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单元写作《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想象、虚构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

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

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

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

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

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

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

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

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

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

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

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写作导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写作导学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训练目标 1.学会想象,理解想象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在写作中大胆想象和合理虚构,能够写出合情合理的想象作文。

作文题呈现: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

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佳作赏读神奇的书签只说一书生醉心功名,苦读诗书却理解甚浅,记忆不深,遂于暇日专去五台山祈福,以求来年金榜题名。

(1)(1)开篇即流露出虚构之特色。

书生所拜祠庙乃一褊狭险要所在,沿陡峭小径蜿蜒上山,数里之后方抵大雄宝殿。

到此殿进香者,由此颇见意诚。

(2)(2)半文半白,有《蜀道难》之风格,想象丰富,自然。

临别之际,一客僧送一书签,密嘱曰:“君得此签,来年必定高中。

”归家看签,签面乃魁星点斗,有独占鳌头之意。

魁星本文曲星下凡,连中三元,后为人间才子钦慕供奉,以求借其才华。

正沉吟间,书签突然幻化,竟凌空飘起,魁星真容,宛然在前,整体大小,不过寸许。

(3)(3)情节水到渠成,自然真实。

书生恍然悚惧,急急便要下拜。

魁星曰:“等来年高中,再拜不迟。

如今要务,不在多礼。

”书生急问高中之法。

魁星跳落至桌,足底现鳌,身形虽小却厚重无匹。

魁星站定鳌背,左手叉腰,右手一指书生,竟开口大骂:“似汝等一心只为功名,不思利人,岂有高中之理?利欲熏心之徒、利令智昏之辈,如何做得了股肱之臣?似汝这般,位卑则为蝼蚁,位高则为蛀虫。

可有半点范希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风?平日所看之书,淫盗怪谈,大失本心。

以世俗为真趣,视仁义为迂腐,叫本星如何点斗与尔?” (4)(4)创造性想象,点明主旨。

书生赧然,羞惭不语。

魁星左手虚晃,手中已多了支毛笔。

古往今来,不知多少状元举子,出于这支笔下。

毛笔一挥,语气渐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行差踏错,青年常有。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学历案(教师版)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学历案(教师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作文教学学历案【学习主题】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的作文教学【课标要求】在表达与交流中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学习目标】1、了解想象的作用,理解虚构的类型,运用虚构的技巧评价赏析范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虚构能力,提高想象、虚构的水平,并联系具体语境,灵活应用虚构技巧,完成写作任务。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一、想象一下:这一连串符号能够让你想到什么?明确:一带远山、曲折的山脉、蜿蜒的小路、弯曲的绳子、蛇、一池秋水、心电图、方便面、攒动的人头、妈妈的皱纹、荷花的香味、音乐的旋律、起伏不定的成绩、坎坷起落的人生、不平静的心情……二、请结合教材《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的“话题探讨”与“写法借鉴”的部分内容进行自学,掌握以下内容:1、什么是想象?想象对于文章写作有什么作用?想象,是凭借已知的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在文章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虚构,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开拓文章意境,给读者以丰富形象的审美享受,有力地揭示主题。

2、什么是虚构?虚构的目的是什么?基础是什么?虚构是指在文艺作品创作中,为了塑造典型、概括地反映生活真实而凭借想象进行创作的方法。

虚构的目的是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文章主题,以真实生活为基础。

3、你在以往的写作实践中是怎样运用想象、虚构的?课中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一、“作文的想象、虚构”相关知识介绍。

想象,是凭借已知的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写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更谈不上文学艺术的创作。

想象在组织和补充生活素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运用想象,才能把分散的、零星的生活素材集中起来,概括起来,也只有充分地运用想象,才能使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更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饱满,所描述的事物才会更加具体生动。

课本中诗歌、散文、小说里的那些令人叫绝的章节,无不渗透着作者奇妙的构思和独到的想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想象、虚构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

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

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

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

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

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

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

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

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

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

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

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

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像的驰骋。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想像世界学习虚构》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想像世界学习虚构》教学设计

编写意图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作文要真实,不但要写真情实感,而且要写真人真事、真景实物。

这自然是有道理的。

因为学生长大走上社会以后,写作的文章几乎都是真实的,产品说明、工作总结、情况汇报,都得一是一,二是二,不能胡编乱造;而当作家或业余写小说编故事的人很少。

但是从全面培养人的基本素质考虑,虚构又不可或缺。

因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有很好的想像能力,想像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像便没有创造。

而作文的虚构是培养想像能力的有效途径。

过去作文强调写实,但是并没有把写实真正落实。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老师布置作文时一再强调要写实,不能虚构,可是,讲评课上大加赞扬的作文却常常是移花接木的虚构之作;只是学生把故事编得圆,没有让老师看出破绽。

而老师实际上也没有可能去核实学生作文的内容。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写实和虚构分开。

要写实就必须落实,如规定必须写大家都知道的人和事,大家都看得见的景和物。

要虚构就明确虚构,看谁虚构得大胆而又合乎情理。

这就是本次安排写虚构性作文的出发点。

教学建议一、虚构性的作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现实生活典型化。

就是把生活中的素材集中、概括,加工提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物的“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

