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共30套),一下为期中两课的练习:《冰心诗三首》同步练习1、常识填空。
冰心,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文学家。
课文中的三首诗分别出自她的诗集《________》、《________》。
2、默写。
(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母亲》一诗中两个“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朗诵并默写这三首诗,体悟三首诗表达的不同的感情。
5、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鸟巢()折叠()倘()若抛()下嫩()绿6、阅读《嫩绿的芽儿》,完成练习(原文略)。
(30分)(1)本诗所选择的三个意象是什么?这三个意象次序能否调换?(2)芽儿、花儿、果儿各自的愿望是什么?从中你能否领悟出这首诗的寓意吗?(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1、阅读小诗完成下列各题。
还是您吗老师韩笑还是您吗老师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还是您吗老师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还是您吗老师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您默默地不说话噢正是您啊老师您默默地不说话此刻我看见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泪花此刻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的感情。
(2)、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2、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3、“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在这里,它指的是。
4、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5、片断写作练习,试着写一首小诗,内容自定,行数不限。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 1、谢婉莹儿童《繁星春水》《嫩绿的芽儿》 2、(1)鸟儿躲到它的巢里;(2)“发展你自己!” 3、诗人巧妙地借前一个“躲”字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一初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书写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sè()地探出头。
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jiǒng()迫、破落的家。
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hè()然呈现在我面前,憔悴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qù(),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二、选择题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B.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班主任一进门就问。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复旦投毒案受害者黄洋的去世,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轩然大波。
B.近年来,不少出版社都推出许多四大名著的新版本供读者选择。
C.为了预防学生眼睛近视发病率再升高,我们必须加强用眼卫生教育。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呼吸清洁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
三、默写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曲径通幽处,。
②吴楚东南坼,。
③,鲜克有终。
④,吾将上下而求索。
⑤读书百遍,。
⑥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⑦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⑧油蛉在这里低唱,。
四、名著导读1.有人对《西游记》编歌道:“阳光灿烂,百变猴头,憨厚老成,阿弥陀佛是。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请你根据对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认识和了解,把这首歌中所缺的人物名称补充完整。
2.《西游记》的作者想像丰富,妙笔生花,许多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概述某一故事,并说说这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五、综合性学习语文实践活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新课程课堂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1 为你打开一扇门积累与运用1. quán dì dànɡ wãi 裨袤浏憧憬2.拘激姿耸峻足十襟3.(1)发自内心的声音。
(2)共同的认识。
4.(1)D(2)C(3)B(4)A 5.五光十色 6.(1)句用比喻,(2)句用拟人。
这样写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理解与鉴赏(一)1.只抓一个方面来谈就行(提倡个性化的回答)。
2.“潜移默化”是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中受到外来影响而发生变化。
用自己阅读文学作品后增长了历史、社会、自然知识,懂得了人生道理,从而不断进步的事实谈对“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的理解。
3.(1)第一句(2)文学反映历史,是时代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3)对人的发展成长能产生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
(4)亲近文学,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文明人。
4.(1)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默默奉献……人生的真谛。
(2)“致文学”中的这句话。
(3)可联系读过的文学作品来谈。
(二)1.足不出户:不出大门一步。
谓闭门自守。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鲜艳,式样繁多。
2.展现神奇的大自然,使人足不出户就能领略优美的风光;表现丰富的人生,使人从中受到感染。
(意思点到即可。
作用可以分开来答,也可以合起来答。
) 3.这样写更加形象地展现了文学的魅力,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
4.不设统一答案,结合所选的句子说出你的感受 5.不设统一答案,写出你心中的文学即可 6.不设统一答案,要求两句内容相对,句式与课文一致。
拓展与提高1.举出读过的文学作品,说出它如何在思想、性格、习惯等方面对自己影响的,而且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2.(1)例:成为文明人(2)例:科学掌握科学知识,以造福人类。
(回答言之成理就行)2 繁星积累与运用1.shà zhǎm鑙zhu m m s shì2.(1)堕坠(2)蓝兰篮 3.(1)C(2)D理解与鉴赏1.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苏教版初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1.童年的朋友chàn pú ɡū nong lòu liǔ jiá zōng tuó 2.应诅咒润惩 3.苏联自传《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童年》 4.如:“明晃晃、密密、乌黑乌黑”等。
示例:“密密”“乌黑乌黑”写外祖母的头发浓密而有光译。
5.B 6.D理解与鉴赏1. 第一自然段:我从外祖母的谈吐和脸部表情中感受到她的和蔼可亲和温柔慈祥。
第二自然段:外祖母成为我的终身朋友。
2. 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突出了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着对我的亲切、温暖的关爱与体贴。
3.外貌描写这样的外貌描写是对外祖母人性的赞美,能够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在外祖母身边那种温馨的感觉。
4.不能。
因为“睁”是描写外祖母微笑时的神态,如果改为“瞪”,就与“微笑”的神态相矛盾了。
5.“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所以我觉得外祖母是我终身的朋友。
拓展与提升1.(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空”字把诗人因为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2.要求:抓住特征,描写生动。
2. 一面积累与使用1.窖颓挲wù chóu chú zì2. 踱步地窖摩挲恣情/渡江窖洞婆挲咨询3.(1)E (2)A (3)F D (4)B (5)A (6)B4.①—C ②—D ③—E ④—A ⑤—B理解与鉴赏(一)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 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有着意志顽强(二)1.抒情议论 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共20份) 苏教版6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我的思念是圆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咽下B.咽喉C.狼吞虎咽D.咽唾液答案:B解析:分析:B项“咽”读yān,其他都读yàn。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是( )A.中秋咏月B.思念亲人C.盼望团聚D.赞美月亮答案:ABC解析:分析:除了D项,其余全部是三首咏月诗的相同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
3.三首咏月诗词,写于不同的时代,都表达了()之情。
A.相思B.赏月的欣喜之情C.过节的兴奋之情D.对亲人的祝福答案:A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虽然写于不同年代,但有共同的对中秋夜的相思之情。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4.三首咏月诗的不同之处( )A.时代不同B.形式不同C.所咏之月不是八月十五D.内容不同答案:ABD解析:分析:三首咏月的诗都是写于八月十五,但是时代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侧重。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的比较鉴赏能力。
