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充填采矿法

合集下载

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

按充填料和输送方式分为:
干式充填法 水力充填法 胶结充填法
充填采矿法在我国的使用
50年代:干式充填法 64年 凡口铅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70年代后水砂充填和胶结充填技术引进和发展。 充填机械化程度增高,能力增大,成本降低。 使用范围:78年有色金属矿山 9.8% 84年全国 13.7% 其中:有色18% 黄金40% 低浓度胶结充填、高浓度胶结充填技术发展很 快
是水平或缓倾斜薄矿体,在顶板不允许崩落 的复杂条件下的唯一可用的采矿法。 回采率高94%,贫化率低7%, 采矿工效低:4t/工班 坑木消耗大:19.2立米/kt
§3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
概述:将矿块划分成矿房矿柱,分两步骤回 采,第一步骤采矿房、第二步骤回采矿柱。 回采矿房时,自下向上水平分层进行,采一 层充一层,充填方法可用: 干式 水力 胶结 充填体的作用:维护两帮围岩,采矿工作台
开采缓倾斜极薄矿脉,也可用此法。但充填空区的岩石需辅助 大量体力劳动。 评价:是开采极薄的贵重金属矿的好方法,由于混采溜矿法。 问题:1. 一般铺设垫板质量达不到要求,矿石损失较大(715%); 2.矿脉很薄,崩矿时带下废石,贫化率高(15-20%)。 改进:1. 研制适合窄工作面条件下做业的小型机械设备; 2.研究有效的铺垫材料和工艺。 第七节 方框支架充填采矿法 在矿体厚度较大(中厚以上),矿石和围岩极不稳固,矿体形 态及其复杂(厚度,倾角和形状变化很大),矿石贵重等 条件下,方框支架充填采矿法,还是一种有效的采矿方法。 特点:系统的用方框支架配合充填支护采空区。每次回采的矿 石等于方框支架大小的分间,每分间矿石采出后立即架设 方框并把它楔紧,然后进行充填(一般为干式充填),如 图17-15。
回采。对于深部矿体(500-1000米或更大)或地压较大的矿体, 充填前在底板浦钢轨或圆木,底梁上铺金属网,使钢绳与上层 的底梁连接,使充填体呈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九章 深井充填理论与技术

第九章 深井充填理论与技术

9 深井充填管道输送技术9.1 深井环境下充填的特殊性目前,世界上开采深度超过千米的矿山已近百座,澳大利亚的芒特艾萨铜多金属矿开采深度达2600m,南非威斯沃特斯兰德矿,回采深度已接近地表以下4000m[1]。

因此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开采深度将会超过5000m,甚至6000m。

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枯竭和深部资源勘探力度的加强,我国愈来愈多的矿山将进入深井开采阶段。

如山东新矿集团孙村煤矿、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硫矿、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开采深度已经超过或接近1000m。

根据矿床开采工作所面临的地压问题,按开采深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开采深度小于300m,称浅井开采。

在此深度内采矿时,一般地压显现不严重,即使发生地压活动,也属静压问题,易于处理;2)开采深度300~800m,称为中深井开采。

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掘进或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轻度岩爆,如岩石弹射等现象;3)开采深度800~2000m,为深井开采。

在此深度内具有二类变形特征的岩石会发生频繁的岩爆,影响作业安全;4)回采深度大于2000m,为超深井开采。

众所周知,与浅井或中深井开采相比,深井或超深井开采(以下统称为“深井开采”)这一特殊环境将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岩爆(rockburst)、高温、采场闭合和地震活动等,其中尤以岩爆为主要危害,国内外深井矿山开采实践表明,充填采矿法,特别是管道自流输送的胶结充填采矿法,由于充填效率高,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岩爆,降低工作面温度,成为深井矿山首选采矿方法,但是充填采矿法用于深井开采环境不同于浅井,其特殊性在于:1)浅井开采地压显现以岩石片帮、顶板岩石表面剥落和破坏为主要特征,即使发生岩爆其规模和破坏性都非常有限。

