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复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题卷(及打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题卷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面各组线中,互相平行的是()。
A. B. C. D.2.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所得的折痕一定是()A. 互相垂直B. 互相平行C. 无法判断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A. 无法确定B. 互相平行C. 互相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A. 1B. 2C. 无数5.一个图形被信封遮住了一部分(如图),这个图形()。
A. 可能是长方形B. 不可能是梯形C. 可能是等腰三角形D. 可能是锐角三角形6.下列图形中,平行四边形有()个。
A. 1B. 2C. 3D. 47.过直线外一点A,可以画()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
A. 1条B. 2条C. 3条D. 无数条8.军军家通往一条大道有3条不同的路,这3条路的长度分别为56米、87米、54米,其中有一条小路与大道是垂直的,那么这条路的长度应是()米。
A. 54米B. 56米C. 87米9.下面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的几幅图中,正确的是()。
A. B. C.二、填空题(共10题;共25分)10.下面各组图中的两条直线,相交不垂直的画“△”,相交且垂直的画“○”。
11.板凳腿之间加一根斜木条固定是利用了三角形的________特性,伸缩门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特性。
1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________,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它的________。
13.字母“M”中有________组线段互相平行,有________组线段互相垂直。
A.0B.1C.214.数一数,图中共有________组互相平行的线段.15.下图中,与线段AC互相垂直的线段有________和________;与线段AF互相垂直的线段有________和________。
16.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________,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________。
新版七下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题五套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一)相交线1.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平分∠AOD,∠BOC=80°,求∠BOD和∠AOE的度数.2.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则∠1+∠2+∠3等于()A.90°B.120°C.180°D.360°,(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BOE=4∠BOD,∠AOE=100°,则∠AOC 等于()A.30°B.20°C.15°D.10°4.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1)若∠1+∠3=50°,则∠3=__ __;(2)若∠1∶∠2=2∶3,则∠3=__ __;(3)若∠2-∠3=70°,则∠3=__ __.5.如图,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C,若∠1=30°,∠2=___ _,∠3=__ __.6.如图所示,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试写出∠AOC,∠AOE,∠EOC的对顶角;(2)试写出∠AOC,∠AOE,∠EOC的邻补角;(3)若∠AOC=40°,求∠BOD,∠BOC的度数.7.如图,一长方形纸片ABCD沿折痕EF对折,得到点D的对应点D′,点C的对应点C′,若∠BFE=50°,试求∠BFC′的度数.8.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若∠3∶∠2=8∶1,求∠AOC 的度数.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二)平行线的判定1.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说明a ∥b 的条件为(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2.如图所示,要得到DE ∥BC ,则需要的条件为( )A .CD ⊥AB ,GF ⊥AB B .∠4+∠5=180°C .∠1=∠3D .∠2=∠33.对于图中标记的各角,下列条件能够推理得到a ∥b 的是( )A .∠1=∠2B .∠2=∠4C .∠3=∠4D .∠1+∠4=180°4.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DF 的是( )A .∠A +∠2=180°B .∠3=∠AC .∠1=∠4D .∠1=∠A5.)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2,∴AE ∥BDB .∵∠1=∠2,∴AB ∥EDC .∵∠3=∠4,∴AB ∥CD D .∵∠5=∠BDC ,∴AE ∥BD6.如图,能说明AB ∥DE 的有( )①∠1=∠D ;②∠CFB +∠D =180°;③∠B =∠D ;④∠D =∠BFD.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第1题图)(第2题图) (第5题图)(第6题图)7.如图,给出下面的推理:①因为∠B =∠BEF ,所以AB ∥EF ;②因为∠B =∠CDE , 所以AB ∥CD ;③因为∠B +∠BDC =180°,所以AB ∥EF ;④因为AB ∥CD ,CD ∥EF , 所以AB ∥EF.其中正确的推理是(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9.如图,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1=∠2,∴AB ∥CD B .∵∠1+∠2=180°,∴AB ∥CDC .∵∠3=∠4,∴AB ∥CD D .∵∠3+∠4=180°,∴AB ∥CD10.如图,已知直线EF 分别交CD ,AB 于点M ,N ,且∠EMD =65°,∠MNB =11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E ∥CFB .AB ∥CDC .∠A =∠D D .∠E =∠F11.