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真情对印》反思
湘教版美术四下《真情对印》教学设计

真情对印(美术下册第四课)一.课目:四年级下册第4课〈〈真情对印〉〉二.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对称现象及运用简单的对称原理,能制作对印画及剪纸等,并能运用该原理延伸到其他领域。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设计意识。
三.教学重点:1、了解对称原理并应用。
2、对印画及剪纸制作。
四.教学难点:1、折法。
2、形象创新。
五、教学准备:教材、课件、彩色纸、色彩画具、剪刀等。
六.作者信息:姓名胡云华联系方式5180506(办)hyh3546@工作单位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七.工作表格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学习活动CAI工作模式一.认识对称认识“什么是对称、对称分类、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打开课件,点“甲壳虫(开始)”图标出现相应环节(对称现象、对称应用、对称游戏、退出),鼠标点“退出”按钮出现作者信息,15秒后自动退出。
(课件中所有“甲壳虫”都是按钮,鼠标进入出现文字提示)点对称现象进入“认识对称”环节,内有三个小环节:什么是对称、对称分类、生活中的对称,点击前两项出现文字介绍。
生活中的对称环节又有三点:生物外形对称、建筑外形对称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点击前两项出现相应图片,点击“艺术设计”出现7幅小图片,点击放大图片,再次点击图片复原。
二、对称应用应用对称原理进行制作活动。
鼠标点“返回首页”退回封页,点“对称应用”或在上一环节直接点“下一页”进入对称应用环节,出现“真情对印、对称剪纸、折对称形、其他方法”四个活动,点击进入相应环节。
1、真情对印学习制作对印画。
鼠标点“真情对印”进入对印画环节,出现对应画图片欣赏,点“制作步骤”出现制作过程。
点“后退”返回,点“返回首页”退到封页(下同,在课件每一页都可退到上级子菜单或返回首页)。
2、对称剪纸学习折剪方法,进行对称剪纸制作。
鼠标点“对称剪纸”进入“剪纸”环节,点剪纸欣赏出现剪纸图片,点剪纸步骤学习剪纸。
分两个知识点:折法和剪法。
点折法出现四个剪纸纹样(两—五面对称),点相应剪纸纹样出现折法演示。
美术课《真情对印》课后反思

《真情对印》课后反思教学这一课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小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即使是没有接触过的水彩画孩子也一样能够凭借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新奇的形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课改要求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那么在这节课里,不仅仅是单纯技法的传授,始终以一个“情”字贯穿整节课。
这个“对印”不仅是指画的对印,同时还体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生活情感的对应。
在开课我是以“组合图形”的游戏开课,要学生在最快时间内把我出示的半边图形给补充完整,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的特点,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的特点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再通过课件展示精美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美,大量的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图片里出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美。
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在学习对印画这个环节时,将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先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体验思考,研究制作过程,问题解决后我再次用课件展示学生优秀的作品,学生的兴趣被激励,再尝试对印,他们就会总结经验,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是终身受益的,所以在创作对印画时,激发学生用情作画,激活他们的创作灵感,给画注入生命,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在学生的作业中我看到了精彩的画面,听到了学生踊跃参与的声音,最后的作品展示效果较为突出。
在这节课中整个的过程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作业效果很好。
这节课里,我感到不足的是,在做第一个游戏的时候我展示的半边图形应该改用有色卡纸就更好了,这样方便远处的学生可以观看到。
在最后我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由于时间关系,没能给学生一个相互评价的平台。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小学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真情对印《画花脸

