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歌广场热舒适研究
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调查与改善

sb c .T ei eta o hw ht epeaeo e u j t h vsgt nso sta pol r nt es n i i h
w o tf dwt t e a cmot o d i hnhi t s m, dtenx ajs e totet pr- hl s ii i et r l o f n io i S aga me s t a h et dut n t h m ea e a se h h hm rc t n n r ye n o m e tr so l b eraig eie.ti a iea ohssm ee c nt i uligSn rm ( B ),ad ue hud edc s .B s s hs rc l a o ersa ho eS kB i n y do e S S e n d tl s r h c d n
t s h e t e ea u e i u w y s t n i 2 . 2 C T a d p ee r d tmp r tr s2 .  ̄ 。p. T e u p r i ,te n ur tmp r tr n s b a t i s 0 0  ̄ op n r fre e ea u i 0 7 C T e l a ao e h p e l t e e au e i 2 .  ̄ 。p w i ce t l t 8 % i mp r t r s 3 2 C T h hi acpa e o 0 mi t c s b
JA G C u —i , E X a-a g I N Z i e I N h nx o Y i j n ,LA h— i a oi w
(ntu f e grt nadC ygnc , c ol f e hncl n ier g Is tt o f ea o n roe i S ho o M c a i gne n , i e R r i i s aE i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

上海市人民广场空间感悟人民广场的整体布局相对简洁明了。
广场呈现出长方形的形状,周围建筑与广场形成了有机的环境联系。
整个广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以人民大道为主要界线,北部以大世界为边界。
南部主要是人民公园和南京东路,而北部则包括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大剧院等文化设施。
这种布局的设置,既使广场整体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形式,又能给人以清晰地活动空间和导引。
人民广场的建筑风格多样而富有特色。
广场上有许多建筑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和中外建筑群。
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是一座现代建筑,外立面使用了金属和玻璃等材料,呈现出现代化的特点。
中外建筑群包括了博物馆、大剧院等多个建筑物,其建筑风格各不相同,有中式的传统建筑,也有欧式的古典建筑,形成了一种建筑风格的多元化,给人以独特的观感。
人民广场的景观设计独具匠心。
广场上主要有人工湖、花坛、雕塑和纪念碑等多种景观元素。
人工湖是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湖面宽阔,周围种植了大片的花草树木,形成了一个自然的环境。
花坛则以各种不同的花卉进行设计,使广场更加美丽多彩。
雕塑和纪念碑则展示了人民广场的历史与文化意义,给人一种庄重和崇高的氛围。
人民广场的活动组织也非常丰富多样。
广场上经常会举行各种活动,如音乐会、舞剧表演、集会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也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每年的新年庆祝活动就十分盛大,有大型的晚会和烟花表演,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赏。
这种多样化的活动安排,使人民广场成为了一个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空间。
人民广场作为上海市的核心地区和交通枢纽,其空间感悟十分重要。
通过对人民广场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景观设计和活动组织的观察和探讨,可以发现人民广场具有简洁明了的布局、多样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的景观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使人民广场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形式,也使广场成为了一个兼具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空间。
上海世博会场地公共空间降温设计研究

与广场面积和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广场越小,空气温度越高;风速越高,空气温度越低。
世博会场地外部公共空间中,无论是五大洲主题广场还是大小不一的展会广场,它们都是由展馆围合而成的中小型广场,广场大多以硬质铺装为主,也不能设置水体(尤其在一些热门馆区域)。
广场的太阳热辐射较其它类型空间大、空气温度明显偏高。
在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下,提高广场人群的体感舒适度是本次世博场地降温设计的重点。
3.2.1 基于人体舒适度改善的降温技术选择目前世界上成熟的降温技术主要有不论是商业步行街、交通集散广场、集会庆典广场还是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城市事件的场地多以高密度人流使用的大面积广场空间为主。
在夏季高温天气人们常常会感到极端的不舒适。
因而,如何解决场地的降温问题成为提高环境舒适度的关键。
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东场地设计主要包括园区内246个外国国家馆、国际组织馆展区内所有的广场体系、绿地体系、高架体系、配套设施体系等,而其中的广场系统是核心与重点,也将是大流量人群集中使用的地方。
本文正是以其中具有典型的样板空间——11个地块为例,探讨如何进行降温设计。
