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2015年7月《环境微生物学》作业考核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六)3

西交《环境土壤学》(六)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碳元素不是地球上丰度最高的元素,但它独特的原子结构使其成为存在形式最为复杂的元素,也是地球上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元素有4个共价键,这些键很容易跟其他元素链接成长而稳定的复杂分子,以吸收、储存、交换周围环境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界的碳稳定同位素有C 和C两种,丰度分别为98.89 和1.11 ,我们熟知的MC是碳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是5 730 a。
碳元素的自然赋存状态有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包括数以百万计的有机化合物。
自然界中碳同位素的分馏主要有动力学分馏效应和碳同位素交换反应。
从根本上影响碳同位素分馏的是生物因素。
但生物过程复杂多变,难以像物理过程那样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而得出准确严谨的解释。
这也正是为什么碳循环的研究要比水循环更加复杂的原因。
研究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规律是揭示地球环境因子变化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碳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影响着地球气候与环境的变化,CO2。
在大气中含量的变化是地球气候发生改变的关键;另一方面,碳是生命物质的最基本元素之一,生命活动是碳元素在自然界进行循环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由于生命有机物质中碳元素中“轻碳”( C)比“重碳”(坞C)含量高,因此通过研究岩石中碳的同位素组成比例的变化可以了解地质时期生命活动与碳循环的关系,从而揭示大气和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过程。
1 碳循环概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碳并非储存于生物体内,而是储存于大量的地壳沉积岩中。
一方面沉积岩中的碳因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化学作用分解后进入大气和海洋;另一方面生物体死亡以及其他各种含碳物质又不停地以沉积物的形式返回地壳中,由此构成了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
碳的生物循环虽然对地球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从以百万年计的地质时间上来看,缓慢变化的碳的地球化学大循环才是地球环境最主要的控制因素。
1.1 碳元素的分布从全球的角度讲,碳元素分布于地球各圈层若干主要的储库中。
碳有着巨大的不活动的地质存储库(如岩石圈等)和较小的、但在生态学上活动积极的大气圈库、海洋库和生物库。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试卷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 蓝藻的营养类型为光能自养型。
2.大肠杆菌长为 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0.5um*0.2um 。
3.水处理中活性污泥中的细菌采用对数生长时期的细胞。
4.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为肽聚糖磷壁酸。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C H O N P S 。
7. 大肠杆菌个数可作为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指标。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消毒。
9. 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关系。
10.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营养菌丝。
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码写在题后的○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c①糖类②蛋白质③核酸④脂肪2.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d①石灰②CuSO4 1③KMnO4④漂白粉3.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a①加富培养基②选择培养基③鉴别培养基④普通培养基4. 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b①乳酸②乙醇③丁酸④乙酸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b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6.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b①乙酸②乙醇③乳酸④丙醇7.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c①细菌>放线菌>真菌②细菌>真菌>放线菌③放线菌>真菌>细菌④真菌>细菌>放线菌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a①微生物病毒②昆虫病毒③植物病毒④动物病毒9.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的○B①30% ②70% ③95% ④100%10.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C①硅胶②明胶③琼脂④纤维素11.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B①CO2②CH4③NH3④H2S12.酵母菌属于○微生物C①好氧型②厌氧型③兼性厌氧型④微厌氧型13.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A①巴氏消毒②干热灭菌③间歇灭菌④高压蒸汽灭菌14.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D①互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竞争关系④拮抗关系15. 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B①细菌②酵母菌③霉菌④病毒16.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C①105℃,2小时②121℃,30分钟③160℃,2小时④160℃,4小时17.生鞭毛最多的菌属于○①螺旋菌②杆菌③球菌④假菌丝18.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C①被动扩散②促进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基团转位运转19.在生物界分类中食用菌属于○B①病毒界②真菌界③原核原生生物界④真核原生生物界20.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B①NH3②HNO3③N2④HNO2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在题后○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该题无分。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题库及答案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一、填空题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形态构造简单的无器官分化或仅有低级器官分化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或非细胞生物的统称,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
