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
教育案例分析 教师”告状“观

案例:媒体谈小学生告状:很正常别过分解读宁波一小学生带巧克力到学校,有同学向老师举报,老师没收了巧克力,不久后,小学生又来找老师告状说对方骂他,老师询问了原委后,发现是告状的小学生以“告状”来索要巧克力。
反倒惩罚了这名小学生——让带巧克力的同学当着这名学生的面吃掉巧克力。
原来,这名小学生威胁同学把巧克力送给他,不然就告诉老师。
这名老师把事情经过发在微博上后,引起了点赞和热议。
老师的做法没什么不妥:学生带零食到学校不对,所以老师一开始没收了巧克力,但这名学生以告老师来威胁同学,要好处,“更可耻”。
不过,这事情在网上讨论时,却引发了误读。
不少人为老师叫好,原因是老师惩罚了“告密者”,而不是鼓励告密。
在他们看来,许多老师都会喜欢学生告密,以便及时掌握班级动态,而宁波这位老师却勇于对告密文化说“不”。
分析:“告状”常常发生在教学和班级管理情境中,“告状”可以促使教师更加了解班级动态,从而进行班级管理,但是“告状”也可能引发同学之间友谊破裂,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告状”也可以算作是班级管理文化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值得我们进行一番探讨。
案例中告状的小男孩用“告状”来威胁同学,说明“告状”在学生看来是具有很大的威力的一种手段,甚至是可以用来威胁同学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手段。
学生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概念呢?一定是教师平时处理“告状”和教师自身“告状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类教师可能只要有学生告状,便会严厉惩罚被告做错事的学生,而不是教育他。
教师把“告状”当作是一种管理手段,而不是一种可以用来教育的方式。
这样一来,学生也不会认识到,“告状”是作为班级一员而具有的监督权利,是自己行使这项权利之后可以使班级变得更加和谐,学生会单纯把“告状”当作惩罚,当作恐惧,当作一个贬义词。
在现如今的学校中,许多教师都不能正确看待“告状”,也不会科学运用“告状”这一教育方式。
在小学教师的群体中,对于告状可以基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教师鼓励学生告状以掌握班级动态。
老师告状孩子学校不听话,家长怎么回答

老师告状孩子学校不听话,家长怎么回答
当老师告状孩子学校不听话时,家长常常会感到突然的困境和无助。
然而,冲动、过度批评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家长需要冷静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回应老师,并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1.保持冷静并听取老师的意见
当老师汇报孩子学校不听话的问题时,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并认真地听取老师的意见。
家长要理解老师的工作,接受老师的反馈并谅解老师的苦衷。
同时,要鼓励老师分享他/她的观察和建议等,以帮助改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提出稳妥的改进方案。
2.与孩子一起谈论问题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探讨问题,了解原因,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分清责任,沟通之间的学校、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不同,引导孩子提前预测好可能的后果并培养一定的自知之明和自主性。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家长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这意味着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需要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
家长可以主动参与家长会议、学校活动和社群大会等,了解学校和孩子不同阶段需要的教育和支持。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的老师进行沟通,分享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学习发展和进步等等。
4.建立家访记录
家长可以建立家访记录,在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
家长可以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将学校和老师与孩子平等地交流,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表现,引导孩子自我反思和改善。
在家长回答老师的告状时,家长可以以建设性的思路为导向回应老师,避免陷入指责、抱怨或冲动等情绪。
家长应该以促进孩子学校表现的良性循环,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自我完善的能力为目标,共同合作解决孩子在学校表现的问题。
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