1 上海世博会场地应对降温的要求1.1 高密度人流压力根据预测,整个世博会日均客流量为40万人次,高峰日客流量为60万人次,极端高峰日客流量为80万人次。
由于展馆和配套设施等建筑的面积是固定的,据测算容纳的人数大概在10多万人左右,那么高峰时候的人流大部分将由场地公共空间来消化。
以高峰日客流量为例,取同时在场系数0.7,将有30多万人分布在外部公共空间,世博会开放空间用地为197hm 2,人均室外场地为6m 2,极端高峰时公共空间面临的人流压力将更巨大[1],所以世博场地公共空间以铺装平地为主。
1.2 夏季有较长的高湿酷闷热天气上海世博会展会时间为2010年5月1号到10月31号,梅雨季节在6月中旬7月上中旬表现为温高湿大。
7、8、9月为高温月份。
夏季持续时间一般上海世博会场地公共空间降温设计研究刘月琴1 林选泉2作者单位: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2 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201204)收稿日期:2010-04-28摘要/以世博会浦东11地块场地这一典型的高密度开放空间为例,研究基于人体舒适度模型,通过对影响人体舒适度的4个因子的分析,通过选择合理的降温技术,设计合适的降温设施,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通过改善场地使用人群的体感舒适度,实现世博场地的人性化使用。
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调查与改善

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调查与改善
蒋淳潇;叶晓江;连之伟
【期刊名称】《人类工效学》
【年(卷),期】2007(013)001
【摘要】采用实地测量与主观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铁站台的热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中性温度为20.02℃,期望温度为20.7℃,80%的人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上限为23.2℃,均略低于ASHARE舒适区标准.调查显示人们对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基本满意,而适当降低站台环境温度应是下一步的调整方向.另外,还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进行了一定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环境的不舒适感会引发SBS相关症状的发病率上升.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蒋淳潇;叶晓江;连之伟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
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
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上
海,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1+.4;TU-023
【相关文献】
1.利用冷却水再热改善空调房间的热舒适环境 [J], 万建武
2.上海地铁车厢热舒适调查研究与分析 [J], 李伟格;邹钺;徐嘉;赵彦玲;裔昭珺
3.上海地铁车厢冬季热舒适与空气环境调查研究 [J], 廖神德; 邹钺
4.夏季长春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调查与分析 [J], 赵慕君; 王春青
5.基于标准有效温度和不舒适指标研究南京热舒适状况 [J], 赵子健;陈静怡;钟隽文;杨沈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某商务广场暖通系统工程探讨

上海某商务广场暖通系统工程探讨摘要:上海作为国内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近年来发展越来越快速,对于大型综合性办公项目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于暖通系统的设计和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探讨,就如何优化暖通系统设置,节约工程成本,减少暖通系统能耗,提高办公环境舒适性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暖通空调工程;优化设计;项目管理引言大型的办公项目往往在建设周期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项目实际运行中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如果不能在建设周期中选择合适的系统,不能在项目管理中把握好每个安装、调试环节,那不仅将会给项目运营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国家能源供应部门带来不必要的消耗,违背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所以提高暖通系统的效能需要从项目设计初期开始,并且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
1项目总体概述上海凌空搜候商务广场项目总建筑面积35万平米,地上约21.6万平米,地下约13.8万平米,限制总建筑最高为40米,地上部分主要由四栋弯曲板式建筑构成,通过天桥连接,自西向东分别为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和四号楼,一、四号楼分别分为2个单元,二、三号楼分别分为4个单元,功能布局为一层餐饮和商业,二层至十一层为办公,地下一层中心区域设置商业以及一个具有IMAX影厅和多个放映厅的影院,地下一侧其他区域和地下二层为汽车库、自行车库、设备用房和人防区域。
本项目由扎哈哈迪德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与虹桥枢纽相呼应,建筑整体造型与高铁列车相似。
2暖通系统设计和工程探讨2.1冷热源机房选址本项目占地约8万平米,场地南北方向约240米,东西方向约480米,一号楼约3.2万平米,二号楼约5.8万平米,三号楼约6.7万平米,四号楼约3.7万平米,夏季总冷负荷约为31000KW,冬季总热负荷约为21000KW,冷热源中心选址有如下两个方案:方案一:在二三号楼中间的地下室设置一个冷冻机房和锅炉房,优点是紧邻能耗最大的两个建筑单体,能够有效减少管路长度。