2.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吕文虎克,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巴斯德和德国学者科赫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3.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史前时期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形态学发展阶段,现处于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阶段。
4.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病毒界。
5.生物分类学家将种做为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相近似的分类基本单位归为一类,称之为属,更高一级的分类单位依次推为科、目、纲、门、界。
6.细菌分类除形态、构造性状外,需要增加生理的、生化的、生态的、性状做为补充。
7.微生物的学名采用“双名法”,是按属名和种名而命名的,前者采用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名词,后者采用以小写字母开头的拉丁语化的形容词。
8.Escherichia coli castellani and chalmers,是由Castellani和chalmers给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命名。
9.Bacillus sp.(spp.)是属名,sp.是单数,spp.是复数,表示该细菌的名称只有属名,没有种名。
10.Protoplast即原生质体,它是一切细菌所共有的细胞构造,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原核。
11.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大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亚硝酸细菌属,硝酸细菌属等。
12.常见的G+无芽孢杆菌类细菌的代表属有乳酸杆菌属、分枝杆菌属等。
13.放线菌的菌体形态呈辐射状,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大多数为化能异养营养型微生物。
14.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磷壁酸,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独有的化学成分是脂多糖。
15.磷壁酸是G+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芽孢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G-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蓝细菌中。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库(一)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
)1.(D)不是细菌细胞质中含有的成分。
A、水B、蛋白质C、核酸D、磷壁酸2.下面霉菌孢子中( B )不是无性孢子。
A、分生孢子B、子囊孢子C、孢囊孢子D、节孢子3.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 B )。
A、5:1B、25:1C、40:1D、80:14.蓝细菌属于(A)型的微生物。
A、光能自养B、光能异养C、化能自养D、化能异养5.所有微生物的世代时间(A)。
A、是不同的B、在30分钟之内C、为 3小时D、为12小时6.嗜碱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D )生长的微生物。
A、在冷的温度下B、在高压下C、在高温下D、在高pH值下7.微生物分类中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D )。
A、科B、属C、目D、种8.鞭毛是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它( C )。
A、起源于细菌的细胞壁B、存在于不少的杆菌和球菌中C、是细菌运动的器官D、可能具有性器官的功能9.干燥可以(C )。
A、杀死微生物营养细胞,甚至其休眠体B、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C、保存微生物D、作为一种简便的杀菌方法。
10.生活用水通常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原理是氯气或漂白粉(A)。
A、氧化微生物细胞物质B、增加水的渗透压以抑制微生物活动C、能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D、起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抑制细菌的繁殖11.可见光( B )。
A、无论有氧无氧条件下,都可杀死微生物B、为部分微生物提供能量C、保护微生物免受病毒感染D、刺激所有大型真菌子实体的分化1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13.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 C )形式被细胞利用。
A、光能B、热能C、ATPD、动能14.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A)。
A、孢囊孢子B、子囊孢子C、卵孢子D、接合孢子15.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B )。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卷3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环境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形式被细胞利用。
A.热能B.动能C.光能D.ATP2.藻类一般是光合自养型。
()A.正确B.错误3.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A.蛋白质B.脂类C.糖类D.核酸4.病毒的化学成分除了核酸和蛋白质以外,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
()A.正确B.错误5.C、H、O、N、P、S是组成细菌细胞的主要元素。
()A.正确B.错误6.在微生物生长的滞留适应期,细胞快速分裂。
()A.正确B.错误7.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能量储存形式。
() A.正确B.错误8.蓝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化能自养B.化能异养C.光能自养D.光能异养9.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A.苯胺黑和碳酸品红B.美蓝和刚果红C.结晶紫和番红D.刚果红和番红10.营养物质从胞外运输到胞内需要消耗代谢能但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简单扩散B.基团转位C.促进扩散D.主动运输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D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A4.参考答案:A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B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D。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五)3

西交《环境微生物学》(五)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微生物遗传一、微生物遗传相关概念1、遗传:指上一代生物如何将自身的一整套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
2、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也是遗传型的改变。
3、遗传型:又称基因型,指某一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遗传因子即基因组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或潜力。
4、表型:指某一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特性的综合,是其遗传性在合适环境条件下通过和发育而得到的具体表现。
是一种现实性。
5、饰变:外表的修饰性改变,即一种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例题1:什么是微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如何得以证明?解析:遗传和变异是一切生物最本质的属性。
微生物与其他任何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 inheritance )和变异性( variation )。