而深井开采,原岩应力高,岩石的应变能高度聚集,并在瞬间成爆炸性释放,其破坏性极为剧烈,并可能导致地震活动,因此充填体的主要功能将是阻止或减缓这种能量瞬间的释放,这就对充填体性质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充填体质量的有效控制,可以达成低成本、高质量构筑深井充填体的目标;2)在浅井开采中,充填料管道自流充填系统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浅部开采充填倍线一般变化为4~8,因此充填料浆的输送质量浓度受到很大限制,一般变化在65~72%,这使得充填料浆进入采场后,脱水量大、水泥离析严重、充填体固结慢、强度偏低、充填质量不高。

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
示意图
( a) 不留底柱 (b) 留底柱
人工假底的形成:
示意图
底板混凝土的浇注及锁口:
示意图
1 -钢架,2 -混凝土
9.1.4 回采充填工作 1.落矿:自下而上分层回采,以先进天井为自由面,以拉底空 间为工作面,打上向垂直平行浅孔。矿石,围岩分别爆破。 2.运搬:采用人力或电耙,将矿石运搬进溜井。 3.充填:提高溜井和行人井,盖好行人井,爆破围岩,通风后 进入采场、平场、撬毛、铺设垫板,准备爆破矿石。 溜井提高方法有:混凝土浇注、硬木横撑、铁筒接高。 4.采幅:矿石1米K=2围岩1米。 采幅=矿+岩=K×岩 9.1.5 评价 优点:采切工艺简单,充填工艺简单,损失贫化小 缺点:安全性差,加强管理
第九章 充填采矿法
制作:陈国山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9.1 单层充填法
9.1.1 单层壁式充填法 9.1.1.1 适用条件 1. 矿石和围岩(顶板)稳固性较差。 2. 矿体倾角<30°。 3. 矿体厚度<2米 。
示意图
9.1.1.2 结构
1.顶底柱:无工程。 2.间柱:无间柱。 3.矿房内:上山 回采最出的工作面 切割巷道 行人 通风 卸水 出矿
2. 结构 顶柱:无工程 间柱:天井 天井联络道 底柱:人工假底或布置阶段运输巷,溜井 3. 结构参数: 阶段高50-60米 顶柱2-3米 矿块长 40-50米,间柱4-6米 矿块宽<8-10米,底柱4-6米 4. 采准切割工作 阶段运输巷,天井及联络道,充填天井(先进天井) 两个溜井(1/4处) ,拉底巷道及拉底空间,底板浇筑 5. 回采充填工艺 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凿岩爆破,通风撬毛,出矿(人力电耙) 接高溜井,(双模板) 下放充填料, 铺平充填料(人力电耙)
打水泥垫板,水泥隔墙(单模板)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将废弃物填充到采矿区域内的采矿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煤矿、金矿、铜矿等开采过程中,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开采过程的安全。

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是确保采矿操作不会造成意外事故和环境破坏的一系列规定。

充填采矿法的原理是将废弃物填充到已经开采完毕的矿区,使矿区重新上盖。

废弃物包括矿石石块、渣土、尘土、尾矿等,在填充过程中添加适量水分、添加剂等,以确保填充物的稳定性和强度。

通过充填填充物,可以确保废弃物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进入地表水和大气中,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而且,充填采矿法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复原矿区的地表土壤和植被,保护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充填采矿法的安全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充填采矿法开采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程设计和规划。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工艺、填充方式等,确保填充物的稳定性和强度。

此外,还需进行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了解矿区地质情况,以便合理设计和规划。

2.安全生产管理:充填采矿法的安全生产是保证采矿过程的关键。

必须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安全设备和技术:在充填采矿法的开采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技术。

这包括机械设备、安全检测设备、通风设备、照明设备等。

同时,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4.防尘和防火措施:采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尘和防火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系统、使用合适的湿法采矿技术、采用防尘剂、使用防爆设备等。