热舒适度评价与城市热环境研究_现状_特点与展望_吴志丰

DOI: 10. 13292 / j. 1000 - 4890. 201605. 036
热舒适度评价与城市热环境研究 : 现状 、 特点与展望
吴志丰
1, 2
陈利顶
1*
(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
上热量交换并非平衡。随着人们对热舒适机理理解 相信对处于复杂环境中的人体热舒适状 逐渐深入, 况会有更加准确的描述。 2 热舒适度评价指数 构建热舒适度评价指数是判断热环境优劣的主 可以将 要方式。从发展阶段和科学基础两个方面, 热舒适 度 评 价 指 数 分 为 经 验 指 数 和 机 理 指 数 两 大类。 2. 1 经验性热舒适评价指数 经验性热舒适评价指数多形成于热舒适研究早 期, 那时人们对人体热交换机理缺乏了解 , 主要依靠 人体在不同环境下感受的统计分析来构建评价指 数。舒适与否是人体对空气温度、 空气湿度、 风速、 辐射等多项环境因子综合作用下的反应 。基于这种 认识, 研究人员开发了大量表征环境热状况的经验 1979 ) 、 指数, 如热量指数( heat index) ( Steadman, 湿 1957 ) 、 球黑球温度 ( WGBT ) ( Yaglou et al. , 风冷指 1994 ) 、 数( wind chill index ) ( Kunst et al. , 平均辐射 温 度 (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 ) ( Thorsson et al. , 2007 ) 等。 截至 目 前, 经 验 热 舒 适 评 价 指 数 有 100 余 种 ( AliToudert, 2005 ) , 它们计算简单, 易于理解, 目前 仍有很多指数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中 。但是其缺点 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没有考虑环境因子的综合作 导致经验指数只能评价热环境的某个特征; ( 2 ) 用, 多针对某个特定区域人群开发, 对其他气候类型区 和人群适用性不高; ( 3 ) 缺乏对人体热调节机制的 1976 ) ; ( 4 ) 不同 考虑, 科学性依据不充分 ( Givoni, 1993 ; Jendritzky 指数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 Hppe, et al. , 2012 ) 。 2. 2 机理性热舒适度评价指数 随着热生理学 ( thermal physiology ) 和生物气象 学( biometeorology) 等学科的发展, 人们对外界环境 因子对人体的影响方式以及人体肌体各部分对外界 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 由此从 热交换机理上建立了热舒适度评价的指数 。 2. 2. 1 室内热舒适度评价指数 室内热舒适度评 价指数是基于人体热量平衡而建立, 通过分析室内 环境人体热储量变化, 判断环境的舒适程度, 其表达 式为: S = M + W + Q * + Q H + Q L + Q SW + Q RE ( 1)
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上海地区广场舞扰民现状分析小结经过针对上海地区广场舞舞友与普通居民的分别问卷调研,从192份有效问卷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目前上海地区广场舞扰民问题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上海地区广场舞开展较为普遍,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1)现阶段,上海地区广场舞活动开展得比较普遍。
每天都参加的占到受调查人数的45.20%,多数的广场舞舞友参与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公园空地、学校操场、小区广场以及一些文化广场等地,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晨和夜晚。
(2)舞友跳广场舞的目的是健康积极的。
其中,健美减肥的占到21.11%,增进人际交往的占到30.20%。
因此,不能由于广场舞扰民问题的存在而彻底否定广场舞活动开展的积极意义。
(3)广场舞开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88.89%的人认为场地不够,77.78%的人认为没有音响设备,22.22%的人认为时间受到限制,11.11%的人认为没有良好的组织管理、秩序有些乱,44.44%的人认为缺乏专业人员培训。
所有这些不仅限制了广场舞等群众文体活动的积极开展,而且为噪声污染等广场舞扰民问题的发生打开了缺口。
2、上海地区存在广场舞扰民问题,产生不良影响。
(1)扰民问题仍有发生,但并不严重。
超过50%的居民承认广场舞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
扰民问题多发的地带主要集中于离居民区较近的广场以及小区内部广场之中。
(2)广场舞扰民主要在噪声污染和占用公共资源。
88.14%的受访者认为广场舞的主要弊端在于会产生噪声污染,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广场舞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公共资源、影响交通安全。
3、广场舞舞友与普通居民的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政策效果不明显。
(1)广场舞舞友与普通居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多数舞友与居民对国家立法和上海市的规定都不知道,仅11.11%的受访者对国家相关立法和上海市政府规定都比较明确,35.48%的居民表示对两项立法均不知情。
可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不足、落实不到位,同时法律法规本身也存在僵硬性、滞后性的缺陷。
上海DL大厦大厅舒适度模拟分析