如图,BD 平分∠ABC ,若∠1=∠2,则( )A .AB ∥CD B .AD ∥BC C .AD =BC D .AB =CD12.如图所示,AC ⊥BC ,垂足为C ,∠B =50°,∠ACD =40°,则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 AB ∥CD__.13.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1)∠B +∠BCD =180°;(2)∠1=∠2;(3)∠3=∠4;(4)∠B =∠5.能判定AB ∥CD的条件有 .(填序号),(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14.(8分)如图,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直线AB,CD有何位置关系?说明理由.16.(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c被直线d,e所截,且∠1=∠2,∠3+∠4=180°,则a与c平行吗?为什么?17.(12分)如图,AC⊥EC,B,C,D在同一直线上,∠A=∠1,∠E=∠2,直线AB与DE平行吗?试说明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三)平行线的性质1.如图,直线m ∥n ,∠α为( )A .70 B .65° C .50° D .40°2.如图,AB ∥ED ,AG 平分∠BAC ,∠ECF =70°,则∠FAG 的度数是( )A .155°B .145°C .110°D .35°3.如图,已知AB ∥CD ,∠1=130°,则∠2=__ .4.如图,EF ∥BC ,AC 平分∠BAF ,∠B =80°,求∠C 的度数5.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1=30°,则∠2的度数为( )A .60°B .50°C .40°D .30°6. 6.一张长方形的纸条,按如图方式折叠一下,已知∠3=120°,则∠1的度数为( )7.A .30° B .60° C .90° D .120°8.9.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10.7.(4分)如图,∠1=50°,∠2=140°,∠C =50°,则∠B =____.9.某次考古发掘出的一个梯形残缺玉片如下图,工作人员从玉片上量得∠A =115°,∠D =100°,已知梯形的两底AD ∥BC ,请你帮助工作人员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并说明理由.10.如图所示,点B 是△ADC 的边AD 的延长线上一点,DE ∥AC ,若∠C =50°, ∠BDE =60°,则∠CDB 的度数等于( )A .70°B .100°C .110°D .120°11.如图所示,已知AB ∥EF ∥DC ,EG ∥BD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A .6个B .5个C .4个D .2个12.如图所示,已知AB ∥CD ,BC ∥DE ,则∠B +∠D 的度数为____.13.如图,AC ∥BD ,AE 平分∠BAC 交BD 于点E ,若∠1=64°,则∠2=___ _.(第10题图) (第11题图), ( 第 7 题图 )14.(12分)如图所示,已知∠ABC=40°,∠ACB=60°,BO,CO分别平分∠ABC,∠ACB,DE过O点,且DE∥BC,求∠BOC的度数.15.(12分)如图,直线AD与AB,CD相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相交于点E,C,B,F,如果∠1=∠2,∠B=∠C.小明在图上把两组相等角的信息标注出来后,略加分析,便发现CE∥BF,同桌的小慧说:“不光有这个发现,我还能得到∠A=∠D呢?”小明再深入其中,很快也明白了小慧是怎么得到∠A=∠D的了.你能帮助他们写出过程吗?16.(12分)如图,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1)试找出∠1,∠2,∠3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的关系(点P和A,B不重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四)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1.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T ⊥AB 于点O ,CE ∥AB 交CD 于点C ,若∠ECO =30°,则∠DOT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60° D .120°2.如图,AB ∥CD ,∠DFE =135°,则∠ABE 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3.如图,a ,b ,c 为三条直线,且a ⊥c ,b ⊥c ,若∠1=70°,则∠2的度数为( )A .70°B .90°C .110°D .80°4.如图所示,已知∠1=∠2=∠3=55°,则∠4的度数是( )A .110°B .115°C .120°D .125°5.(4分)如图所示,已知∠1=∠2,∠3=80°,则∠4等于( )A .80°B .70°C .60°D .50°6.(4分)如图,已知直线a ∥b ,∠1=40°,∠2=60°,则∠3等于( )A .100°B .60°C .40°D .20°(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第4题图)7.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短直角边和含45°角 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__.8.如图所示是一大门的栏杆,AE 为地面,BA ⊥AE 于点A ,CD ∥AE ,则∠ABC +∠BCD= _9.(8分)如图,直线AB ,CD 分别与直线AC 相交于点A ,C ,与直线BD 相交于点B ,D.若∠1=∠2,∠3=75°,求∠4的度数.10.如图,AB ∥CD ,AE 交CD 于C ,∠A =34°,∠DEC =90°,则∠D 的度数为() A .17° B .34° C .56° D .124°11.如图,已知AB ∥CD ,∠C =65°,∠E =30°,则∠A 的度数为( )A .30°B .32.5°C .35°D .37.5°12.如图所示,AB ∥CD ∥EF ,则∠BAD +∠ADE +∠DEF 等于( )A .180°B .270°C .360°D .540°13.如图所示,∠A =60°,∠4=45°,DE ∥BC ,EF ∥AB ,则∠1=___ _, ∠2=__ __, ∠3=__ _,∠B =__ _,∠C =___ _. (第5题图) (第6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第7题图) (第8题图)14.如图,直线l1∥l2∥l3,点A ,B ,C 分别在直线l1,l2,l3上.若∠1=70°,∠2=50°,则∠ABC =____.15.如图,l ∥m ,等边△ABC 的顶点A 在直线m 上,则∠α=__.16.(8分)如图,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E =∠3.