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冲刺黄金备考指南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南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专题:/guojia/一、行测备考指南备考之前,考生需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测试内容有所了解,目前国考行测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考试除了了解考试内容外,也应多注意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华图网校建议大家可以注意以下学习方法:1.务必学练结合很多考生在考试将近阶段,容易出现2个问题,要么光学不练:每天光做真题、模拟题,搞题海战术;要么每天只是看教材,要求自己能够在几天之内看完一本教材,希望通过这些教材能够掌握考试所有考点,不做真题和模拟题加以巩固。
以上2种情况是不准确的,建议各位考生,在最后的一个多月复习中,可以做真题为主,以读教材为辅,“学”、“练”结合,进行备考。
通过大量的成套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来培养自己的实战状态,在练习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或知识点的话回到教材,复习掌握自己相对来说不是很熟练的知识点,查漏补遗,目的就在于在考试中能够凸显自己的优势,提高自己的短板。
2.练习用最快的速度做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难度不大,小学加初中的数学水平,高中的语文水平,大学的逻辑思维水平。
如果没有考试时间限制,大多数人都能得到相对高分。
很多考生之的问题在于为题目做不完。
考试时平均50秒里,考生要完成一道题目的阅读、思考、作答、填涂,确实有一定难度。
所以,考生复习时要有意识地进行速度练习。
同时建议议考生做完一种题型再填涂答案,或做完5道题或10道题再着手填涂,避免做完一道涂一道,防止浪费时间。
3、注意总结很多同学只是做题而缺乏总结,导致效率低下,建议大家学会总结,对于正确的已经掌握的题目类型,要记录其做题方法,以及可以更快得出答案的技巧;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学会明白为什么没做对,错在哪里,已经怎么改正。
同时建议大家在考前不要切勿再做新题,如出现偏差,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情绪。
应以“温故””为主,温习之前做过的题目,尤其是历年真题、经典练习题中的错题、不会做的题目,要特别重点记忆真题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战策略以及申论历年试卷

如今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日益激烈,并且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因此简单的依靠短时间的突击或者临场发挥是不可能实现行测高分的。
为了帮助考生突破公务员考生行测复习瓶颈,实现公职梦想,建议考生们可在花海流芳的四月天开始备战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在此为考生提出五步复习策略:第一步真题演练,把握全局历年真题是最具有权威性、全面性和指导性的复习材料,它能够清晰的反映出命题者的命题思路,这是其他复习资料无法替代的。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练习,考生不仅能够明确地掌握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题量以及解题方法,还能够从历年真题的变化过程中看出命题中稳定的元素以及变化趋势。
因此,考生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要精研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五年的真题。
在此过程考生要按照自己的能力逐一答题,无需限制时间。
考生在自己做完题目后,一定要及时核对答案与解析,这样考生才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及时掌握命题中稳定的元素。
在此我们要提醒广大考生在选择真题时,一定要选择一本答案准确、解析详尽、解法最优的真题集。
第二步专项精研,掌握思维方法通过第一步的复习考生已经明确知道行测包括五大专项,并且考生也初步了解自己在每个专项的具体情况。
但是考生对各个专项的具体内容并不了解,其实这五大转型每个专项都包含若干个基本题型,并且每种题型都有自己相应的解题思维方法,可谓整个内容体系是很庞杂的。
考生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全掌握住的,这就要求考生要耐心全面的复习每个专项的内容,透彻的掌握住每种基本题型的解题思维方法。
这一步至关重要,可谓是建万层大厦的第一步。
因此我们提醒考生选择行测教材一定要慎重,一定要选择比较有权威的教材,以免被误入歧途。
第三步题库演练,掌握实战技巧纵观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知,其总题量在135~140道之间,要求在120分钟作答,除去涂答题卡的时间,平均每道题的作答时间在50秒左右,并且试题的灵活性越来越大,区分度越来越明显,对应试者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考生只是掌握住每种基本题型的解题思维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考生要想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会解题,还得会快速解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计划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计划当地省考已落下帷幕,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许多有意于在年底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斗争一把的考生们现已初步有条不紊地温习备考。
