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想象、虚构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

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

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

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

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

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

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

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

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

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

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

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学历案(教师版)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学历案(教师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作文教学学历案【学习主题】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的作文教学【课标要求】在表达与交流中运用联想与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学习目标】1、了解想象的作用,理解虚构的类型,运用虚构的技巧评价赏析范文。

2、培养学生的想象与虚构能力,提高想象、虚构的水平,并联系具体语境,灵活应用虚构技巧,完成写作任务。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一、想象一下:这一连串符号能够让你想到什么?明确:一带远山、曲折的山脉、蜿蜒的小路、弯曲的绳子、蛇、一池秋水、心电图、方便面、攒动的人头、妈妈的皱纹、荷花的香味、音乐的旋律、起伏不定的成绩、坎坷起落的人生、不平静的心情……二、请结合教材《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的“话题探讨”与“写法借鉴”的部分内容进行自学,掌握以下内容:1、什么是想象?想象对于文章写作有什么作用?想象,是凭借已知的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在文章写作中,合理运用想象虚构,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开拓文章意境,给读者以丰富形象的审美享受,有力地揭示主题。

2、什么是虚构?虚构的目的是什么?基础是什么?虚构是指在文艺作品创作中,为了塑造典型、概括地反映生活真实而凭借想象进行创作的方法。

虚构的目的是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文章主题,以真实生活为基础。

3、你在以往的写作实践中是怎样运用想象、虚构的?课中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一、“作文的想象、虚构”相关知识介绍。

想象,是凭借已知的形象创造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

写作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更谈不上文学艺术的创作。

想象在组织和补充生活素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运用想象,才能把分散的、零星的生活素材集中起来,概括起来,也只有充分地运用想象,才能使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更丰富,人物的形象更饱满,所描述的事物才会更加具体生动。

课本中诗歌、散文、小说里的那些令人叫绝的章节,无不渗透着作者奇妙的构思和独到的想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表达交流《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想象、虚构的概念和方法。

掌握虚构作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

”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

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

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

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

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

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

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

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

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

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

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

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

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像的驰骋。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虚构的概念,学会通过想象创造出一个虚构的世界。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图像表达虚构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其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虚构的概念与特点2. 虚构世界的构建方法3. 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4. 创意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5. 学生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虚构的概念和特点,学会构建虚构世界,表达虚构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虚构作品的艺术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虚构的概念、特点和构建方法。

2. 示范法:展示优秀虚构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互相评价。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虚构作品示例、评价标准、创作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创意素材。

六、教学进程:1. 导言:介绍虚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虚构的基本特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虚构作品的独特性。

3. 构建虚构世界:讲解虚构世界的构建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

4. 表达虚构作品:教授虚构作品的表达方式,如语言、图像等。

5. 创意思维与想象力培养:开展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想象力。

6. 学生创作实践:分组进行虚构作品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7. 作品展示与评价: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8.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

七、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虚构主题,创作一幅图像作品。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创作的虚构世界。

3.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虚构作品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创作作品的创意性和艺术性。

2. 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虚构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虚构作品展览,拓宽视野。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教学设计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教学设计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学习目标:1、借助对典型文段的分析,总结虚构作文的方法2、完成写作任务并互评,提高对虚构作文方法的运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一、导入泰戈尔曾说:“美的形象,是想象孕育出来的。

”当我们读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眼前就会出现一幅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图;当我们听着那雄伟激昂的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间不容发的鸿门宴席上,命悬一线的刘邦,屏息直视着项庄手里不知何时会刺来的剑尖的画面。

想象是我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写作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想象世界学习虚构”吧。

二、任务反馈根据课前预习任务,大家在课本上找出了虚构性文章的分类和虚构时要注意的问题,也会区分小说中真实的部分与虚构的部分。

我们来明确一下答案。

那我们自己写的虚构作品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篇,请大家在学案上在学案上用红笔划出优点,蓝笔划出缺点。

例文一例文二例文三问题预设:1、写作目的不明确2、写作手法单一3、人物性格不鲜明4、故事设定不严谨,逻辑不通三、方法总结1、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如何进行虚构?明确:虚构人物性格虚构生动的情节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虚构特定的环境3、虚构写作常用方法:艺术虚构法,梦幻仙游法,融合法,夸张法,设想推测法当堂检测请将虚构写作常用方法与作品连线四、练习提升下面我们来实践一下自己虚构、编故事的能力,做一个叫“胡编乱造”的游戏。