请问:AD 平分∠BAC 吗?若平分,请说明理由.17.(10分)如图所示,CD ⊥AB ,垂足为D ,F 是BC 上任意一点,EF ⊥AB ,垂足为E ,且∠1=∠2,∠3=80°,求∠BCA 的度数.18.(12分)如图所示,∠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并(第12题图)(第13题图) ,(第14题图)),(第15题图)说明你的理由.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五)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变式训练【教材母题】(教材P36第8题(2)改编)如图,∠1+∠2=180°,∠3=108°,求∠4的度数.变式1.(2014·菏泽)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变式2.(2014·邵阳)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大小是()A.45°B.54°C.40°D.50°,(第1题图)),(第2题图))变式3.(2014·聊城)如图,将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如果∠1=27°,那么∠2的度数为()A.53°B.55°C.57°D.60°变式4.(2014·遵义)如图,直线l1∥l2,∠A=125°,∠B=85°,则∠1+∠2=() A.30°B.35°C.36°D.40°,(第3题图)),(第4题图))变式5.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平行,且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40°,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为__变式6.填写推理理由:如图,CD∥EF,∠1=∠2.求证:∠3=∠ACB.变式7.如图所示,已知AD⊥BC于D,E是AB上一点,EF⊥BC于F,且∠1=∠2,试判断∠B与∠CDG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变式8.如图,AB∥CD,∠EAB+∠FDC=180°.求证:AE∥FD.变式9.如图,∠BAP+∠APD=180°,∠1=∠2.求证:∠E=∠F.变式10.若AB∥CD,∠1=∠2,∠3=∠4,AD与BC平行吗?为什么?变式11.如图,已知∠1=∠2,∠MAE=45°,∠FEG=15°,∠NCE=75°,EG平分∠AEC,试说明AB∥EF∥CD.变式12.(探究题)(1)如图①,若AB∥CD,则∠B+∠D=∠E,你能说明理由吗?(2)反之,若∠B+∠D=∠E,直线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3)若将点E移至图②的位置,此时∠B,∠D,∠E之间有什么关系?(4)若将点E移至图③的位置,此时∠B,∠D,∠E之间的关系又如何?(5)在图④中,AB∥CD,∠E+∠G与∠B+∠F+∠D之间有何关系?。
电力电子复习题 第5章 有源逆变与变频电路

第五章有源逆变与变频电路一.选择题1.可实现有源逆变的电路为。
(A)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B) 三相半控桥整流桥电路,(C) 单相全控桥接续流二极管电路,(D) 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
2.在一般可逆电路中,最小逆变角βmin选在下面那一种范围合理。
(A) 30º-35º, (B) 10º-15º, (C) 0º-10º, (D) 0º。
3.在有源逆变电路中,逆变角β的移相范围应选为最好。
(A) β=90º~180º,(B) β=35º~90º, (C) β=0º~90º,4.下面哪种情况不具有变流功能的()(A) 有源逆变(B) 交流调压(C) 变压器降压(D) 直流斩波5.可实现有源逆变的电路为。
(A) 单相全控桥可控整流电路(B) 三相半控桥可控整流电路(C) 单相全控桥接续流二极管电路(D) 单相半控桥整流电路6.变流器工作在逆变状态时,控制角α必须在度。
(A) 0°-90°; (B) 30°-120°; (C) 60°-150°; (D) 90°-150°;二.判断题7.在用两组反并联晶闸管的可逆系统中,使直流电动机实现四象限运行时,其中一组逆变器工作在整流状态,那么另一组就工作在逆变状态。
()8.逆变角太大会造成逆变失败。
()9.有源逆变指的是把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送给负载。
()10.变频调速实际上是改变电动机内旋转磁场的速度达到改变输出转速的目的。
()11.逆变失败,是因主电路元件出现损坏,触发脉冲丢失,电源缺相,或是逆变角太小造成的。
()12.变频调速装置是属于无源逆变的范畴。
()13.有源逆变装置是把逆变后的交流能量送回电网。
()14.供电电源缺相、逆变桥元件损坏、逆变换流失败等故障,也会引起逆变失败。
5第五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 light reaction)与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电子传递及同化力的形成;暗反应是指光合作用中不需要光的反应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包括CO2的固定、还原及碳水化合物的形成。
2、C3途径(C3pathway )与C4途径(C4pathway ):以RUB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PGA的光合途径为C3途径;以PEP为CO2受体、CO2固定后的最初产物为四碳双羧酸的光合途径为C4途径。
3、光系统(photosystem, PS ):由不同的中心色素和一些天线色素、电子供体和电子受体组成的蛋白色素复合体,其中PS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700,PSII的中心色素为叶绿素a P680.4、反应中心( reaction center):由中心色素、原初电子供体及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具有电荷分离功能的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
5、光合午休现象(midday depression ):光合作用在中午时下降的现象。
6、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
7、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当去掉光源后,叶绿素溶液还能继续辐射出极微弱的红光,它是由三线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光。
这种发光现象称为磷光现象。
8、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9、红降现象(red drop ):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