时刻富余,打一场有准备的战役天然让人满怀决计与等候,可是如何计划许多的时辰,使整个温习备考赋有条理性,在此帮忙考生按照自身情况拟定科学合理的温习备考计划,以期取得最佳的温习效果,打一场漂亮仗。
一、捉住要点内容,各个击破(一)言语了解与表达两大中心办法——语境剖析法、要害信息辨认法(要害词、要害句、要害暗示信息)第一大题型——逻辑填空(重视词义剖析、成语、语法与语用)第二大题型——片段阅览(宗旨观念型标题、细节了解型标题、揣度下文型标题等)第三大题型——句子表达(句子连接、成语运用等)(二)数量联系1.数学运算重要考点:① 常考题型——核算疑问、行程疑问、工程疑问、和差倍比疑问、排列组合与概率疑问、几许疑问等。
② 常用解题办法——代入排除法、特别值法、图解法、分合法、十字穿插法、极点法2.数字推理重要考点:等差数列及其变式、等比数列及其变式、和数列及其变式、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等。
(三)判别推理1.图形推理重要考点:①首要题型——视觉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方式图形推理等。
②首要考点——交点数、图形部分数、叠加等、空间推理等。
③首要剖析办法——特征剖析法、求同存异法、比照剖析法、方位剖析法、概括剖析法2.界说判别重要考点:单界说判别——(首要办法摘取要点法、概括要害信息法)3.类比推理重要考点:①词项间联系——概念间联系、近反义联系、描绘联系、条件联系、语法联系。
②解题窍门——措辞造句法、纵向比照法4.逻辑判别重要考点:① 必定性推理——直言出题、复言出题。
②可能性推理——削弱型标题、加强型标题、条件型标题、解说型标题、评估型标题、定论型标题。
③剖析推理类标题(办法:找突破口法、假设法、排除法、排序法、图表法、核算法)(四)材料剖析1.首要考察概念——增长率、增长量、比重、倍数、平均数、百分数与百分点等2.核算窍门——分子分母比较法、分子分母差额法、乘除法转化法、尾数法、首数法、取整法、规模限定法、运算拆分法、数字特性法等等[page](五)知识判别1.政治知识——“三个代表”重要思维、科学发展观、中共党史等2.法律知识——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诉讼法等根本法律知识3.经济知识——严重经济表象、方针和办法4.人文知识——中国的前史、中医、戏曲、国画、书法、文学作品等5.科技知识——科技史、最新科技效果6.国情社情——中国的资源动力、生齿与民族、经济效果等二、联系实际,窍门备考(一)时刻富余的考生(多为在校学生)1.初级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花至少四小时时刻温习三大本教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备考技巧及考点分析

行测答题技巧/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行测答题技巧:备考技巧及考点分析行测答题技巧:一、数理能力数学应用中存在一些快速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如数字整除特性、特值比例思想、盈亏思想等可以快速的解题,尤其是十字交叉法。
同时,也要提醒考生注意:无论是国考、省考还是其他类型的考试,往往都有一定的出题倾向,国考和地方考试在一些经典题型上会相互借鉴、相互模仿和创新。
像2013年上海B 类的56题和2013年国考的72题如出一辙的考查统筹分配最优化,解题方法也基本一致。
考生在练习的时候也该多做各种真题,珍惜真题的价值,磨练技巧。
二、判断推理上海市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自2011年至2013年都是分AB 卷的,共140题。
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共30题,其中科学推理与定义判断各5题,图形推理与分析推理各10题。
A 卷与B 卷考查的考点类似,并且约有半数题目完全相同。
只是在难度上,B 卷较A 卷略高。
与往年相比,2013年判断推理部分的难度有明显下降。
三、言语理解考点分析上海市考选词填空以综合考查词语辨析和语境分析为主,此外,还会涉及虚词的使用。
考生应在平时多注意积累高频词语,掌握辨析近义词语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寻找呼应点准确解答题目。
考生在复习言语理解时,还应该学会抓材料关键信息,提高迅速准确理解材料内涵的能力。
同时,提高语文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资料分析上海行测资料分析是数理能力测试的一部分,一般考查四篇材料15小题,每篇材料只有3-4道小题。
从材料类型看,大部分材料属于常规类型,但图形材料的具体形式比较新颖;材料内容涉及面广且尤其要注意微观经济方面;试题考查知识点常规,更多的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考生在复习资料分析时,第一要熟悉材料类型,提高对题目的理解水平。
第二还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这样对于快速解题也有帮助。
2014年国考“战”前必看锦囊