2012年顺德区中小学音乐、美术优质录像课评比活动小学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真情对印画花脸(对印)大良李介甫小学麦丽燕教学目标: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形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中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4、训练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锻炼他们表现美的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16开卡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板、小水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短片欣赏师:面具承载着人类思维意识的发展和宗教情感,在史前人类独特的社会条件下孕育诞生,几乎与文明史同步发生,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就开始使用面具。
世界上许多古老部族、民族都有自己的面具,面具反映了民族宗教、风俗和审美的发展与变迁,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在我国贵州省安顺市有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手工艺术。
2.师:小朋友,刚才你们看了这些傩祭面具以后,觉得怎么样了?能告诉一下我吗?让学生随便说说,并予以肯定。
师:有没有小朋友觉得这些面具很丑、很凶的?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嗯,不错的。
老师跟你们一样,我以前见到这些面具的时候,还不知道它的名字,觉得这东西真怪啊!后来,我也就真佩服这些民间工匠,以刀代笔,做出那么浑厚、古朴、粗犷的艺术品。
凭着传统的雕刻技艺,简洁明快的刀法、柔美流畅的线条,雕刻出各种不同的造型面具来刻画每个面具在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性格和身份,让人一看就能分辨出是神是鬼、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文是武。
以五官的变化和装饰完成人物的剽悍、凶猛、狰狞、威武、严厉、稳重、深沉、冷静、英气、狂傲、奸诈、滑稽、忠诚、正直、刚烈、反常、和蔼、温柔、妍丽、慈祥等等性格的形象塑造。
精雕细刻、讲究色彩,拙朴的民间造型手法赋予了面具以生命活力、形象的刻划出了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说中各类人物的喜、怒、哀、乐、表情丰富,性格鲜明。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真情对印》教学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真情对印》教学反思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真情对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的湘教版四年级美术《真情对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执教了一节四年级湘版教材《真情对印》的美术课, 回想课堂,我在设想与现实中不停地摸索理想的课堂教学,课上完了,但是因为中间有一环节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耽误了时间,所以后面学生充分探索表现方法的时间没了!课堂中,我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对称美,我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对称美,观察对称图形,认识对称图形;我以几张学生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对称图形,明确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本应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对称图形,让他们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对称现象,感受对称的`美……可因为考虑的时间关系,我省去了这一步,感觉很可惜!学生作品效果很好,可评价这一环节时间过短,很多学生还想对作品多说说自己的看法,我留到了下一节课完成!
本节课我讲了一节四年级《真情对印》的美术课, 回想课堂,我在设想与现实中不停地摸索理想的课堂教学,课上完了,但是因为中间有一环节的设计在实际教学中耽误了时间,所以后面学生充分探索表现方法的时间没了!课堂中,我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对称美,我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对称美,观察对称图形,认识对称图形;我以几张学生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点,明确对称图形,明确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本应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对称图形,让他们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对称现象,感受对称的美……
可因为考虑的时间关系,这一步用的时间有点少,感觉有点遗憾!学生作品效果很好,可评价这一环节时间过短,很多学生还想对作品多说说自己的看法,我留到了下一节课继续完成完成!。
《真情对印》教案

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真情对印》【执教】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小学俞晓姝【教学准备】水粉颜料对联课件水粉笔水桶调色盘水彩笔抹布【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对印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
2.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掌握对印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水彩色的饱和度和形象的掌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这儿有几副上联,请大家对对下联吧!2.教师——你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和学生简单归纳对联的基本特点:A.两个句子的字数相等,配好成对。
B.对仗工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二、新授部分1.教师——我们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我国传统习俗上很喜欢对称,在服装、建筑、绘画中,大多数就采用了对称的结构方式。
那么你生活中见过哪些对称的物体?学生——椅子、我们的教室、书本……2.教师——大自然中的对称随处可见,我们再随屏幕一起找找具有对称美的物体吧!教师播放风景、动物、家具、建筑……(着重介绍故宫: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
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极为壮观。
故宫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
)3.教师——对称也是几何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在音乐和文学之中,重复也是一种简单的对称。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对对称做深入的了解。
4.教师——对称是绘画艺术中对称美的来源,古今中外不少伟大的画家都善于将对称之美运用到绘画中,我们来欣赏一下!5.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蜡染艺术的作品,接下来我们来我们来欣赏几幅我们小朋友的作品(展示作品)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这有什么奇妙之处?学生——对称抽象6.教师小结——这些画主要是用对印的方法制作的,两边的图案紧紧的连在一起,多美啊!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真情对印。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真情对印》教案.docx