课本上的例文《程序控制的把戏》和后面“有关资料”中附的《对门》就属于这一类。

一类是科学幻想的。

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大胆想像,如外星人、时空隧道、记忆移植等等。

后面“有关资料”中附的《乔迁之喜》和《重生》就属于这一类。

二、“写作练习”中第1、2题是有关科学幻想的,第1题写外星人的来访,第2题写人类怎样对付星球的撞击。

第3题是读写结合的题,先要理解这几句诗的含义,然后虚构一个故事,表达同样的含义。

第4、5题可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胆想像编写寓言故事。

三、这里就生活现象典型化的题目不多。

教师可适当补充,或让学生自由命题。

有关资料一、作家谈虚构1.小说的虚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构的概念,学会通过想象创造出一个虚构的世界。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图像表达虚构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虚构的概念与特点2. 虚构世界的构建方法3. 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4. 创意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5. 学生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虚构的概念和特点,学会构建虚构世界,表达虚构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虚构作品的艺术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构的概念、特点和构建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虚构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虚构作品示例、评价标准、创作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创意素材。

六、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虚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虚构的基本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虚构作品的独特性。

3. 构建虚构世界:讲解虚构世界的构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

4. 表达虚构作品:教授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如语言、图像等。

5. 创意思维与想象力培养:开展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6. 学生创作实践:分组进行虚构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7.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8.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七、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虚构主题,创作一幅图像作品。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创作的虚构世界。

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虚构作品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

2. 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虚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虚构作品展览,拓宽视野。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回忆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

在写作时,我们能就不在眼前的事物而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叫想象。

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

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

[名师支招]想象,是凭借已知的形象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虚构,是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根据生活内容虚拟出来的情节画面。

虚构是想象和联想的必然结果,是与想象和联想交替进行的。

在文章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虚构,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开拓文章意境,给读者以丰富形象的审美享受,有力地揭示主题。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艺术形象,就是作家借助于丰富的想象,虚构出来的经典形象。

其他如《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等艺术形象,都是想象虚构出来的形象。

诗歌、散文、戏剧等艺术作品,无不是借助于想象和虚构才能完成创作的。

一篇没有想象和虚构的参与而写出的文章,必定行文凝滞生涩,呆板直白,难以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在具体操作中,运用想象和虚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去实现。

一、打破时空界限,合理运用夸张、变形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有时在构思时,作者打破时空界限,让不同时空的人物聚合在一起,以此刻画人物,揭示主题。

如魏明伦的荒诞剧《潘金莲》,让不同时空的人物大聚会,除我们熟知的武松、武大郎和潘金莲之外,施耐庵、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现代公安派出所警察、法官等古今中外的人物汇聚在一起,演绎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情节离奇荒诞,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上演之后,曾引起极大反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想象世界__学习虚构》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想象世界__学习虚构》教案1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门径指引】如果你打开《新旧约全书•创世记》,或翻阅一下《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或想一想女娲补天一类的故事,你就会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完成自己民族的史前史,都毫不例外地离不开想象。

文学创作更离不开想象。

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谈到文章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的确,文章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象,而想象又是虚构的前提。

那么,想象与虚构,跟我们通常强调的真实——在真人真事、真景实物中表现真情实感是不是相矛盾呢?我们说想象虚构与表达真情实感二者并不矛盾。

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情绪、意念的一种精神产品,一方面,它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经过头脑加工改造过的主观产物。

因此作文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客观的复印,作文中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包含了主观认识、审美情趣的现实生活的再现。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篇作文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虚构的成分,即使是记叙文、散文这类要求写真人真事的作文也是如此。

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有很好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而作文的虚构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点指津】什么是想象?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回忆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

在写作时,我们能就不在眼前的事物而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叫想像。

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

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

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

如何在作文中借助想象进行艺术虚构呢?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4单元写作《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想象、虚构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多重对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文本当我们读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图;当我们听着那如泣如诉的古筝独奏《苏武牧羊》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衰草连天的草原,苏武正怀抱符节,步履维艰地向前走着;面对着黑板上的一个圆,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我们所生活的星球。

想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吧。

二、文本解读:(一)想象1.想象的概念: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回忆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对此概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理解:第一,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例如,我们没有去过草原,但当我们读到《敕勒歌》中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丽景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微风吹动着茂密的牧草。

不时露出牧草深处的牛羊。

这幅我们从未感知过的图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蓝天、草地、微风、牛羊等记忆表象的组合构成的。

第二,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例如,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他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并不是他所感知过的;我们在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的形象也是我们未曾感知过的。

这些没有感知过的但又出现在头脑中的新形象是想象的结果。

2.想象方式想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又是如何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呢?(1)黏合展示:美人鱼、飞马等想象形象。

分析: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与强调展示:千手观音、九头鸟等形象。

分析: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叫做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展示:白蛇与青蛇海绵宝宝与派大星分析: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典型化展示: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祥林嫂的形象分析: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概念入手,理解什么是想象力。