2014年国考“战”前必看锦囊华图教育欧阳秀眼看“国考”大战即将来临,战士们都准备好了吗?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么,你对“国考”到底了解多少呢?那么,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行政能力测试,一提到这想必很多战士们叫苦不迭:时间太紧,完全做不完,题目太难……。
在国考中“行测”一般为135道题左右,但是只有120分钟,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一道题小于1分钟。
一共有5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情况如下表:表1:行测五大模块基本情况表还剩下两周不到的时间里,大家都该怎么备战呢?表2:考前两周备考攻略表行内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得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者,得行测”,其实,也就是告诉我们真正能拉开“行测”分数差距绝大部分就是因为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这两个模块。
那么,在剩下的短短十多天的时间,如何快速提高分数呢。
接下来,笔者帮大家梳理一下对大家最有帮助的资料分析常考题型及对应的方法与技巧。
一、基期量(A)与现期量(B)1. 基期量(A):常用公式: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速算技巧:①若选项首尾不同:截位直除法②若选项首位相同:r或1+r用特殊分数替代③若r很小:化除为乘基期量的和或差:放缩法间隔基期量:①求混合增长率;②求基期量2.现期量(B):常用公式:B=A×(1+r)间隔现期量:①求混合增长率;②求现期量■特殊题型:若增长率与去年保持一致,预测今年的量:方法一:利用增长量估算>去年+去年的增长量方法二:直接用公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增长量(△x)1.计算型常用公式:△x=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速算技巧:r用特殊分数替代。
2.比较型①“大大则大”②看倍数关系三、增长率(r)相关1.常用公式r=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速算技巧:截位直除法、插值法、分母用特殊分数替代。
2.两期混合增长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用速算技巧:r用特殊分数替代)3.拉动增长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合成增长率:大小居中,但不中,偏向基期基数较大的。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复习(计划)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复习(复习计划)三轮复习法,一般是指卓博教育针对公务员考试复习备考独创的三轮复习辅导方法。
此方法采取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复习辅导,可以使零基础考生从“打牢基础”到“强化知识体系”到“熟练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最后从容面对公务员考试。
要打好公务员考试这个关键战役,就必须在备考复习阶段制定好复习战略,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三轮复习法把公务员考试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为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
第一轮复习最好安排1-2个月的时间,主要目的是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复习最好安排1-2个月的时间,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复习考前一至两周,主要目的是应用能力提高。
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先做几套真题,通过做真题的过程中,掌握公务员考试的命题思路、题型特点及解题方法,一方面对公务员考试的内容、题型、题量有一个更加直观具体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考试检验自己的水平,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版块的速度和正确率,这样今后的复习就会更有针对性,更易于把握复习的节奏。
并且做到举一反三,对于行测中的一些基本题型如数学运算中的基本知识,比如数的整数特点、因式分解的特点、数字拆分等,还有相关问题,如工程问题、农业问题等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有一个最基本的掌握。
对于申论,要初步认识申论题型和申论热点方向。
与第一轮复习相对应的班次有卓博教育的精讲班,本班次特点为行测部分主要讲解答题快递解题技巧和方法,申论部分主要讲解申论答题得分点,锻炼材料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
达到全面提升你的公考应试能力和技巧的目的。
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
对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深刻理解,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考生主要是通过做大量的训练题来巩固学习成果。
这一阶段的重心应该放在准确度上,力求吃透每一种题型,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专门的错题库。