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 常听低年级的老师说,低年级小朋友特别会告状,只要有一点点矛盾 就告到老师处, 要老师评判处理, 真实麻烦,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 闹意见, 一致吵架,是学校每天都要发生的是,而我们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却会发现 这样奇怪的现象班主任干预这种事越多,理评的越细,这种事情发生的频 率就越高。
班主任就像救火队队长,东堆或还未扑灭,西堆火又起,大量的宝贵 时间都用在调节、核实、规劝上了。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学生相处在一起,由于性格、 志趣、气质各不相同,谋和中长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而这些矛盾绝大多 数是非原则性的,学生是能够自行化解的。
弄清这些道理好,我明白了教师光主观愿望好不行,光不怕辛劳也不 行,教育要将科学,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于是我开始在对学生告状上常识冷处理。
凡是学生见发生争执来向我告诉并且单独来的,我让学生简单说说发 生了什么事,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便说知道了,先回去吧。
凡是两个人闹到我处的,先让他们各自说经过,认为学生可以自行化 解的,我便说你们各自检查自己错在哪儿,回去自行解决吧。
这种冷处理的做法持续了异端时间后,发现想我告诉的人数越来越少, 我未做任何处理的告状案,极少再次返回我处。
我还观察到来我处是有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学生,不经我的任何工 作,很快就有说有笑,和好如初了。
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在学生能自行化解的事上放手,意味着老师从 琐碎小事中解脱出来。
我有联系学生实际,设计和组织一系列队活动 1、遇到同学大家,我 可以做些什么?2、同学碰翻了我的文具盒……3、夸夸团结友爱的好同学。
在活动中,以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讨论。
小组中人人说,人人夸,大家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启发,懂 得团结友爱多么美好,斤斤计较多么可耻。
。
对学生矛盾纠纷的处理方案

对学生矛盾纠纷的处理方案1. 引言学生矛盾纠纷在学校中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学校秩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制定一套有效的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些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处理策略,以解决学生矛盾纠纷。
2. 处理原则- 公正:处理学生矛盾纠纷时,要坚持公正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
- 公开:处理过程应该透明公开,让相关当事人了解处理结果的依据。
- 教育为主:通过处理学生矛盾纠纷,要以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处理流程3.1 接受投诉当学生矛盾纠纷发生时,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投诉接待处,接受学生的投诉。
接待处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对学生的投诉进行记录,并了解纠纷的具体情况。
3.2 调查核实根据学生投诉的内容,学校应尽快展开调查核实工作。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采访当事人:与投诉双方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了解双方的观点和事实情况。
- 调阅证据:核实学生投诉的事实,可以调阅相关证据材料,如监控录像、书面证据等。
3.3 协商解决在调查核实工作完成后,可以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协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公正中立:协商过程中,学校应扮演中立的角色,确保双方公平发言。
- 引导倾听:学校应倾听双方的诉求和意见,并引导他们理性表达,寻求共同利益。
3.4 教育引导如果学生矛盾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学校可采取以下教育引导措施:- 心理辅导:对于涉及心理问题的学生,可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
- 规则教育:通过课堂教育、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提高他们的行为规范意识。
4. 结论通过以上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处理方案,学校可以有效处理学生矛盾纠纷,维护学校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同时,这些方案也能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校应对学生投诉的策略

学校应对学生投诉的策略
1. 建立投诉处理流程:学校应该建立一个明确的投诉处理流程,确保学生知道如何提出投诉,并且能够及时得到回应。
这包括指定
负责处理投诉的人员,并明确投诉处理的时间和步骤。
2. 积极倾听和沟通:学校应该积极倾听学生的投诉,尊重他们
的意见和感受。
及时回应学生的投诉,保持有效的沟通,并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式。
3. 保护学生隐私:学校在处理学生投诉时,应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避免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公开或与他人分享,除非获得学生的明
确同意或法律要求。
4. 公正和中立:学校应该以公正和中立的态度对待学生投诉,
不偏袒任何一方。
确保投诉处理过程中的公正性,依据事实和证据
来做出决策。
5. 培训和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提高教职员工的投诉处理能力。
教职员工应了解学校的投诉处理政策,并掌握适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6. 记录和评估:学校应该记录每一个投诉案例,并对投诉处理过程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学校了解常见的投诉问题和趋势,并提供改进的机会。
7. 寻求专业意见: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投诉案例时,学校可以寻求法律或专业顾问的意见。
这有助于确保学校的决策符合法律和道德准则。
总之,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的投诉处理策略。
这些策略应注重简单性和实用性,并在维护学校声誉和保护学生权益之间取得平衡。
降温处理法的学生老师案例