5.环境监测和治理:充填采矿法的开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治理。

监测包括对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标准。

充填采矿方法与充填技术

充填采矿方法与充填技术

充填法应用现状
应用现状
充填采矿法
分类情况
普通方式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点柱方式
进路方式
下向水平分层充填法
普通方式 进路方式
两步骤回采空场嗣后 充填法
分段充填方式 阶段充填方式来自应用实例凡口铅锌矿、新桥硫铁矿、康家湾铅锌矿、红透山铜矿、 澳大利亚芒特—艾萨矿和布罗肯—希尔铅锌矿、加拿大 汤普森镍矿、瑞典乌登铅锌矿
出矿效率 (t/台班)
采切比 (m/kt)
损失 率/%
贫化 率/%
炸药单 耗 (kg/t)
采矿直 接成本 (元/t)
充填 成本 (元/ m3)
资 料 年 限
400
50
162
9.16 5 15 0.27 4.26 21.12 1996
27
充填法开采方案
分矿典房型矿方柱案中3深孔落矿嗣两后步胶骤结 分充 段回填采采嗣矿后法充填法
• 采矿成本低
• 凿岩技术要求高、爆破成本高、矿石损失
贫化相对较大
37
充填采矿技术
发展历程
•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废石干式充填 • 60年代开始采用水砂充填 • 70年代开始发展细砂胶结充填技术 • 80~90年代发展高浓度全尾矿充填、
• 崩矿:大直径炮孔分层微差爆破崩矿
• 出矿:SCT-5C型铲运机
• 充填:尾砂胶结(325号水泥1:4~12,质
量浓度72%)与尾砂非胶结交替 35
充填法开采方案
典型方案4
技术参数
VCR两步骤回采嗣后充填法
采场能 力(t/d)
凿岩效率 (m/台班)
出矿效率 (t/台班)
采切比 损失 贫化 炸药单 (m/kt) 率/% 率/% 耗 (kg/t)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

充填采矿法及安全要求范本引言:充填采矿法是一种常见的采矿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将废石等材料充填回原采矿洞内,以填平采矿工作中形成的空洞。

充填采矿法的运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表的变形和沉降,保护地下水资源,同时也能够提高矿山的开采效率。

然而,采用充填采矿法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安全要求,以确保采矿作业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一、充填采矿法的基本原理充填采矿法是将废石、混合料等填充材料通过下采式充填或上采式充填等方式,将其充填到原采矿洞内,填平采矿工作中形成的空洞。

充填采矿法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填充材料选择:填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坚固性,能够在充填过程中保持其形状,避免形成空洞和塌陷。

常用的填充材料有废石、砂浆、水泥等。

2.充填方式选择:根据矿山的具体情况和采矿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充填方式,常见的有下采式充填和上采式充填等。

3.充填工艺设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填工艺的设计,包括充填层次、充填方式、充填序列等。

二、充填采矿的安全要求充填采矿作业的安全要求是确保矿山采矿过程中人身安全和矿山设备完好的基础。

下面是充填采矿法中的一些常见安全要求:1.充填材料选用:充填材料必须符合规定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在充填过程中保持其稳定性和坚固性。

2.充填方式选择:选择适合的充填方式,应充分考虑矿山的构造特点和充填材料的性能,确保充填过程中不会形成空洞和塌陷。

3.充填层次控制:合理控制充填层次,避免充填厚度过大引起的岩层破裂和变形。

4.充填压实控制:对充填材料进行适当的压实,提高充填体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5.充填检测:对充填体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充填体中的问题,保证充填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充填体围岩稳定控制:通过控制充填材料的选用和充填方式,保持充填体与围岩之间的紧密联系,维持围岩的稳定性。

7.通风与防尘:对于充填作业现场应做好通风与防尘措施,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8.紧急救援预案:制定完善的充填采矿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