行测考前30天冲刺攻略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30天冲刺攻略正如宋代词人柳永所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信广大考生在期待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出台之前都会有点这样的感觉。
对于即将到来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仅剩下30天的时间,中公教育公考专家再次提醒广大考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前的时光已一去不回,那么在剩下的时间里,考生需要做的就是进行有效复习,争分夺秒、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完成最后的冲刺备考。
下面中公教育公考专家将针对剩下的30天时间为广大考生制定一套实效的复习计划,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助考生一臂之力。
第一步(5天):合理分配时间,步步为“赢”。
找出2010—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自我检测,将每个模块所对的题目量登记下来,比如10道判断推理就对了3道,说明判断推理存在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突破;40道言语对了35道,说明言语理解部分已经复习比较充分,不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保持好状态即可。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自我检测时,时间要控制好,行测是早上9:00——11:00,要扣去涂答题卡的时间,那样检测的结果才准确。
从不知到知之,熟悉题型,发现自己,认清自己。
需要强调的是行测毕竟是一门理解加运用的科目,不练习是肯定无法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公式的。
所以需要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练习,把经常出错,辨别不清,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公式以及相关练习题总结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坚持到最后冲刺阶段,平时经常翻看、总结。
这样一路下来你会发现,难点重点都在你总结的笔记本上。
最后冲刺阶段,你只需把本上的知识点拿出来再看一遍。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临考前的紧张而不知所措。
第二步(10天):针对前一阶段检测结果,并且研究以下重点内容:(一)言语部分:1.片段阅读:对于许多不喜欢阅读的考生来说大篇幅的片段阅读题目的确很令人头疼,提升阅读速度就要从现在开始做片段阅读时树立一种全局意识,即对材料要有一个宏观把握,在读材料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关注结构:建议考生阅读材料时关注材料由几句话组成,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关系有以下5种:因果、递进、转折、并列、条件。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高分“四步”走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高分“四步”走行测答题技巧:行测在考试中题量是非常大的,而题的种类也非常多,那如何来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或者技巧呢?怎么样准备才更有效果呢?俗语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专家根据多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培训经验为考生制定以下备考策略:第一步:熟悉考试内容、储备核心知识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分为四大题型,数学运算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涉及数的特性、计算技巧等常见基础知识,并且考查方式新颖多变,贯穿于各种题型及分析过程中。
考生只有在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灵活运用。
数学运算中的大部分题型有着自己特定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考生应当着重掌握这些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复习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轻松应对。
其次是在平时复习中注意养成多思、多想的习惯,善于总结作答的规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阅读能力。
定义判断解题时强调的是细心和耐心,无论该定义是否曾经接触过,都应该清空大脑,重新进行阅读理解。
要着重训练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定义、提取出关键信息的能力。
题目中对定义概念成立的必要条件都作了相应的界定,要特别注意定义中的关键词。
而在分析选项时,一定要反复对比,从而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图形推理问题是观察能力、辨别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运用。