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准备两张小纸条,每张小纸条上写一个词语。

第1、2组的同学写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3、4组的同学写表示地点的词语,5、6组的同学写表示时间的词语,7、8组的同学写表示动作的词语。

我们将从这四组词语中各抽取一个,同学们根据这四个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10分钟内写成一段不少于150字的短文,力求使短文合情合理,使人信服。

互评讨论完成写作后,小组成员互相点评,每人至少点评三份,小组内推选出最优秀的一篇拍照上传。

小组长做好推荐记录建议点评点:1、虚构的目的是什么?2、写的内容是否是生活中的典型?3、内容是否很好地围绕主题而虚构?4、在哪些地方进行了虚构?5、这样虚构有什么好处?6、有没有想象一些细节来突出主题?7、是否有似曾相识但又十分陌生之感?五、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这样解释想象的作用,他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最新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教案1

最新想象世界学习虚构 教案1

最新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1《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升学生思想认识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当前语文教学教改的重要任务,而想象力本身就是创造力,它必然远离板滞,所以训练本身应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学生的想象都能振翅高翔。

(,)、学生不仅要有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还要有一定的理性深度。

3、情感与态度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教学步骤一、讲解想象的方式1(象形想象(抽象?具体)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识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象形想象要可感、含蓄。

2(象征想象(形象?意蕴)根据事物外在的或内在的某种具体特征,想象出某种与之相应的精神、品格或含意。

3(类比想象(此物?彼物)将两件以上的事物的相同(相似)或相异之处加以联系,从中获得某种启示,或用以说明费解的事物或抽象的道理。

4(推测想象(已知?拟测)根据事物的发展和过程,推测他的未来;根据熟悉的事物,推测生疏的或不存在的事物。

5(合成想象(群体?个体)集众美于一身或集众丑于一身,塑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二、常用虚构手法1(移花接木法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

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才是典型的东西。

”这就是“移花接木”。

鲁迅的小说中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塑造有很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孔乙己》,就是作者想要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而“移”到是“孔乙己”身上。

2(添枝加叶法在作文中描写某一真实事件,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者只有一个轮廓、梗概,这就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

作家茹志娟在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中,只是在弹火纷纷的夜晚跟着一个通讯员,“默默无声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竞走比赛”,后来通讯员的面貌也记不清了,真人真事就这样简单,但作家在写作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洋洋洒洒,细致入微,一系列的动作、肖像、对话、环境等描写。

高中语文课件《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高中语文课件《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虚构、编故事练习
• 文题: • 星期天,小明跟妈妈到菜市场去买菜,小明
和妈妈之间发生了一番争执。(15的情节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 2、这篇文章对生活素材进行了怎样的加工? • 3、那些虚构的细节表现了生活的真实,使文章更
有真情实感?
• 妈妈快步走到菜摊前,摊主一见生意上门,立刻扯着嗓子喊 :“瞧一瞧,看一看,真正刚割的韭菜,这位大嫂,您看看 ,多嫩,多水灵啊,称点吧……”妈妈低下头,翻看了一阵 子,满意地说道:“好吧,就称两斤。”小明凑上来,轻声 道:“妈,干嘛买韭菜,你最清楚的,我顶讨厌韭菜。”妈 妈眉头一皱,回应到:“可你奶奶爱吃,今儿个回去给她包 三鲜饺子吃。”小明一听顿时泄了气。嘴里咕哝着:“奶奶 ,奶奶,一天到晚就知道奶奶……”妈妈猛地回过头,犀利 的眼光象两把利剑一样直刺小明的心底,“亏你还读了十多 年书,一点道理都不懂,整天就知道顾着自己,难道你忘了 平日里奶奶是怎样待你的吗?”小明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良久没说出话来。
高考记叙文写作的重点
• 发挥想象,虚构故事,来反映生活的真实,会更 生动,更典型。
• 冰心:“就我所积累的一点散文创作实践经 验来看,我写的叙事散文,几乎没有一篇是百分 之百的纪实之作,也就是说,我的这类习作中, 大都含着虚构成分。”
• 题:傍晚,妈妈在做饭,我在做作业,而10岁的弟弟扔下作业、看 电视,于是我们三人有了一番对话。 文:“妈妈,我要看电视了。”弟弟扔下作业就去开电视,在厨房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 1、了解想象的类型 • 2、通过虚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教学重点: • 1、什么是想象?想象有什么作用? • 2、你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是否用到了想象?今后
的写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想象?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虚构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进行虚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虚构内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虚构的定义和作用2. 虚构的方法和技巧3. 虚构案例分析4. 学生练习虚构5.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虚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小说、电影、游戏等。

