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习题第4单元第0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笔记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42例3,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4、6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育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觉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简洁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阅历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已经积累了确定的解决问题的阅历。
唤醒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阅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预备。
师: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学问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
同学们,你们乐意帮忙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例3。
◎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玩具车的标价被遮住了。
要帮忙明明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需要知道总钱数和地球仪的单价,我们知道一共有56元,一个地球仪8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依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当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老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应当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学情预设】56÷8=7(个)。
(老师适时板书)【设计意图】感知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后,建立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问题,初步建立用除法解决此类实际问题的模型。
丹凤县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四 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初步构建“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分析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设置背景问题时留出很大空间,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用已初步构建的解题思路来分析、推理。
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时,应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经历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使他们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
2.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应用―→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学得真不错。
假日里,小明来到商场,他在柜台前愁眉不展,好像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教材第4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猜一猜,小明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探究新知】1.教学例3。
(1)说说他遇到了什么问题?(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有56元钱,每个地球仪8元)(3)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说说你的想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解决求物品的单价习题课件

第6课时 解决求物品的单价
RJ 2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知识点 掌握求物品单价的解题思路
1.欢欢用45元买了5个
,每个玩具木马多少钱?
求每个玩具木马多少钱就是把( 45元)平均分成
( 5 )份,求( 每份 )是多少。
列式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5 ÷ 5 = 9 (元)
易错辨析
2.只买一瓶饮品,哪一种最便宜?
48÷6=8(元) 56÷8=7(元) 36÷4=9(元) 9>8>7 答:牛奶最便宜。
辨析:根据单价评价“最便宜”。
提升点 1 理解“优惠”的含义
3.奶茶店一杯奶茶原来卖11元,现在进行优惠活动, 3杯27元。现在每杯多少钱?现在每杯比原来便宜 多少钱? 27÷3=9(元) 11-9=2(元) 答:现在每杯9元,现在每杯比原来便宜2元。
提升点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1)亮亮的钱正好够买5辆玩具汽车,亮亮有多少钱? 5×5=25(元) 答:亮亮有25元。
(2)买1双鞋的钱,正好买4个排球。1个排球多少钱? 32÷4=8(元) 答:1个排球8元。
第3课时 解决问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个笔袋 个数 的价钱
求总钱数,可以 用1个笔袋的价钱 乘买的个数。
想一 想
买7块橡皮 ,一共多少钱?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2元 7个2元
2×7=14(元) 答:一共14元。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巩固运用
1. (教材P79 T2)
7×5=35 2×6=12 8+8=16
4×8=32 4+8=12 7×7=49
3×6=18 8×3=24 5×6=30
8×7= 56 8+7=15 7×4=28
2.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带小红和弟弟去公园。 公园门票的价格如图。除了弟弟外,其他人都 要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教材P79 T5)
8×4+4=36(元) 答:一共需要36元。
3.二(1)班50名同学参加诗词大会,其中抽出几名同 学坐在抢答席位,剩下的同学坐在观众席位,刚好 坐6排,每排8人。抽出了几名同学坐在抢答席位?
6×8=48(人) 50-48=2(名) 答:抽出了2名同学坐在抢答席位。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8×3=24(元)
解答正确吗?
用加法检验: 8+8+8=24(元) 答:一共24元。
试一 试
买5个笔袋,一共多少钱? 8元 8元 8元 8元 8元 共 ?元 8×5=40(元) 8个呢? 8×8=64(元)
8 × 3 =24(元) 8 × 5 =40(元) 8 × 8 =64(元)
观察这些算式, 你有什么发现?