观察能力,即对图形的大小变化、图形构成元素的增减、图形的笔画多少、图形的旋转方向、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的叠加,以及是否存在相同的图形等的敏感程度;辨别能力,即对前面观察的多个图形进行比较,辨别出它们的异同的能力;推理能力就是对图形异同进行分析,发掘所需内容的能力;想象能力主要是指空间想象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解决图形推理问题的能力,应有意识地培养这四大能力,结合视觉型图形推理、古典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和空间形式图形推理等基本题型掌握其核心解题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冲刺黄金备考指南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这最后两周的冲刺阶段,要及时分析总结近期以来的复习情况,查漏补缺;合理安排剩余时间,重点复习一些短期内容易突破的内容;调节心态,沉着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
对于行测而言,考生需要考虑如何在这段时间做到对考试的一个快速突破以实现最后冲刺,下面,教育专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来分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启发。
一、弱项有专攻
1.发现薄弱环节
在不足半月的时间内,再对公务员考试进行系统复习非明智之举。
无论前期复习阶段准备是否充分,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本阶段将重心转移到实战技巧方面,通过多做试题来发现自己比较薄弱的环节,并针对该节进行突击。
行测包括数学运算、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
大家都知道行测的一个特点,即题型多、题量大,其考查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也较多,任谁都很难全部掌握。
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应考者在行测考试中都至少存在一个比较薄弱的部分,对应到考试中即某部分答题正确率较低,从而影响整体的分数。
不同的应考者由于知识结构、性格、成长经历、个人兴趣等差异,所以每个人的瓶颈分数都有所不同。
因此,教育专家认为,本阶段要重点通过做题对自己薄弱环节进行补救。
题目一定要做,切不可眼高手低,认为太过简单而动手,也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题目难,给自己做题设置太多的心理障碍。
2.作针对性复习
考生在通过做题发现了自己的薄弱部分后,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呢?首先应该对答错题目的原因进行总结,并且最好能分门别类,以看出自己真正的出错点在哪,是思路出错还是马虎出错,然后再看如何改正,如此做到举一反三,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到了这一阶段仍感无从下手的题目,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可以采用“温故”的方式,回顾自己在开始复习的时候参考的资料,仔细去体会书中介绍的方法,相信再看会有新的心得体会。
如果是涉及基础知识方面,那么多注意一下相应题型在考试中的答题技巧,来尽量减少这些“硬伤”所造成的失分。
对此一定要注意对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关于这方面,下文再另作介绍。
二、技巧归纳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考生各个部分都表现平平,以致整体来看,各部分得分比较平均,这种情况(当然也包括前面提到的某一部分比较弱的情况),考生应当注意对各部分的技巧进行总结。
此处的技巧并非具体的答题方法,仍是通过做题归结出的一种经验类技巧。
例如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阅读理解,无论具体到何种方法,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帮助考生提高快速寻找题干重点的能力,避免被题目中的干扰信息所影响,从而节省答题时间。
那么题干重点一般在哪里?考生可以在做题的时候稍加留心;数学运算中的估算能力也是能快速提高答题效率的一种办法,而这又是考生一般都实际具有的能力。
又如资料分析,一些考生认为很难,其实许多题目根据所给资料稍加分析便不难选出答案,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观察仔细。
考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通过做题多总结各部分题目的答题技巧。
教育专家就各个部分在具解题过程中快速突破归纳出一些技巧,供大家参考。
1.言语理解与表达
选词填空侧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选词填空则侧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关于阅读理解,考生在这一阶段做题过程中可注重对以下技巧进行训练和应用。
(1)明确问题,一选中的
这个解题技巧的关键是,要善于快速排除与所提问题无关的错误选项。
在做题时要明确题干要求回答的具体内容,对文段理解进行定向。
具体表现在:一是确定信息提取方向;二是确定能力考查的方向,如细节题中的设问一般强调的是对文字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把握设问点,就是弄准要求回答的问题的本质。