遗传性是指生物的亲代传递给其子代一套遗传信息的特性。
变异性是指生物的遗传性的改变,即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微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DNA,但是DNA 不是唯一的遗传物质,较少的微生物也靠RNA 进行遗传。
格里菲斯经典转化实验(1928)及埃弗里、麦克劳德、麦卡蒂等人的转化补充实验(1941)及赫西和蔡斯大肠杆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二、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1、转化实验发现者:英国人Griffith于1928年首次发现这一现象。
研究对象:肺炎链球菌S型和R型1944年Avery等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2、噬菌体感染实验研究人:美国的Hershey 和 Chase于1952年研究对象:噬菌体在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只有DNA进入了细胞,又一次证明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3、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研究人:Conrat 和 Singer于1956年研究对象:TMV 与 HRV只有核酸才是负荷遗传信息的真正物质基础。
(完整word版)环境微生物学试题(精华版)(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环境微生物学试题答题要点(精华版)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计30分)噬菌体:是侵染细菌、放线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菌落:菌落是指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微生物的单细胞经过生长繁殖,形成肉眼能看到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的微生物群体。
PHB:是细菌细胞中含有的叫聚羟基丁酸盐的贮藏物质。
初生菌丝体:担子菌的孢子直接萌发而成的菌丝体,一般不会繁殖成为子实体。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是由菌丝分枝顶端细胞或者由菌丝分化成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细胞分割缢缩而成的单个或者成簇的孢子。
间歇灭菌法:是利用常压蒸气反复灭菌的方法。
生物氧化: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化学杀菌剂:能够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共生:两个微生物在一起时形成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两者高度的协调和彼此得利。
启动子: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它含有与RNA聚合酶结合并启动转录的保守序列。
操纵子:负责合成特殊蛋白质的基因簇。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组成的整体系统。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絮凝体。
联合固氮:是指某些生活在植物根的表面至根皮层细胞间而不进入植物根细胞的微生物进行固氮作用的现象。
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是指微生物还原硝酸产生气态氮的过程。
活性污泥法: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反应器:是通过酶、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的固定化,进行物质转化的反应器。
根际微生物:生长在植物根系直接作用土壤范围内的微生物。
纯培养: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
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在细菌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质膜的较为坚韧并略具弹性的结构。
二、是非题(每题1分,计10分)∙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 + )∙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
自然界中杆状最常见,球状次之,螺旋菌最少。
( - )∙某些藻类如团藻属存在群体形态。
( + )∙光合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学》期末考试拓展学习(六)4

西交《环境微生物学》(六)第八章物质循环中的微生物第一节氧循环一、地球物质的循环1、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各种基本元素(O、C、N、P、S、Fe等)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的过程。
包括天然物质循环和污染物质的循环,其实从本质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污染物质的进入,会影响原有的物质循环的某些环节。
推动物质进行循环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其中生物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而微生物在这当中又占了极重要的地位。
2、地球物质循环中生物的作用地壳中的碳、氮、磷、硫等生物营养物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被吸收合成生物有机体,沿着食物链(网)的途径被逐级转移,部分物质通过代谢作用排入水体,生物死体在有关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重新返回到水体中,开始新的循环。
例题1:何为物质循环?解析:物质循环的概念是指各种基本元素(O、C、N、P、S、Fe等)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的过程。
包括天然物质循环和污染物质的循环二、氧循环O2的产生:绿色植物与微生物的光合作用。
O2的消耗:生物的呼吸与燃烧。
所谓氧循环实际上是O2和CO2得循环。
无论是O2还是CO2,除了在大气中的含量以外水体(海洋)中的含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节碳循环三、纤维素的分解纤维素是葡萄糖高分子聚合物(C6H10O5)n,n=1400-10000。
来源:以树木、农作物为原料的工业生产,如造纸、印染等。
作用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
分解过程:首先必须经过微生物胞外酶(水解酶)的作用,使之水解成可溶性的较简单的葡萄糖后,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分解。
四、半纤维素的分解半纤维素是由五碳糖、六碳糖及糖醛酸组成的多糖,是存在于植物细胞壁的杂多糖。
造纸废水和人造纤维废水中含半纤维素。
分解过程: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大多能分解半纤维素。
许多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节细菌及放线菌能分解半纤维素。
霉菌有根霉、曲霉、青霉及镰刀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交2015年7月学期《环境微生物学》作业考核试题西交《环境微生物学》在线作业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与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
A. 烈性噬菌体B. 温和噬菌体C. 病毒D. 类病毒-----------------选择:B2. 目前用于抗体标记的酶是()。
A. 葡萄糖磷酸化酶B. 磷酸果糖激酶C. 辣根过氧化物酶D. 葡萄糖转移酶-----------------选择:C3. 平板计数法属于()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
