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语文试卷及答案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7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或者,突然会有人吟诵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接着又是一片宁静。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研究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5分,一空一分)1)春眠不觉晓,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

4)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

5)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

6)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

7)白银无辜铸成佞臣,__________。

8)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

9)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

10)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

11)行远必自迩,__________。

1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一天天长大。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它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6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XXX和(一个即可,写两个加一分且最多加一分)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又是八年级语文期末考到,一心一意祝福你,二份真心伴你行,三分提醒沉着应考,四份好运陪伴你,五份细心要做到,六六大顺金榜题名。

小编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4分)江南的春天真是一个美妙的季节。

江南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妙龄女子,轻盈娇柔楚楚动人神彩飞扬;江南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xù()的杨柳风拂过,人们欣欣然、如痴如醉。

江南的水晶莹明彻,没有沾染一点尘埃;江南的山秀丽妩媚,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各种草木、花朵的气息,你不禁会吟唱着风月无边的清词丽句。

你看着姹紫嫣红的花朵、青翠欲滴的新绿,会感到赏心悦目。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分)(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分)1/ 16(3)请你仿照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再续写一句。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国家禁止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剂”,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C.对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

D.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战栗起来。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通常会经历两件事情一是本来很普通的故事情节,却显得很壮观二就是需要戴一副专业眼镜,令人生厌。

而近日科研人员发明的一项新技术则可以帮助观众解决第二个问题无需戴眼镜即可享受3D电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chōng liáo zhù qiè 憬眼花乱蓄而不舍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全班只有二三十人完成。

B.灌木、小树、嫩枝、树皮……等等一切能吃得到而且吃得下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C.我很想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迟到。

D.“没问题!”小明爽快地说,“一放学,我们就去。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乐不思蜀。

C.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D.泰州坡子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①但愿人长久,。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③ ,江春入旧年。

④ ,回清倒影。

⑤东隅已逝,。

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⑦古代诗文中不乏描写春天美景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5.名著阅读。

(6分)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

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

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经过;起先他们都想来开开玩笑,可是结果都被留下来刷墙。

(1)上面一段话出自这部作品,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的作品。

(2分) (2)请列举除选段外的情节,谈谈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期末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苏教版本初中七年级的语文上册的期末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苏教版)一、积累与运用( 28 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3 分)A. 静谧 (mì)模式 (mó)刹那( shà)鄙夷不屑 (xi è)B. 贮蓄 (zh ù)裨益 (b ì)怪僻 (p ǐ )锲而不舍 (q ì)C.摇曳 (y è)栖息 (q ī )镌刻 (ju àn)诲人不倦 (hu ǐ )D. 猝然 (c ù)沉淀 (di àn)雕镂 (l òu)烟波浩淼 (mi ǎ o)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淅沥履行惊慌失措相题并论B、摒弃徜徉记忆犹新走投无路C、惆怅绚丽眼花潦乱五彩纷呈D、顷刻滑稽不可思异鸦雀无声3.下列各句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嫦娥一号”奔月的圆满成功、“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升天,让中国宇航界能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

B、最近,我市工商部门倾巢而出,对进入我市流通领域的 22 家企业 69 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开展下架封存工作。

C、 5 月 12 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8 级强烈地震,使灾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 3.14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 2009 年中考,数学、物理将实行全省统一考试与命题。

C.经过昨天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D.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好作文的基本的标准。

5.名句填空。

( 8 分)( 1),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愁云惨淡万里凝。

七年级语文上测试卷参考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测试卷参考答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配苏教版·上参考答案第一单元测试题1. B2. 惊(禁)蜜(密)悬(玄)重(崇)3.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某一“领域”。

(3)不仅指辛勤奋斗,而且包括经受各种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4)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4. C5. C6. 略7. (1)张军,你不应该在图书室的书上作记号(2)真对不起,下次我一定不会这么做了8. 略9. 同意。

溪水尚可西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10. 这首词体现了整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

11. 吕氏春秋吕不韦12. 渡江急忙这儿寻求13. (1)我的宝剑是从这儿掉落下去的。

(2)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荒唐了吗?14.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15. 昏暗16. 海很宽阔,星星也就显得很低,船在开,星星也就给人在动的感觉17.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这时我忘记了一切。

