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及单元分析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学要求:1. 了解本单元的作家作品常识,掌握传记的常识;积累重点字词。
2. 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
3. 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4.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6.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裁剪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4.体悟名人的心路历程,走进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5.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
内容提示:这一单元以名人为写作对象,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第四篇文言文《孙权劝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语言平实、感情丰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方面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琐事中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迅先生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孙权劝学》围绕“学”来写,分为“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
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阐明了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全书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四篇课文,以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部分。
每个单元的主题相对集中,涉及人生、自然、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课文选编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选编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既收录了一些传统的经典篇目,也选取了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新文章。
这些课文语言优美,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同时,课文的选编还注重多样性,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单元编排与学习重点本册教材的单元编排合理,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重点。
第一单元重点关注人物的描写和刻画,第二单元重点学习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第三单元聚焦于古代诗歌的欣赏和解读,第四单元则强调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第五单元主要涉及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和欣赏,第六单元则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和实践。
通过这些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四、写作指导与实践本册教材注重写作指导与实践,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写作练习。
这些练习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灵感。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写作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在阅读方面,学生将通过大量的课文阅读和练习,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和阅读分析能力。
在写作方面,学生将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章质量。
在口语交际方面,学生将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方面,学生将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外拓展与教学资源本册教材注重课外拓展与教学资源的利用。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拓展资料和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背景和相关知识。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群星闪耀》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3、结合人物生平及时代背景,落过细节描写等方法,把握文中人物的特征,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设计
1、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2、利用多媒体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立德树人。《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适合巩固点,也容易去实施、落实能力素养的的要求培养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孙权劝学》运用精读的方法:透过细节却把握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形象。课后习题中的“五字法”很实用,也能调动学生白的兴趣。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邓稼先》
第3-4课时:《说和做》
第5课时:《回忆鲁迅先生》
第6-7课时:《孙权劝学》
第8课时: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说明
巩固练习。
3、结合人物生平及时代背景,落过细节描写等方法,把握文中人物的特征,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4、根据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学习,会借鉴作者创作的经验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单元学习,能感受课文历史人物的高贵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重点、难点与关键
1、反复诵读,品味,质疑,合作探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鲁迅以他生活中的平和宽厚、爽朗温情、风趣幽默形象,显示出他的人情味儿,已改学生心目中的冷峻形象,本文的鲁迅更受学生的喜爱。
《孙权劝学》:文中人物个性鲜明,如孙权关爱下属的仁德,吕蒙知错就改的坦率,鲁肃敬才爱才的气度,都值得学生学习传承。
本单元的写作是“写出人物的精神”,偏向于写出人物内在品质、灵魂与神韵,这是人物写作的终极目标。
本单元共划分8课时
单元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及单元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爸爸的花儿落了3、*丑小鸭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5、伤仲永(王安石)内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第二单元6、*黄河颂7、最后一课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9、*土地的誓言 10、木兰诗内容: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
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
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第三单元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内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本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
要求: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第四单元16、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19、*观舞记 20、口技内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要求: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感受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目录语文教材在七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中名目有收集了哪些学问内容呢?我整理了关于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目,盼望对大家有关心!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名目第一单元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爸爸的花儿落了3 丑小鸭4 诗两首5 伤仲永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成长的苦恼第二单元6 黄河颂7 最终一课8 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9 土地的誓言10 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第三单元11 邓稼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3 音乐巨人贝多芬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15 孙权劝学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也追"星' 第四单元16 社戏17 安塞腰鼓18 竹影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20 口技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戏曲大舞台第五单元21 宏大的悲剧22 荒岛余生23 登上地球之巅24 真正的英雄25 短文两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第六单元26 珠宝鸟27 斑羚飞渡28 华南虎29 马30 狼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童年》在苦难中长大《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附录临摹、观赏:颜体书法汉语词类表(实词)七年级语文《狼》学问总结1、出处:选自《聊斋志异》2、: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
详情见7年级上册《山市》。
3、字词句:A、字音:缀[li]行苫蔽[shan bi] 尻[kao]尾B、词义:⑴、通假字:"止'通"只',只有,eg:止有剩骨。
⑵、古今异义:①只增笑耳。
