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使其体验到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通过聆听、演唱、演奏、舞蹈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并能够进行基本的音乐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学习包括《两只老虎》、《小星星》、《欢乐颂》等,通过学唱这些歌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 乐理知识包括音阶、节奏、音符等,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乐谱。

3. 音乐欣赏包括《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等,通过聆听这些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创作简单的旋律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歌曲演唱、乐理知识测试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歌曲学习1. 学唱《两只老虎》2. 学唱《小星星》3. 学唱《欢乐颂》第二单元:乐理知识1. 音阶的讲解和练习2. 节奏的讲解和练习3. 音符的讲解和练习第三单元:音乐欣赏1. 聆听《春江花月夜》2. 聆听《月光奏鸣曲》第四单元:音乐创作1. 编写简单的歌曲2. 创作简单的旋律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2. 音响设备:CD机、音响、麦克风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乐谱架等七、教学建议1. 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其能够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感。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计划。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人音版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音乐基础。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的音乐1. 《小星星》2. 《小燕子》3. 《两只老虎》第二单元:美丽的旋律1. 《茉莉花》2. 《四季歌》3. 《捉泥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能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难点:音乐节奏、旋律的把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实践。

2. 运用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学生跟随模仿。

3.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安排第一单元:1. 教学歌曲《小星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歌曲《小燕子》,学会歌曲,并进行表演。

3. 教学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

第二单元:1. 教学歌曲《茉莉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教学歌曲《四季歌》,学会歌曲,并进行音乐游戏。

3. 教学歌曲《捉泥鳅》,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意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所学歌曲,正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 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华。

3.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七、教学措施1. 注重音乐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提高。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鼓励学生在家进行音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2.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音乐心得,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3. 邀请专业音乐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11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11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篇1一、班级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3个班的音乐课。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从整体水平来看,三年级3个班音乐程度都差不多,相比起来1班的纪律较难抓,所以上课起来较累,这学期我将对1班的纪律制定些措施,这样有待他们更好的学习。

在学歌中,女生的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欣赏中,学生们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大多数能正确地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二、教材分析。

本册音乐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共有八课,分别是《手挽手》、《跳起来》、《家乡美》、《水上的歌》、《童年的回忆》、《风景如画》、《校园里》、《理想》。

其中歌曲有《拍手拍手》、《阳光牵着我的手》、《我和提琴》、《跳吧,跳吧》、《杨柳青》、《大雁湖》、《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小溪流水响丁冬》、《茨黎花》、《校园多美好》、《冬夜静悄悄》、《种太阳》、《小纸船的梦》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中国的几首优秀的儿童节歌曲和外国出色的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合唱等。

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欣赏有《祝你快乐》、《马刀舞》、《新疆舞曲》、《小步舞曲》、《故乡是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山》、《东方明珠》、《划龙船》、《水上音乐》、《船歌》、《彼得和狼》、《森林的歌声》、《荫中鸟》、《运动员进行曲》、《打字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2023年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感受音乐的美妙;2. 让学生能感受和表达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韵律;3. 通过合唱、唱歌、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长:1. 第一讲:音乐快跑(1周)教学内容:介绍音乐的速度概念,感受音乐的速度快慢,学唱《小蜜蜂》。

教学活动:听音乐,快速走动和慢步走的活动,学唱和跳舞《小蜜蜂》。

2. 第二讲:乐器的声响(1周)教学内容:了解乐器的分类和基本声响特点,学唱《鼓声响了》。

教学活动:观察图示,辨认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听音乐,模仿乐器的声音特点。

3. 第三讲:古老的歌(2周)教学内容:了解中华民族古老的歌曲,《拾稻穗》。

教学活动: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学唱《拾稻穗》,小组演唱。

4. 第四讲:合唱歌曲(2周)教学内容:学唱合唱歌曲《我的祖国》。

教学活动:听音乐,学唱合唱歌曲的旋律和咏唱方法,小组合唱。

5. 第五讲:复习与总结(1周)教学内容: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与总结。

教学活动:回顾学过的歌曲,进行小型歌唱比赛。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1. 听觉感知法:通过听音乐,感受不同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韵律;2. 手脑结合法:通过手势、舞蹈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3.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唱、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4.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评价:观察学生在合唱、唱歌、舞蹈等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2.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听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口头评价;3. 表演评价:通过小型歌唱比赛等形式,评选出优秀的表演者,激励学生努力表现。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表演能力,如歌唱、打击乐器演奏等。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和合奏活动提升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将涵盖以下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音乐符号、音高、音长等基本概念的介绍和研究。

2. 音乐节奏感:通过鼓掌、拍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 音乐欣赏:研究欣赏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音乐表演:研究简单的歌曲、舞蹈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5. 合唱和合奏:通过合唱团、乐队等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步骤1. 通过听音乐、欣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

2. 介绍音乐基本知识,如乐谱、音符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 利用游戏、动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4.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5. 研究简单的歌曲、舞蹈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6. 组织合唱团、乐队等集体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乐趣,提升集体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定期进行音乐知识、音乐表演等方面的测试,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合唱和合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定期组织音乐表演、音乐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五、教学资源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及配套教辅。