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6 表内乘法(二)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复习导入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4×8=32(个)
答:一共有32个蘑菇。
【分层训练】4.2 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 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第2课时:解决问题班级:姓名: 等级:【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把9个梨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求每个盘子里有多少个,也就是求里有几个.2.请帮小马虎改错.(1)小马虎做除法时,把除数6看成9了,结果商是2,正确的商是.(2)小马虎做乘法时,把一个乘数6看成8了,结果积是48,正确的积是.3.妈妈买来16个桃子,分给姐姐和妹妹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到个桃子,列式为.4.每3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27根小棒可以摆个三角形.算式是.5.填一填.6.把14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个.7.利用785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二.判断题8.20个皮球,每箱装9个,2个箱子就能把球都装下.9.1243÷=可表示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个.三.计算题10.在□里填上不同的算式.【提升训练】四.应用题11.明明和丽丽进行书法比赛,明明3分钟写了27个毛笔字,丽丽5分钟写了40个毛笔字,谁写得快?12.毛毛和皮皮进行写字比赛,毛毛4分钟写了36个字,皮皮5分钟写了40个字,他们两个谁写得快?13.一本故事书5元.(1)35元钱可以买多少本故事书?(2)王老师买了9本故事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解:求9里有几个3;÷=(个)933答:每个盘子里有3个。
答案:9;3。
2.解:(1)926⨯÷=÷186=3答:正确的商是3.(2)4886÷⨯66=⨯=36答:正确的积是36.答案:3,36.3.解:1628÷=(个)答:平均每个人分到8个桃子.答案:8;1628÷=(个).4.解:2739÷=(个)答:27根小棒可以摆9个三角形.答案:9;2739÷=(个).5.解:2137÷=÷=45954977÷=⨯=9981÷=72894886÷=答案:6.解:1472÷=(个)答:每个小朋友可以2个.答案:2.7.解:利用7856÷=;⨯=写出两个除法算式:5678÷=;5687答案:56,7,8,56,8,7.二.判断题8.解:9218⨯=(个)>2018所以2个箱子不能把球都装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答案:⨯.9.解:1243÷=可以表示两种意义:①表示把12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②每4个分一组,12个可以分成3组.原题说法错误.答案:⨯.三.计算题10.解:四.应用题11.解:2739÷=(个)÷=(个)4058>98答:明明写得快.12.解:3649÷=(个)÷=(个)4058>98答:毛毛写得快.13.解:(1)3557÷=(本)答:35元钱可以买7本故事书.(2)5945⨯=(元)答:王老师买了9本故事书,一共花了45元钱.。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练习题1、24个南瓜,6个放一堆,能放几堆?2、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每5个人一组,分成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游戏?3、有28个汽车轮子,可以组装几辆四轮汽车?4、5个西红柿约重1千克,35个西红柿约重多少千克?40个呢?5、7个土豆约重500克,28个土豆约重多少千克?42个约重多少千克6、6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36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7、10个鸡蛋约重500克,40个鸡蛋大约重多少千克?8、六一儿童节时,老师按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用气球布置教室,第29个是什么颜色?9、有18个皮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10、有18个皮球,每个小朋友分3个皮球,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11、动物园成人票8元一张,儿童票5元一张,明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带了20元钱够吗?12、有54个乒乓球,6个装一盒,可以装几盒?13、一张电影票8元钱,我们有40元能买几张票?14、用36元买了4个杯子,一个杯子多少钱?15、一共有37棵树苗,每行种下了7棵,可以种几行?还剩几棵?16、28个同学去划船,每只船限乘5人,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才够?17、有35明同学乘车外出春游,每6人乘坐一辆面包车,至少需要几辆面包车?18、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19、一批货物共51箱,大货车每次运9箱,小货车每次运6箱。
(1)如果都有大货车运,至少要运几次?(2)如果都由小货车运,至少要运几次?(3)还可以怎样安排运货呢? 12.二年级四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平均分成5组做游戏,每组几人?20、小刚看一本6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28页,剩下的4天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21、文具店原有钢笔40支。
又新进6盒,每盒8支,现在文具店有多少支钢笔?22、有3袋面包,每袋6个,把这些面包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23、同学们要植树80棵,一班已经植了35棵,二班已经植了36棵,还要植多少棵才能完成任务?24、有6行花,每行6盆,将这些花排成4行,每行有多少盆?25、我们一共要烤90个面包,每次烤能烤9个,已经烤了36个,剩下的还要烤几次?26、小明买了4套明信片,每套8张,小明把其中的5张送给了好朋友,还剩多少张?27、我们家原来有25只兔子,又买了15只,一共有8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28、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29、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30、六一庆祝,学校挂气球,按红、白、黄、蓝、红、白、黄、蓝的顺序挂,第24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30个呢?31、2个小组的同学去做手工,一组8人,另一组9人,一共去了多少人?32、2个小组的同学去做手工,每组8人,一共去了多少人?33、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34、妈妈上街给小明买书花了36元钱,买作业本花了24元钱,现在还剩6元钱。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1. 二(1)班同学对学校中花的颜色进行调查的情况如下表。