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游戏来判断同学们的眼力。
现在老师手上有一半图案,他的另一半不知道去哪里T,看看那个小组能够最快的帮助他找到另一半?找到后马上举起来,看看哪一组眼力动作最敏捷。
生:找出图片,•组的同学最快举起了图片师:同学们的眼力真好。
1、师:黑板上还有更复杂的图片,我们找刚才最快的小组派一名同学来完成这个游戏,还有想和他PK—下的吗?下面的同学将自己桌上的图片组合好后,可以和老师一起为台上的同学倒计时。
2、师:我们同学的眼力都非常好,并且迅速的完成了这个游戏。
在这过程中我看到同学们将两张图拼合在一起,你们是怎么判断将他们组合在一起的啊?生:两边大小一样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
3、教师出示一张纸,请学生操作,表现对称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没有图案的纸,哪位同学能用这张空白纸折幽两边一样的图形(学生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折呢?(学生再次折)教师小结: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重合,这个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那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我们來看今天的小知识(课件)这些图形都是从中间平分为两部分,它们的大小、形状都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绝对对称图形。
而如果以画面中轴线为中心,左右两侧的物体不完全相同,而是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者相对性,也被人们认为是宽泛的对称。
二、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1、师: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有对称特点的物体呢?生:杯子、书本、故宫等师:对称的事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生:答。
师:对称及其适当的变化,让人感到稳定、整齐、和谐。
冋忆一下我们的教室,是不是对称的格局呀,这样就给人整齐,规整的感觉。
2、师:生活中有很多对称的事物,而生活起源于自然,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自然界中美丽的对称。
(教师出示课件,蝴蝶、山水倒影)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许多对称事物,有很多艺术家根据对称美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我们欣赏一下他们的作品。
第四课真情对印教案反思

第四课真情对印教学目标: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形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中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重点: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用具准备:绘画铅笔、白纸或水粉纸、水粉颜料、毛笔、调色板、小桶等。
课型与学法:设计应用自主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
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在哪?3.小结: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
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5.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6.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反馈指导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
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晾干。
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7.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象。
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画印什么?8.提出作业要求:(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真情对印说课稿

真情对印说课稿
《真情对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四课《真情对印》活动一的内容---对印画。
主要解决的是美术组小专题《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现代课程理论和改革的基本理念是:能力发展是核心,知识、文化积累是基础,情感态度养成是灵魂,是保证能力发展和知识、文化积累的必要条件。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三维目标,是当今教师必须研究的话题。
本节课教学设计在于让学生感受、体验对称的美和特点后,将其内化为对对称美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游戏、欣赏、启发和找规律来充分打开思路,展开联想,层层递进,从生活中的对称形象中提炼美术的形象,即要求他们尽可能发现相关的事物,还要求他们能把想到的形象通过自己的技能想象,表现成对印的形象,这既训练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还锻炼了他们表现美的技巧。
二、说教学目标:
◆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情对印》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小孩子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孩子凭借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新奇的形象!因为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我通过让学生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课改要求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那么在这节课里,不仅仅是单纯技法的传授,始终以一个“情”字贯穿整节课。
这个“对印”不仅是指画的对印,同时还体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生活情感的对应。
导课我是以“猜猜看”的游戏开课,要学生在最快时间内把我出示的半边图形猜出物体的名字,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的特点,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把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的特点后,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对称特点的事物,再通过课件展示精美的图片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在生活中的美,大量的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图片里出现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美。
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在学习对印画这个环节时,将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先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让他们体验思考,研究制作过程,问题解决后我再次用课件展示学生优秀的作品,学生的兴趣被激励,再尝试对印,他们就会总结经验,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是终身受益的,所以在创作对印画时,激发学生用情作画,激活他们的创作灵感,给画注入生命,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在学生的作业中我看到了精彩的画面,听到了学生踊跃参与的声音,最后的作品展示效果较为突出。
在这节课中整个的过程清晰,重难点突出,学生兴趣浓厚,作业效果很好。
课后,我感到不足的是,在做第一活动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放不开。
在最后我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有个别小组没有很好的完成。
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相
互评价不够。
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