10、量子效率(quantum efficiency ):又称量子产额或光合效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题卷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复习题卷一、单选题(共4小题,共12分)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总相等。
A. 面积B. 高C. 上、下底的和D. 以上都不对2.下面梯形是()A. 等腰梯形B. 直角梯形3.梯形中,()是平行的。
A. 上底和下底B. 上底和腰C. 两条腰4.用细铁丝焊成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它拉成一个底长10厘米的最大的平行四边形,求与这条边相邻的另一条边的正确列式()A. (10+8)÷2B. 8×4-20C. 8×2-10D. 8×4÷2二、判断题(共4小题,共12分)5.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
()6.平行四边形的底上只有一条高。
()7.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
()8.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梯形、长方形。
()9.如图,将一个长方形对折后,沿虚线剪开,打开就得到一个________梯形.10.平行四边形可以有________条高11.下图中的门用到了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_性。
12.图中,直线c和直线d的位置关系是互相________,直线c是直线________的垂线。
直线d是直线________的垂线。
13.有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14.指出下面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并画出相应的高.15.先用七巧板拼一拼,再把拼成的图形画出来.(1)用两块七巧板拼一个梯形,可以怎样拼?(2)用三块七巧板拼一个梯形,可以怎样拼?16.小明家想把自来水接到房子前的水表处,请你设计最节省长度的水管安装线路。
(1)在图中画出水管安装线路图。
(2)你设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应用题(共1小题,共16分)17.平均四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其中一条边长是10厘米.平行四边形另外三条边分别是多少厘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这两个梯形的高总相等.故答案为:B.【分析】把一个平行四边形任意分割成两个梯形后,两个梯形的高还等于原平行四边形的高,由于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且都是相等的,所以两个梯形的高是相等的,据此解答.2.【答案】A【解析】【解答】图中的梯形内角都不是直角,而且两腰相等,所以它是等腰梯形.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直角的梯形,叫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据此判断.3.【答案】A【解析】【解答】解:梯形中,上底和下底是平行的。
微经第五章 复习题

第五章复习题一、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在括号里打“╳”)1.短期是至少一种投入量固定,一种投入量可变的时期。
()2. 长期是指一年以上。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值。
()4.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条件下,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即总产量越大。
()5. 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就会减少。
()6.边际产量曲线一定会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7.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的前提条件是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8.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意味着,随着可变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曲线最终要向右下方倾斜。
9. 当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10.等产量线上任意一点所代表的生产要素组合,所生产的产量是相同的。
()11.在同一平面图上,两条等产量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12.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产量越大。
()13.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左上方的点代表的产量大于右下方的点所代表的产量。
()14.在同一个平面上,一般只有三条等产量曲线。
()15. 等成本线表明了用既定总成本所能购买的资本量与劳动量的所有组合。
()16.如果劳动增加2单位要求使用的机器减少1单位才能保持产量水平不变,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2。
()17.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交点是表示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点。
()18. 当一个企业用最低成本技术进行生产时,边际替代率等于投入品的相对价格。
()19. 如果一个企业用最低成本技术进行生产,那么,劳动价格上升而资本价格不变就意味着该企业将更多使用劳动,而更少使用资本。
()20 当投入每一种生产要素的单位边际产量相等时,生产要素的组合达到最佳。
()21. 如果劳动的相对价格下降了,资本的密集程度就会提高。
()22.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二、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长期是指()A. 1年以上B. 只能根据产量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C. 5年以上D. 全部生产要素均可随产量进行调整的时期。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复习题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五章 复习题1.如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B.生长素是色氨酸经过一系列转变而成的C.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3.下图中,A 、B 、C 表示花盆放在具有一定转速的匀速旋转的转盘上。