”18. 船在动,星星也似乎在动。

19. 母亲要求捐献自己的眼角膜男孩的母亲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20. 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想永远看到自己的儿子,同时她想说服“我”同意她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21. A. 想到母亲时日不多,悔恨自己无力挽救母亲的生命,是一种“无奈的泪”;B. 母亲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却还时时体谅着我的感受,安慰我,自己却只能默默地看着,是一种“感动的泪”;C. 母亲的抉择震撼了我的心灵,让我深深体会了母爱的伟大,而母亲最后的要求仅仅是再看看我!这是一种“震撼的泪”。

22. 她受“我”母亲的影响,被“我”母亲的善举感染,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同时她也希望把对儿子的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这样写更衬托(或侧面烘托)出“我”的母亲的高大形象。

(意思对即可)第二单元测试题1. 淼婵惆荟2. C3. B4. 略5. 第④句,将“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和知识面”改为“既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又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语文七上期末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注意书写规范、端正。

(3分)安恬.()hài 人听闻()zhào祸()2.根据课文填空(8分)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③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峙后禅院》⑥,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⑦,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⑧树叶儿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3.对对联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下联是:,量力而行。

请用你所学的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2分),量力而行4.李红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民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

”李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教室外的垃圾箱。

李红该怎样说才得体。

张民的言外之意是:。

(3分)5.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生活色彩斑斓`,特别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它能使你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

为了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准备在学校礼堂利用本周三的班会课开展“我爱文学”的读书报告会,每个人汇报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

①请你根据参加过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给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方案。

②给这次活动出一个通知。

(两题任选一题)(4分)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课文《夏》的选段,回答5—8题(7分)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照射)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潮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对于学生来说,做好每一次的试卷练习是很重要的,那么关于七年级语文单元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

(2分)船员赶紧揭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sǐng,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

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几秒钟前大家还在hān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2、找出下面词语中四个错别字,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2分)文丝不动大有裨益镇定自若相题并论潜移默化故弄玄虚惊慌失错情不自禁小心翼翼威言耸听#FormatTableID_0#3、默写。

(8分)①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②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

(《刻舟求剑》)④成功的花,人们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冰心《成功的花》)4、仿照例句,发挥想像,续写下面的句子,表达你对文学的理解。

(2分)例句:文学是色彩缤纷的花园,使人流连忘返。

仿句:文学是,使。

文学是,使。

5、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2分)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绿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绘和渲染。

6、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一些文学名著吧,现在你们班正开展一次“我爱文学”的课外读书活动,如果此时你就在活动课上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请你发言时先说出书名、人物名,然后用简短的语言讲述该部文学名著的一个经典情节,再加上自己的评述,最后用一句话把这个人物和你自己联系在一起。

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玩劣成性,大闹天宫,令众多天神束手无策。

苏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及答案

苏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成绩__________第一局部 积累与运用〔35分〕1.细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翻开文学之门,li ú〔 〕览新颖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往事依依?会让你想起juān〔 〕刻在心头的金色记忆;朱自清等著名作家为你展示了一幅幅四季风光的美丽画卷,ch áng 〔 〕y áng 〔 〕其间,不禁心神怡;愚蠢的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的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2.以下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科学家研究发信,忧郁、愤怒、悲伤……等恶劣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C.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进步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D.他抱着七、八本书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3.以下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全区各学校老师纷纷参加到“阅读经典,亲近母语〞的读书活动中去,对学消费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B.这位来自农家的残疾孩子孜孜不倦....地在求学道路上探究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对成才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妙,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从新城区到老城区,沿街庄重典雅的建筑,精致中透着秀气的园林,温文尔雅、朴实守礼的市民使游客们的喜悦油然而生....。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是〔3分〕 〔 〕A.在建立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预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送。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指导要求各单位进一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默写。

〔14分〕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7 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或者,突然会有人yín诵精美绝lún、感人肺腑的诗句……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chóu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颤lì起来……接着又是一片宁静。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我也不知道他去哪儿了?B、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