采矿方法适用条件要点归纳1)、空场采矿法适用于开采水平、微倾斜、缓倾斜的矿体。

其采矿法不仅能开采薄矿体,更适合于开采厚矿体和极厚矿体。

特征:将矿块划分为规则的矿房和矿柱,并根据矿体的厚度及采矿设备、技术条件的不同,选用浅孔、中深孔或深孔落矿方案进行矿房的回采,因而有浅孔房柱和中深孔房柱之分。

1.浅孔房柱采矿法(1)主要适用于矿石和围岩稳固与较稳固的矿体。

(2)矿体倾角30°以下。

(3)矿体厚度小于8-10m。

(4)价值不高或品位较低的矿石。

2.中深孔房柱采矿法(1)矿石稳固和中等稳固。

当顶板围岩稳固或中等稳固时,采用不切顶或不预控顶; 当顶板不太稳固或局部不稳固时,可采用切顶与预控顶;(2)矿体倾角W30° ;(3)厚度W6-8m的矿体,采用不切顶房柱法;厚度8-10m的矿体,可采用浅孔切顶房柱法;厚度11-12m的矿体;可采用中深孔切顶房柱法;(4) 顶板接触面平整,可采用不切顶房柱法;顶板接触面不平整,可采用切顶房柱法;(5)使用于低品位、价值低、凿岩性较好的矿石中。

2)、全面采矿法适用于开采矿石围岩均较稳固,矿体厚度小于5-7m的水平至缓倾斜矿体;也适合于开采矿体底板起伏较大或矿体厚度变化较大以及矿石品味不均匀的矿体。

1.普通全面采矿法(又称全面采矿法)(1)一般要求矿岩中等稳固以上;顶板的暴露面积应大于200-500m;(2)矿体倾角W30° ;(3)矿体厚度在5-7m以下,国内大部分矿山开采1.5-3.0m的矿体;(4)一般矿体产状较稳固;(5)该法留有采场内矿柱,最好在贫矿中应用。

2.留矿全面采矿法(1)矿石和顶板岩石为稳固或中等稳固;矿石不粘结,不自然;(2)矿体倾角由缓倾斜到倾斜(即26°-55°),以倾斜矿体为主;(3)厚度由薄至中厚的矿体,以薄矿体为主;(4)可用于形态较复杂,厚度和品位变化较大,以及底板沿走向和倾斜均有起伏的不稳定矿体。

充填采矿法简介

充填采矿法简介

第十二章充填采矿法§1 充填采矿法概述一、充填采矿法特点:凡是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逐步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叫做充填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也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步骤回采,先采矿房,后采矿柱。

矿柱回采可用填法,也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

矿房的回采是采一分层,把矿石运出,随后充填这一层,然后再采一层,再充填一层。

依此循环,直到到全矿房采完为上。

一采一充或两采一充。

二、充填采矿法的发展情况充填采矿法在国内外金属矿山应用的历史悠久,古代就用采掘的废石留在采空区的办法来采矿,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的充填采矿法。

(1)国内情况充填采矿法在金属的矿山应用情况也是变化的,有起有落,开始应用的比较多,后来减少了,现在又兴盛起来。

目前仍然有日益增加的趋势。

全国约有20多个冶金山采用了充填法,不是今年的统计数字。

[参考资料] ①我国的红透山铜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焦家金矿、凡口铅锌矿、湘潭锰矿、黄沙坪铅锌矿等都使用充填采矿法。

②③国内使用充填Array法的历史情况1)解放时期——我国仅有少数几个冶金矿山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水砂,胶结充填法还没有用过。

2)大跃进期间——各种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在冶金矿山中大力推广,有些原来采用干式充填采矿法的矿山,改用了其他方法,故充填法比重急剧下降。