上海DL 大厦大厅舒适度模拟分析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黄 翔*摘 要 结合实际工程测试数据,采用CFD 气流组织模拟技术对上海DL 大厦大厅温度、气流组织进行模拟计算,并建立超高层高大厅的气流模拟模型,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为类似大厅空调末端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气流组织;CFD ;舒适性Simulation Analysis of Comfort Level of Shanghai DL Building HallHuang Xiang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emperature and air distribution of the lobby of Shanghai DL Building are simulated by using CFD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ir flow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super high-rise high hall is established, and a reasonable design schem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It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imilar hall air conditioning terminal system. Keywords Airflow distribution; CFD; Comfort0 引言在暖通系统设计中,层高较高的大厅由于其空间范围较大,同时层高较高,其设计的合理性就直接关系到大厅内的温度分布和气流组织的布局,最终影响到大厅内人员的舒适性。
同时由于夏季冷空气下降,冬季热空气上升,对人体活动区域(1.8m 以下)的气流分布以及温度变化都有影响,是设计师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上海国歌广场热舒适研究A Study of Thermal Comfort at Shanghai Guoge Square摘 要:主要讨论上海国歌广场夏秋冬三季物理环境及广场使用者的热感知和偏好。
现场进行小气候实测和问卷调查,21个测试日共获得问卷878份。
研究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结合的形式评价热舒适。
客观评价指标采用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 *)3个指标。
结果表明:1)广场夏季热舒适问题相较秋冬两季更为突出;夏季,80%受访者期望空气温度降低、风速升高;秋冬两季,近半数的人希望温度升高、风速降低、太阳辐射增强;夏季,居民太阳辐射偏好与空气温度值呈显著负相关;秋冬两季,居民风速偏好与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太阳辐射呈负相关;2)预测PMV不适合评估上海广场户外热舒适;使用PET计算的热中性温度为16.2℃,热舒适范围为7~25℃;使用SET *计算的热中性温度为17.1℃,热舒适范围为10~24℃。
本研究成果可为风景园林师优化上海高密度环境下的户外热环境提供评判依据。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城市广场;户外热舒适;热感觉;上海国歌广场文章编号:1000-6664(2017)04-0005-07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2-15; 修回日期:2017-0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编号51338007)资助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three seasons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and the users' thermal sensation and preference at Shanghai Guoge Square. The actual measurement and questionnaire have been carried out; as a result, 878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 during 21 test days. In this paper, the thermal comfort was evaluated by mean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s, in which, the objective assessment adopted Predicted Mean V ote (PMV),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 and 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 (SET *) as the three indexes. Indicated by the results, 1) the thermal comfort problem at the square in summer was more prominent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winter. In summer, 80% interviewees expected reduced air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d wind speed while in autumn and winter, almost half interviewees were longing for increased air temperature, decreased wind speed and enhanced solar radiation. In summer, the resident' preference to solar radiatio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ive with the air temperature; in autumn and winter, the residents' preference to wind speed was just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lar radiation; 2) it was predicted that PMV would