5.由“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我们可以联想到()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答案:A解析:分析:诗句的意思是无论相距多远,都能共享一轮圆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6.“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由此句我们可以想到苏轼《水调歌头》里的()A.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答案:D解析:分析:月圆之夜,亲人确不能团聚,所以可以想到月的阴晴圆缺,人的悲欢离合。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7.“我的思念是圆的”,“圆”指的是()A.团圆、团聚B.圆满C.圆月D.圆圈答案:A解析:分析:“我的思念是圆的”,形象地表达作者渴望亲人团聚之情。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0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2020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一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前预习1.quán chōnɡ jǐnɡ 裨缩徘huái 耸2.(1)指能够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领域。
3.(1)亲近阅读增长提升丰富(2)示例:不管是散步,还是游泳,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都使人身心放松。
4-5.略二、课堂练习1.C2.(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进”改为“提升”。
3.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从不阅读文学作品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6.不能。
因为三个加点词之间存有着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巩固拓展1.(1)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
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2)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
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3.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4.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5.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6.不能,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增加,“开阔”表示范围的增大,和主语刚好搭配。
7.揭示中心。
8.反问强烈表达出这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巨大作用。
二繁星一、课前预习1.nà jì 昧霎坠2.巴金小说散文家春秋3.示例:望着故乡的一切,我就动情地流下眼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似的。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一为你打开一扇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丰富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情感,提高修养,丰富情感。
【重点知识及能力讲解】体会文学作品的真实情感,明白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理解亲近文学在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
从而激起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难点知识及能力讲解】本文的语言美在词汇富有清新之美,句式灵活多变而富错落之美,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而同一意思又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预备练习1、文学常识本文的作者是当代作家,根据课文内容,可知此处的“门”是指。
2、读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诠()释憧()憬()帷()幕真dì()广mào()bì()益跌dàng()肃mù()斑lán()3、补全成语移化开大笑情不自喜哀五十危言听●课堂达标训练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2)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前一个“世界”指后一个“世界”指2、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①在这些关闭着的门中,有一扇非常重要的大门。
这扇门上写着两个字□文学。
②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③如果你真实□真诚□如果你是……情不自禁的感叹。
●课堂提高训练语段研读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
你把生活的()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
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叙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
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占()……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过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
你把时间在薄薄的书页之中,让读者的思想无()无束地漫游岁月达到长河,尽地两岸变化无穷的风光。
你是现实的,是梦想的,是平凡的客观天地和斑()的理想世界奇异的。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全册)

《风筝》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憔悴..()()诀.别()什.物()虐.杀()恍.然()荡漾.()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肃杀:⑵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恍然大悟:⑶我……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3.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4.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5.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6.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7.“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8.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体裁),选自散文集。
9.读微型小说《同意》,补出小说结尾。
要求:补写一句话;含蓄、简练。
秘书送进一份文件。
王厂长像往常一样拿起笔熟练地在上面写下“同意”二字。
突然,他睁大了眼睛,笔从他无力的手中滑到了办公桌上。
第二天,。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苏教版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一为你打开一扇门
一、课前预习
1.quán chōnɡ jǐnɡ 裨缩徘huái 耸
2.(1)指能够代表同一类型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
(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领域。
3.(1)亲近阅读增长提升丰富
(2)示例:不管是散步,还是游泳,不管是旅游,还是读书,都使人身心放松。
4-5.略
二、课堂练习
1.C
2.(1)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把“改进”改为“提升”。
3.拥有“硕士”“博士”或更高的学位从不阅读文学作品
4.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5.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6.不能。
因为三个加点词之间存有着逻辑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三、巩固拓展
1.(1)参考示例一: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感受家乡民风民俗,探寻家乡历史文化,这就是我一名文学爱好者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的心愿。
参考示例二:我是青龙河畔一棵小树,渴望把根须深深地扎进家乡丰饶的土地,汲取家乡的文化乳汁。
请允许我参加“母亲河溯源”活动吧!
(2)示例一:追溯青龙源头活水,探寻家乡历史文化。
示例二:寻根溯源了解青龙,奋发图强报效家乡。
(3)示例:建议这次活动多走访青龙河沿岸历史悠久的村落,注意收集整理濒于失散的历史资料。
建议将这次考察采访的材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
4.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5.对什么事都缺乏自信心。
6.不能,因为“增加”表示数量的增加,“开阔”表示范围的增大,和主语刚好搭配。
7.揭示中心。
8.反问强烈表达出这寥寥数语对达尔科夫一生的巨大作用。
二繁星
一、课前预习
1.nà jì 昧霎坠
2.巴金小说散文家春秋
3.示例:望着故乡的一切,我就动情地流下眼泪,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的老家似的。
4.略
5.仙人一般变幻莫测婴孩一般清新自然
6-7.略
二、课堂练习
l.D
2.D (A项中缺少主语,B项中“一支”与“歌声”无法搭配,C 项中“雨露”与“照耀”搭配不当)
3.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4.仰望、欲睡、沉睡。
5.一个“看”字,起到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引人注意的作用;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6.“那个巨人”指的是巨人星座;“跑”既写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船在前行,表露了作者涌动的激情。
7.“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是海上观星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巩固拓展
l.(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