降温处理法的学生老师案例内容提要: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难当。
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扮演好班主任这个角色。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场持久的斗智斗勇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班主任必须讲究方法、技巧: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能更好解决问题,理智的“降温处理”是一个好办法!关键词:降温反思来,我发现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不仅仅靠勤劳,更多的是靠智慧。
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我管理学生的方式也从以前常用的“暴风骤雨”变成了更多的“和风细雨”。
用“和风细雨”的方式能更好解决问题,理智的“降温处理”是一个好办法!降温处理,就是班主任暂时采取淡化的方式,把偶发事件暂时“搁置”一下,或是稍作处理,留待以后再从容处理的方法。
这样不仅给学生留下了反思的机会,也给班主任留下了冷静的时间。
避免因冲动给学生造成伤害。
那是星期三的晚自习前,我捧着作业本,刚一走进教室,学习委员就气冲冲地跑过来告状说:“老师,A同学给我起外号!”我诧异地问:“给你起了什么外号呀?”“老佛爷”!(学习委员是一个很讲原则的女孩子,负责检查监督学生课下作业,管理课前纪律。
)。
B同学跑过来懊恼地说:“A还说不跟我们玩了,说我们是乡下人!”这时,班级里对A同学的告状声此起彼伏。
A同学,何许人也?他可是我班的尖子生,自称601班的小才子,脑瓜子灵活,歌唱的好,篮球打的也不赖,点子特别多。
给同学们起外号可能又是他心血来潮的想法,估计并没有什么恶意。
可是,不和“乡下人玩”从何说起?从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得知:A看到自己经常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表扬,加上住在城里,和在农村的孩子比她有很强的优越感。
恃宠而骄的他不把旁人放在眼中。
听了这些当时我也很生气,但我这次并没有不分青红皂白班去训斥他,而是让自己先冷静下来,我自己则照样上晚自习。
一段时间都没有去理他。
我就想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好好反省,自己去调节心态,进行自我批评。
家长及学生投诉处理制度及实施办法

家长及学生投诉处理制度及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对全校教职员工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并畅通工作作风投诉渠道,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树立服务于家长学生、廉洁高效的新形象,切实有效地抓好家长及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整改,加大查处力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处理投诉的原则及方法原则:家长学生投诉是确保学校长期经营的宝贵资料,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对学校的信赖和寄托,是促使我们改正和进步的机会,零投诉表示家长学生对学校的完全满意和放心,也可能是对学校的彻底失望和放弃。
因此,对待家长学生的投诉必须持欢迎的心态。
方法:态度(50%)+ 时限(30%)+处理办法(20%)= 100% 成功的投诉处理成功的投诉处理要真诚、实在、理解、中立。
三、接受投诉的形式受理由专门部门接受家长学生投诉的形式主要有四种:电话投诉、来访投诉、来信投诉、投诉箱投诉。
(一)电话投诉,是指由专门部门设置专线电话(0668--2814038),接受家长及学生来电投诉。
电话投诉受理,由信息督察室负责受理,接听电话时要热情礼貌,耐心细致。
要详细记录投诉人,投诉人联系电话,被投诉部门(个人)、投诉事由等内容,填好投诉记录表,然后视情况填写投诉受理记录表,根据“投诉处理流程”及时进行处理。
(二)来访投诉,是指接受家长及学生来访投诉。
来访投诉受理,由专门部门负责受理,对待来访家长及学生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要详细询问投诉人的有关情况,填好投诉记录表、记录好投诉人、投诉人联系电话、被投诉部门(个人)、投诉事由等内容,填写投诉受理记录表,根据“投诉处理流程”及时进行处理。
(三)来信投诉,是指接受家长及学生来函来信投诉。
来信投诉受理,由专门部门负责受理。
认真阅读来信,并要认真根据来信内容,填好投诉记录表,然后视情况填写投诉受理记录表,根据“投诉处理流程”及时进行处理。
(四)投诉箱投诉,是指在学校设置投诉箱接受家长及学生的投诉。
投诉箱投诉受理,由专门部门负责。
面对学生顶撞老师怎么办