3)1964年——我国凡口铝锌矿开始使用胶结充填法。

4)1965年——我国某矿山南矿由于采空区的面积过大,发生地压活动,故开始了尾砂充填空区的试验。

后来其他矿又进行了胶结充填法试验。

5)1966年——湘潭锰矿第一期扩建设计,采用3水砂充填壁式采矿法。

1969年投产,用到现在,对防止内因火灾取得了较好效果。

6)1967年——黄沙坪铝锌矿采用了干式充填采矿法,同年铜矿也曾试验采用充填法。

7)从1967年以后,相继有:托里络矿、柏坊铜矿、红透山硐矿,凤凰山铜矿,铜录山铜矿等矿山采用了充填法。

到目前为止,全国约有20多个冶金矿山全部或部分地采用了充填采矿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回采充填: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凿岩、爆破、通风、撬毛、出矿、接井(单模板)充填 。
9.2.4 应用实例 1.薄矿体双倾干式充填方案
示意图
1 -阶段运输平巷 2 -漏斗 3 -溜矿井 4 -底柱 5 -隔墙 6 -充填天井 7 -人行天井 8 -穿脉巷道
2.单倾斜干充充填方案
示意图
1 -自行充填车;2 -垫板;3 -自行装运设备
进入采场、平场、撬毛、铺设垫板,准备爆破矿石。 溜井提高方法有:混凝土浇注、硬木横撑、铁筒接高。 4.采幅:矿石1米K=2围岩1米。 采幅=矿+岩=K×岩
9.1.5 评价 优点:采切工艺简单,充填工艺简单,损失贫化小 缺点:安全性差,加强管理
9.2 上向分层充填法
9.2.1 干式充填法
1.适用条件:矿岩不太稳固,倾角>55°,厚度<8-10米。
6. 点柱充填法
示意图
1 - 沿脉运输巷道 2 - 穿脉巷道 3 - 间柱 4 - 溜矿井 5 - 人行滤水井 6 - 点柱 7 - 钢筋混凝土底板 8 - 充填沪碴 9 - 胶结铺面 10-充填天井
9.1.1.6 实例
示意图
9.1.2 单层削壁充填法 9.1.2.1 适用条件
1. 矿石和围岩具有一定的稳固性。 2. 矿体倾角>55°。 3. 矿体厚度<2米。
示意图
9.1.2 结构 1.顶柱:无工程(先进天井) 2.间柱:无间柱 3.底柱:顺路井 行人 通风 出矿
9.1.3 采准切割工作 1.阶段运输巷:脉内单一沿脉布置。 2.行人、溜矿井:两个行人井,两个溜矿井。 3.先进天井:从拉底掘进到上个阶段。 4.拉底空间:分为留底柱和人工假底。 5.打水泥底板:厚度0.4-0.5米,四井锁口,为底柱回采作准备也
3. 铲运机出矿胶结充填方案
示意图
1 -阶段运输平巷 2 -阶段通风平巷 3 -充填天井 4 -切割平巷 5 -矿石溜井 6 -斜坡道 7 -顶柱 8 -底柱 9 -凿岩台车 10 -铲运机
4.铲运机出矿水砂充填方案
示意图
5. 龙首镍矿
示意图
1 - 充填井 2 - 顺路溜井 3 - 预留人行道 4 - 充填巷道 5 - 混凝土顶柱 6 - 已采矿房 7 - 未采矿柱 8 - 矿柱回采 9 - 电耙道 10 -上盘脉内运输巷 11 -混凝土底柱 12 -电耙桐室 13 -装车小漏斗 Ⅰ、Ⅱ、Ⅲ一回采顺序
可用人工假底。
示意图
( a) 不留底柱 (b) 留底柱
人工假底的形成:
示意图
底板混凝土的浇注及锁口:
示意图
1 -钢架,2 -混凝土
9.1.4 回采充填工作 1.落矿:自下而上分层回采,以先进天井为自由面,以拉底空
间为工作面,打上向垂直平行浅孔。矿石,围岩分别爆破。 2.运搬:采用人力或电耙,将矿石运搬进溜井。 3.充填:提高溜井和行人井,盖好行人井,爆破围岩,通风后