(1) ( )色的花最多,( )色的花最少,相差( )棵。
(2)红色的花和白色的花一共有( )棵。
(3)小红走进校园,看到的花,最有可能是( )色的。
2.数一数,填一填。
3.下面是丽丽对二年级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的调查。
(1)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什么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多少人? (2)如果二年级要举办一次兴趣小组竞赛,选择什么比赛比较合适?为什么?答案提示1.(1)粉 紫 38 (2)55 (3)粉2.5 3 4 43.(1)篮球组围棋组 13人(2)篮球因为参加这个小组的人数最多。
第2课时用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2.用画“正”字的方法先数一数,再填一填。
(1)(2) ( )的个数最多,()的个数最少。
2.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对森林动物园中几种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小刺猬: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小象:√√√√√√√√小猴子:○○○○○○鳄鱼:□□□□□(1)根据上面的统计情况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最多,()最少,相差()只。
(3)小猴子和小刺猬一共有()只。
(4)这些小动物一共有()只。
3.下面是某路口1分钟内通过的车辆的统计情况。
小轿车:客车:货车:面包车:(1)哪种车辆通过的最多?哪种车辆通过的最少?(2)如果一个2辆车,通过的车最多的有多少辆?答案提示1.正正正正正正 (1)7 4 12 (2)2.(1)50 8 6 5(2)小刺猬鳄鱼 45 (3)56 (4)693.(1)小轿车通过的最多;货车通过的最少。
(2)16第3课时练习一3.光明小学四个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人数情况如下:数学小组:男生12人、女生11人。
美术小组:男生10人、女生11人。
航模小组:男生18人、女生7人。
音乐小组:男生15人、女生15人。
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 ( )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六_第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测评(含答案)

1、在正确答案后面的( )里画“√”。
一根绳子长25米,剪去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最多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1)最多可以做8根短跳绳。
( )(2)最多可以做9根短跳绳。
( )(3)最多可以做12根短跳绳。
( )2、王老师带40元去买书。
(选一选)(1)王老师带的钱最多可以买( )本《趣味数学》。
A、6B、7C、5(2)王老师带的钱最多可以买( )本《小学生智力开发》。
A、6B、7C、5(3)王老师买3本《小学生智力开发》后,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 )本《趣味数学》。
A、2B、3C、43、有29片扇叶,每台电风扇装3片。
这些扇叶最多可以装多少台电风扇?4、四名同学在做数数游戏。
(1)“25”是谁数的?(2)“39”是谁数的?5、“六一”儿童节到了,二(3)班的同学用彩色小旗按照下图的顺序布置教室。
(1)第48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2)第65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6、星期一,妈妈把一些鹅蛋放到孵化器里。
算一算,孵出小鹅那天是星期几?(在正确答案下面画“√”)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星期(1)至少需要租几辆这样的车?限乘客8人(2)他们去划船,至少需要租几条这样的船?限乘客4人8、按要求画一画。
(1)△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左往右数,第21个图形是△。
(2)△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左往右数,第21个图形是□。
(3)△、○和□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从左往右数,第21个图形是□。
9、手工课上,缝1个沙包需要3块、1块和2块。
下面这些花布最多可以缝多少个沙包?(1)11块可以缝( )个沙包。
(2)19块可以缝( )个沙包。
(3)8块可以缝( )个沙包。
(4)用这些花布最多可以缝( )个沙包。
10、晶晶把33枚硬币按下图的顺序排列。
……(1)最后一枚硬币的面值是多少?(2)这33枚硬币一共是多少钱?1、(1)√2、(1)C (2)A (3)B3、29÷3=9(台)……2(片)4、(1)贝贝(2)丽丽5、(1)48÷7=6(组)……6(面) 第48面小旗是黄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 二年级 下册
人教版
课后练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P42例3)
1. 72元能买多少只玩具熊? 72÷8=9(只)
2.买玩具。
(1)27元可以买几个 ? 27÷3=9(个)
2.买玩具。
(2)用56元正好买了8个 ,每个 多少元? 56÷8=7(元)
2.买玩具。
解决问题强化练习
1.看谁算得都对。 49÷7= 7 27÷3= 9 36÷9= 4 48÷6=8
35÷5= 7 81÷9=9
24÷8= 3 63÷7= 9
2.儿童游乐园。
价目表 小飞机 每人每次4元 起伏列车 每人每次8元 游船 每人每次5元
每架坐2人 每辆坐6人 每条坐4人
(1)有24人,要坐几辆起伏列车?
3.如果只买一瓶或一盒饮品,哪一种最便宜?
酸奶:48÷6=8(元) 牛奶:56÷8=7(元) 果汁:36÷4=9(元) 7元<8元<9元 牛奶最便宜。
4.用1、2、3、4、5、6、7、8、9、10、12、13这十 二个数编出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算式各一个。 (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6 + 7 =13 9 - 1 = 8 2 × 5 = 10 12÷ 4 = 3 (答案不唯一)
24÷6=4(辆)
(2)9人坐游船,一共需要多少钱? 9×5=45(元)
价目表 小飞机 每人每次4元 起伏列车 每人每次8元 游船 每人每次5元
每架坐2人 每辆坐6人 每条坐4人
(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 答吗? 答案不唯一,如: 有8人坐小飞机,一共需要多少钱?需要几架小飞机? 8×4=32(元) 8÷2=4(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天一幼儿园买同一种玩具花了64元,你知道买的 是哪种玩具吗? 8×8=64(元) 买的是布娃娃。
3. 天天快餐店香辣鸡腿堡原来9元1个,现在 优惠促销,一次买3个21元。现在每个多少钱? 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21÷3=7(元) 9-7=2(元)
4. 一根42米长的绳子剪6次,把它分成了几段?平均 每段长多少米? 6+1=7(段) 42÷7=6(米) 解题指导:剪6次可以得到7段,再利用除法的意义 来解决平均每段长多少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