be unsuitable to assess the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on Shanghai squares. The thermal neutral temperature calculated by PET was 16.2°C with the thermal comfort range from 7-25°C; by contrast, the thermal neutral temperature calculated by SET * was 17.1°C with the thermal comfort range from 10-24°C. These achievement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evaluation basis to the landscape architects for optimizing the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under high density condition in Shanghai. 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urban square; outdoor thermal comfort; thermal sensation; Shanghai Guoge Square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重,持续高温对人们的健康以及户外活动产生损害[1-2]。
改善城市公共空间小气候,为居民塑造舒适的户外活动场所成为风景园林师的重要责任。
户外环境热舒适研究在生物气象学、城市气象学等领域广泛展开[3-7]。
其研究内容可归纳为三大方面:热舒适与气候参数的关系、热舒适感知和场地利用,以及热舒适模拟与评价方法。
在气候参数与人体热舒适方面,对于热舒适,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影响要素,例如在香港,广场夏季热舒适受风速、热辐射影响较大[8];在日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及风速均会影响广场和公园的夏季热舒适[9]。
在热舒适感知刘滨谊 / LIU Bin-yi 魏冬雪 / WEI Dong-xue 李凌舒 / LI Ling-shu与大众行为方面,大众热感知、热偏好和场地利用是研究热点。
学者Sanda Lenzholzer针对大众对广场空间热感知进行了系列研究,得出广场热感知地图[10-12]。
在热舒适模拟和评价方法方面,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标准有效温度(SET *)及普遍热舒适指数(UTCI)等评价指标被广泛使用。
广场是户外热舒适研究的重要空间类型之一[13]。
经过3年的连续研究,本课题组在上海广场小气候与空间形态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14-16]。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遮阴水平较高的上海国歌广场进行使用者户外热舒适感知及偏好研究,计算广场热舒适范围。
研究成果将会为风景园林师优化上海高密度环境下的户外热环境提供评判依据。
1 研究方法1.1 实验场地上海中心城区位于东经121°25′,北纬31°14′,平均海拔4m。
国歌广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之一的杨浦区,广场占地2.7hm 2,地块近方形,平面形式为中心圆环向外辐射式构图。
选择此广场作为实验场地的原因如下:1)广场景观形态与要素满足实验需求,既有开阔平坦的大广场,也有丰富的树木遮阴;2)广场上大小活动空间充足;3)广场有较为固定的使用人群。
主题 风景园林小气候主题风景园林小气候1.2 数据收集本研究的数据收集基于小气候参数的实地测量与广场活动人群的问卷调查。
实验时间跨越夏、秋、冬三季,共计21个晴朗天气日。
夏季实验时间为2016年8月10—12日、16—21日;秋季实验时间为2016年9月23—25日、11月3—5日;冬季实验时间为2016年12月3—5日、2017年1月13—15日。
夏秋两季的小气候实测与问卷调研时间为7:00—19:00,冬季为7:00—17:00。
1.2.1 小气候测量测试仪器采用美国生产的Watchdog小型气象站,实验设定为每10min 自记一次。
空气温度测定范围为-32~100℃,精度为±0.6℃;相对湿度测定范围为10%~100%(5~50℃时),精度为±3%;风速测定范围为0~241km/h,精度为±5%;太阳辐射度测定范围为0~1 500wat/m2,精度为±5%。
设备装配在一个1.5m高的三脚架上,与成人头部和颈部的高度接近。
测点分布如图1所示。
1.2.2 问卷调查调研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调查受访者对于小气候参数的热感觉和热偏好,第二部分记录受访问者的个人信息、衣着和活动状态。
总体热感觉投票使用7点标度,热舒适投票使用4点标度(非常不舒适、不舒适、舒适和非常舒适)。
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4个小气候参数的热感知和热偏好投票分别使用5点标度和3点标度。
共获得有效问卷878份,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284、328和266份。
1.3 热舒适指标本研究比较了预测平均投票(PMV)、生理等效温度(PET)和标准有效温度(SET*)3个热舒适指标,计算软件为RayMan[17]。
1.3.1 预测平均投票(PMV)预测平均投票(PMV)于1970年由丹麦的范格尔教授提出,是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觉)的评价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
国外学者Edward Ng[18]、Katia Perini[19]等在研究中使用PMV做评价指标,蒋罗莹等[20]论述了PMV指标评价户外热舒适的缺陷,文中提到PMV适用于亚洲区时,修正系数为0.7。
1.3.2 生理等效温度(PET)生理等效温度(PET)由Höppe提出,是在慕尼黑人体热量平衡模型MEMI基础上推导出的热指标,定义为在某一室内或户外环境中, 人体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达到与典型室内环境同等的热状态所对应的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