(2)整体着眼,细节取胜
此种解题技巧的关键是注意细节与整体的关系,细节内容与整体内容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才有可能确定有关具体内容的准确位置。
同时,文段的细节内容不可能是孤立的,作为整体中的一个面或一个点,它总要与其他内容前后呼应相互牵连,筛选细节要从整体着眼,要考虑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否能构成因果、总分等关系,从理解整体内容、核心主题、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着手,进而加深对文段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一般规律。
(3)识别干扰,快速排除
言语理解细节类试题常用的干扰方式有话题问题干扰、概念问题干扰、范围问题干扰、程度问题干扰、逻辑问题干扰等等。
对此,考生需要在做言语理解细节类试题时要注意观察选项的细节,如:看是否改变主话题,概念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即是否偷换概念或者对概念的内涵或外延进行变更,是否扩大、缩小条件范围,是否有有表意程度上加深或减轻,是否有逻辑错误,是否有因果倒置,是否有以偏概全,这类选项常会设为干扰项。
2.数量关系
以数字推理为例,结合常见的数字推理规律,总结出几条解决数字推理问题的优先法则,供考生参考。
(1)数列项数很多,优先考虑组合数列。
(2)数列出现特征数字,优先从特征数字入手。
(3)数字增幅越来越大,优先从乘积、多次方角考虑
(4)数列递增或递减,但幅度缓和,优先考虑相邻两项之差。
(5)数列各项之间倍数关系明显,考虑作商或积数列及其变式。
(6)分析题干数字的同时要结合选项中的数字,进一步判断数列规律。
3.判断推理
在知识点复习上,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应以近3年真题作为重点,统计并分析各个考点出现的频次和考查的方式,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做到对考点体系了然于胸的程度。
需要突出强调的是,在这个阶段对考点的总结和归纳尤其重要,不但可以剔除那些普适性不强又不实用的解题方法,而且可以把自己的方法体系向最简
化的方向归纳,有利于做最后的冲刺复习。
4.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在做题中可注意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首先,对于资料分析,解题原则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做试题,因此在解题时要遵循一定的“优先级”来进行求解。
拿到资料分析部分的试题之后,考生要观察每一道大题的阅读量,先从阅读量小的题目入手进行求解。
由于图形、表格具有直观的特点,因此应当优先图形、表格两种资料来解题,之后再进行文字资料的阅读。
其次,做题要仔细,像是图表或是表格里呈现的内容要尽量读懂读准读仔细,一些有关日期或是单位名称考生要一次性地给予分类和合并,从而替它们找到归属(必要时可以拿直尺一行行看过去)。
千万不要把题都读错或是串行造成张冠李戴,结果造成时间的浪费。
另外,资料分析里面需要进行运算的题大部分都是很基础的运算,表格或是图标里呈现的内容虽然很繁多,但是仔细看下去,有可能一些成形的运算方式会很明显看出来,剩下的就是需要再动手做出相应的解答。
再次,像文字类的资料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专注别走神,虽然文字乍一看很多,但里面的内容其实交代的很少,这就需要在一大段的表述中去提炼,建议考生一次性就读透彻,若是一遍不够就读两边,当然第二遍是对第一遍的加深补充,而非重新读,那样不但对表述依然陌生,而且也不利于考生作答。
另外,考生可以尝试带着问题去看资料,注意选取与试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这样还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也能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而耗费的时间。
在答题时可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备选答案里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项,可以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前,看是否能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来排除迷惑选项。
三、答题小窍门
下面是教育专家总结出来的临场答题技巧,但考生不可盲目崇尚这类“技巧”,它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好的发挥还是建立在复习充分的基础上。
1.答题顺序。
建议一般先易后难,也就是先做自己掌握比较好的部分。
关于到底是现易后难,还是先难后易,或是按照题目顺序,其实都只是答题习惯的问题,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如果习惯了某种答题方式,也没有必要非得强行改正。
2.重视直觉和第一反应。
觉得几个选项都正确的基础上,教育专家建议考生采纳先入为主的方案。
3.保持卷面整洁,尤其申论部分。
教育专家认为,技巧是招式,对公务员考试知识的掌握则是内功修为,武功招式可以立竿见影,但内功修为却是成为武林高手的关键所在。
所以考生要做的是“内外兼修”,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笑傲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