A 放在转盘的圆盘上,B 放在开小窗的暗箱内,暗箱放在转盘正中;C 放在转盘正中,外面套上开小窗的暗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A 花盆随转盘旋转,花盆中的小苗将会背离圆心生长B.若C 花盆旋转,暗箱不随转盘旋转,C 花盆中的小苗将会直立生长C.若B 花盆不转,暗箱随转盘旋转,B 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单侧光源生长D.若B 花盆和暗箱一起旋转,B 花盆中的小苗将会弯向小窗生长4.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5.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
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 S0 不作处理,S1、S2 和 S3 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 S2 组叶片上、S3 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图1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影响,图2是用不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B.实验二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向下运输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生长素A.②⑤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A.果实开始发育后,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B.S1 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由来源于其他组织的IAA 引起的 C.S2 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 可运输到果实D.S3 组成熟果实的大小与 IAA 溶液的浓度总是呈正相关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的实验结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期末复习题第五章

22、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对
23、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错
24、法学中的"法的渊源"又被称为法的"内容渊源"。()
错
25、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分类与法的部门划分是完全一致的。()
错
26、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C.在阶级社会才存在的 D.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
CD
8、广义的守法,包括遵守( )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和各种法规
C.一切规章 D.各项政策和纪律
ABCD
9、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 )
A.奴隶制法 B.资本主义法
C.封建制法 D社会主义法
ABCD
10、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
A.宪法和行政法 B.民商法和经济法
C
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 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B
5、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D
6、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20.我国法律制裁的种类有 (. )
A.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ABC
三、判断题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统治阶级的意志则不一定表现为法律。( )
对
2、凡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就是法律( )
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1、从C曲线中分析可知,共析钢的过冷奥氏体在A1~550℃的范围内发生珠光体转变。
()2、过共析钢中,网状渗碳体的存在使钢的硬度和塑性均上升。
()3、正火是将钢件加热至完全奥氏体化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4、同种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加热后保温、淬火,其中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5、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体积要收缩。
()6、调质处理后得到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7、当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在冷却发生珠光体转变时,温度越低,其转变产物组织越粗。
( )8、表面淬火不仅改变钢的表面组织还改变钢的表面成分。
( )9、钢经加热奥氏体化后,在任何情况下,奥氏体中碳的含量均与钢中碳的含量相等。
( )10、淬火钢的回火温度一般在A1线以下,所以回火后钢的组织和性能都不发生改变。
()11、钢淬火后的硬度值主要决定于钢中碳的质量分数。
()12、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由奥氏体直接转变而来,因此,马氏体与转变前的奥氏体的含碳量相同。
()13、钢中合金元素越多,则淬火后钢的硬度越高。
()14、渗氮处理是将活性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然后再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 )15、除钴之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使C曲线左移。
( )16、马氏体转变的Ms和Mf温度线,随奥氏体含碳量增加而上升。
