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92021/3/192021/3/19Friday, March 19, 2021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92021/3/192021/3/192021/3/193/19/2021

【苏教版】语文七上:第1课《繁星》课件

【苏教版】语文七上:第1课《繁星》课件

第一 表达了作者望星天所产生的甜蜜、温馨之感和依恋之情。 次
第二 既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又表达了作者与星星亲

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 次
写出了海上望星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 及与星星的知心之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 生活地向往,体现了作者的童心、童趣。
思考一下,文章的结构如何:
巴金
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像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 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巴金”是他的主要笔名。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中篇小说《寒夜》等等。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将“我”的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
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做“无数萤火 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 富有情趣 。
品一品(2):
•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 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 说话 。
•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 在作者的眼里,天上那许多认识的星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4/12021 /4/1202 1/4/1A pr-211- Apr-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4/120 21/4/12 021/4/1 Thursd ay , April 01,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02 1/4/120 21/4/12 021/4/1 2021/4/14/1/20 21

新苏教版语文 七上 1.《繁星》课件(共20张PPT)

新苏教版语文  七上  1.《繁星》课件(共20张PPT)

写作背景
1927年1月15日,巴金爷爷乘法国邮船“昂热” 号离开上海前往法国,为的是学习经济学,“向 西方寻求真理”。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爷爷撰 写了38则 《海行杂记》。《繁星》是其中的一 篇游记,写于1927年1月。
重难点字词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舱 面
霎 眼
摇摇欲坠
半明半昧
2、词语解释:


巴金
巴金,原名李尧棠 作,四川成都人, 现代文坛巨匠。 代表作: 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学习目标: 1、识记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学习并运用比 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写景状物。 3、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1、你曾经有过与星星对话的经历吗?如果有, 那会是什么呢? 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400左右的作文。
2、在作者看来,满天的繁星像什么?“它们常 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请你猜想一下作者会与满天 繁星谈些什么呢?
例: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 幻的。” 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 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
1、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善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写景状 物。
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 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 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 的享受。
作者写了几次观星的经历,找出 看星的时间和地点。
一、从前 二、三年前 三、如今 家乡庭院 南京菜园 海上舱面
重点探究
请同学们找出三次看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望着星天……仿佛回到了母亲的 怀里似的。”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 小……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现在 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初一语文上册《繁星》课件苏教版

初一语文上册《繁星》课件苏教版

❖ 作者第一次感受是仿佛回到母亲的怀 里,第二次感受是仿佛和朋友对话, 第三次感受是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感受越来越深,越来越细致,对大自 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越 来越强烈,甚至还融入了对祖国的眷 念之情。
第一次 第二次
情景
感受
密密麻麻 回到母亲怀里
群星密布 朋友
}(烘托)
第三次 半明半昧 睡在母亲的怀里
❖ 感受不同:“从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 ,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 的怀里似的”,“三年前”“好像它们就是 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我觉得 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 怀里了”。
❖ 产生情况和感受不同的原因:作者随 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周围世界的 观察和感知也渐进细微深切。
❖ 作者三次描写繁星美景图:第一次是“ 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 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 海上”。
❖ 三次描写繁星美景的内在顺序是时间 顺序。
❖“从前”在家乡,看到的是“密密麻麻 的星”,“三年前”在南京的“一个静 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群密布 的蓝天”并且“认识了一些星星”,而 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蓝色的天 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甚 至“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那 个巨人还在跑呢!”
❖ 作者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有了 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每位同 学的人生阅历都存在个性差异,那么当 你在某个夜晚面对星空时,看到了什么 ?又想到了什么?请用简洁优美的语言 表达出来。
❖ 巴金先生随着自己年龄和阅历的增长, 而有了对星空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看到了什么?思考了些 什么呢?请同学们完成一篇小短文。
初一语文上册《繁星》课件 苏教版

《繁星》优秀课件

《繁星》优秀课件

06
CATALOGUE
《繁星》的创作与个人感悟
《繁星》的创作过程分享
创作背景
巴金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法 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开始 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意义,并
尝试用文学表达内心感受。
灵感来源
巴金在夜晚散步时,仰望天空繁星 ,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脆弱 ,由此产生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爱 的追求。
创作过程
诗歌的结构和构思是诗人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 《繁星》的结构和构思,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 和艺术手法。
注在,在解读《繁星》时, 要注重分析其中的细节描写,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 界和诗歌的主题。
《繁星》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独特的艺术风格
《繁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现代诗歌 的经典之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
02
CATALOGUE
《繁星》的思想内容
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总结词
通过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详细描述
巴金在《繁星》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和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他通过对天空、星星、月亮、大 海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和敬畏之情。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巴金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受和 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和尊重。
深入分析典型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思想的载体,通过深入分析《繁星》中的典型 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主题。
如何深入解读《繁星》
了解创作背景
要深入解读《繁星》,需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时代背 景以及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对诗歌的主题和 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注诗歌的结构和构思
《繁星》优秀课 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