A. 精确的B. 粗略的D. 生理指标的-----------------选择:A4. 甘氨酸的解离常数是pK1=2.34, pK2=9.60 ,它的等电点(pI)是( )A. 7.26B. 5.97C. 7.14D. 8.25-----------------选择:B5. 下列有关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 其功能之一是切掉RNA引物,并填补其留下的空隙B. 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C. 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力D. 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力-----------------选择:B6. 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A. 骤然冷却B. 缓慢冷却C. 浓缩D. 加入浓的无机盐-----------------选择:7. 下列微生物细胞构成中对营养物质吸收影响最大的是()。
B. 细胞壁C. 荚膜D. 细胞质-----------------选择:8. 阻遏蛋白结合的位点是:()A. 调节基因B. 启动因子C. 操纵基因D. 结构基因-----------------选择:9. 在()下,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
A. 最低温度B. 最高温度C. 最适温度D. 冰点以下-----------------选择:10. 以下都是地球上的氮循环的必要成分,除了()之外。
A. 磷酸钙B. 氨C. 硝酸盐离子D. 氨基酸-----------------选择:11. 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B. 酶不起作用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D. 从一个单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选择:12. 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活可能是因为()。
A. 形成芽孢B. 只代谢葡萄糖分子C. 没有细胞膜D. 没有染色体-----------------选择:13. 辅酶与酶的结合比辅基与酶的结合更为( )A. 紧B. 松C. 专一D. 活泼-----------------选择:14. 在厌氧条件下,下列哪一种化合物会在哺乳动物肌肉组织中积累?()A. 丙酮酸B. 乙醇C. 乳酸D. CO2-----------------选择:15. 一次三羧酸循环可以消耗()个CoA。
A. 1B. 2C. 3D. 4-----------------选择:16. 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为()。
A. 被动扩散B. 主动运输C. 促进扩散D. 基团转位-----------------选择:17. 以下有关氮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氮源是微生物细胞组分中氮素的来源B. 氮源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C. 无机氮化合物充足时固氮菌仍优先进行固氮作用D. 氮源是少数微生物的能源物质-----------------选择:18. 微生物中蛋白质合成是()的一个方面。
A. 分解代谢B. 光合作用C. 合成代谢D. 化学渗透-----------------选择:19. 下列有关腐生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腐生细菌是化能异养型的B. 腐生细菌只能从死的有机残体中获得养料C. 腐生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决定性作用D. 自然界大多数细菌属于腐生细菌-----------------选择:20. 脂肪大量动员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 葡萄糖B. 酮体C. 胆固醇D. 草酰乙酸-----------------选择:西交《环境微生物学》在线作业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A. 丙酮酸羧化酶B. 果糖二磷酸酶C. 磷酸果糖激酶D. 葡萄糖—6—磷酸酶-----------------选择:2. 影响生物富集因子的因素包括()A. 污染物质因素B. 生物因素C. 环境因素D. 化学因素-----------------选择:3. 生物体物质代谢调节的基本方式包括()A. 激素调节B. 酶调节C. 整体水平调节-----------------选择:4. 关于细胞色素叙述正确的有()A. 均以铁卟啉为辅基B. 铁卟啉中的铁离子的氧化还原是可逆的C. 均为电子传递体D. 均可被氰化物抑制-----------------选择:5. 基因突变包括()A. 碱基对的转换B. 碱基对的颠换C. 碱基对的插入D. 碱基对缺失-----------------选择:6. 氮在环境中的主要形态有()A. 分子氮B. 蛋白质、核酸等有机氮化合物C. 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选择:7. 在分子克隆中,目的基因可来自()A. 基因组文库B. cDNA文库C. PCR扩增D. 人工合成-----------------选择:8. 微生物参与汞形态转化主要有()A. 甲基化作用B. 氨化作用C. 氧化作用D. 还原作用-----------------选择:9.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取决于()A. 膜内外环境B. 膜的性质C. 物质的结构-----------------选择:10. 下列属于酶的特点的是()A. 催化专一性高B. 催化效率高C. 温和的外部条件D. 种类多-----------------选择:西交《环境微生物学》在线作业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三、判断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蛋白质在小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向阳极移动,而在大于等电点的pH溶液中,将向阴极移动。
()A. 错误B. 正确-----------------选择:2. 杂交双链是指DNA双链分开后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A. 错误B. 正确-----------------选择:3. 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NAD+再生。
()A. 错误B. 正确-----------------选择:4. 核酸探针是指带有标记的一段核酸单链。
()A. 错误B. 正确-----------------选择:5. 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物为乙酰CoA。
()B. 正确-----------------选择:6. 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A. 错误B. 正确-----------------选择:7. 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A. 错误B. 正确-----------------选择:8. ATP是生物体内唯一的能量储存形式。
()A. 错误B. 正确-----------------选择:9. 酶的比活力可表示酶纯度,因此比活力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ml酶制剂含有多少活力单位表示。
()A. 错误B. 正确-----------------选择:10. 生物体内只有蛋白质才含有氨基酸。
()A. 错误-----------------选择:11. 所有微生物的生活都需要呼吸,所以都需要氧气。
()A. 错误B. 正确-----------------选择:12. 甘油具有光学活性是因为分子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
()A. 错误B. 正确-----------------选择:13. 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A. 错误B. 正确-----------------选择:14. 膜功能的不对称性是因为膜脂、膜蛋白及膜糖分布的不对称性。
()A. 错误B. 正确-----------------选择:15.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
()A. 错误B. 正确-----------------选择:16. 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A. 错误B. 正确-----------------选择:17. 微量金属元素是指细胞中含量极少、几乎不起作用的元素。
()A. 错误B. 正确-----------------选择:18. 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的一小部分。
()A. 错误B. 正确-----------------选择:19. 膜脂分子的热运动方式主要是翻转运动。
()A. 错误B. 正确-----------------选择:20. 土壤中发生反硝化作用会使土壤肥力降低。
()A. 错误B. 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