2. 讲解:详细讲解虚构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经典虚构案例,让学生了解虚构的实际运用。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虚构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故事。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虚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1. 虚构案例库:收集各类虚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参考。

2. 虚构作品展示平台:用于学生展示和交流作品。

3. 评价量表:用于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虚构作品是否具有创意、情节是否紧凑、人物形象是否鲜明等。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讨论、练习等。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虚构的奥秘。

2. 案例教学:分析经典虚构案例,让学生了解虚构的实际运用。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实施步骤1. 第一课时:介绍虚构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第二课时:讲解虚构的方法和技巧。

3. 第三课时:分析经典虚构案例。

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虚构练习。

5.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6. 第六课时: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不要过于限制他们的创作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教学设想:学习虚构其实就是培养想像能力.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强调要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许多写得好的作文常常是虚构之作,只是这些作品编得圆熟而已,说明写作往往离不开虚构,更离不开想像.因此,本节的作文训练以训练学生的想像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虚构的类型
2,通过虚构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步骤及设计: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本单元的知识短文,掌握以下内容:
1,什么是想像想像有什么作用
2,你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是否用到了想像
二,感悟想像的特征
1,在写作中,常听一些同学叹息:"这些事,我与经历过;这一主题,我也想过,为什么他写得这么精彩,而我不行呢."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艺术想像力.
举《荷塘月色》中若干运用想像展开描绘的语句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学生讨论:本文如何想像
师总结:这里,"羞涩"也好,"歌声"也好,都是主观想像之笔.既然是主观的,写作就会因人的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而各不相同.通常,荷塘容易描写,而月光下的荷花荷叶则较难描绘;画家绘画,不怕画断山衔月,就怕画月色下的景物,因为月景朦胧,波光林影时刻在变化着,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画画尚如此,要用语言文字表达画笔所不能表达的画物,自然更吃力.朱自清先生能把月光下寂静的荷塘写得如此富有生气,不是用宏伟的结构和华美的文字,只凭着新奇的想像,委婉细致地写出来,显得十分迷人.
2,再举一例,说明想像之特征.
想像可以大胆,可以虚构,可以是世界上从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而想像又具有虚构性的特点.不过,无论怎样虚构,想像都必须以客观现实作为基础和源泉.下面这篇文章正体现了想像的这个特点.
石榴郭沫若
(原文见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9期P43)
3,品析同龄人的作文,借鉴写法.
水生与宏儿的重逢-----续写《故乡》
[四川] 王建
(原文略)
或是《教师用书》P178之学生作文《对门》
三,总结:
写作中必须借助想像.首先,借助想像填补生活.作者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可是写文章却要求作者的知识是无限的.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靠丰富的想像.即使写亲身经历的事实,也不能没有想像,因为写文章不是对生活的完全照搬,对素材的取舍,情节的组合,人物活动的细节安排等等,都要作艺术性的处理,其中就包含着合理的想像.其次,借助想像构制文章.文章的构制是个复杂的思想活动过程,即使素材很丰富,也不是简单的拼接,其中有主题的提炼,素材的加工等等问题;此外还要考虑采用什么形式去表达.这种创造性思维中就包括想像.第三,借助想像使文章增色添彩.优美的意境,精辟的议论,跌宕的情节以及连珠的妙语,奇巧的比喻等等,都要凭借想像的驰骋.
四,写作练习:
1,就目前一些学校学生负担过重,学生健康,正常的课余活动被挤掉的现象,为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节目拟一个1分钟的专题节目.结尾屏幕上显示的是"孩子们应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描写的三个画面要和结尾屏幕显示的内容吻合.
要求:描写三个具体的镜头画面(总字数300字以上)
2,分别以"黑板"为题,展开联想想像,写出一方面对其表赞美,一方面对其表鄙薄的风格不同的两篇短文.
要求:(1)每篇围绕一个中心写.(2)咏物与抒情相结合.(3)每篇2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