()17、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18、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19、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好。
()20、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21、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22、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c。
()23、氮化件的变形远比渗碳件的小。
()24、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25、钢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贝氏体组织。
()26、凡间隙固溶体必是有限固溶体。
()27、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其强度越高,其塑性越差。
()28、钢的临界冷却速度Vk越大,则其淬透性越好。
()29、工件经渗碳处理后,随后应进行淬火及低温回火。
()30、金属是多晶体,因而绝对不可以产生各向异性。
()31、凡能使钢的C曲线右移的合金元素均能增加钢的淬透性。
()32、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与该钢的淬透性没有关系。
()33、工件经氮化处理后不能再进行淬火。
()34、过共析钢经正常淬火后,马氏体的含碳量小于钢的含碳量。
()35、凡能使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增大的合金元素均能减小钢的淬透性。
()36、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37、等温淬火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38、马氏体是碳溶入γ-Fe中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
()39、钢经热处理后,其组织和性能必然会改变。
()40、马氏体转变是通过切变完成的,而不是通过形核和长大来完成的。
()41、采用等温淬火可获得晶粒大小均匀的马氏体。
()42、表面淬火主要用于高碳钢。
()43、贝氏体转变是非扩散性转变。
()44、马氏体转变是非扩散性转变。
()45、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
()45、同一钢材在相同加热条件下,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47、工具钢淬火时,冷却速度越快,则所得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越多。
()48、过共析钢用球化退火处理的方法可消除其网状渗碳体。
()49、M体和回火M体一样()50、热处理零件的结构中应尽量避免出现尖角和棱角。
()51、淬火中最常见的缺陷是工件的氧化与脱碳以及变形与开裂。
()52、预先热处理其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毛坯生产之后切削加工之前或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53、珠光体的片层间距越小,则相界面增多,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强度和硬度提高。
()54、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将发生贝氏体转变。
()55、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只伴随晶格的改组而没有铁碳原子的扩散。
()56、板条马氏体又称低碳马氏体。
()57、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形态。
()58、随着奥氏体含碳量的提高,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的数量越少。
()59、钢退火的冷却速度大于正火的冷却速度。
()60、正火可以改善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切削加工性。
()61、水是理想的淬火冷却介质。
()62、理想的淬火介质要求冷速均匀。
()63、淬火后的钢,随着回火温度的增高,其强度和硬度也增高。
()64、淬透性很好的钢,淬火后硬度一定很高。
()65、淬火加中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
()66、淬火钢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其硬度、强度降低,塑性、韧性提高。
()67、钢的淬硬性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68、奥氏体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钢的淬透性越好。
()69、钢的表面淬火不仅改变其表层的组织而且还改变了其表层的成分。
()70、淬火中的变形与开裂主要是由于淬火时形成的内应力所引起的。
()单选题1、为了减少金属铸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一般所采用的退火工艺是_____。
A、再结晶退火B、去应力退火C、扩散退火D、球化退火2、通过加热、保温、冷却,使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工艺方法叫做_____A、锻造B、铸造C、焊接D、热处理3、把零件需要耐磨的表面淬硬,而中心仍保持未淬火的高韧性状态的处理叫做_____。
A、正火B、淬火C、表面淬火D、渗碳4、过共析钢T10材料在锻后缓冷,随即又采用正火处理的目的是_____。
A、提高强度和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B、碎化网状的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C、获得马氏体,提高硬度和耐磨性。
D、作为最终热处理,获得材料的最终性能。
5、对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高时,我们通常选用下列哪类材料更好?____A、淬透性小的钢材B、淬透性大的钢材C、淬透性极小的钢材D、淬透性一般的钢材6、T12钢的正常淬火组织是_____。
A、贝氏体B、马氏体+残余奥氏体C、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球状碳化物D、马氏体7、珠光体是一种_____。
A、单相固溶体B、两相混合物C、Fe与C的化合物D、金属化合物8、铸造条件下,冷却速度越大,则_____。