并通过列举学生们熟悉的形象分析其形成的方式,进而掌握想象的方式。

(二)虚构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

那么,我们写作文是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平时我们写作文时,总是要求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如今,要求大家虚构作文,有的同学难免会觉得这是不是矛盾啊。

同学们一定看到过某些电视剧的开头,经常会打上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没错!虽然是虚构的故事,有的却能让我们追剧追得废寝忘食,为什么呢?我们能在其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能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

好的影视作品是这样,好的文学作品也是这样。

虚构,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同样是以实际生活为根据,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1、虚构概念虚构是指创作者在从事写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思维,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为了表现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2、虚构性的作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现实生活典型化,把生活中的素材集中概括,加工提炼的社会生活类,如鲁迅的《祝福》;一类是科学幻想类,如刘慈欣的《三体》。

3、如何虚构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

写作时撷取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构思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必然对生活素材有所取舍,并按我们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看法、感情加以叙述和描写,这些就是艺术虚构。

艺术虚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虚构故事的人物。

其次,虚构生动的情节。

第三,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

最后,虚构特定的环境。

常用虚构手法:(1)移花接木法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

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才是典型的东西。

”这就是“移花接木”。

鲁迅的小说中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塑造有很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孔乙己》,就是作者想要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而“移”到是“孔乙己”身上。

(2)添枝加叶法在作文中描写某一真实事件,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者只有一个轮廓、梗概,这就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

作家茹志娟在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中,只是在弹火纷纷的夜晚跟着一个通讯员,“默默无声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竞走比赛”,后来通讯员的面貌也记不清了,真人真事就这样简单,但作家在写作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洋洋洒洒,细致入微,一系列的动作、肖像、对话、环境等描写,使得故事妙趣横生,人物跃然纸上。

(3)偷梁换柱法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就有很多人物塑造采用了这种方法,主人公孙少平曾激励了一代青年,而他就是作者路遥直接取材于自己的弟弟王天乐,特别是王天乐曾当过五年的煤矿工人,路遥说:“他(王天乐)对这个我最薄弱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特别具体的素材。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于是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

”所以在这番偷梁换柱之后,使孙少平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尤其是在第三部里,真实地反映了他在矿区的生活、工作,从多方面再现了煤矿工人的典型形象,使孙少平的性格也更加鲜明。

(4)超级链接法翻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有很多都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其题材的新颖、主题的深刻而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这就是运用了超级链接法收到的效果。

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以赤兔马作为一个触发点,在此基础上,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吕布、董卓、关羽等人物,同时这几个人的为人又正好与话题“诚信”相关,于是就充分展开想象,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命的感人故事,构思独到,想象丰富。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授虚构的概念,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实际应用的方法。

4、虚构训练组织学生有序进行“胡编乱造”的游戏。

思考:虚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游戏内容如下:“胡编乱造”(1)步骤一:第一大组:写一个表事物名称的词语。

例如:爸爸、老师、桌子……第二大组:写一个表地点的词语。

例如:月球、公园、操场……第三大组:写一个表动作的词语。

例如:吃饭、看电影、踢球……(2)步骤二:在“事物”、“地点”、“动作”的纸条里各抽一张,将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例:爸爸在月球吃饭。

(3)步骤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这一大组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个句子扩展成一段话,力求使这段话合情合理,使人信服。

例:科技日新月异,快速发展。

2057年,月球成了人类的旅游胜地。

作为开发科技人员之一的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月球度假。

坐在月球的大氧气罩里,我们和爸爸一起享用了一顿丰富而又奇妙的宇宙餐。

步骤三时,播放激发想象的乐曲。

老师下去指导写作情况。

(4)步骤四: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自己这一小组内各个同学的作品,合作品评。

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读给全班同学共同点评。

总结:虚构的原则1、虚构要有目的2、虚构大胆,要合情合理(以真实生活为基础)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

——巴尔扎克三、合作探究学生集体讨论: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如何进行虚构呢?首先,虚构人物性格。

无论写什么样的人,都允许虚构人物的性格,甚至将许多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

这完全是为了表现典型人物性格的需要。

其次。

虚构生动的情节。

鲜明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写作时要善于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剪裁、加工、组接,进行虚构。

最后,虚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

只有这样人物血肉才能丰满,人物性格才能够鲜明,人物形象才能够突出。

四、探究尝试1.根据26个英文字母展开合理想象写一句话。

2.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形态,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定的形态,表示一定的内容。

选择下列图形中的一个,先进行合理想象,然后以《XX形的启示》为副标题,自拟正标题。

图形有:正三角形;梯形;倒三角形;不完整的圆;直线;曲线。

(黑板上画出图形)五、课堂小结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

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

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

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

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

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

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

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像的驰骋。

虚构是写作必备的能力。

虚构要以真实为基础。

虚构性的作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现实生活典型化。

就是把生活中的素材集中、概括、加工提炼。

一类是科学幻想的,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大胆想象,如外星人、时空隧道、记忆移植等等。

六、课后作业请以“人与环境”为话题,请用想象和虚构手法写一篇反映环境问题的文章,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拟题目,自主立意,自选文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