面对学生顶撞老师怎么办???从事班主任工作已经13年了,13年中我送走了两届毕业生,深感做班主任的而不容易,尤其是毕业班的班主任更不容易。
这两届六年级毕业生中,我也曾遇到学生对老师的不尊敬行为,包括课堂捣乱,当面顶撞,背后谩骂老师。
作为班主任,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更容易遭遇到学生的“不敬”。
这种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小则会对学生、家长、班主任本人造成不良的后果,大则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因此,在处理学生的“不敬”行为时,我建议大家注意一下几点:1.要冷处理。
当学生顶撞老师事件发生时,作为班主任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能的。
在余党这种情况是,我们必须白痴冷静的头脑,必须顾及到自己的冲动可能带来的后果,要冷静处理,谨慎处理。
当学生出言不逊时,情绪较为激动,这时,不易对学生做思想工作,应先来了冷处理,不理睬他,让他冷静下来,作自我反省。
等他情绪稳定之后,再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这时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曾经就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有一次,他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我质问他,可是这个学生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我就是不想写,你能把我怎么样”这个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地说着,看到他那副表情,我顿时火冒三丈,但是考虑到这是在课堂上,又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还是忍住了,笑着对她说:“你不做作业,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你得考虑这样做对你会产生有什么样的后果,你自己想想吧!”说完我继续上我的课。
课堂上,这个学生任然和平时一样,举手回答问题,我也不叫他。
他的课堂作业交了我就批,不叫我也不过问。
课下,同学们非常反感他的做法,都纷纷指责批评他,这个学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不好意思向我认错。
第二天,他交上来了家庭作业,并且把前一天没有写的也补上了,还在作业的末尾写了一句道歉的话:老师我错了,对不起,我不该顶撞你,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看了他的留言,我也给他写了几句:知错能改就是好学生,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说到做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
以下是关于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常听低年级的老师说,低年级小朋友特别会告状,只要有一点点矛盾就告到老师处,要老师评判处理,真实麻烦,学生之间发生矛盾,闹意见,一致吵架,是学校每天都要发生的是,而我们在做班主任工作中却会发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班主任干预这种事越多,理评的越细,这种事情发生的频率就越高。
班主任就像救火队队长,东堆或还未扑灭,西堆火又起,大量的宝贵时间都用在调节、核实、规劝上了。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学生相处在一起,由于性格、志趣、气质各不相同,谋和中长生矛盾冲突是必然的,而这些矛盾绝大多数是非原则性的,学生是能够自行化解的。
弄清这些道理好,我明白了教师光主观愿望好不行,光不怕辛劳也不行,教育要将科学,要按教育规律办事。
于是我开始在对学生告状上常识“冷处理”。
凡是学生见发生争执来向我告诉并且单独来的,我让学生简单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便说知道了,先回去吧。
凡是两个人闹到我处的,先让他们各自说经过,认为
·
学生可以自行化解的,我便说:“你们各自检查自己错在哪儿,回去自行解决吧。
”这种冷处理的做法持续了异端时间后,发现想我告诉的人数越来越少,我未做任何处理的告状案,极少再次返回我处。
我还观察到:来我处是有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学生,不经我的任何工作,很快就有说有笑,和好如初了。
对学生告状的冷处理,在学生能自行化解的事上放手,意味着老师从琐碎小事中解脱出来。
我有联系学生实际,设计和组织一系列队活动:
1、遇到同学大家,我可以做些什么?
2、同学碰翻了我的文具盒……
3、夸夸团结友爱的好同学。
在活动中,以小品的形式进行表演、讨论。
小组中人人说,人人夸,大家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启发,懂得团结友爱多么美好,斤斤计较多么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