C、守岁的时候,大人给孩子说笑话,讲故事,猜谜语,就是不可以让孩子睡觉。

D、“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C、数学对我不感兴趣。

D、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5分,一空一分)(1),一枝红杏出墙来。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晴空一鹤排云上,。

(4),思而不学则殆。

(5),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不识庐山真面目,。

(7),白铁无辜铸佞臣。

(8)江山代有才人出,。

(9)沾衣欲湿杏花雨,。

(10)巴东三峡巫峡长,。

(11)行远必自尔,。

(12),谬以千里。

(1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5.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交流体会,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6 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汤姆和(一个即可,写两个加一分且最多加一分)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美国生活。

(3分)(2)汤姆早年失去双亲,被寄养在姨妈那里。

在姨妈眼中,他是一个淘气、捣蛋的孩子。

在学校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儿童。

对他离家出走历险,从你的角度上讲,你赞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0字左右。

)(3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 分)(1)你能写几个关于狼的成语么?(至少两个,多写一个加1分且最多加1分)(2分)(2)我们从小接受的是做个“好孩子”的教育。

这种“好孩子”往往被定位成像羔羊一样温顺,像小牛一样憨厚,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

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

(4分)(3)请你制作一张读书文摘卡。

(2分)书名作者内容摘要二、阅读理解(共53 分)(一)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第7 题。

(6 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对象,写一句话。

(3分)。

(2)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1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雷简夫移巨石》一文,完成8 一12题。

(14 分)陕西因洪水下大石,塞山涧中,水遂横流为害。

石之大有如屋者,人力不能去,州县患之。

雷简夫为县令,乃使人各于石下穿一穴,度如石大,挽石入穴窖之,水患遂息也。

(选自《梦溪笔谈》)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塞.山涧中()②人力不能去.()③雷简夫为.县令()④水遂横流为害.()9.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州县患之.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 B.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小石潭记》)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雷简夫为县令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石之大有如屋者。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12.读了《雷简夫移巨石》的故事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的《人类和技术环境》一文,完成13 一15 题。

(10 分)①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雷达、发动机、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

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②跟技术环境的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速度极其缓慢。

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与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

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

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以每秒钟运算5000次到当前的每秒钟几百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才只有半个世纪的时间。

③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

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④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美和效率最高的自然界的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⑤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13.第②段中,通过和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

(2分)14.从第③段的内容看,科学界有识之士肯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5.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分)16.从全文看,作者要表达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分)(四)阅读李丰春《烛心》,完成第17-18题。

(7分)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

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

”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

”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17.本文中哪一句设置了悬念?第四段属于什么描写?(3分)。

18.本文主要表现的人物是谁?其性格特点是什么?(4分)。

(五)阅读《冬天过去了》,完成19-22题。

(共16分)①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

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

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

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

一连几个月啊。

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

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

”②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

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了父母的心。

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

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

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中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

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③还是一个冬季。

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

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

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

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

”④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

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

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扛不动。

”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

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

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

”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

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

”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

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片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

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⑤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

但那句“冬天快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

⑥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

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

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

冬天过去了。

”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

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

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

感谢你,父亲。

19.分别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本文详写的两件事。

(4分)(1)。

(2)。

20.根据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

(6分)(1)写出“冬天快过去了”的含义:。

(2)写出“冬天过去了” 的含义:。

21.第⑤节文字的横线上补写一两句话,写出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注意前后文语言的顺畅。

(3分)。

22.请用“”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好的描写片段,并在下面说说好在哪里。

(3分)。

三、作文(60分)请以“的滋味(成功、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③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七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题答案1、吟伦酬栗2、A3、D4、(1)满园春色关不住(2)随风直到夜郎西(3)便引诗情到碧霄 (4)学而不思则罔(5)沉舟侧畔千帆过(6)只缘身在此山中(7)青山有幸埋忠骨(8)各领风骚数百年(9)吹面不寒杨柳风(10)猿鸣三声泪沾裳(11)登高必自卑(12)差之毫厘(13)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花枝招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5、(1)马克·吐温、美国、哈克和蓓姬等(2)提示:赞同反对都可以,但要言之成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