2. 音乐乐器、音乐播放器等教学用具。

3. 音乐欣赏素材和音乐表演示范视频。

六、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共分为12个课时,每周2课时,共6周完成。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每堂课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1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

它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并提出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材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年级下上册共编成9个主题单元,《童年》、《草原》、《好伙伴》、《放牧》、《妈妈的歌》、《四季的歌》、《钟声》、《爱鸟》、《丰收歌舞》、及期末测验《音乐宫》。

基本内容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新教材的曲目选择,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降低过难的识语要求和过高的技能技巧,三年级采用图谱为主,在创造与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估多方位,多角度,形式丰富多彩。

二、教学目标(一)聆听能力1、能注意力集中地聆听乐曲,初步知道怎样聆听音乐,学习以动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能通过聆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情景,体会主题。

3、能通过聆听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出的不同。

4、能通过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5、能通过聆听感受分辨钢琴、小提琴及不同乐器的音色、节拍。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感受音乐中描绘的“小音乐家”形象。

(二)表演能力1、能够整齐地按要求背唱歌曲《噢,苏珊娜》、《妈妈的心》、《捉迷藏》、《小乌鸦爱妈妈》;演唱《摇啊摇》、《小酒窝》、《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原谅我》、《放牛山歌》、《小牧笛》、《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四季童趣》、《钟声叮叮当》、《美丽的黄昏》、《一只鸟仔》、《桔梗谣》、《圆圆和弯弯》;能在歌声与动作表演中表现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及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意境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大纲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大纲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大纲一、教材介绍本教材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共分为十二个单元。

每个单元包含了主题曲、欢唱歌曲、听音选曲、节奏练以及综合练等内容。

通过音乐的研究,帮助学生培养音乐表演能力和审美素养,丰富学生的音乐经验。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学会欣赏、演奏和创造音乐。

三、教学内容1.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节奏、旋律、节拍等)。

2.学唱主题曲和欢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听音选曲,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欣赏能力。

4.进行节奏练,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准确性。

5.进行综合练,通过合唱、合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才能。

四、教学方法1.通过听音乐、唱歌、演奏乐器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

2.制定练计划,分阶段进行音乐研究和练。

3.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平时评价: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及配套光盘。

2.音乐教学多媒体辅助工具。

3.音乐教学乐器。

七、教学安排1.每周上音乐课2课时,每节课45分钟。

2.每个单元研究时间为2周,包括学唱主题曲、欢唱歌曲、听音选曲、节奏练和综合练。

八、教学效果评估1.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

2.结合学生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

九、优化教学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和指导。

2.结合学生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十、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由音乐教师、教研组组长和校领导组成,共同负责音乐教学工作。

十一、教学保障学校提供音乐教室和教学器材支持,保障音乐教学的进行。

以上为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具体教学细节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目标。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册音乐教学,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本册共有10首歌曲,分别是《小星星》、《两只老虎》、《小燕子》、《茉莉花》、《长城谣》、《秋天的田野》、《雪绒花》、《送别》、《我的祖国》、《月亮代表我的心》。

2.音乐知识: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如音符、休止符、节拍、节奏等,让学生能够识谱唱歌。

3.音乐欣赏:欣赏一些经典的儿童音乐和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的学习和音乐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音乐符号的识别和运用,以及音乐欣赏的深度理解。

四、教学措施1.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如歌曲演唱、音乐游戏、音乐欣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爱好。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如音乐CD、PPT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歌曲演唱、音乐知识测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小星星》、《两只老虎》2.第二周:《小燕子》、《茉莉花》3.第三周:《长城谣》、《秋天的田野》4.第四周:《雪绒花》、《送别》5.第五周:《我的祖国》、《月亮代表我的心》通过本册音乐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一、补充点1.歌曲学习:在学习每首歌曲时,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原唱,感受歌曲的美感,然后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

2.音乐知识:在学习音乐符号时,可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音符、休止符、节拍、节奏等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音乐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知识。

3.音乐欣赏: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一定的课堂常规,对音乐的感受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三、教材分析
由于学生还处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在本学期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的实施:
愉悦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

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艺术性: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本学期在上课同时我要注意加强巩固音高概念、巩固学生对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的感觉。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累积乐理知识。

教材中的律动和舞蹈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节奏甚至歌词,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自编能力。

为今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目标
1.演唱: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按照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5)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表现一定场景。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2)能够配合歌曲、音乐用身体做动作。

(3)能够与他人合作创编简单的律动、集体舞歌表演等。

4.识读乐谱
(1)复习简单的节奏符号,并能创作简短的节奏。

(2)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

5.创作实践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或手势,来表现声音或音乐
五、教学措施
1.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

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

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

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培优辅差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差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7.采用优生带差生的帮扶行动。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9.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0.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11.优、后进生名单
优秀生:龚心怡、朱佳琦、王仕东、杨玲玲、刘新迎、李晓玲、陈婷婷、李静茹后进生:胡渊桋、季胜业、林文祥、郑凯、季炜、陈桂灵、闫梦强、陈健增、邵永杰、罗钰玲、王澳龙、田枫、陈康乐、何石东
七、本学期教学研究主题
本学期研究的课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围绕课题安排各项活动和事项。

八、教学进度表
郭溪三小许海瓯 2011年9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