耳:古文言文中出如今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为耳朵。
②屠自后断其股股:古义为大腿;今为屁股。
⑶、一词多义:①止:a、只有止有剩骨; b、停止一狼得骨止。
②敌:a、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恐前后受其敌;b、名词,敌人盖以诱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目录精编版

1邓稼先(2)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2)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
4孙权劝学
5黄河颂(2)
6最后一课(2)
7土地的誓言(1)
8木兰诗(2)
9阿长与《山海经》(2)
10老王(2)
11台阶(1)
12卖油翁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2)
14驿路梨花(2)
15最苦与最乐(1)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
17紫藤萝瀑布(2)
18一棵小桃树(1)
19外国诗两首(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20.古代诗歌五首(2)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
21.伟大的悲剧(2)22.太空一日(2)
23.带上她的眼睛(1)
24.河中石兽(2)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贾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约客。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目录-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8 华南虎 29 马 30 狼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马的世界 课外古诗词背诵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附录 临摹、欣赏:颜体书法 汉语词类表 七年级语文伤仲永知识点 文题中的“伤”是哀伤,叹惜的意思,为什么要“伤”仲永呢?留给读者一个悬念,引起读 者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题,给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文章先叙后议,开始用见闻录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从 5 岁到 20 岁之间才能发展 变化的三个阶段,接着,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学 习的重要性。作者采用了寓理于事、欲抑先扬、对比鲜明的写作方法,语言精炼,说理深刻, 启人心扉。 重难点句子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异在不学而能书。这是罕见的天赋之 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不 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 受于人者不至也。 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点出了方仲永天 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重点段落 1.第①段“世隶耕”三个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也是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 2.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 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 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 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 过渡的。
人教版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析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主要从 “说”和 “做”两方面来写闻
一多。闻一多一生中的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前期怎样
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在
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是 “卓越的学者”,是 “做了再说,做了不
自由畅达、灵活自然。在教学中,这些都是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的。再如, 《说和
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课中,作者是诗人,很多语句富有诗意,精练含
蓄,意蕴丰富。课后练习题中列举出来了一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其他的一些
语句进行揣摩。
重点三: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
︵︶七年级
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 “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因为作者自己具有较深厚 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以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问题。又如,课文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 蒙受屈辱和宰割写起,引用唐代李华的 《吊古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90
《中国男儿歌》,引导读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因为作者是炎黄子孙,在中国大陆长
七年级教材解读
89
她细腻敏锐的心灵进行描绘,捕捉到鲁迅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另外一面,鲁迅形象在一 件件平常小事中站立起来,真切感人,微中传神。
对人物的准确把握,还需要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无论邓稼先、闻一多、 鲁迅、孙权,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关于他们的资料非常多。课文中对这些人物的生平 经历也有所涉及,比如 《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中,教 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细读文本,从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去把握人物,补充介绍的资 料要适当,要恰到好处,比如,适当介绍当时我国研制两弹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于学 生理解邓稼先工作的艰辛、贡献的巨大有所帮助;适当介绍闻一多被暗杀前后的政治 环境,对于学生理解闻一多的 “大勇的革命烈士”形象有所帮助。要注意的是,不要 将课文阅读变成人物资料的介绍会,让学生记住一些干巴巴的知识,对人物的认识只 停留在概念性知识的层面。不要先行给出一个人物形象的 “标签”,让学生从文中或 补充的资料中去寻找 “依据”,“证实”所谓的理解。而是要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背景,揣摩人物的思想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对人物 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爸爸的花儿落了
3、*丑小鸭
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5、伤仲永(王安石)
内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
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第二单元
6、*黄河颂
7、最后一课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9、*土地的誓言 10、木兰诗
内容: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
她意味着大地、江河、语言、文化、民族、同胞……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
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3、*音乐巨人贝多芬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5、*孙权劝学
内容: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类奉献宝贵的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本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
要求: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第四单元
16、社戏 17、安塞腰鼓 18、*竹影
19、*观舞记 20、口技
内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单元选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文章。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要求: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感受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情,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 22、荒岛余生 23、*登上地球之巅
24、*真正的英雄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内容: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
从高峻的山峰到时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
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
探险过程中的人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
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本单元学习几篇有关探险的课文,愿借此激起你探索自然奥秘壮志豪情。
要求: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激起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第六单元
26、猫 27、斑羚飞渡 28、*华南虎
29、*马 30、*狼
内容: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
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里,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
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
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要求: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