A、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B、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粗;C、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细D、过冷度越小,晶粒越粗。
9、碳钢件淬火后得到M+F组织,是因为_____。
A、加热温度不足B、冷却速度不足C、加热温度过高D、保温时间不够。
10、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_____。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D、珠光体。
11、过共析钢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_____。
A、Ac1+30~70℃;B、Accm+30~70℃;C、Ac3+30~70℃D、A1+30~70℃12、下列钢中C曲线最靠右的钢是_____。
A、20B、40C、T8D、T1013、确定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产物的基本依据是_____。
A、C曲线图B、Fe-Fe3C相图C、钢的Ms线D、半马氏体曲线14、过冷奥氏体是指冷却到_____温度下尚未转变的奥氏体。
A、A3B、A1C、MfD、Ms15、共析钢在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组织是_____。
A、PB、SC、BD、M16、完全退火主要适用于_____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D、铸铁17、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_____。
A、碳含量B、冷却介质C、合金元素D、冷却速度18、钢的回火处理是在_____。
A、退火后进行B、正火后进行C、淬火后进行D、淬火前进行19、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
A、均匀的基体组织B、均匀的A组织C、均匀的P组织D、均匀的M组织20、钢的低温回火的温度为_____。
A、400℃B、350℃C、300℃D、250℃21、碳钢的淬火工艺是将其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采用的冷却方式是_____。
A、随炉冷却B、在风中冷却C、在空气中冷却D、在水中冷却22、马氏体转变是在_____以下进行的。
A、A1B、MsC、MfD、A323、为保证过冷奥氏体全部转变为马氏体,冷却速度应淬火临界冷速A、大于B、小于C、任意D、等于24、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A、等温退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D、正火25、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A、增大VcB、增加淬透性C、减小其淬透性D、增大其淬硬性26、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A、Ac l+30—50℃B、Ac3+30—50℃C、Ac cm+30—50℃D、T再+30—50℃27、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28、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A、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29、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A、得到下贝氏体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C、减少工件变形D、缩短生产周期30、为了获得较好综合的力学性能,应进行A、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31、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A、完全退火B、等温退火C、球化退火D、正火32、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A、低于Ac1温度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C、等于Ac3温度D、Ac3+30至50度33、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A、碳含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D、过冷度34、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的转变是()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D、以上皆非35、过冷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是()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D、以上皆非36、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是()A、扩散型转变B、非扩散型转变C、半扩散型转变D、以上皆非37、钢经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是()A. 回火马氏体B. 回火屈氏体C. 回火索氏体D、回火托氏体38、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钢的淬透性将()A. 降低B. 提高C. 不改变39、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80~60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_____。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D、珠光体40、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A1~68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_____。
A、索氏体B、下贝氏体C、上贝氏体D、层状珠光体41、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600~550℃的温度区间等温转变时,所形成的组织是_____。
A、索氏体B、贝氏体C、托氏体D、珠光体。
42、片状马氏体又称为A、隐针马氏体B、高碳马氏体C、低碳马氏体D、回火马氏体43、板条马氏体又称为A、隐针马氏体B、高碳马氏体C、低碳马氏体D、回火马氏体44、影响碳素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D、钢中马氏体的碳含量45、钢淬火后冷处理的目的是减少A、过剩碳化物B、残余奥氏体C、内应力D、马氏体的碳含量46、除元素外,其它合金元素溶于奥氏体后,均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