2. 爆破:逆倾向以宽1.2m 的小断面推进。 3. 运搬:采用人力或电耙,将矿石运搬进溜井,两步耙矿。 4. 支柱: 支柱须紧跟工作面,落矿后立即支护。最大悬顶距 为4.8m ,充填步距2.4m ,控顶距2.4m , 支柱间距0.70.9m,排距为1.2m。通风后进入采场注意顶板安全撬毛工作。 5. 充填准备:清理待充场地,建滤水密闭结构,架设充填管 道具体是架设帮门子,堵头门子,半截门子。 6. 充填:采用水砂充填,逆倾斜分段进行,先自下而上分段 拆除立柱,再分段进行充填。注意接顶。
示意图
示意图
9.2.3 胶结充填法
1.矿块布置:垂直走向布置。
2.矿块参数:矿房4-6米,矿柱10-12米,不留顶底柱,阶
段高50-60米。
示意图
示意图
1 -运输巷道;2 -穿脉巷道;3 -胶结充填体 4 -溜矿井; 5 -人行井; 6 -充填天井
3. 采准切割:单一沿脉加川脉,人工假底,形成拉底空间 预留行人井一个,溜矿井2个,上掘充填井一个
4.采准切割工作
阶段运输巷:上下盘沿脉加川脉。 矿房内:充填井(先进天井)一个,拉底巷道,拉底空间,水 泥底板。 底柱内:溜井2个,行人脱水井两个。
5.回采充填: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凿岩爆破:上向平行浅孔。 通风,撬毛:由近而远撬顶。 出矿:电耙 铲运机。 提高溜井及滤水井:混凝土滤水井 (方形 圆形)。 打隔墙(单模板),水力充填,垫板:白灰 橡胶 混凝土。
铺平充填料(人力电耙)
打水泥垫板,水泥隔墙(单模板)
9.2.2 水力充填法 1.适用条件:围岩不稳,矿石稍具稳固性,倾角>55°厚度10-
20米,贵重矿石。 2.结构:沿走向布置,垂直走向布置。
示意图
3.参数
矿房宽度6-8米。 矿柱(间柱)宽8-10米。 顶柱3-4米底柱5-7米。 阶段高50-60米。
3. 结构参数: 阶段高50-60米 顶柱2-3米 矿块长 40-50米,间柱4-6米 矿块宽<8-10米,底柱4-6米
4. 采准切割工作 阶段运输巷,天井及联络道,充填天井(先进天井) 两个溜井(1/4处) ,拉底巷道及拉底空间,底板浇筑
5. 回采充填工艺 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凿岩爆破,通风撬毛,出矿(人力电耙) 接高溜井,(双模板) 下放充填料,
第九章 充填采矿法
制作:陈国山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9.1 单层充填法
9.1.1 单层壁式充填法 9.1.1.1 适用条件
1. 矿石和围岩(顶板)稳固性较差。 2. 矿体倾角<30°。 3. 矿体厚度<2米 。
示意图
9.1.1.2 结构
1.顶底柱:无工程。
2.间柱:无间柱。
3.矿房内:上山
回采最出的工作面
示意图
1 -阶段运输平巷 2 -回风巷道 3 -充填天井 4 -放矿溜井 5 -人行通风天井 6 -联络道 7 -隔墙 8 -垫板 9 -电耙绞车 10 -顶柱 11-底柱 12 -充填料 13 -崩下矿石 14间柱:天井 天井联络道
底柱:人工假底或布置阶段运输巷,溜井
切割巷道 行人 通风 卸水 出矿
9.1.1.3 采准切割工作
1.阶段运输巷:下盘脉外单一沿脉布置。
2.行人、溜矿井: 双格溜井、 一格溜矿、 一格行人通风。
3.切割巷道: 脉内沿脉布置。
4.上 山:从切割巷道掘进。
5.上部脉内平巷:回风 行人 下放充填料。
9.1.1.4 回采充填工作
1.落矿:沿走向全面推进一次采全厚回采,以切割平巷为自由 面,以上山为工作面,打水平平行浅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